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懷左
冬天不適合減肥,我說的。
昨天下午,我自己在家鼓搗了一鍋酸菜魚,魚肉切片,魚骨慢煎,小火熬湯,熱油收尾,沒想到最後做得有滋有味,吃得我們大呼過癮。窗外寒風凜冽,屋內飄香四溢。
白居易的《贈劉十九》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類似的光景,我大概也體會過。屋外茫茫雪地,房中親朋歡聚,火鍋中冒著熱氣,肉片裹上麻醬,一杯接一杯的美酒,我們眯起眼睛品味。
這樣的天氣,適合有酒有肉,聊著天,慢慢吃。
同樣,對於喜歡讀書的人來講,冬日的周末,捧一本書,在家懶懶地讀,也別有一番滋味。這段時間我斷斷續續讀了幾本書,重點想分享四本:
王小波的《夜行記》、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潰》、金庸《射鵰英雄傳》、黃有璨的《非線性成長》。
今天這篇文章,我一次性推薦給大家。
王小波《夜行記》
高中時,我迷上了王小波,最開始是一篇《紅拂夜奔》,接著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然後興趣上來,我把圖書館裡王小波的作品全讀了一遍。
有些能看懂,非常有趣,也有很多,當時看不懂。
《夜行記》這篇小說,剛開始讀時,我以為是武俠小說,讀著讀著感覺有點像魯迅的《故事新編》,也有點像讀《莊子》的感覺,不按套路出牌,想像力天馬行空。
回頭一讀再讀,簡直如一道精緻美食,根本捨不得下口。
分享一個片段,大家感受一下。文中寫到和尚和書生交談時,書生聊到了射箭,他說普通習射的人,也僅限於射得還可以,但其實根本沒有品,真正會善射之人,會把射箭當一種藝術。
三秋到湖沼中去射雁,拿拓木的長弓,巴蜀的長箭,乘樺木的輕舟,攜善鳧的黃犬,雖然是去射雁,但不是志在得雁,意在領略秋日的高天,天頂的勁風,滿弓欲發時志在萬裡的一點情趣。
隆冬到大漠上射鵰,要用強勁的角弓、北地的鳴鏑,乘口外的良馬,攜鮮卑家奴,體會怒馬強弓射猛禽時一股沖天的怒意。
春日到嶺上射鳥雉,用白木的軟弓,蘆葦的輕箭,射來揮灑自如,不用一點力氣,渾如吟詩作賦,體會春日遠足的野趣。
夏天在林間射鳥雀,用桑木的小弓小箭,帶一個垂髮的小童提盒相隨。在林間射小鳥兒是一樁精細的工作,需要耳目並用,射時又要全神貫注,不得有絲毫的偏差,睏倦時在林間小酌。
這樣射法才叫做射呢。
這樣的文字,才叫文字啊!
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潰》
《天朝的崩潰》是我朋友小曹給我推薦的,他大學時學的歷史,和我說:其實有很多歷史細節,課本裡都不會講。我追問,他就給我說了這本書。
這本書的副標題叫「鴉片戰爭再研究」,翻開書本,大量那個時期的奏章文字、中英交涉文件等詳細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一下子就能把人帶回到鴉片戰爭時期。
以前看歷史人物時,非好即壞,非忠即奸,但作者通過詳細的分析告訴我們:其實人是複雜的,不能用簡單的好壞去判定一個人,一棒子打死的價值觀,是片面的。
讀歷史的最大的價值是什麼呢?讀史明智,鑑往知來。
前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矣。
喜歡歷史的同學,我重點推薦這本書,裡面有豐富的細節。讀完之後你會發現:道德的批判最是無情。而批判一旦上升至道德的層面,事情的細節便失去了原有的意義,至於細節之中所包含的各種信息、教訓更是成了毫無用處的廢物。
感慨萬千,也會重新刷新我們的認知。
金庸《射鵰英雄傳》
重讀《射鵰》,我讀到了很多新東西,以前我只在乎精彩的情節和絕妙的打鬥,現在再去看時,可以體會金庸在序中所講的,他想描寫人物在特定武俠環境中的悲歡離合。
比如陳玄風死前,對梅超風說:「不成啦,賊婆娘,快逃命吧。」此前他一直不願將偷來的《九陰真經》下本給梅超風看,因為沒有上本中打基礎的東西,直接練下本,容易走火入魔。
人的真情真性,金庸描寫得很到位。
《射鵰》值得一讀再讀,因為這是金庸開啟他新武俠小說的第一部作品,此前的作品,帶有明顯的舊武俠的影子,此後的作品,又有了明顯的不同。
拿《笑傲江湖》、《天龍八部》和《射鵰》對比,最大的一個不同是,武俠世界結構的不同。《笑傲江湖》中有門派之分,《天龍八部》規模宏大,有門派有國家,而我們回頭再看《射鵰》時,五絕模式支撐起了江湖框架。
整部《射鵰》,核心故事是傻小子郭靖的成長史,在他的母親,遇到的各位老師,以及妻子黃蓉的影響下,最後成為了一代大俠。這裡說明一個問題,在成長的路上,名師指路非常重要。
金庸希望我們可以去認真感受人物的狀態和心理,這也是我這次重讀金庸作品,所重點使用的視角和閱讀方法。將自己代入進去,感受在矛盾和掙扎中,人物所做的選擇。
感受到的,和此前完全不一樣。
這個閱讀方法,也分享給大家,希望之後可以就金庸作品,共同交流。
黃有璨《非線性成長》
之前在三節課實習時,我有幸坐在黃老師斜對面,其實看優秀的人工作,潛移默化就能學到很多東西。他做事是非常認真的,看宏觀,摳細節,很多事情都親身參與,力求完美。
這也是他第一本關於成長話題的書,找了一個獨特的切入點去談這個大話題,用他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心理變化去印證,讀完給了我很多啟發。
個人努力很重要,同時我們所選擇的環境也很重要。
他在書裡講到:一個人的成長和進步往往是受環境牽引的,而你所在的行業、公司、你的工作內容、你所接觸的人群和圈子,都構成了環境的一部分。你會發現,當你在適當的時候被放入到一個合適的環境當中,你會獲得巨大的提升和進步。
他分析了職場人士的兩條通關路徑:要麼,你依靠某種技能成為一個業內頂級的的專家;要麼,你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商業操盤手。
然後詳細分析了每條路我們會遇到的問題、解題辦法、如何前行,以及好的思維模式。對於追求成長的年輕人來講,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和前進模式。
讀完整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五章關於心態的內容,他在裡面真誠地分享了他這麼多年的心態變化。創業不易,每一個優秀的人,都經歷了不同尋常的努力和掙扎。
這本書推薦給正在職場拼搏,或者馬上要工作的年輕人,老黃出品,必是精品。
【小結】
希望今天推薦的四本書,大家有喜歡的,也希望大家可以把自己最近在讀的好書,分享在下方,我們一起交流。
2020年馬上就要過去了, 希望之後的日子,一切盡意,百事從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