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發動機可變氣門機構的認識

2020-12-24 修羅神WWW

配氣階段是以曲軸轉角表示的進排氣門實際啟閉時間和開啟持續時間。曲軸轉角環圖用來表示配氣相位,稱為配氣相位圖。

理論上情況下四衝程發動機在完成一個工作循環(進氣、壓縮、做功、排氣)後,進排氣門開閉一次。在進氣衝程中,當活塞處於上止點位置時,進氣閥在移動到下止點位置時打開和關閉;在排氣衝程中,當活塞處於下止點位置時,排氣閥在移動到上止點位置時打開和關閉。

但在實際的情況下中,曲軸轉速相對較高,即使發動機轉速為3000轉/分,當曲軸旋轉一圈,兩個工作行程就完成了,下一個行程的計算持續時間僅為0.01秒,隨著轉速的提高,所需時間也會縮短。

短時間的進排氣過程往往導致發動機充氣不足或排氣不乾淨,從而降低發動機功率。因此,現代發動機採用延長進排氣時間的方法來改善進排氣狀況,提高發動機的動力性能。

一。進氣門分配階段

進氣提前角:進氣門到活塞開口到上止點對應的曲軸角稱為進氣提前角,用α表示,一般為10-30度;進氣延遲角:進氣門從下止點關閉對應的曲軸角稱為進氣延遲角度,用β表示,一般為40-80度。進氣持續角是與進氣門實際開啟時間相對應的曲軸角,為180度+α+β,約為230度到290度。

進氣門提前開啟的目的是保證在進氣行程中有較大的進氣通道,使新鮮空氣或混合氣體能夠順利地充入氣缸。進氣閥晚關是利用氣流慣性和壓力差繼續進氣,這也有利於充氣。隨著發動機轉速的增加,氣流的慣性增大,進氣延遲角也增大。

2。排氣門配氣相位

排氣提前角:排氣提前角是指排氣門開度與活塞到達下止點對應的曲軸角,用γ表示,一般為40~80度,排氣延遲角是指排氣門從上止點關閉時對應的曲軸角度,用δ表示,一般為10~30度。排氣持續角是排氣門實際開啟時間對應的曲軸角,為180度+γ+δ,約為230度到290度。

提前打開排氣閥的目的是利用後期工作時的殘餘壓力,儘快排出高溫廢氣,而延遲關閉排氣閥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廢氣流動的慣性,排出更多的廢氣

三。氣門重疊角

由於進排氣門開啟早、關閉晚,會出現進排氣門同時開啟一段時間的現象,稱為氣門重疊。重疊曲軸角(α+δ)稱為氣門重疊角。通過適當的氣門重疊角,利用空氣的壓差和慣性力來增加進氣量,可以消除殘餘廢氣。增壓發動機氣門重疊角一般為20~60度,增壓發動機氣門重疊角為80~160度。對於不同的發動機,由於結構和轉速的不同,氣門正時也不同。合理的配氣正時應根據發動機性能要求,經過反覆試驗確定。

既然明白有了氣門正時的問題,讓我們來看看可變氣門正時和可變氣門升程之間的區別:

可變氣門正時(VVT):通過配備的控制和執行系統,調整發動機凸輪的相位,使氣門的開閉時間隨發動機轉速的變化而變化,從而提高充氣效率,增加發動機功率。

當發動機從低速變為高速時,ECU將自動將發動機的機油壓力轉到進氣凸輪軸驅動齒輪中的小渦輪。這樣,在壓力的作用下,小渦輪將相對於齒輪箱旋轉一定的角度,使凸輪軸在範圍內的60度上前後旋轉,從而改變進氣門開啟的時間,達到連續調節氣門正時的目的。

可變氣門升程(VVL):傳統汽油機氣門升程是固定不變的。也就是說,只有一個凸輪軸輪廓。這導致升力不可能使發動機在高速和低速區域都有良好的響應。傳統汽油機氣門升程凸輪廓線的設計是發動機在各種工況下的平衡選擇。結果表明,發動機既不能獲得最佳的高速效率,也不能獲得最佳的低速扭矩。然而,在所有的操作條件下都能獲得最平衡的性能。

通過採用VVL,發動機可以獲得滿足高速和低速區域要求的氣門升程。這提高了發動機的高速動力和低速扭矩。

現在我們基本上可以明白。可變氣門正時改變氣門正時的時間,可變氣門升程改變氣門的彈射行程。二者都是為了優化發動機的工作條件,從而提高發動機在各種轉速下的動力性能範圍內、燃油的經濟性,減少廢氣排放。

相關焦點

  • 雪佛蘭「二踢腳」之發動機Tripower可變氣門管理技術分析
    我們這次就來著重分析一下,為了實現更低油耗而採用的通用汽車首創的Tripower可變氣門管理技術原理。在介紹這項技術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發動機的工作原理。一般汽車的發動機是四衝程汽油機,各缸工作循環有進氣行程、壓縮行程、做功行程和排氣行程四個行程,相應的曲軸旋轉兩周。
  • 汽車營銷中常說的「可變氣門技術」啥意思
    在導讀文章中小編講到了發動機的基本構造情況主要的目的就是給大家一個宏觀的認識知道發動機大體是怎樣構成的對於今天內容的理解是個基礎01再講凸輪軸的作用發動機需要將燃油進行燃燒然後把熱能轉化成為機械能燃油的燃燒需要有新鮮空氣的參與而且還會有燃燒的廢氣需要排除
  • 不止本田VETC 各品牌氣門可變技術解析_易車網
    很顯然,這樣的設計並不能達到氣門正時的連續可變,因此VTEC發動機在4500rpm以下(高速凸輪開啟轉速因不同的車型和發動機型號有異)表現得相當溫和,但是一旦超過4500rpm切換至高速凸輪(俗稱「開TEC」),發動機的表現就會像猛獸般動力澎湃。
  • 聽起來都很耳熟,可變缸、可變氣門、可變壓縮比,究竟有啥區別?
    那麼,今天說哥就跟大家聊聊"可變氣門、可變缸、可變壓縮比",這三個特殊的"可變"對車輛性能有著什麼影響。1. 可變氣門相信對汽車了解的朋友們都知道,進氣量是可以影響發動機動力的,以至於不少玩車人士都喜歡更換"高流量風格",達到更大的進氣量,讓燃料燃燒更為充分,動力更為強勁。
  • 氣門技術讓傳統發動機保持旺盛活力
    除了炫酷的顏值外,這兩款車也帶來了現代集團最新的黑科技——CVVD連續可變氣門持續期。這項全球首創的技術為氣門控制打開了另一扇窗,讓傳統發動機繼續保持旺盛活力,性能指標更進一步。但本田的VETC(可變氣門正時和升程電子控制系統)在推動可變氣門正時發展中起過重要作用,它在一套系統中同時完成了可變氣門正時和可變氣門升程(最初的VETC只可兩段式改變升程)兩方面的工作,並且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基本上,可變氣門正時系統通過在凸輪軸的傳動端加裝一套液力機構,讓凸輪軸實現在一定範圍內的角度調節來改變發動機的氣門正時。
  • 山葉125級別跑車,VVA可變氣門發動機+滑動離合器,功率11千瓦
    山葉125級別跑車,VVA可變氣門發動機+滑動離合器,功率11千瓦隨著摩託車管控政策的開放,今年的摩託車市場顯得比去年稍微熱鬧了一點。但是熱鬧的更多是屬於小排量車型,大排量的車型還是缺少更多關注。VVA可變氣門發動機+原廠滑動離合器山葉R125核心動力來自於山葉VVA可變氣門單缸水冷四衝程SOHC發動機,匹配電子噴射系統,符合國四排放標準。原廠滑動離合器,輸出平順,排氣聲浪更加亢奮。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1千瓦,最大扭矩為12.4牛米,油箱容積為11.5L。
  • 連續可變氣門持續時長CVVD技術
    汽車經過多年的發展,有關的技術已經趨於成熟,發動機性能和燃油效率想要同步提升是非常困難的。直到2019年現代集團推出了CVVD(連續可變氣門持續時長)技術,這項技術通過對氣門的控制,實現了發動機性能和燃油效率的雙提升,是可變氣門控制領域近30年來最值得關注的技術之一。
  • 氣門可變技術這麼多,咱爭取一篇整明白了
    而即便是在起亞汽車的技術架構裡,在圍繞著氣門線性變化這件事兒上,前前後後也經歷了四代的發展,從最初的第一代S-CVVT連續可變氣門正時,逐漸演變到第二代的D-CVVT雙重連續可變氣門正時,然後又有了第三代的CVVL連續可變氣門升程,現在則是發展到了第四代的CVVD連續可變氣門持續期。
  • 發動機也能「變頻」:可變壓縮比技術解析-發動機,汽車,變頻,可變...
    現在的量產發動機如何實現壓縮比的改變?在可變氣門正時系統普及之前,工程師只能通過改變發動機的幾何結構。最為常見的做法就是改變連杆長度或者改變活塞頂形狀來達到改變壓縮比的目的。然而,通過可變氣門正時機構延遲關閉進氣門這種方法只能單方向實現壓縮比的縮小。而且由於延遲關閉進氣門,氣缸吸入氣體的量減小了,相當於縮小了發動機的排量,削弱了發動機的動力輸出。
  • 發動機電子氣門升程切換功能,了解一下
    配氣機構,傳統發動機配氣機構是採用固定的凸輪輪廓和固定的傳動比來工作,這也就是發動機無論轉速高低,氣門的開啟大小和時間都是固定的,這樣的發動機其輸出的動力一定會有所下降。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大眾第三代DA888發動機上的一項技術電子氣門升程切換。通過排氣凸輪軸上的電子氣門升程切換以及進氣和排氣凸輪軸上的可變氣門正時,實現了對每個氣缸氣體交換的優化控制。
  • 可變氣門誕生!開拓全新世代的本田「CB400SF」
    1999 本田 CB400SF 〈世界首款 Hyper VTEC〉透過油壓控制的可變氣門結構自1992年推出以來,始終維持著400cc街車王者寶座的CB400SF,為了更加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在1999年大膽地進行全面改款的採用Hyper VTEC氣門機構。
  • 發動機配氣機構檢查調整的重要性及氣門間隙的檢查調整方法
    發動機配氣機構檢查調整的重要性及氣門間隙的檢查調整方法趙秀坤配氣機構的功用,是在發動機工作時及時打開進氣門使空氣進入汽缸,及時打開排氣門將廢氣排出汽缸,還要及時封閉汽缸,保證汽缸內有足夠的壓縮壓力。發動機配氣機構有兩個重要參數:一個是氣門間隙,一個是減壓間隙,在使用和維修時要注意檢查調整。1 配氣機構檢查調整的重要性當氣門完全處於關閉狀態時,氣門杆尾端與搖臂之間的間隙,稱為氣門間隙。氣門間隙設定的目的,是為了消除發動機工作時配氣傳動機構的熱膨脹量,以保證發動機運轉時(熱態下),氣門能關閉密封好。
  • 發動機技術大白話解析:兩大機構五大系統(一)
    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由許多的機構和系統組成,其性能的優劣直接關係到了車輛的加速性,油耗和乘坐的舒適性。面對諸多的發動機技術究竟是什麼意思,今天我們就悉數發動機的兩大機構和五大系統。汽車排量配氣機構:組成:氣門組,氣門傳動組,氣門驅動組組成。作用:定時開啟和關閉進氣門和排氣門,使可燃氣體進入氣缸,並排出廢氣,實現換氣過程。技術關聯詞,大白話的解釋。
  • 發動機可變缸到底是一種什麼技術?
    日系品牌中以節油見長的豐田 "Dynamic Force Engine" 直列四缸 2.5L 直噴發動機,基於 TNGA 平臺架構,熱效率可達 41%;搭載了眾多業內領先渦輪增壓技術的大眾 1.5TSI 發動機,則體現了歐洲廠商發動機技術路線由小排量化(Downsize)向適度小排量化(Rightsizing)轉變;而上個月剛上市的凱迪拉克 XT4 所搭載的第八代 Ecotec 2.0T 可變渦輪增壓發動機
  • 山葉150經典跑車,可變氣門水冷引擎,配滑動離合器,20匹馬力
    山葉150經典跑車,可變氣門水冷引擎,配滑動離合器,20匹馬力跑車是摩託車行列裡製造難度比較大的,所以一個品牌如果有自己的跑車,那就非常流弊了。分體式座墊+鏤空式尾部山葉YZF-R15採用全液晶儀錶盤,還有擋顯和VVA可變氣門顯示燈。車身尺寸分別為1990*725*1135mm,軸距尺寸為1325mm。風擋造型簡約緊湊,運動化飾件寬大帶感,配合鯊魚鰓式的油箱,車頭部分充滿了張力。座高尺寸為815mm,分體式座墊包裹緊實,鏤空式尾部簡潔有力。
  • 帶你了解發動機氣門和氣門正時
    氣門由凸輪負責壓開,氣門彈簧負責關閉。當需要吸入混合氣進入氣缸時,進氣門會打開;當需要排出燃燒後的廢氣時,排氣門便會打開。因為進氣是被「吸」進去的,而排氣是被「推」出去的,所以進氣比排氣更困難,而且進氣越多,燃燒的就越徹底,效率就越好,發動機性能也就越好。
  • 獨特的氣門升程 路虎英傑力2.0T發動機
    今天,搭載48V微混系統和電控液壓氣門升程等技術的改進機型(代號依舊是AJ20)來到了我們面前。  ● 電磁油壓控制的連續可變氣門升程是新機亮點之一。  英傑力發動機進排氣側都配備了氣門正時系統,利用凸輪軸一端的電磁閥調節鏈輪的相位實現調節進排氣時機的目的,實現方式與其它品牌發動機的正時系統原理基本相同。通過調節氣門的相位滿足不同工況下發動機的進氣需求,改善低轉速時的動力響應和高轉速時的燃燒效率。
  • 汽車發動機曲柄連杆機構和配氣機構、進排氣系統詳解
    本文我們著重講解一下曲柄連杆機構和配氣機構的工作原理,其中曲柄連杆機構是發動機實現工作循環,完成能量轉換的主要運動零件。它由機體組、活塞連杆組和曲軸飛輪組組成,如圖(1)所示。配氣機構的作用是根據發動機的工作順序和過程定時開啟或關閉進氣門和排氣門,使可燃混合氣進入氣缸,並使廢氣從氣缸內排出,實現換氣過程。這種按照發動機工作循環配置進、排氣門開閉時刻的過程稱為配氣正時。目前,大多數發動機採用頂置式氣門配氣機構,主要包括氣門組和氣門傳動組兩部分,如圖(2)所示。
  • 寶馬R1250系列新車上市,可變氣門的發動機?
    7月25日,搭載全新一代「拳擊手」發動機的R 1250系列車型正式上市。全新的R1250系列基於R1200系列升級而來,最大的變化是將ShiftCam可變凸輪軸系統與「拳擊手」發動機相組合,以獲得更佳的駕駛質感。
  • 發動機配氣機構的又一次創新 現代汽車的CVVD技術到底是什麼?
    現如今,工程師已研發出了多種能讓一臺發動機變得更加高效環保的技術,比如說:連續可變氣門正時、連續可變氣門升程、可變壓縮比以及可變氣缸技術等等。2019年,現代汽車發布了CVVD發動機技術,並已經在美國、歐盟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完成了超過100多項專利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