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時代,掌握工業機器人高端技術就是掌控未來

2020-10-16 北京八維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機器人也逐漸進入我們的生活。根據牛津經濟研究所發布的報告顯示,未來10年機器人將取代全球2000萬個製造業崗位。

隨著人工成本的增長,以及「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的轉變,推動著製造業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崗位出現了工業機器人,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是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工業機器人市場。

工業機器人不僅可以代替人工,提高生產效率,節約成本,還能提高生產的一致性,保證高質量。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引入工業機器人,尤其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製造業比較密集的地區,工業機器人在汽車、3C、倉儲物流、金屬加工等行業,已經成為比較常見的現象。

按照工信部的發展規劃,到202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將達到1000萬臺,大概需要100萬工業機器人應用相關從業人員。按照目前中國機器人安裝量的增長速度,特別是在國家大力發展「新基建」政策推動下,未來該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仍將大量增加,其待遇和發展勢必走高。

可以預見的是在智能時代來臨之際,掌握工業機器人高端技術就是掌控未來。

八維教育工業機器人專業培養掌握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能獨立從事大型機電設備、工業機器人的開發、編程、調試、維修、運行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任務的高技術人才。

同時擁有多位具有產品研發實際經驗的優秀教師。在這個強大的團隊中,有著機器人學科的重量級專家,他們在學術研究、主導項目方面,都是泰鬥級的。

馬幼鳴,工學博士,研究領域是嵌入式系統和工業機器人應用。參加過多項國家重點項目,對多模態運動智慧機器人技術和高功率密度伺服電機系統有深入研究。曾被授予航空航天部優秀青年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等稱號。工業機器人專業課程總負責人。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

同時工業機器人專業根據崗位人才需求,結合學科知識體系,設置六大教學模塊,依據四大實訓項目,讓學生在校期間學有所成。

在工業4.0時代,5G和新基建的推動下,工業機器人或將是下一個風口,抓住時代風口,學習真正實用的網際網路本領,才是我們當代年輕人最正確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工業4.0時代,工業機器人廣泛應用於生產領域
    工業4.0時代,工業機器人廣泛應用於生產領域。近日,記者相繼採訪了在流水線上與機器人配合作業的工人,對機器人進行示教、調試的工人以及生產機器人的工人,發現機器人代替一些基礎性崗位的同時也創造了新的崗位。這些從業者都認為,「機器不會淘汰人,跟不上時代發展才會被淘汰」。
  • 沒有對數據安全的掌控,工業4.0就是「無米之炊」
    從德國的工業4.0戰略到美國製造業創新網絡、日本機器人新戰略,再到中國製造2025規劃,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工業革命的輪廓已經逐漸清晰。在向先進位造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工業大數據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中國而言,這也是藉機打造世界領先的「智造」大國的最佳時機。
  • 工業4.0下的勞動力價值何在?
    隨著工業的智能化發展,工業4.0的無人化的智能製造時代將逐漸拉開序幕。那時的勞動力價值何在?工業4.0下的機器人已經逐漸開始進入工廠的車間,最為簡單的是機械手臂,機械運輸車。在一些有規模的企業中已經開始逐漸上馬了半智能化的機器人。這部分的機器人已經開始逐漸代替部分勞動力了。面對半智能化的機器人,大部分的藍領還能通過學習操作機器人來實現繼續就業。
  • 工業4.0時代 南京「智造」引領未來
    2013年,「工業4.0」的概念首次誕生於德國,而今天在數位化、5G等技術的引領下,南京企業正走在智能製造產業的前沿,不斷探尋著工業發展的新方向。工業4.0時代,南京的智能製造企業正做著怎樣的創新和變革?
  • 中國工業4.0時代 未來5年或有5%工人被取代
    高通的解釋是,之所以把高通驍龍865晶片下單給臺積電代工是因為,考量到臺積電的晶片技術和供應能力。而韓國媒體Business Korea指稱,三星的7納米布局較臺積電提早好幾個月,仍無法吃到高端晶片驍龍865訂單,只分配到中端S765、S765G,真正原因是高通擔心三星「抄襲」晶片的製程技術。
  • 2020工業4.0排行
    時代99米特拉MES工業4.0智慧工廠,智能智造高光時刻100拓斯達系統集成+本體製造+軟體開發+工業網際網路突飛猛進的發展 素有「基建狂魔」之稱的中國不僅以不斷上新的中國速度讓世界驚嘆 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我國有的高端裝備已經作為「中國名片」走向了世界,被視為中國高鐵「走出去」第一單的雅萬高鐵,就是「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和印尼兩國共同推動建設的標誌性工程。但不容規避的事實是,我國在高端製造領域有所長亦有所短。目前,我國中低端設備自給率達到了85%,但是高端裝備技術仍然依賴進口,可以說高端製造仍是我國製造業的「阿喀琉斯之踵」。
  • 工業4.0的九大技術支柱
    4.0的五個特點一、互聯工業4.0的核心是連接,要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以及客戶緊密地連在一起。4.0的實施過程是製造業創新發展的過程,從技術創新到產品創新,到模式創新,再到液態創新,到最後的組織創新。
  • 乘風破浪的工業機器人丨創時代
    圍繞浦東高質量發展的路線圖,《創時代》節目將在接下來的節目中重點聚焦浦東「六大硬核產業」,從本周開始我們首先關注的是「智能造」。提到機器人,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在很多年前,它就是科幻電影裡的常客了。而最近幾年,家用機器人、醫用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娛樂機器人、教學機器人等等越來越多的機器人開始出現了我們真實的生活當中。
  • 工業機器人在工業4.0中扮演什麼角色
    導語:這幾年,國內外經常會談到這個工業4.0,當然,在中國他變了個身,叫工業2025,不管他叫什麼,反正大概的意思就是這麼一個:機械自動化為基礎的物流,信息集成化的物聯網,在這整個的系統裡邊兒,我們的工業機器人,到底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
  • 什麼是工業4.0?刀具行業如何邁入工業4.0時代?
    2020年我國的產業發展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加速了升級,而工業的第四輪產業轉移可能加速進入了下半場,如果你對工業4.0還不是很了解,今天諾諾就從大背景下一起來聊聊:什麼是工業4.0?刀具行業如何邁入工業4.0時代?
  • 建築工業機器人技術未來發展的趨勢
    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機器人產業技術已經進入了全新的2.0時代,對機器人的研發以產業化應用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研發水平和未來製造業發展前景的重要參數之一。就目前而言,面向建築領域的工業機器人已經開始逐漸發展為一種具備自我感知和具有一定執行能力的機器,能有效解決安全事故頻發、勞動生產率低下、勞動力短缺等問題,故而建築領域中的工業機器人能推動建築生產水平的提升,為建築業未來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被稱為「建築業皇冠上的一顆明珠」也不為過。
  • 現場總管:4.0時代下的工業網際網路
    眾所周知,德國政府在2013年的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提出「工業4.0戰略」,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從而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佔領先機。作為以智能製造為主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戰略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控制項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相結合的手段,將製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在工業4.0時代,工業網際網路指的是開放、全球化的網絡,將人、數據和機器連接起來,它是全球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傳感技術及網際網路的高度融合,工業網際網路是指全球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感應技術以及網際網路連接融合的結果。
  • 工業4.0時代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打開APP 工業4.0時代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發表於 2018-01-04 09:17:23 什麼是工業4.0時代
  • 工業機器人專業有哪些?未來前景如何?
    機器人專業已在各大院校設立,未來畢業生面對最重要的是就業方向。機器人專業引領新興產業優勢,面向現代高端製造業,滿足工業機器人及其智能裝備的所有高端技術崗位。可以從事製造業生產線及工作站系統的現場編程、調試維護、人機界面編程、系統集成等生產技術管理工作,以及工業機器人銷售和售後服務工作。主要涉及電子電氣行業、汽車工業、機械及IC裝備行業、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國防軍工、物流、醫藥、家具製造業等眾多行業。工業機器人控制技術的主要任務就是控制工業機器人在工作空間中的運動位置、姿態和軌跡、操作順序及動作的時間等。
  • 工業4.0是什麼?你需要了解一下!
    德國是老牌的工業強國,有著雄厚的工業基礎。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沒有沉寂,依然在國際舞臺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德國為了在新一輪的工業革命中搶佔先機,2013年,在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上,德國率先提出工業4.0。工業4.0是利用信息技術促進產業革命的時代,也就是智能化的時代。
  • 解讀工業4.0七大核心技術_工業軟體不容忽視
    打開APP 解讀工業4.0七大核心技術_工業軟體不容忽視 發表於 2018-03-26 11:51:00
  • BigBang Core:工業4.0自治時代的生產力標配
    一、工業4.0的變革時代德國於2013年在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上提出「工業4.0」的概念;美國則於2012年發布先進位造業國家戰略計劃,於2014年提出「工業網際網路」;中國於2015年發布「中國製造2025」計劃;日本、英國和法國等國家也提出了各自相應的國家戰略
  • 工業機器人:未來製造的核心
    國內工業機器人經歷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長後開始放緩,但基於國內工業機器人密度依然偏低、高端製造未來需求依然巨大等因素,國產工業機器人市場依然可觀。 雖然擁有較為全面的產業鏈,但核心零部件依然是國產工業機器人的劣勢,國內企業需要不斷攻克核心技術,增強自身競爭力。
  • 工業機器人:未來製造的核心
    國內工業機器人經歷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長後開始放緩,但基於國內工業機器人密度依然偏低、高端製造未來需求依然巨大等因素,國產工業機器人市場依然可觀。縱觀發達國家工業化進程,自動化設備作為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手段,其與工業製造技術相結合,在傳統裝備製造業生產方式的革命性變革進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作為工業大國,工業機器人對國家製造業競爭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工業4.0時代,你所不知道的智能工廠
    工業4.0,主要相對於前三次工業革命而言:工業1.0指的是18世紀開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實現了機械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第二次工業革命始於20世紀初,依靠生產線實現批量生產;工業3.0則為現代人所熟悉,指的是20世紀70年代後,依靠電子系統和信息技術實現生產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