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行動支付在生活中不斷普及,買東西從原來普遍用現金支付變成現在用一部手機就能搞定。然而,在市民日漸習慣用手機支付的同時,也有商家為了方便而拒收現金。
事實上,在疫情防控期間,央行就接到了群眾投訴,個別商戶以疫情防控為名拒收現金。今年4月,央行召開了2020年全國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提出「穩妥開展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的同時,也強調「持續整頓拒收現金」,並「全力保障現金供應和使用安全」。
其實早在2018年7月13日,央行就發布了整頓拒收現金(紙幣和硬幣)行為的相關公告。公告稱,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依法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
為了解現實情況,連日來,記者走訪南昌多個商家,對收款方式進行了一番調查。
停車場自助繳費機上有「禁投硬幣」字樣 圖/記者萬菁
現象
停車場存在「禁投硬幣」情形
近日,市民湯先生將車停在南昌市紅谷灘區銅鑼灣廣場地面停車場,因手機出現故障導致無法使用電子支付。「看到停車場很多地方都標有手機支付的提示牌,我就等手機維修好再付費離場。」湯先生表示,「平時手機正常,使用行動支付覺得挺好的,現在手機壞了,就感到有所不便。」
此外,湯先生離場時還發現,自助繳費機上註明可使用微信、支付寶和現金繳費,但卻「禁投硬幣」,那這是否意味著拒絕接收現金?
11月15日,新法制報記者驅車前往銅鑼灣廣場地面停車場進行了實地走訪。記者注意到,該停車場多處位置掛有「無人收費停車場,出場前請先掃碼繳費」的提示牌。
當日13時30分許,記者在該停車場4號收費出口處看到,出口自助繳費機標有「可微信/支付寶繳費」「可現金繳費」的字樣,但現場無人員值守。
針對湯先生反映銅鑼灣廣場地面停車場收費「禁投硬幣」,江西道善律師事務所胡熠鶴律師表示,這是以格式條款的方式,排斥硬幣使用,屬違法行為。
央行南昌中心支行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核實,銅鑼灣廣場地面停車場出口處的自助繳費機不支持投硬幣,如有客戶確實需要使用自助繳費機支持的券別之外的現金,可通過該停車場設置的應急按鈕,聯繫相關工作人員予以處置。此外,對於自助繳費機張貼的「禁投硬幣」等可能引起公眾誤解的標語,已責令其替換為更準確的表述:「本機暫不支持硬幣。」
調查
南昌市使用行動支付很普遍
事實上,本報之前曾關注過南昌西客站停車場只能手機支付不收現金一事,給一些車主造成不便。據記者了解,該停車場已對此進行糾正。
近日,記者在南昌走訪發現,不少地方都在推廣行動支付。
記者驅車來到南昌市紅谷灘區綠地繽紛城地下停車場,在這裡,多處懸掛或貼有行動支付的二維碼圖案。車輛出口處的工作人員沒有拒絕記者遞上的現金,找零後開杆放行。
在新建區多家菜市場,幾乎每個攤位都擺放了用於手機支付的二維碼圖案,方便顧客掃碼付款。但是,攤主們表示,不會拒收現金,「用現金或手機付款都可以,這要看顧客選擇,我們不會強制要求」。
在銅鑼灣廣場的永輝超市,記者購買了40餘元商品,遞上100元現金,營業員沒有拒收。隨後,記者注意到,一位年長男子購買了一袋蔬菜,拿出一張10元現金結帳,同樣被接收。當記者詢問營業員:「小面額現金會收嗎?」該營業員答覆:「當然會收,我們一直都收現金。」
記者在超市逗留時發現,一些老年人依舊選擇使用現金付款,大部分年輕人則使用手機支付。
央行南昌中心支行
拒收現金是違法行為
近日,有不少市民向新法制報記者提出疑問:拒收現金合法嗎?有何處罰標準?央行南昌中心支行工作人員明確表示,拒收現金是違法行為。中國人民銀行法第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三條也是同樣的規定。江西道善律師事務所胡熠鶴律師表示,2018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指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依法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任何單位和個人存在拒收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應當進行整改。整改期限屆滿後仍然存在上述違法違規行為的,由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會同有關部門依法予以查處。
該工作人員表示,消費者如發現拒收現金的情況,可致電「12363」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熱線或省內各級人民銀行對外公布的「拒收現金情況反映電話」進行反映。
整治
處理涉及拒收現金情況90餘起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7月13日,央行就整治拒收現金有關問題答記者問時提到,在綜合治理的基礎上對行政事業、公共服務、大中型商戶進行重點關注,對不正當競爭、惡意或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的行為予以查處。那麼,截至目前,江西的整治情況如何?有何具體措施?
央行南昌中心支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2018年7月13日以來,該行聯合江西省財政廳共同發文,規範全省範圍內行政事業性收費方式,確保行政事業性收費現金渠道暢通。同時,還製作了「拒收現金違法」宣傳視頻,在金融機構網點以及一些網絡平臺播放。
該工作人員介紹道:「我們組織全省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省內各行業超過1萬家商戶開展現金收付暗訪及對口宣傳工作。」此外,還組織了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實施網格化管理,指定金融機構負責對口網格內的人民幣知識宣傳、兌零兌殘等各項現金服務,探索構建整治拒收現金長效機制,打造良好的現金流通環境。
據記者了解,我省對外公布了「12363」以及省內各級人民銀行「拒收現金情況反映電話」等投訴方式,及時處置可能涉及拒收現金的情形。截至目前,我省共收到消費者反映的可能涉及拒收現金的情況90餘起,並逐一核實,通過現場溝通等方式予以處置,處置結果均獲得消費者和商戶認可。
「人民幣是我國法定貨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該工作人員表示,整治拒收現金不是鼓勵使用現金,是為了確保現金使用方便暢通,與鼓勵使用非現金支付並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