欠款200多億,老闆逃往美國,曾經的「國貨之光」為何一地雞毛

2020-11-27 科技創意秀

最近有一場特殊的拍賣,賣的不是產品,而是專利,這家公司把名下的3356項專利統統打包賣了出去,而且竟拍的還只有一個人,也就是按照起拍價賣了。看到它如此慘澹,很多人多不敢相信,這是曾經的「國貨之光」。


這一企業就是金立,很多人都聽過這個名字,曾經到處都是金立手機的廣告,專賣店也是開遍了大街小巷,生意十分火爆,是妥妥的出貨量冠軍,而現在,很多被拍賣的金立手機價格被壓倒了50元,前後對比太過慘烈。


按理來說佔據了先機,打出了名號,只要正常經營就就不會如此慘澹,就算後來華為小米的崛起帶來衝擊,也能偏安一隅。但是如今,欠款200多億,老闆逃往美國,曾經的「國貨之光」為何一地雞毛?


這就要問問創始人劉立榮了,劉立榮從小就愛折騰,在經歷了多次跳槽之後,來到了當時如日中天的小霸王,一路高升成為生產管理部長,當時的總經理楊明貴十分看好他,所以自己出來單幹的時候就帶上了他。

楊明貴成立的公司叫金正,專門做VCD,劉立榮就這樣混到了常務副總裁,那段日子極其風光,但好景不長,不就一個走私大戶被抓捕,牽扯到了金正,所以他們統統被盯上了。



後來劉立榮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自己出來單幹,改做手機,成立了金立集團,2003年金立就拿下了百萬銷售量,但是苦於沒有相關的經營資質,只能做貼牌生意,利潤流失了一大半,直到2005年,有了相關牌照之後,金立才開始崛起。

砸錢打廣告、請明星,一時間鋪天蓋地全都是金立手機的消息,隨後就是智慧型手機的崛起,三星、諾基亞等等大牌開始流行,金立意識到了危機,也趕忙推出自己的智慧型手機,奈何質量上的比拼直接慘敗。


2017年,金立還砸了60億來宣傳自己的產品,可想而知,宣傳再好質量不硬也站不住腳,賠的血本無歸。


如今金立欠債達到了211億,老闆直接跑路去美國,至今杳無音信,所以剩下的資產只能低價拍賣,用於還債。

相關焦點

  • 曾經的「國貨之光」鴻星爾克,為何淪為抄襲AJ1的低端品牌?
    鴻星爾克曾經也是國貨之光,現在被人遺棄這不是沒有原因的近兩年國潮迅速發展,李寧,安踏瘋狂佔據國潮市場,不論是聯名還是時裝,都走在國潮前列反觀鴻星爾克,不求創新,故步自封,他不落後誰落後,只知道抄襲爆款,誰火抄誰。雖然說我們要學會尊重,學會去尊重每一個品牌。
  • 在中國「撈金」200多億的美國安利,為何「消失」?看完恍然大悟
    如果一個品牌不能夠及時地做出相應的調整,不能夠順應時代的變化,就很容易被這個時代「拋棄」。以知名的僑興集團為例,作為曾經能夠比肩華為的通訊巨頭,就因為不能夠順應時代的變化,而被這個時代「丟棄」。而歷史的長河中,還有很多和僑興集團一樣的例子,「安利」就是其中的一員。
  • 一代商界奇才:如何把成功人生,玩成一地雞毛,今拍賣資產沒人要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誰也不想把自己的人生過得一地雞毛! 在2014年時,華信成為了第一家收購歐洲銀行的中國公司,此次收購花費了30億美元。
  • 戴威和他的ofo小黃車帝國興衰史,資本退場後,只剩下一地雞毛
    資本退場後,ofo小黃車剩下一地雞毛,留下1600萬用戶在排隊等著退押金。筆者對自己的ofo小黃車押金也已經不抱希望了,畢竟人不可能像神話電影裡一樣活上幾百歲啊!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曾經炙手可熱的創業明星戴威和他的「新四大發明」之一共享單車的創造者和領騎者ofo小黃車,看看從估值2百億到欠款20億,戴威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的。
  • 金立專利賤賣背後:過度營銷、創始人賭博,負債200億一地雞毛
    界面新聞的這篇報導成為壓垮金立的最後一根稻草,雖然金立方面表示「沒有100億這麼多」,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專利拍賣出售、資產清算等等。從當年的國產手機第一陣營到負債200億、破產重組,金立留給我們的教訓有很多。
  • 一代手機大佬為何欠款200多億,淪落拍賣專利還債,最終人間蒸發
    金立公司將名下擁有的3356份專利打包拍賣,這麼多的專利起拍價卻只有172萬,為何當年手機行業的佼佼者如今淪落到這步田地,並且參與拍賣的人只有僅僅一位,只以起拍價172萬的價格成交。離開之後他聽說廣州機會多平臺好,於是南下廣州,但這種基層的管理工作很快讓他感到厭煩,於是很快便辭職,之後的就業也是他第一次進入電子產品行業,他選擇去了當時風光無限的小霸王。
  • 山寨之王還是國貨之光?從小米手機到紅米電視,雷軍拋棄屌絲了嗎
    畢竟,所謂的國際版小米10手機一如既往:韓國三星1億像素相機傳感器打頭,美國高通驍龍865處理器晶片壓陣,外掛驍龍X55基帶5G晶片決不能提…同時發布的小米10 lite 5G版,則採用中低端的驍龍765G處理器,這款處理器倒是集成5G基帶晶片。
  • 老闆一場牌輸掉十幾億,211億欠款,倒黴的又是供應商!
    說起金立手機,很多人應該還能清除地記得,當年智能機還沒有普及的年代裡,金立手機是和「中華酷聯」齊名的國產機品牌。此時的智能機市場已經被蘋果、三星、華為、小米、OPPO、vivo等一眾國內外手機商佔領。為了在困局中打開市場,2015-1017年間,金立加大品牌宣傳投入和對外投資支出,不到兩年,燒掉幾十億明星代言和廣告投放,不少人應該還記得當年劉德華為金立代言的廣告片。掉隊早已成為定居,巨額的營銷費用和投資支出,不僅沒能挽救困境裡的金立手機,反而讓其越陷越深。世事難料!
  • 小黃車翻車:被吹上天的「豬」,最終只剩下一地雞毛
    如果是其它公司忽然隱沒,或許不會導致云云大的騷動,但ofo小黃車卻大相逕庭,拖欠1500萬用戶的押金高達10幾億,還不包羅其它多家供應商的債,債臺高築、牽連繁多,背負龐雜債的ofo能否儘快還錢事關者大。
  • 匹克態極—引領國潮、彰顯國貨之光
    從匹克西安全球新材料研發中心到廈門125創新工場,再到美國創新研發設計中心,全球招徠的研發人才形成的匹克創新,最後換來了匹克」態極「科技系列產品在短短的一年半時間內,總銷量超過600萬雙、銷售額近20億元,熱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等一系列令人震驚的大數據。
  • 楊瀾推薦、天貓國潮精選品牌——國貨之光英菲克的過人之處
    2020是特殊的一年,在疫情的大背景下讓新國貨以銳不可當之勢跨入一個新紀元。為了聚焦國貨新生,全力以赴支持新國貨品牌發展,2019年天貓推出了「新國貨計劃」。2020是直播帶貨的起航年,天貓順勢而行,在今年8月與佛山南海開展了首次直播合作,雙方聯合發放了10萬張消費券,輻射成交額1.3億,直播在線人次超過680萬。
  • 又一國產手機「倒下」!從「安卓之王」到一地雞毛,它經歷了什麼
    又一國產手機"倒下"!從"安卓之王"到一地雞毛,它經歷了什麼 智慧型手機現在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產品之一了,從小孩到老人,每個人都能在手機裡找到自己的樂趣。
  • 因為國貨之光時代的到來!
    從當地時間26日到現在,美國多地發生抗議活動,期間警察與抗議者多次發生衝突,並且有部分示威群眾搶劫了各地商戶。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統計,當地時間29日晚,抗議者走上了全美17州及華盛頓特區的街頭進行抗議示威。而中國正在發生什麼?
  • 金立手機「局中局」:200多億欠款,老闆消失,如同「商戰片」
    這時的楊明貴不斷地發現人才、提拔人才、培養人才,默默地打著自己的算盤。這可能就是為什麼當初楊明貴不跟段永平一起創業的原因,他要自己做老闆,創業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那時他還沒有儲備足夠多的人才,只好韜光養晦,等待時機。
  • 吉米品牌:國貨之光煉成記
    近年來,隨著國貨品牌的蓬勃發展,不少商家利用進貨渠道的不透明度,仿造起各種假冒偽劣商品。其中,就包括我們日所能見,耳所能聞的大牌商品。偽劣產品的存在,是考驗消費者的辨知能力,更是考驗國貨品牌的發展趨向。
  • 輔食機哪個牌子好,這款才是真正的國貨之光
    輔食機哪個牌子好,這款才是真正的國貨之光 2020年03月02日 14:2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蘇泊爾是全球知名小家電及炊具製造集團,在全球擁有41個工業基地,2018年銷售額超過68億歐元,全球33,000餘名員工。
  • 拖欠211億貸款,曾經賭博一晚輸掉15億
    拖欠211億貸款,曾經賭博一晚輸掉15億「我也不知道他去哪裡,現在所有人的人都在找他,就差挖地三尺了,有人說他跑到歐洲,也有人說他躲在美國」。這是金立手機的一位供應商苦著臉說到。誰都沒想到,曾經國內知名的手機品牌金立手機創始人劉麗榮竟然欠款逃走,211億元的款項,讓金立的很多供應商賣車賣房來還錢。
  • 真正的國貨之光:人民網評小米,年輕人更喜歡的本土品牌!
    這篇報導,不斷的出現一些關鍵詞:國貨,性價比,嘗鮮,獵奇。沒錯,這都是當代年輕人所追求的,覆蓋到了18-39歲的群體,他們更多的對國貨有著深刻的認同感,特別是對小米這樣的精品國貨品牌,有著非常深的認可。
  • 只賣泡麵,最貴89元,紅極一時的泡麵小食堂,如今留下一地雞毛!
    中國從來不缺美食,也不缺網紅美食,每一年餐飲業都有一道美食會走紅網絡,從小龍蝦,重慶小面,潮汕牛肉火鍋,到如今的酸菜魚,還有曾經風靡全國的泡麵小食堂。結果不到3年的時間,曾經風靡全國的泡麵小食堂,為何消失不見,網友:又貴又吃不飽,只賣泡麵,最貴89元,紅極一時的泡麵小食堂,如今留下一地雞毛!不得不說泡麵小食堂確實吸引了一大批年輕人的目光,門店裝修非常小清晰,看上去非常寬敞明亮,給人的感覺很精緻的一家店。充滿了文藝風格,很受年輕人的喜歡。
  • 誰才是國貨之光,華為?小米?
    網友甲:我選擇華為,但是我買不起如果讓選擇誰會是國貨之光華為任正非曾經說過,華為沒有把價格定得很低,一方面是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費用,所以造價高,另外一方面是給同級別的國產手機機會,否則其他國產手機將沒有生存空間。這說的是小米嗎?大家心目都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