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了,2020年眼看即將過完2/3。
今年,也許我們不能行萬裡路,卻有更多的時間閱讀和提升自己。
葉聖陶先生說:「人生一輩子閱讀,其實是一輩子在積蓄中,同時一輩子在成長中。」
本期的新書推薦榜,書單君精選了近期出版的10本好書,有的可陶冶性情,有的能提升認知,希望你能喜歡。
(好書各有千秋,排名不分先後)
NO.1
《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這是天才小說家毛姆的閱讀指南。
在這本書中,毛姆將他的毒舌、詼諧乃至刻薄發揮的淋漓盡致,除了教我們如何讀書之外,對名作家的八卦、對名作的吐槽絲毫沒有留情。
在他的筆下,我們看到那些我們頂禮膜拜的偉大作家,身上都是各種人性的弱點:
你能想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好賭成性嗎?
你知道巴爾扎克揮霍無度,時常捲入各種債務嗎?
你知道列夫託爾斯泰也會因為自己顏值不高而苦惱嗎?
這是一本將文學巨匠們拽下神壇的八卦之書,也是一本能讓你在八卦趣聞中解讀和學習大師們對寫作、讀書的理解與熱愛的書。
NO.2
《皺紋》
這是2017年豆瓣最佳紀錄片《臉龐,村莊》導演、法國著名藝術家JR的攝影繪本。書中圖片來自JR主創的《城市的皺紋》藝術項目。
在JR看來,老人們臉孔上的皺紋講述了他們的人生故事,也映射出了這個城市大半個世紀來的記憶。他希望通過拍攝城市中最年長的人的肖像,來記錄城市的變化,見證社會文明的進步。
城市本身也具有生命,也同樣歷經酸甜苦辣,五味雜陳。老人的面容也在某種角度上,哀傷地呼應著這座城市的的青春不再。
簡短抒情的文字,黑白的老人肖像,一道道清晰的皺紋,深深地刻錄著時光。
從這些皺紋中我們能讀到故事、人生、辛酸、歡樂、智慧……
NO.3
《晚熟的人》
這是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首部小說。距離他獲得諾獎已經過去了8年,距離出版上一部小說已經過去了10年。
在新書發布會上,莫言說:「小說裡的很多人物都是我的小學同學,時間一下子回到五六十年前,小說裡的人物跟我一樣在慢慢地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成長,並晚熟。」
在這本小說裡,莫言不僅作為一個寫作者,同時也作為作品裡的一個人物,參與到故事的進程之中。
書中的很多故事,真實地記錄了在獲獎後,自己給高密東北鄉帶來的影響。
莫言用理所當然的敘述語氣,在幽默中夾雜一點諷刺,描畫出高密東北鄉進入新時代的農村鄉鎮小人物群像。書中涉及到的消費名人、網絡紅人、混世文痞、眼高手低、社會風俗等,都極具現實感。
NO.4
《項塔蘭》
這本書是作者格裡高利·大衛·羅伯茲的自傳式小說。他從理想主義者墮落為毒蟲的真實人生,比任何小說都更具傳奇色彩。
「項塔蘭」,印度語意為「和平之人」。但小說主人公「林巴巴」,卻跟這個詞卻相距甚遠。
他是一名年輕有才氣的大學老師,因為婚姻破裂而染上毒癮,然後去搶劫銀行,被判19年。
越獄後,他逃到孟買,帶著假名字、假護照和不可告人的過去,開始了長達8年的印度流亡歲月。
他住在孟買的貧民窟,跟乞丐、妓女、苦修聖者、演員、士兵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逃亡者打成一片。
他憑著一個急救箱,當起了受人尊敬、沒有執照但免費的醫生。
他跟黑幫老大相識,並學習如何洗錢、偽造護照、走私黃金、販賣軍火等勾當……
總之,閱讀《項塔蘭》,是一次充滿驚險與黑暗的冒險。
NO.5
《復盤網飛》
「網飛」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Netflix」,美國流媒體巨頭,它在海外的地位,相當於國內的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等播放平臺。
網飛公司早期以租賃DVD業務為主,後來發展線上流媒體產業,除了購買各大影視公司的電影版權在自家平臺播放外,也親自打造原創內容,《紙牌屋》、《婚姻故事》等熱門影視劇都是網飛出品。
它是從0起步成長到獨角獸的絕佳案例,也是歷經業務轉型不斷找到新的增長點的典型。
《復盤網飛》這本書,就是對它從創業到發展二十多年的歷史回顧。
公司成立之初,員工只能去餐廳和汽車旅館借用會議室;
上線當天伺服器崩潰;
2003年瀕臨破產裁員三分之一……
在成為內容巨獸之前,它的經營都挺失敗。
創業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每一個偉大企業的背後,都會有不為人知的經歷。網飛的故事,值得網際網路從業者和創業者、管理者一讀再讀。
NO.6
《人生算法》
為什麼大多數人窮其一生,不管多聰明、多勤奮,終究一無所獲?
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不過如此,但能夠超越出身和智商,最終取得成功?
其實,關鍵在於那些收穫財富、健康、幸福的人生贏家,都擁有自己的一套「人生算法」。
作者老喻說,人生算法就是教你用科學的思維和方法,應對人生中的諸多不確定性。
在《人生算法》這本書中,圍繞我們人生歷程中最常見的那些場景和主題,將其分成兩大模塊:
A計劃「九段心法」,教會我們尋找可以大規模複製的「大概率事件」;
B計劃「十八關挑戰」,教會我們全力避開那些致命的「極小概率事件」。
合在一起,你就明晰了跨越出身和運氣、實現富足與自由的秘密。
NO.7
《德魯克的自我發展智慧》
幾乎所有的管理者都聽說過彼得·德魯克的名字。
他被稱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大師中的大師,是管理學科的開創者,曾擔任美國通用汽車公司、IBM公司等大企業的管理顧問。
本書的作者威廉·科恩,是德魯克參與共建的博士項目的學生,美國加州高級管理學院校長。
《德魯克的自我發展智慧》這本書,汲取了德魯克關於創業、營銷、管理、個人發展等思想的精華。
在這本書中,作者把自己的學識、經驗、師從德魯克所得的教誨一一記錄下來,結合自己的理解和體驗,加上大量經典人物的經典案例,幫助讀者更加清晰地了解管理人員的自我發展和提升的路徑。
不論是初入職場的新人,還是經驗豐富的管理者,都能從這本書中增長管理領域的見識、充實管理理論,並在自我發展上得到理論結合實踐的指導。
NO.8
《許倬雲說美國》
許倬雲是學貫中西的歷史學家,90高齡的他,已經在美國生活了六十多年。
在多年零距離的持續觀察下,他見證了美國從盛極一時到當下的今非昔比,真實記錄和剖析了美國的問題。
他對美國社會、文化、政治、城市、族群等問題的思考和感受,集成了這本《許倬雲說美國》。
這不是一部學術著作,沒有難懂的學術詞彙與數據,是寫給普通讀者的一本書。它可以讓你更真切地認識美國,促使我們反思關於美國的想像。
他直言,自己曾經佩服美國崇高的立國理想,可客居60年後,看著美國的種種變化,常要感嘆:「如此好河山,如此多元人民,何以境況日漸敗壞?」
NO.9
《知曉我姓名》
這本書的作者叫香奈兒·米勒(Chanel Miller),她是斯坦福性侵案的受害者。
在書中,作者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參加大學聯誼會,喝醉後被性侵,然後通過司法途徑尋求正義。
然而,在性侵案中,不管是司法界定的不完善,還是外界輿論的不友好,在尋求正義的道路上,受害者一定會遭到或多或少的「第二次精神施暴」。
整本書從第一視角,描寫了受害者個人的心路歷程,並圍繞性侵進行了一些社會層面的反思。
這個被稱為「全世界最勇敢的女孩」,從決定起訴到公布經歷,每一次舉動都給了無數受害者鼓勵與信心,也讓我們看到每一位性侵受害者會在醫院、家庭、職場,甚至法庭上經歷些什麼。
這是一本給所有女性看的書,也一本給所有擁有妻子、姐妹和女兒的人看的書。
NO.10
《找不到工作的一年》
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職場顯得尤為艱難,降薪、裁員,有些人年前辭職至今還在待業......
《找不到工作的一年》這本書中的主人公橫道世之介,就遇到了「就業冰河期」。畢業後一直找不到正式的工作,租住在紅燈區紙箱子大小的單人間裡。
他只能靠打零工和玩小鋼珠度日,也不敢回家,因為害怕面對爸媽在別人面前對他不切實際的誇讚。
在這一年,無論做什麼事好像都很不順,日子喪到不行。
但是,這樣一個胸無大志、吊兒郎當、平凡又普通的年輕人,並沒有沉浸在沮喪之中一直頹廢下去,而是像向日葵一樣積極樂觀地生活著。
他的單純、善良和發自內心的對生活的愛,也給他身邊的朋友帶來無限的歡樂與放鬆。
感謝在這個特別的2020年,讓我們遇到了溫暖善良的世之介。
公眾號改變了推送規則,時間線被打亂了。如果你沒有將甌海區圖書館設為星標或經常點「在看」,看到我們的推送機率就會越來越渺茫…
現在加星標,時常點在看,甌圖和你常相見!
【加星標】進入公眾號,頁面右上角三個小點點,戳進去,彈出的功能裡,最上面一個就是「設為星標」就好啦~
點擊星標方便日常瀏覽
/
再點個在看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