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公安部出臺的《公安機關維護民警執法權威工作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施行。一年以來,江西省公安機關將維護民警執法權威工作作為「暖警」、「惠警」和「愛警」工程來謀劃,創新構建了具有鮮明江西特色的維權工作體系,並在全國首創研發了維護民警執法權威管理系統,促進形成了「襲警辱警必嚴懲」社會共識。
自《規定》施行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共受理侵害民警執法權威案事件815起,處理侵權人員900餘人,為20名民警正名,有力打擊了不法侵權行為人的囂張氣焰,保障了基層一線民警、輔警合法權益,使民警、輔警工作更有底氣、更有信心。
◎文/圖 聶丹 首席記者龔少春
看望慰問受到違法侵害的民警
構建維權制度保障體系 研發維護民警執法權威管理系統
如今,我省公安機關已構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維權制度保障體系。
一年前,省公安廳成立了由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秦義任主任的江西省公安機關維護民警執法權威工作委員會,以最高規格組織領導、警種部門協調聯動,開創了全省維權工作上下聯動的良好格局。
2019年8月19日,省公安廳制定了《江西省公安機關維護民警執法權威工作實施辦法》,大力整合全省現有的維權正名、慰問救濟、律師參與維權等工作機制,創新建立依法履職行為認定等制度規範,使維權工作的各個環節、階段都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整體提升了維權工作規範化、標準化、精細化水平,構建了符合江西實際,具有江西特色的維權制度保障體系。
與此同時,圍繞建立督察部門快速受理核查、處理反饋工作機制,省公安廳研發了維護民警執法權威管理系統(包括警務通APP版和公安網絡版),主動對接江西公安「一警一號」警員管理工作服務系統、江西公安「一案一碼」執法辦案管理監督系統,打造了「信息歸口受理、統一審批流轉、集中處理反饋、智能分析比對」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平臺,確保被侵權民警、輔警能夠第一時間通過移動警務通或公安網發起維權申請、上傳音視頻證據資料,督察部門能夠第一時間受理核查、妥善處置,落實反饋。同時,通過智能比對分析,及時對維權措施落實不到位等問題進行預警提示、督促整改,實現了事中保護快速反應、事後維護規範高效。
為提高基層民警安全防範、危險評估的主動防護意識,省公安廳出臺了《「教科書式執法」指導彙編》,通過對民警在執法活動中遇到阻礙、遭到侵害的各類情形進行深入調研,對8類現場執法和24類常見警情逐類規範執法細節,明確現場處置要領,既能使基層一線民警規範執法操作,減少阻礙執法現象的發生;又能規範現場處置,使阻礙執行或侵害民警的行為得到規範快速處理,確保了事前防護積極主動。
工作中,全省公安機關積極提高民警依法執法能力,增強維護執法權威意識,組織開展了線下、線上多形式集中宣傳,向社會各界宣傳公安部維權規定,有效提升了廣大群眾的認知度和支持度。
堅持從嚴從重從快原則 一年受理侵害民警執法權威案事件815件
一年來,全省各級公安機關狠抓維權制度執行,確保了各項維護民警執法權威制度落地生根。
2019年9月26日9時40分許,萍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大隊民警、輔警在一路口執勤處置一起交通違法行為時,江某駕駛車輛減速後又忽然加速,並拖行輔警羅智新近30米,致使其手部、背部和腿部多處受傷。隨後,萍鄉市公安局安源分局刑警大隊辦理此案。當天下午,萍鄉市公安局維權辦到市醫院看望慰問羅智新,並派員到刑警大隊督辦該案。目前,該案犯罪嫌疑人江某因涉嫌妨害公務罪被移送檢察院起訴。
全省公安機關始終堅持從嚴從重從快原則,對侵害警權案件嚴厲打擊、不留情面、一查到底,對於採取毆打、撕咬、拉扯、駕駛車輛衝撞、拖拽等暴力行為,妨害民警依法執行職務的,以涉嫌妨害公務罪予以刑事拘留並立案偵查;對於以哄鬧、謾罵、無理糾纏等非暴力方式阻礙民警執行職務的,依法予以行政拘留。
其中,景德鎮市公安局建立處置侵權案事件快速反應機制,落實24小時值班備勤制度,對侵權案事件做到快速出警,及時取證,依法查處。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江西省公安廳警務督察總隊緊緊圍繞公安部督審局和省公安廳應急指揮部的部署,積極落實各項暖警措施的同時,啟動戰時維權機制,嚴厲打擊疫情防控期間辱警、襲警及阻礙、妨害民警、輔警依法執行公務的違法犯罪行為,全力維護抗疫一線民警執法權威。
2月9日20時許,鷹潭市公安局餘江分局楊溪派出所接到一起20餘人聚眾賭博警情後,立即組織警力前往處置。當民警對現場進行控制並取證時,卻遭到危某及其家人暴力阻礙執法,致3名民警、1名輔警受輕微傷。
案件發生後,該分局立即啟動民警維權機制,治安大隊精幹力量迅速查清事實,嚴肅查處;督察大隊派員介入案件跟蹤督導,同時協調局法制大隊適時提供法律支撐。經依法調查,該分局將4名涉嫌妨害公務的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並對1名阻礙執行職務違法行為人作出行政拘留處罰。2月12日上午,該分局局長、督察長汪凱濤專門來到派出所看望受傷的民警、輔警,並發放撫慰金。
2月21日,鷹潭市餘江區人民檢察院對該起涉嫌妨害公務刑事案件提起公訴。
自《規定》施行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共受理侵害民警執法權威案事件815件,處理侵權人員900餘名。同時,曝光了一批侵害民警、輔警執法權威案例,營造出「警權不可侵、侵權必追究」的維護警權氛圍。
出臺慰問救濟制度 已為20名民警進行澄清正名
2019年9月,省公安廳督察總隊下發首份戰時維權正名通知書,為修水縣一派出所所長舉行戰時維權正名儀式,對其被群眾舉報的不實情況進行澄清正名。此舉極大激勵了全省民警在工作中敢於擔當作為。
此前,省公安廳已出臺慰問救濟制度,明確保障維權撫慰經費、民警依法履職免責補償經費,建立民警因公受傷緊急就治「綠色通道」、心理健康服務、特聘法律顧問提供法律服務和對被誹謗、誣告民警進行澄清正名等。
過去一年,全省公安機關在依法履行職務、行使職權過程中,看望慰問受到違法侵害的民警、輔警500餘名,為20名民警進行澄清正名。
2019年9月,省公安廳特別組織了4個心理健康服務小分隊分別深入全省高速交警基層支隊、大隊及部分市縣公安機關基層所隊,開展了為期10天的系列心理健康服務。南昌市公安局建立了一支100餘人的兼職心理輔導師隊伍,並開展150人次的業務培訓,為近百名民警單獨進行了心理輔導和心理幹預諮詢。
疫情防控期間,全省各級公安機關迅速啟動戰時公安心理健康服務工作機制,迅速組建戰時心理健康服務團隊,搭建多元化心理健康線上服務平臺,為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廣大民輔警及時提供了強有力的心理支持,進一步凝聚警心、鼓舞士氣,保持公安隊伍的昂揚鬥志和持久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