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汽車市場關於「四缸回歸」的討論非常熱烈。而這又再次引發了四缸與三缸之間的爭論,畢竟,從消費者的角度,不少車企已經把三缸發動機換成了三缸車型,這是一種對市場「認慫」的表現,而三缸在經歷了多年的折騰之後,會不會再次退出歷史舞臺呢?還有人們關注的行業動態。
實際上,四缸發動機「回歸」的風向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經開始了,今年4月,通用汽車旗下的別克英朗1.5 L,雪佛蘭科魯澤1.5 L,吉利繽越1.4T,以及之前發布的廣汽本田1.5 L新車將陸續上市,看起來這將進一步削弱汽車製造商「回歸四缸」的說法。
四缸機重新集中回到原來的三缸機產品組合中,是三缸機全部被取代了嗎?顯然不是
就車型本身而言,不管是英朗還是科魯澤,四缸發動機的版本都是「新」版本,原裝的三缸發動機仍在銷售,這顯然是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更具穩健氣質、消費者的接受度更高,對銷量下滑有理論「遏制」作用,尤其對於以上幾款要在主流細分市場中保持銷量高位、用四缸發動機穩固銷量的主力產品,更是在用一波激進的「三缸戰略」向市場「進攻」後的「防守」。
不小心撞到了輕便的三缸
三缸機器從誕生到現在,看起來都很糟糕,事實上它已經用了近10年。小排量發動機(包括小排量渦輪發動機)及整車燃油經濟性已成為近十年來汽車產品研發和工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新能源汽車的異軍突起,不僅影響到燃料發動機在市場中的地位和份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汽車工業的「質疑」。
不像國內合資企業和自主品牌車企紛紛上架三缸發動機研發項目正式掀起三缸發動機熱潮,2016-2017年左右,搭載三缸發動機的車型開始逐漸增多,而美國兩大品牌通用和福特,幾乎都採用了三缸取代四缸的布局方式,讓這兩個品牌的潛在消費者處於「不得不接受三缸」的境地。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過去十年中出現的三缸發動機已經通過了多個車型的測試和驗證,已經達到了時代的要求。因為小型渦輪的發動機設計成熟,重量輕,並且對整車設計和研發成本進行了優化,三缸發動機本身就能擠壓出並不弱的動力參數,同時怠速抖動等問題也比老式三缸發動機要好很多,而且由於三缸發動機的小型化,在燃油經濟性方面的表現肯定比老式三缸發動機要好;而安裝在量產車型上,利用整車襯套的大量使用,實際的駕駛感受並不像老式三缸發動機那麼便宜。
但技術進步卻遇上了先入為主的產品認知,這也使三缸發動機多年來一直處於尷尬境地。根據估算,中國消費者對三缸發動機的接受程度之低是所有車企乃至自主品牌廠商都沒有想到的,原本很受歡迎的別克英朗也退出了熱銷車型的榜單,180多輛三缸福克斯徹底輸給了思域,而作為家族式的實力派車型凌派,同樣由於1.0 T三缸發動機的更新換代,其銷量與上一代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三缸機將以另一種方式存活下來
簡言之,從市場表現來看,三缸發動機可謂舉足輕重。但這也許並不代表三缸發動機就能在這個歷史舞臺上大放異彩,在新能源汽車日趨成熟的大背景下,三缸發動機或許能夠藉助電車獲得喘息之機,並且很可能在市場上生存下來。
由於三缸發動機相對較小,因此實際上更適合與驅動電機配合使用,形成P2混動結構或增程式布局;最近在市場上堪稱熱門的理想 ONE,就是這樣一種「增程式電動汽車」,使用三缸發動機:整備質量超過2噸,但燃油發動機只是一臺1.2 L的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在整車傳動系統採用純電的同時,它主要用來驅動動力電池,以確保平順性、續航能力和加速性能。
此外,理想的 ONE在廣州是可以掛上「綠牌」,進入新能源混動名單的車型,這可能是一個信號,畢竟,在純電車型真正取代燃油之前,還有很長一段能源轉換時間,而油電混合駕駛可能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主流;在這種情況下,主機廠也許有機會好好利用三缸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