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方式整改!江西處理90餘起拒收現金事件

2020-12-04 行動支付網

近年來,隨著行動支付在生活中不斷普及,買東西從原來普遍用現金支付變成現在用一部手機就能搞定。然而,在市民日漸習慣用手機支付的同時,也有商家為了方便而拒收現金。

事實上,在疫情防控期間,央行就接到了群眾投訴,個別商戶以疫情防控為名拒收現金。今年4月,央行召開了2020年全國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提出「穩妥開展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的同時,也強調「持續整頓拒收現金」,並「全力保障現金供應和使用安全」。

其實早在2018年7月13日,央行就發布了整頓拒收現金(紙幣和硬幣)行為的相關公告。公告稱,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依法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

為了解現實情況,連日來,記者走訪南昌多個商家,對收款方式進行了一番調查。

停車場自助繳費機上有「禁投硬幣」字樣    圖/記者萬菁

現象

停車場存在「禁投硬幣」情形

近日,市民湯先生將車停在南昌市紅谷灘區銅鑼灣廣場地面停車場,因手機出現故障導致無法使用電子支付。「看到停車場很多地方都標有手機支付的提示牌,我就等手機維修好再付費離場。」湯先生表示,「平時手機正常,使用行動支付覺得挺好的,現在手機壞了,就感到有所不便。」

此外,湯先生離場時還發現,自助繳費機上註明可使用微信、支付寶和現金繳費,但卻「禁投硬幣」,那這是否意味著拒絕接收現金?

11月15日,新法制報記者驅車前往銅鑼灣廣場地面停車場進行了實地走訪。記者注意到,該停車場多處位置掛有「無人收費停車場,出場前請先掃碼繳費」的提示牌。

當日13時30分許,記者在該停車場4號收費出口處看到,出口自助繳費機標有「可微信/支付寶繳費」「可現金繳費」的字樣,但現場無人員值守。

針對湯先生反映銅鑼灣廣場地面停車場收費「禁投硬幣」,江西道善律師事務所胡熠鶴律師表示,這是以格式條款的方式,排斥硬幣使用,屬違法行為。

央行南昌中心支行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核實,銅鑼灣廣場地面停車場出口處的自助繳費機不支持投硬幣,如有客戶確實需要使用自助繳費機支持的券別之外的現金,可通過該停車場設置的應急按鈕,聯繫相關工作人員予以處置。此外,對於自助繳費機張貼的「禁投硬幣」等可能引起公眾誤解的標語,已責令其替換為更準確的表述:「本機暫不支持硬幣。」

調查

南昌市使用行動支付很普遍

事實上,本報之前曾關注過南昌西客站停車場只能手機支付不收現金一事,給一些車主造成不便。據記者了解,該停車場已對此進行糾正。

近日,記者在南昌走訪發現,不少地方都在推廣行動支付。

記者驅車來到南昌市紅谷灘區綠地繽紛城地下停車場,在這裡,多處懸掛或貼有行動支付的二維碼圖案。車輛出口處的工作人員沒有拒絕記者遞上的現金,找零後開杆放行。

在新建區多家菜市場,幾乎每個攤位都擺放了用於手機支付的二維碼圖案,方便顧客掃碼付款。但是,攤主們表示,不會拒收現金,「用現金或手機付款都可以,這要看顧客選擇,我們不會強制要求」。

在銅鑼灣廣場的永輝超市,記者購買了40餘元商品,遞上100元現金,營業員沒有拒收。隨後,記者注意到,一位年長男子購買了一袋蔬菜,拿出一張10元現金結帳,同樣被接收。當記者詢問營業員:「小面額現金會收嗎?」該營業員答覆:「當然會收,我們一直都收現金。」

記者在超市逗留時發現,一些老年人依舊選擇使用現金付款,大部分年輕人則使用手機支付。

央行南昌中心支行

拒收現金是違法行為

近日,有不少市民向新法制報記者提出疑問:拒收現金合法嗎?有何處罰標準?央行南昌中心支行工作人員明確表示,拒收現金是違法行為。中國人民銀行法第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三條也是同樣的規定。江西道善律師事務所胡熠鶴律師表示,2018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指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依法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任何單位和個人存在拒收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應當進行整改。整改期限屆滿後仍然存在上述違法違規行為的,由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會同有關部門依法予以查處。

該工作人員表示,消費者如發現拒收現金的情況,可致電「12363」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熱線或省內各級人民銀行對外公布的「拒收現金情況反映電話」進行反映。

整治

處理涉及拒收現金情況90餘起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7月13日,央行就整治拒收現金有關問題答記者問時提到,在綜合治理的基礎上對行政事業、公共服務、大中型商戶進行重點關注,對不正當競爭、惡意或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的行為予以查處。那麼,截至目前,江西的整治情況如何?有何具體措施?

央行南昌中心支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2018年7月13日以來,該行聯合江西省財政廳共同發文,規範全省範圍內行政事業性收費方式,確保行政事業性收費現金渠道暢通。同時,還製作了「拒收現金違法」宣傳視頻,在金融機構網點以及一些網絡平臺播放。

該工作人員介紹道:「我們組織全省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省內各行業超過1萬家商戶開展現金收付暗訪及對口宣傳工作。」此外,還組織了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實施網格化管理,指定金融機構負責對口網格內的人民幣知識宣傳、兌零兌殘等各項現金服務,探索構建整治拒收現金長效機制,打造良好的現金流通環境。

據記者了解,我省對外公布了「12363」以及省內各級人民銀行「拒收現金情況反映電話」等投訴方式,及時處置可能涉及拒收現金的情形。截至目前,我省共收到消費者反映的可能涉及拒收現金的情況90餘起,並逐一核實,通過現場溝通等方式予以處置,處置結果均獲得消費者和商戶認可。

「人民幣是我國法定貨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該工作人員表示,整治拒收現金不是鼓勵使用現金,是為了確保現金使用方便暢通,與鼓勵使用非現金支付並行不悖。

相關焦點

  • 怕傳染拒收現金?央行:不可,防疫期可優先採用非現金支付工具
    央行2月28日發布《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現金使用有關問題的說明》稱,近期,人民銀行接到群眾投訴,反映個別商戶以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為由拒收現金。  對於這一現象,人民銀行表示,情防控期間,央行已採取加大原封新券投放力度、組織金融機構對回籠現金進行殺菌處理等多項措施,保障公眾安全、乾淨用現。
  • 老人用現金交醫保被拒?拒收現金涉嫌違法!
    秭歸縣委宣傳部官方微博對該事件進行回復。 拒收現金,只能手機支付,這樣的行為合法嗎?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 實際上,這起事件不僅暴露了工作人員的態度問題,還涉及法律問題。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
  • 老人用現金支付屢遭拒收 是老人落伍還是工作缺失 政府這樣回應
    最近,只會用現金的老人在買票或繳費時被要求用手機支付,屢屢陷入困境,引起了網友關注和吐槽,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11月24日下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到,強化支付市場監管,加大對拒收現金、拒絕銀行卡支付等歧視行為的整改整治力度。
  • 央行再出手,易車生活、星美影院等5公司拒收現金被警告
    近年來,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流通領域人民幣現金使用出現了一些新問題,一些消費者在旅遊景區、餐飲、零售等行業商戶消費時被拒收人民幣現金。這一現象也引起監管注意。早在2016年7月,就曾有地方官媒報導,一所大學內的一家麵館只接受手機電子支付而「謝絕現金」,央行相關中心支行人士對此表示,這種做法屬於拒收人民幣情形,是一種違法行為。
  • 浙江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行動 遇拒收現金可撥打12363投訴
    只接受電子支付不接受現金支付,這種行為在浙江將被集中整治。  自2020年11月10日起,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在全省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行動,凡存在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的,一經查實,將依法予以處罰。
  • 江西一設區市出手整治拒收現金行為!(附舉報電話)
    江西一設區市出手整治拒收現金行為!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支付是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兜底」支付方式,拒收現金行為極易引發社會公平性缺位,不利於構建和諧社會。國務院辦公廳於近日下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20〕45號),在《方案》中明確提出:「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
  • 線下支付方式調查:超三成50後曾被拒收現金
    北京青年報11月27日消息,26日,融360發布《線下消費支付方式調查問卷》,調查顯示,11.36%的人群曾經有過被拒收現金的經歷,按不同年齡段細分,有超過三成的50後遭遇過拒收,是所有年齡段中佔比最高的。
  • 拒收現金?別鬧了,違法會被罰的!
    前些年「無現金」營銷如日中天時,中國人民銀行於2018年7月發布了一個公告,給熱火朝天的「無現金」灑了些冷水,明確要整治處罰違法拒收現金行為。 《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8)第10號即為關於整治拒收現金支付行為的公告,明確了如果任何單位和個人存在拒收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應當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一個月內進行整改,整改期限屆滿後仍然存在上述違法違規行為的,由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會同有關部門依法予以查處。
  • 「拒收現金」,整治!
    答: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包括紙幣和硬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依法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因此,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屬於違法行為。   2、拒收人民幣現金有什麼後果?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定: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在中國境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
  • 拒收現金將被依法查處 央行再度發文:不得排斥現金支付
    公眾或消費者發現拒收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的,應妥善保留相應的證據或線索,通過城市政務熱線、消費者權益保護、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等各種渠道進行投訴、舉報,央行將會同相關部門及時處理。任何單位和個人存在拒收現金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由央行分支機構會同當地有關部門依法予以查處。
  • 拒收現金?你違法了!
    拒收現金?你違法了!「醫保徵收主體是稅務部門鄉鎮和村一級有代收職責,可以用現金、銀行卡、手機APP等方式有很多種,這反映了當地最基層的村一級社區工作人員辦事不夠靈活,圖簡單。」目前正在和當地部門一起調查處置。
  • 現金支付被拒?衢州開展專項整治,對「拒收現金」說不!
    近年來,行動支付方式的廣泛應用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積極、深遠的影響。但是,我國幅員遼闊,地區差異大,城鄉發展不平衡,消費者支付需求多種多樣,現金支付習慣和偏好仍然廣泛存在,流通領域人民幣現金使用出現了一些新問題,群眾反映強烈。這些行為既侵犯了人民幣的法定地位,也損害了消費者對支付方式的選擇權。
  • 對拒收現金說不!央行: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
    公告重申,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此外,第18號公告聚焦公眾日常生活消費的高頻場景,並明確要鼓勵支付方式和諧發展,尊重公眾支付方式的自主選擇權,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
  • 鼓勵行動支付不等於拒收現金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公告稱,人民幣是中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中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隨著掃碼支付、銀聯閃付、網上支付等方式的興起和銀行卡的全面普及,大多數人可以「一部手機走天下」。
  • 老人交醫保被拒收現金 行動支付雖好但不能一刀切
    如今行動支付的盛行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很多商家因此不收現金無法刷卡給部分人群帶來不便。尤其是很多老年人玩不轉智慧型手機,或者還在使用2G網絡的功能機。近日老人獨自冒雨交醫保被拒收現金事件引發熱議,再次將這個問題擺上檯面。
  • 央行: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 公眾被拒收可舉報
    昨日,央行發布公告,要求各類主體均應尊重公眾支付方式的選擇權,在確保現金收付渠道暢通的前提下,可為公眾提供合法安全的非現金支付工具。同時,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不得採取歧視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造成「數字鴻溝」。
  • 百盛、鳥巢商管等4家公司拒收現金被警告 再犯或被罰200萬
    紅星資本局了解到,這距離央行發文規範現金使用僅過去一周。12月15日,央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有關事項發布公告(下稱「第18號公告」)。公告稱,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中國人民銀行採取多項措施,規範現金管理,提高現金流通效率,保障公眾合理、安全、順暢使用現金。
  • 星巴克拒收硬幣事件引起關注 經濟日報:莫給支付設下歧視
    然而,少數地區和部分企業過度宣傳「無現金社會」概念,個別企業借高額補貼推廣某種單一支付方式,甚至出現拒收現金現象,這種簡單地「去現金化」做法,既影響現金正常流通,不符合社會發展實際,也損害了部分不會使用電子支付的老年群體權益。近日,星巴克拒收硬幣事件再次引起了社會關注。
  • 拒收現金將被依法查處!央行再度發文:不得排斥現金支付 不得宣傳無...
    公眾或消費者發現拒收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的,應妥善保留相應的證據或線索,通過城市政務熱線、消費者權益保護、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等各種渠道進行投訴、舉報,央行將會同相關部門及時處理。任何單位和個人存在拒收現金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由央行分支機構會同當地有關部門依法予以查處。
  • 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 人民銀行金華市中心支行在行動
    針對廣大市民朋友關於拒收現金的疑惑以下十個快問快答請大家多多了解1.拒收人民幣現金是否屬於違法行為?答: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包括紙幣和硬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依法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