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品質為什麼要實時監測?這會是一部分人的疑問。很多人認為使用空氣檢測儀多測幾次,不就可以了解所處環境的空氣品質狀況了,何必又要安裝長期的實時監測設備。以下這些理由或許可以作為我們選擇的參照。
空氣汙染的特性
空氣汙染有很多特性,但相關需要空氣監測的有兩點:動態變化及不可見性。影響室內空氣汙染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建築內表面材料、裝修裝飾材料、各類家具、孩子的玩具、複印機、印表機、使用殺蟲劑、使用清潔劑、室外霧霾/空氣汙染進入室內等。而主要的參數涉及也是相當廣泛,例如:甲醛、揮發性有機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可謂相當複雜。又由於空氣的另一個特點:不可見性,所以我們並不能知曉在做了哪些調整之後,或是根本沒有進行任何調整的情況下,出現了亟待解決的汙染源和空氣汙染問題。這就使得對空氣進行實時和長期的監測凸顯了重要的意義。前者可以預警所處的汙染環境,後者可以呈現人們暴露在汙染環境下的時間長短及分析對於人體健康可能帶來的損害程度。
習慣的培養及轉變
通常來說,人們不會主動關心室內的空氣品質。只有當室內出現異味、身體不適、感到黏膜刺激等狀況時,才會關注到會否是室內空氣品質問題。或是看到某些噩耗型的新聞,才會聯想到是否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當然,還有一部分人,由於無法獲取可見的數據,故對空氣品質並不關心。而通過室內空氣品質監測所發布的實時數據會逐漸養成人們關心所處環境空氣品質的習慣。就跟人們時不時看下時間、刷朋友圈、刷微博的習慣一致。養成了這樣的習慣並有了環境數據為依據,人們才會去主動尋找方法來治理室內的空氣品質,從而改善自身所處環境的健康狀況,這也是空氣品質實時監測的另一層意義。
功能與作用
空氣品質實時監測設備通常會配套空氣監測系統平臺,並配合手機、電腦等電子屏幕實時發布展示數據,這樣的組合是為了實現更多的功能,而這些功能通常是空氣檢測所不具備的。例如基礎的實時預警、大屏顯示、遠程查看、健康指數、治理建議、汙染時段分析、汙染區域定位等。結合該些功能就可以實現對於室內空氣汙染原因、汙染源的排查及空氣治理方式有效性的反覆驗證。另外,新的空氣品質實時監設備及系統又進一步突出了「智慧」的概念,結合新風和空氣淨化聯動功能,可實現對於所處環境空氣品質的自動調節和治理。當然,這一智慧功能實現的基礎還是源於對於空氣品質的實時監測數據。
目前,越來越多的人員密集型場所、公共場所、綠色建築等,在構建智慧、健康場所的同時均會不同程度的考慮到室內的空氣品質問題。而是否要引入空氣品質實時監測也會是綜合考量及評估建築空間的健康水平的重要選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