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住在上海青浦區徐涇鎮一新建小區的王先生看到地下車庫不少車位上都加裝了地鎖,正當他疑惑「好端端的為何這樣」之際,開發商表示,「地下車位暫時只出售,不出租了。」車位租賃突然被取消,引發了包括王先生在內不少業主的不滿。「這不是逼著我們買車位嗎?」不少業主隨即撥打了12345市民服務熱線求助。
自2017年起,上海市便規定,禁止房地產開發公司在尚有未出售的車庫(位)等情況下「只售不租」,這個小區為何我行我素?
裝上地鎖後,業主租車位遭拒
今年7月,王先生入住這個剛交付兩個月的小區,隨即以月租的方式租下一個地下車位,每月付停車費450元和管理費100元。8月底,距離當月租約到期還有三四天時,他看到地下車庫內近一半的停車位都上了鎖,剩下的也在加裝過程中。隨後,他去物業繳費辦理續租車位也遭到了拒絕。「是開發商決定暫時不出租了」,對於加鎖停租的具體原因,物業工作人員表示並不知情,稱產權歸開發商,物業只能執行開發商的決定。王先生繼而找到開發商詢問情況,客服回復道:「這是公司決定,已經出租的到期也停租。」王先生多次跟開發商溝通,希望能夠以月租的方式繼續租賃車位,但一直未果。
△王先生看到,地下車庫的車位大部分加裝了地鎖,根本無法停車。
△開發商客服回復稱,「只售不租」。
另一位業主張先生反映,他和物業溝通租賃停車位時,被開發商和物業推來推去。物業說:地下車庫產權屬於開發商,物業無權出租給業主;而開發商卻說,停車位的事宜歸物業管轄。
由於小區剛剛交付不久,還未成立業委會,要想解決停車問題,業主們只能跟開發商和物業公司反覆協商。溝通後,開發商改口稱,暫時不開啟還未出售車位的地鎖,允許業主以臨時停車的方式入場停車,按次按時收費,即1小時內免費,1至12小時15元/輛/次,12至24小時25元/輛/次。
△物業處張貼的收費標準。
開發商稱是為了解決停車矛盾
9月21日,記者來到該小區。只見地下停車場的進口處張貼著臨時停車的收費細則。一輛進入小區的車主打開車窗,跟保安報備了要去的門幢後才被放行入內。據王先生介紹,由於都被算成是臨時停車,類似一幕每天都會一遍遍上演,進出小區特別麻煩,「有時一天進出好幾趟,就得交幾份錢……」上午11時,記者看到,地下車庫內約有三分之二的車位都安裝了地鎖,不過都處於關閉狀態。同時記者留意到,加裝地鎖的車位上方,大部分也都懸掛著車牌號。
△9月21日,記者看到,小區地下車庫的地鎖已經關閉。
記者聯繫到小區的開發商。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之所以加裝地鎖,是因為部分租賃停車的業主佔據了已購買產權車位的業主的車位,引發了矛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乾脆全面加裝地鎖,並將已出售車位的地鎖鑰匙交給業主,這樣能夠很好地保障購買了車位業主的權益,並不存在禁止停車的情況。「不然我們為啥多此一舉,花費人力物力去裝地鎖呢?」
至於目前所採取的臨停車位收費模式,該負責人稱實屬無奈。據介紹,該小區共計220戶人家,設地下停車位300個,完全符合國家要求。如今入住率雖然僅30%,但裡面有不少租戶,存在部分一戶多車的情況。最初為了方便管理,租賃停車的業主也有固定車位,但隨著購買產權車位的人逐漸增多,只剩下60-70個車位,根本滿足不了其餘業主和租戶的需求,他們只好採取這種「相對公平」的辦法,先到先停。對於業主質疑的「只售不租」,該負責人予以否認。她認為,業主仍舊可以進入車庫停車,只不過是採取了「臨時停車」的模式,可以算作「時租」。
但業主們並不認可上述說法。王先生稱,購房時的預售合同上明確,停車場屬於甲方所有、委託乙方管理,業主和物業使用人有優先使用權,車位使用人應向甲方交納停車位租賃費,並約定車庫停車費用為450元。如今開發商取消了月租的模式,單方面撕毀合同,在他看來,就是為了逼迫業主購買25萬一個的產權車位,這種行為儼然就是強買強賣。
△業主籤收的預售合同,明確業主可以租賃停車。
房管部門認定:臨停和租賃兩碼事
2017年,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和上海市物價局出臺《關於加強商品住房及其附屬地下車庫(位)等設施銷售監管的通知》,明確指出,「商品住房附屬的地下車庫(位)等設施,應當提供給本項目內的業主、租賃人使用。房地產開發企業尚有未出售的車庫(位)等附屬設施,應當出租給本項目內的業主、租賃人使用,不得以只售不租等理由拒絕出租。」而2019年3月最新實施的《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也將這條納入其中:「建設單位尚未出售的停車位,應當出租給業主、使用人停放車輛,不得以只售不租為由拒絕出租。」
「只售不租」被禁止,那麼開發商口中的「時租」是否算在租賃範圍內呢?徐涇鎮房管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租賃和臨停有著本質區別,臨停車位主要是提供給外來人員,而租賃車位則是按照月、季度等給業主提供服務,開發商口中的「時租」並不算在內。9月24日上午,房管所工作人員約談小區物業,物業表示已經和開發商溝通過,仍舊採取月租的方式將剩餘車位出租給尚未購買產權車位的業主,只是不再固定車位。
該小區周圍尚有不少樓盤正在建設中,其飽受爭議的停車模式也給周邊小區提了個醒:近年來,停車問題一直是各小區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如何有效解決需要加強管理,採取合理的措施。一刀切一鎖了之,租賃變臨停不僅解決不了矛盾,反而引發了新的矛盾,不是合適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