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起來都很耳熟,可變缸、可變氣門、可變壓縮比,究竟有啥區別?

2020-12-19 汽車說APP

"變",可能是這世上最為永恆的話題,但是很多變化並不是"立竿見影",而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才能改收到明顯的變化。就像是汽車,能有今天的豪華與科技,也是從一百多年前的"基石(奔馳一號)",逐漸變化得來。但是,汽車發展至今,已經有些重要的動量在每時每刻改變著,同時,這些改變能直接影響車輛的性能。那麼,今天說哥就跟大家聊聊"可變氣門、可變缸、可變壓縮比",這三個特殊的"可變"對車輛性能有著什麼影響。

1. 可變氣門

相信對汽車了解的朋友們都知道,進氣量是可以影響發動機動力的,以至於不少玩車人士都喜歡更換"高流量風格",達到更大的進氣量,讓燃料燃燒更為充分,動力更為強勁。但是進氣量的多少,不僅需要增大節氣門的進氣量,更要調整發動機氣門的開啟時間,以達到增大氣缸內進氣量的效果。

這就要提到可變氣門,這應該上述三個技術中最早出現的技術,大概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應用在量產車型上的技術。實現該技術,最為主要的手段就是延遲關閉發動機氣門,利用空氣流動的慣性,以達到增大進氣量的效果。但是如果過遲關閉發動機氣門,就會把已經吸入的空氣在發動機進氣門排出,這就不能達到增大進氣量的效果。

另外,當時市面上的大多數車輛並未加入行車電腦(ECU),並不能控制不同轉速下,發動機氣門的延遲關閉所需時間。因此當時僅採用階梯式可變的,就是在特定轉速區間內,發動機氣門才會延遲關閉,利用氣流慣性,以增大燃燒室內的進氣量。

就拿本田來說,當時較早加入了VVT技術應該是TypeR車型,這也讓本田圈粉無數。其實,該車的發動機VVT技術就是可變氣門,讓該車到達特定轉速時,動力更為強勁。但是這項技術也有一定的弊端,就是得去到較高轉速時,才能爆發出強勁動力。

不過,隨著技術的發展,絕大部分車型都加入了行車電腦。電腦可以精確計算出,不同轉速下,車輛所需延時關閉發動機氣門的時機,讓車輛在任何轉速下,都能達到加大的進氣量,讓發動機在任何時候動力都更為強勁。

2.可變缸

其實,可變氣門不僅可以實現更強勁的動力,還能減少尾氣的氮氧化物的排放,以達到減排的效果。不過,在我的印象當中,減排一般都是跟節能聯繫在一起的。特別是對於大排量車型,節能才是更為重要的點。因此,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部分廠商就推出了可變缸技術。

其實,可變缸很好理解,就是減少發動機做功的缸數,以達到節約燃油的效果。不過,以前主要是針對四缸以上車型的,因為如果四缸或一下車型,缺少兩個氣缸工作的話,可能會出現動力不足的情況。

但是隨著渦輪的加入,小排量車型也開始加入了閉缸技術,最為特別的可能是福特福克斯的1.5T三缸車型也能閉缸。只是這些車型的閉缸不是由駕駛者控制,而是由車輛電腦控制的,在低速或高工況時,該車依舊用三個氣缸同時工作以保證車輛的動力輸出,而在低工況時車輛才會使用閉缸技術,停止車輛其中一個氣缸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閉缸技術並不是說氣缸停止運轉,只是被閉缸的氣缸停止噴油而已,但是仍然會跟隨曲軸上下運動。因此,停止工作的氣缸也會損耗其他正在運行氣缸所輸出的動能,所以閉缸後,工作氣缸所輸出的動能較所有氣缸同時運轉時要低。

3.可變壓縮比

其實,通過減少噴油量達到節能效果以外,還能通過改變壓縮比來達節能效果。在說這項技術之前,我們先科普一下什麼是壓縮比。該比值表示活塞由下止點運動到上止點時,氣缸氣體被壓縮的程度。高壓縮比不僅能提升發動機的動力,還能減少燃料的使用。不過無限制的增大壓縮比,可能會導致車輛發動機爆震,且影響車輛發動機的壽命。

不過,因為現在有不少車型已經加入了渦輪,渦輪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缸內氣體的壓力,但是在低轉速時渦輪並不能介入工作,這時就需要可變壓縮比來實現,低轉速時動力不足的情況。

這項技術最早是由薩博汽車工程師發明的,但薩博汽車已經遠離多時,所以我們就拿目前日產的VC-TURBO技術來說。該發動機最高壓縮比可達到14:1,最低壓縮比只有8:1。發動機是通過加入缸體與缸蓋之間安裝楔型滑塊來實現改變壓縮比的。缸體可以通過滑塊的斜面進行位移,讓燃燒室與活塞的相對位置發生改變,以達到法比安燃燒室的體積,從而達到改變壓縮比的效果。

寫在最後的話:

車輛工程師的不斷深入探索才有了現代汽車的各種技術,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像內燃機性能的壓榨也遇到了瓶頸,但是節能減排依舊是車輛工程師恆久不變的追求。在這個時候,新能源汽車的出現似乎是更好的節能減排"方案",畢竟內燃機的轉化率也就百分之二十幾,但是電能的轉化目前已經超過百分之四十。因此,想要更好的保護地球,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家都使用新能源車型。

相關焦點

  • 發動機也能「變頻」:可變壓縮比技術解析-發動機,汽車,變頻,可變...
    為了進一步提升熱效率,各大汽車廠商都在提升壓縮比的道路上下功夫。馬自達第二代創馳藍天自然吸氣發動機把壓縮比提升至18:1(已經接近柴油機的壓縮比),要達成的熱效率為50%。然而,這個50%的熱效率並不是在所有工況下都能達到,在高轉速工況下,這麼高的壓縮比會使得發動機氣缸溫度過高,爆震問題將會一發不可收拾。
  • 雪佛蘭「二踢腳」之發動機Tripower可變氣門管理技術分析
    追溯起來,這款發動機可是有很強的背書:基於單缸最優設計理念,採用全新模塊化架構開發、薈萃先進驅動科技、依託全球領先的智能製造和高標準全球供應鏈打造的全新一代高效智能發動機。是不是聽上去就讓人想要抱拳向敬。除了開拓者,這款發動機還應用於新探界者以及邁銳寶XL上。
  • 採用可變壓縮比技術的新一代汽油機
    日產汽車公司目前將研發、推廣電動汽車作為其首要經營策略,同時利用直噴、可變氣門機構、增壓等技術,致力於提升內燃機效率,並改善環境情況。介紹了該公司研發的新一代可變壓縮比渦輪增壓發動機「KR20DDET」,將其獨創的可變壓縮比機構(VCR)與小型化增壓技術完美結合,有效改善了動力性能與環保性能。
  • 對發動機可變氣門機構的認識
    理論上情況下四衝程發動機在完成一個工作循環(進氣、壓縮、做功、排氣)後,進排氣門開閉一次。在進氣衝程中,當活塞處於上止點位置時,進氣閥在移動到下止點位置時打開和關閉;在排氣衝程中,當活塞處於下止點位置時,排氣閥在移動到上止點位置時打開和關閉。
  • 氣門可變技術這麼多,咱爭取一篇整明白了
    而即便是在起亞汽車的技術架構裡,在圍繞著氣門線性變化這件事兒上,前前後後也經歷了四代的發展,從最初的第一代S-CVVT連續可變氣門正時,逐漸演變到第二代的D-CVVT雙重連續可變氣門正時,然後又有了第三代的CVVL連續可變氣門升程,現在則是發展到了第四代的CVVD連續可變氣門持續期。
  • 連續可變氣門持續時長CVVD技術
    直到2019年現代集團推出了CVVD(連續可變氣門持續時長)技術,這項技術通過對氣門的控制,實現了發動機性能和燃油效率的雙提升,是可變氣門控制領域近30年來最值得關注的技術之一。第十代索納塔作為現代汽車的重要車型,將首次搭載此項技術。
  • 發動機可變缸到底是一種什麼技術?
    日系品牌中以節油見長的豐田 "Dynamic Force Engine" 直列四缸 2.5L 直噴發動機,基於 TNGA 平臺架構,熱效率可達 41%;搭載了眾多業內領先渦輪增壓技術的大眾 1.5TSI 發動機,則體現了歐洲廠商發動機技術路線由小排量化(Downsize)向適度小排量化(Rightsizing)轉變;而上個月剛上市的凱迪拉克 XT4 所搭載的第八代 Ecotec 2.0T 可變渦輪增壓發動機
  • 汽車營銷中常說的「可變氣門技術」啥意思
    處於一種關閉的狀態需要開啟相應的氣門時是由頂部的凸輪軸的凸輪來驅動的當然因為凸輪軸的布置方式不同不一定是位於氣門的頂部但是氣門的驅動一定來自凸輪軸只不過是直接作用還是經過中間傳遞機構的區別所以回歸問題本身凸輪軸的作用就是用來驅動進排氣門的02
  • 不止本田VETC 各品牌氣門可變技術解析_易車網
    兩個凸輪的正時相對於中間凸輪來說都處於慢速狀態,當然,中間凸輪並沒有控制任何氣門。Stage2(中速):液壓將左右兩個搖臂連成一體,但中間搖臂繼續獨立運動,不能控制任何氣門。由於右凸輪比左凸輪大,那麼連起來的搖臂實際上是受右凸輪驅動。結果,兩個進氣門都獲得低速正時和中等行程。Stage3(高速):液壓將3個搖臂連在一起。
  • 開拓者的可變缸技術是什麼意思?
    氣門控制技術, Tripower。該 LSY發動機在運行過程中可控制氣門實現特殊開度,四缸運動模式進氣衝程氣門全開,吸入空氣量正常時噴油量也符合正常標準(14.7:1),這種模式的表現體驗很好,畢竟其最大功率儲備為177 kw/350 N· m (1500~4000 rpm)。要節約石油,最簡單的辦法之一就是不用。
  • 聊長城可變壓縮比發動機技術
    2018年正式量產,成為全球首款量產可變壓縮比發動機。近日,國家專利局正式公布了長城的一系列可變壓縮比發動機技術專利。日產此時驚訝萬分!難道中國品牌的技術實力已發展到如此地步?幾年時間就能破譯可變壓縮比發動機的奧義?口講無憑,我們下面來看看長城的專利究竟隱藏了怎樣的黑科技!
  • 可變壓縮比發動機原理 這個技術靠譜嗎?有那麼神奇嗎?
    通常來說,汽車發動機的壓縮比都有著固定的數值,而在英菲尼迪QX50上,搭載著一臺壓縮比可以從8:1到14:1變化的發動機,這臺被日產稱為黑科技的VC-T發動機到底是什麼,我們選車偵探下面來詳細分,可變壓縮比發動機原理,這個技術靠譜嗎?1.哪個品牌首次研發出量產可變壓縮比發動機?
  • 2020 YZF-R15植入可變氣門正時,動力提升20%
    在攤子鋪得那麼大,涉獵行業這麼廣的情況下,還能將摩託車業做得那麼精,對旗下任何一款車型都力求精益求精。包括今天的主角YZF-R15。被山葉視為「3.0」版本的2020款山葉YZF-R15,獲得可變氣門正時系統,動力提升之外,其他方面也做了不少更新。
  • PHP的可變變量與可變函數
    什麼叫可變。在程序世界中,可變的當然是變量。常量在定義之後都是不可變的,在程序執行過程中,這個常量都是不能修改的。但是變量卻不同,它們可以修改。那麼可變變量和可變函數又是什麼意思呢?很明顯,就是用另一個變量來定義他們,這個變量是可變的呀!
  • 一文看懂奧迪可變氣缸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  氣缸關閉是使用奧迪公司開發的可變氣門升程系統(AVS)來實現的。根據點火順序,總是將2缸、3缸、5缸和8缸關閉。在氣缸關閉時,換氣閥保持關閉狀態。  功能:藉助於可變氣門升程系統(比如2.8L-V6-FSI-發動機上就使用了該系統),就可以實現氣缸關閉。但是2.8L-V6-FSI-發動機上的可變氣門升程系統只是用於完全展開或者關閉氣門升程,而4.0L-V8-TFSI發動機上的變氣門升程系統不是用來調節氣門升程的。  如果已經激活了氣缸關閉功能,那麼2缸、3缸、5缸和8缸就會被關閉,但其他氣缸是無法關閉的。
  • 可變氣門誕生!開拓全新世代的本田「CB400SF」
    1999 本田 CB400SF 〈世界首款 Hyper VTEC〉透過油壓控制的可變氣門結構自1992年推出以來,始終維持著400cc街車王者寶座的CB400SF,為了更加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在1999年大膽地進行全面改款的採用Hyper VTEC氣門機構。
  • 山葉150經典跑車,可變氣門水冷引擎,配滑動離合器,20匹馬力
    山葉150經典跑車,可變氣門水冷引擎,配滑動離合器,20匹馬力跑車是摩託車行列裡製造難度比較大的,所以一個品牌如果有自己的跑車,那就非常流弊了。山葉我們都知道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摩託車品牌,旗下車型覆蓋全面,基本上沒有它造不出來的,跑車從小排量到大排量都是小菜一碟。那麼今天我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款來自於山葉旗下的小排量跑車——山葉YZF-R15,售價29181元。
  • 全新2019山葉R125引擎配備可變氣門技術 價格太高無人問津
    新一代山葉YZF-R125不單止換上全新包圍,全新水冷4氣門單缸引擎更加入Variable Valve Actuation(VVA)可變氣門技術,可兼顧起步的扭力,以及中至高轉的加速力,使馬力輸出的範圍更廣闊,並且更省油。
  • VVCS可變氣門加入 光陽G6 150 ABS實拍
    光陽踏板車在國內的表現有目共睹,其生產的許多經典車型都在影響著國內踏板車的發展趨勢。而今天實拍中介紹的光陽G6其實早在2012年就在臺灣地區發布,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在第一時間進入大陸地區銷售,而隨著時間的推移,G6也迎來了首次小改款,改款後的G6不僅加入了黑科技-VVCS可變氣門技術,而且在其他配置上也有大幅提升。
  • 山葉125級別跑車,VVA可變氣門發動機+滑動離合器,功率11千瓦
    山葉125級別跑車,VVA可變氣門發動機+滑動離合器,功率11千瓦隨著摩託車管控政策的開放,今年的摩託車市場顯得比去年稍微熱鬧了一點。但是熱鬧的更多是屬於小排量車型,大排量的車型還是缺少更多關注。配置主流,效果出眾山葉R125避震採用了41mm倒立式前叉,後懸吊採用單槍多連杆式,當然前面說了還有鋁合金雙搖臂,所以支持力和濾震效果都非常不錯。前輪採用292mm單浮動碟匹配對向四活塞卡鉗,後輪採用230mm單碟匹配單活塞卡鉗,並輔助了雙通道ABS防抱死系統,制動效果更是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