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華為被「禁供」已經一個星期的時間,從各方面的動作看這次華為靜觀其變,反而是臺積電、三星以及美國科技公司多方出現了較大的波動。
臺積電之前就拿出用美國建廠的籌碼換取與華為的繼續合作,高通將自己的晶片製造訂單交給三星,兩大晶片製造巨頭在市場間的博弈尤為激烈,其次就是美國科技巨頭市值縮水,這一次川普陷入輿論的水深火熱之中。為進一步控制晶片設計領域,美國企業英偉達將目光鎖定ARM公司,至於最後能否完成收購還是一個未知數。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這幾年國內對於晶片的需求不斷增加,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從18年到20年我國的晶片進口額一直保持在3000億美元(約合20000億人民幣)的一個水平。即便是國內晶片公司持續發力,但在晶片的進口上面還有很大程度的空缺,像是這次華為5nm製程晶片的製造就是完全由臺積電代工。
伴隨著5G時代的到來,華為憑藉質優價廉的優勢成為很多國家通訊領域合作夥伴。德國作為較早與華為合作的歐洲國家,在這次卻是看美國臉色行事,最終還是放棄了與華為的合作。然而德國半導體巨頭英飛凌CEO近日宣布願意為中國市場供貨,並且著重強調英飛凌的核心技術註冊地是德國和澳大利亞,言外之意就是自己的供貨不受美國晶片禁令的影響。
9月10日華為開發者大會上公布的Hicar汽車交互系統,與德國英飛凌在汽車領域中的發展不謀而合,現在看來華為走的每一步棋都提前做好了功課,沒想到的是德國這家半導體巨頭能在這麼關鍵的時刻發聲,誰也沒想到,一切竟來得如此之快!
美國本土科技巨頭AMD公司高級副總裁在19號公開表示,已獲得對華為出貨許可證,這也是美國頒布晶片禁令之後第一家公開表示獲得許可證的供應商。這一次卻不是針對手機晶片而是華為的筆記本電腦業務,禁令生效不到一星期美國就已經開始宣布解凍,不管是其他的科技巨頭還是美國商務部恐怕這次真的坐不住了。
美國,終於還是「軟」了!在全球化的時代大家都在遵守著規則共同前進,但川普卻為了鞏固美國的科技霸主地位對企業進行科技霸凌,破壞了行業規則的同時也讓自己的真實面目昭然天下,對於這次美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禁令大家覺得還能堅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