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他韓國人現在還在用漢字 如今是一萬韓幣的頭像

2021-01-08 歷史潮河

熟悉韓國的人都知道,韓國歷史和法律這兩門專業的學生,漢語是必修課。因為韓國的歷史是漢字寫的,韓國的法律好多也都是漢字寫的。

那大家是否好奇,韓國人為何要放棄漢文,改用韓文呢?

關於這個問題,那就必須提到一個人。此人就是世宗大王李裪,李氏朝鮮的第四代國王,被認為是朝鮮王朝最出色的國王之一。

他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在1446年,頒布了朝鮮半島的表音文字——《訓民正音》。因為當時的朝鮮存在一種現象,那就是民眾會認漢字,但是漢字很難學會。

"訓民正音"不僅系統地包含朝鮮語音全部發音特點,而且易學易懂,聰明的人一天就可以學會,笨一點人不到半個月就會了。故智者不終朝而會,愚者可浹旬而學。

訓民正音其實就是現在的韓文和朝鮮文,當然了由於歷史的原因,韓文跟朝鮮文還是存在一點區別的,但是基本上是一樣的。

雖然訓民正音通俗易懂,但是推行之初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因為當時朝鮮的統治階級都是使用漢字的,拋棄漢字就意味著拋棄中國文明,那朝鮮就會成為夷狄之邦。

何為夷狄?崔萬理曾說:「自古九州之內,風土雖異,未有因方言而別為文字者。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類,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無足道者。」

由於接受中華文化,韓國當時也有科舉考試。但是科舉考試用的都是漢文,如果推行訓民正音,那很多貴族將失去這種特權,他們的地位將受到威脅。

最後就形成了一種現象,世宗大王雖然推行了訓民正音。但是朝鮮的貴族還是在使用漢字,他們認為漢字是上等文字,而只有橫、豎、圈的文字屬於一種下等文字。

一直到了1945年,朝鮮和韓國才正式全面採用韓文和朝鮮文。區別在於,當時「韓文」仍使用許多漢字,而「朝鮮文」從1948年起就廢除了漢字,採用純粹的朝鮮文。

而韓國人為了表彰世宗大王的貢獻,將他的頭像印在了一萬韓幣的正面。

現在很多韓國人強烈要求恢復漢字,因為年輕人基本上看不懂韓國的歷史,就連朝鮮和韓國公認的「書聖」金正喜,作品也都是漢字。

我想總有一天韓國人會重新重視漢字,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韓國人起名為什麼用漢字?
    姓名這個東西不是中國獨有的,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種大同小異的現象,而我們國家臨近的許多國家也對姓氏名字十分看重,特別是近幾年經濟發展起來之後的韓國,更是因為起名問題弄出了一起起矛盾,讓我們這些外圍人士看不懂,其中最為複雜的就是韓國人的起名傳統了,說起來他們算是外國人,可是起名字卻用的是我們中國的漢字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又是如何看待漢字的?
    他將韓國經濟危機的原因同「韓文專用」為特徵的國民教育,以及由它所培養出來的國民意識聯繫起來,將漢字在韓國的命運同韓國的國家命運聯繫了起來。  這種反思浪潮為韓國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字政策提供了契機,韓國人重新認識到,漢字對他們的價值。
  • 用不用漢字,為何讓韓國人糾結幾十年?
    同樣的問題,在日本就不是問題。現在的日語裡至今保留著近2000個漢字,由於漢字對日本文化影響太深,乃至於在日本假名創製以後,日文中仍無法排斥漢字,假借漢字仍與假名混合使用。
  • 韓幣頭像都有誰?
    韓幣頭像都有誰?韓幣1000元正面圖案: 李朝孔儒學家 Yi Hwang 頭像   1983年發行的最新幣(151mm*76mm),正面是代表韓國的學者退溪李滉先生的圖案,背面是退溪李滉先生為他的弟子提高業績而建立的陶山書院的圖案。
  • 韓國人在外網稱漢字不是中國的文字,中國網友:宇宙都是韓國的!
    這個陳大教授是韓國仁濟大學的客座教授,曾於1998年在韓國成立了一個所謂的全國漢字教育促進總聯合會,到2011年更是公開聲稱漢字並非中國文字,而是韓國人的祖先東夷人所創造的文字
  • 廢除漢字50年,韓國人過春節寫春聯,為何依然用漢字?
    廢除漢字50年,韓國人過春節寫春聯,為何依然用漢字?受華夏文明的影響,東南亞諸國,也都保留了過春節的習俗。中國人的春節是農曆除夕開始的,貼春聯、放鞭炮、穿新衣、走親戚,好不熱鬧喜慶。與我們相鄰的韓國,至今也保留了過春節的習俗,只是,他們的春節並不是農曆除夕,而是選擇在「立春」這天。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著一年四季的更替。
  • 韓國號稱「小中華」,韓語才使用了50年,漢字才是他們的官方文化
    今天大家看韓國大街上的文字都是韓文,實際上韓國在歷史上都是用漢字的,到今天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韓國人的名字都是使用漢字,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韓文是一種拼音文字,就跟咱們中國的漢語拼音是一樣的,所以如果用拼音文字就會出現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重名重姓的太多了,所以韓國人就想了個辦法。
  • 為什麼韓幣幣值都很大,韓幣又等於多少人民幣呢?今天可算知道了
    為什麼韓幣幣值都很大,韓幣又等於多少人民幣呢?今天可算知道了近年來,隨著韓國在對外文化推廣方面的努力,韓劇、韓星和韓妝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前幾年還出現過「哈韓族」。那麼,大家在追劇追星的時候,都看到過吃飯的情景吧,吃完飯付錢的時候都是「幾萬元」,這些錢是多少人民幣呢?
  • 韓國人婚禮現場收紅包不認識名字:廢除漢字惹的禍
    對此,韓國年輕一代和老一輩人的觀念有所不同,年輕人認為韓國人就應當使用韓國發明的文字,而老一輩人反駁道,「你們年輕人把諺文用得得心應手,可是出生在漢字一代的我們,用漢字用慣了,無可厚非。」眾所周知,韓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使用的文字是漢字,後來由於廢除了漢字,導致各種弊端顯露出來。鑑於廢止漢字後的種種不便,韓國民眾開始呼籲恢復漢字使用。
  • 韓國嘲笑日本還在用漢字,結果日本人一句話完美回懟!
    導語:韓國嘲笑日本還在用漢字,結果日本人一句話完美回懟!哈嘍大家好!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來看小編的文章,小編每天會分享有趣的新聞來給大家看,喜歡的話歡迎大家多多關注。話說使用漢字的國家不僅僅是中國一個,曾經的儒家文化圈韓國、日本、越南等也曾是以漢字為官方文字的國家,只是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才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文字。其實漢字被廢除的契機在於中國受到各國列強踐踏的那段時期,一時間曾經以「漢字」為榮的東亞諸國才逐漸向西方靠攏,漢字的廢除進程也慢慢推進,「去漢化」運動在亞洲興起,如今僅有日本和中國使用的是漢字而已。
  • 用不用漢字?韓國人又吵起來了,前總統:放棄漢字就是放棄歷史
    那麼最近韓國國內又因為要不要恢復漢字教學吵起來了,引得國內網友調侃:不要把漢字申遺了就好。這件事情的起因是由於韓國10名國會議員,發起的「中小學教育法案」,法案規定教育類的書籍可以使用韓語書寫,但可以根據教育部長的命令在教科書中使用漢字,方便更好的表達含義。
  • 於正怒懟韓國人搶漢服後,韓國大學教授聲稱漢字不是中國的而是韓國...
    早前從搶奪泡菜起源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韓國網友的臉皮之厚,不過大家當時似乎都小看了韓國人的無賴稟性。之後又是搶漢服又是搶熊貓,其惡劣行為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12月18日,有網友在海外社交平臺上發現竟有很多關於「漢字不是中國文字」言論的視頻。其中以韓國語言學的泰鬥陳泰夏為首,言論最為激烈。其實,陳泰夏從2011年就開始如此胡言亂語了,而如今愈發無恥。 網友表示自己在該平臺上用韓語搜索了「漢字」一詞,排在前面的就有該韓國大學教授的視頻,其中有的視頻觀看量竟高達33萬,令網友非常震驚,因為韓國總共人口也就5000多萬。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憑什麼漢字要統治一個外族?一種語言是否適用,只有用的人自己知道,中國人自己的優越感自己感受得了!世界上那麼多國家民族把英語列為官方語言,中文卻不是!要知道英語對很多國家的影響遠遠沒有中國漢字漢語對周邊國家影響的時間更長,為什麼漢字不能被周邊國家接受成為官方語言?所謂民族自尊是你以為的而已。
  • 廢除漢字的後遺症,如今仍被日本嘲笑
    其中,他們文字就是用的漢字,這也是為何現在我們把韓國人的名字和中國人的名字混在一起時,沒人會分辨的出的原因。 可是,到了近代後,西方一些國家迅速崛起,而中國卻由於封閉、不開放逐漸落後,曾經的「學生」朝鮮開始轉向西方國家靠攏。
  • 恢復使用漢字?韓國人又爭起來了,日網友:不懂漢字如何懂歷史?
    我們都知道我國古代對於,周圍幾個國家影響力其實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漢字,周圍幾個國家在以前其實都是使用的漢字,在後面才開始陸續剝離漢字的存在,但是這麼長時間的影響,顯然是沒有辦法那麼快消除的。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什麼會有漢字?
    即便現在韓國的文字採用了韓文,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這些字的具體意義,於是就要加上漢字,用於解釋。韓國的文化離不開中國,在古代中國的文化深深的影響著韓國,韓國的文字當然也是受影響最大的,韓文中有70%的詞彙來自漢字,即使是到了現在,我們看韓國到書寫的都是韓文,但事實上韓文也是離不開漢字,很多人不知道,很多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的名字是帶中文的,他們在韓文的後面加個括號,然后里面用漢字寫自己的名字,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要從韓國文字的特點說起。
  • 韓國又開始爭論,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
    還有網民曬出國會現場的電子屏照片,稱現在國會中只有6名議員還在使用漢字書寫姓名,就已經表明漢字在韓國社會越來越沒有市場。 韓國成均館大學中文學教授全光真表示,韓文協會所謂的「韓文專用」,其中的「專」和「用」如果不懂漢字的話,就可能產生歧義。因為韓語是表音文字,韓文的教科書只是給學生提供聲音上的信息,這並不全面。
  • 韓國「廢漢字」72年了,現在卻拿漢字「申遺」?聯合國直接拒絕
    其中漢字文化圈就是指歷史上曾用漢字書寫歷史並且在文字上受漢字影響的國家,這些國家有韓國,日本,朝鮮,越南等東亞和東南亞國家,歷史上他們都曾經使用漢字作為國家的官方文字,並且在文化上受中國文化影響深刻。但是隨著近代西方思潮的衝擊,中國的周邊國家紛紛開始展開漢字廢止的活動,開始棄用漢字,改用本國的傳統文字或者使用拉丁文作為本國文字。
  • 啥都拿著申遺,漢字都被拿去申遺,韓國人到底在想什麼?
    大家知道嗎,韓國最近又開始作妖了,拿漢字跑去聯合國申遺去了,哈哈哈哈,被聯合國直接打臉拒絕了。漢字作為我們中華文化的歷史瑰寶,從最原始的甲骨文到現在的簡體中文,期間的種種字體我們都有文物證明,漢字也一直沿用至今,卻被韓國拿去申遺,笑掉大牙。
  • 韓國遊客:帶50萬韓幣來中國旅遊,能玩一個月嗎?網友:想多了
    近幾年很多中國遊客都喜歡去韓國旅遊,在不知不覺當中也將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帶到了韓國,因此讓很多韓國人對於中國也產生了好奇之心,而之前因為受到本國一些媒體的影響,很多韓國人以為我國還是非常貧困,但萬萬沒想到中國遊客到了韓國旅遊購物十分瘋狂,什麼貴就買什麼,打破了很多韓國人固有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