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造車新勢力之一的威馬汽車發布了D輪融資進展,此次融資由上海國資投資平臺和上汽集團聯合領投,百度和海納亞洲創投基金(SIG)等參投,融資金額達100億元人民幣,創造了造車新勢力史上最大的單輪融資。
此次D輪融資的完成,威馬也用實力打臉了美團創始人王興,因為在2019年3月曾做了一個預測,他認為造車新勢力中,未來將只有3家能夠存活,分別是理想、蔚來和小鵬。此言論一出,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表示不服,提議與王興"打賭",認為威馬汽車一定是那三家之一。
不過,隨著理想、蔚來和小鵬汽車先後成功赴美上市,而威馬汽車沒有上市動靜,一些網友也因此對威馬產生了質疑,認為王興說的可能是對的。而此次D輪融資完成,並傳出威馬汽車將在2021年衝刺科創板的消息,也是狠狠地打臉王興與網友,但我們還是應該思考,雖然完成了100億D輪融資,但威馬汽車真的能夠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存活下來嗎?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初期,很多人都看好,也有許多人士加入到這個行業,成立了很多家新能源汽車公司。但能存活到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公司並不多,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是使新能源汽車公司不斷倒閉的一大重要原因,因為前期的技術研究投入和量產實驗階段,都是需要不斷燒錢的,而且此時並不能產生任何收入。
就拿威馬汽車來說,從2015年成立以來,威馬汽車就進行了多輪融資,2016年8月A輪融資和2017年12月B輪融資就分別獲得了各10億美元的融資,再加上天使輪融資、A+、B+、戰略投資、C輪30億人民幣融資,在此次D輪融資之前就已經募集了至少200億人民幣的資金,而這些錢只消耗了5年時間。因此100億人民幣的D輪融資雖然很高,但也支撐不了多久。
而另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堅持自己造車夢想的賈躍亭了,為了造出自己滿意的法拉第未來,不斷拖累了自己旗下的上市公司樂視網,拉來了墊背的老鄉孫宏斌,坑了恆大集團創始人許家印和各路明星,自己還背了一身債務。最終不得不在美國申請個人破產,以逃避債務人追責,而這樣,法拉第未來還是因為缺錢無法實現量產。
不只燒錢厲害,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也非常激烈,央企一汽、東風、長安,地方國企上汽、北汽、廣汽,民企吉利、長安、比亞迪等都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進行大舉投入,而造成新勢力除了理想、蔚來和小鵬等,在和賈躍亭合作破裂之後,恆大集團也成立了自己的汽車企業,親自下場直接幹,雖然恆大汽車還是一個新進入者,但是憑藉恆大集團的資金實力,要想通過燒錢發展起來也並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
目前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理想、蔚來、小鵬和威馬還是佔據著領導地位,不過根據今年上半年汽車銷售數據,威馬還是落後於理想和蔚來,暫居造車新勢力的第三名,而根據8月數據,威馬還落後於小鵬。品牌宣傳一直是威馬相對於其它造車勢力的一個不足之處,理想、蔚來和小鵬的創始人都具有網際網路行業的背景,且背後分別有美團、騰訊、阿里撐腰,自帶宣傳流量,而威馬創始人來自於傳統汽車企業吉利,並不擅長網際網路宣傳,雖然其也有網際網路企業百度支持,但百度更多的是潛心於技術發展。
因此此次募集的100億人民幣,威馬也將用於加強自己的品牌建設,加強自己的宣傳能力,而百度的參投,也將威馬與百度捆綁的更加緊密,畢竟按照技術實力來說,百度的能力還是非常優秀的,威馬能夠率先完成量產的L4級AVP完全自主泊車功能發布,就離不開百度技術的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最終比拼的還是資金與技術,威馬想要成功活下來,還是需要不斷地投入技術研究,而且要獲得更大的資金支持,最重要的是能夠儘快實現盈利,創造出自己穩定良好的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