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起名為什麼用漢字?

2020-12-25 假如我是狐城

姓名這個東西不是中國獨有的,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種大同小異的現象,而我們國家臨近的許多國家也對姓氏名字十分看重,特別是近幾年經濟發展起來之後的韓國,更是因為起名問題弄出了一起起矛盾,讓我們這些外圍人士看不懂,其中最為複雜的就是韓國人的起名傳統了,說起來他們算是外國人,可是起名字卻用的是我們中國的漢字。

韓國在歷史上面受到中國文化影響及其深遠,到現在都還有許多人在學習漢文化,而古代中國則是一個巨大的文化輸出圈,在東亞廣袤的土地上面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漢文化使用圈。當時的韓國身處朝鮮半島,而朝鮮半島最早的國家歷史還要從商朝末期的箕子朝鮮說起。

後世繪製箕子圖

那個時候的周朝取代了商朝,而作為商朝忠臣的箕子又不願意做周武王的臣子,這是當時文人的一種習俗,就是說自己原來國家滅亡以後絕對不能再服侍另外一個國家,這在當時被看作是氣節,而箕子就是這樣一個有氣節的人,周武王知道他是一個賢人,既不能殺他,也不能留他在身邊,所以只好將他分封在朝鮮,讓他自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而箕子到達朝鮮以後發現這裡的原始居民十分落後,按照箕子自居文明的習慣,自然不可能入鄉隨俗的學習這種落後文化,所以他就把中原地區的文化帶入了這裡,他用自己的努力推廣,可是畢竟那個時候人們對知識不感興趣,隨意朝鮮的夏化很慢,但他們哪裡的百姓都從心底裡認可中原文化的先進,也一直在向中原國家學習。

古代中國人繪製朝鮮地圖

而從箕子朝鮮到明朝冊封朝鮮的兩千多年時間裡面,朝鮮一直在學習中原文化,使用漢字來記錄他們的歷史,可是到了我們現代社會卻出現了所謂的韓國字那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是要從明朝的時候說起,當時的朝鮮國王世宗因為過度喜愛漢文化及漢字,但古代時候因為沒有現代學習那麼方便,很多人都是沒有機會學到漢字的。

而這位世宗大王為了讓人們更簡單的學會漢字,就發明了一種叫做諺文的輔助文字,這種字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輔助百姓學會漢字,為此還被列入了朝鮮科舉考試之中,但就是這樣,朝鮮國的漢字普及率還是不高,真正的文化依舊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韓國民眾呼籲恢復漢字

到了近代以後,韓國民族意識覺醒,他們覺得國家要強大就必須要擁有屬於自己的文化,而漢字則被他們認為是外來文化,應該為了國家前途而廢除,當時的韓國提倡老百姓都學習他們自己創造的諺文,而放棄掉漢字,就連起名字也是一樣,但在持續一段時間之後,他們發現了弊端,因為韓國學習漢字的幾千年歷史已經根深蒂固,很多文化傳承都是靠著漢字書寫,一時半會根本改不過來,如果不繼續使用漢字,那他們的民族歷史就有可能面臨斷代的危險,所以現在的韓國人就是同時使用諺文和漢字。

相關焦點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什麼會有漢字?
    韓國的文化離不開中國,在古代中國的文化深深的影響著韓國,韓國的文字當然也是受影響最大的,韓文中有70%的詞彙來自漢字,即使是到了現在,我們看韓國到書寫的都是韓文,但事實上韓文也是離不開漢字,很多人不知道,很多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的名字是帶中文的,他們在韓文的後面加個括號,然后里面用漢字寫自己的名字,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要從韓國文字的特點說起。
  • 為什麼韓國人要在身份證上用括號額外再寫上一個中文名字?
    韓文身份證上面帶有漢字或漢字,因為幾乎所有姓氏都並非純正的韓文,它們通常源自中文。實際上,在現代韓文書寫系統HANGEUL發明之前,1443年,漢字或漢字構成了主要的書寫方式。即使是現在,韓語詞彙中的60%還是起源於漢字!
  • 廢除漢字50年,韓國人過春節寫春聯,為何依然用漢字?
    廢除漢字50年,韓國人過春節寫春聯,為何依然用漢字?受華夏文明的影響,東南亞諸國,也都保留了過春節的習俗。中國人的春節是農曆除夕開始的,貼春聯、放鞭炮、穿新衣、走親戚,好不熱鬧喜慶。與我們相鄰的韓國,至今也保留了過春節的習俗,只是,他們的春節並不是農曆除夕,而是選擇在「立春」這天。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著一年四季的更替。
  • 用不用漢字,為何讓韓國人糾結幾十年?
    「到底要不要繼續使用沿用了一千七八百年的漢字?」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這個問題就讓韓國人糾結一番。最近,疫情肆虐下的韓國,再次因為使用漢字問題吵翻了。
  • 用不用漢字?韓國人又吵起來了,前總統:放棄漢字就是放棄歷史
    那麼最近韓國國內又因為要不要恢復漢字教學吵起來了,引得國內網友調侃:不要把漢字申遺了就好。這件事情的起因是由於韓國10名國會議員,發起的「中小學教育法案」,法案規定教育類的書籍可以使用韓語書寫,但可以根據教育部長的命令在教科書中使用漢字,方便更好的表達含義。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憑什麼漢字要統治一個外族?一種語言是否適用,只有用的人自己知道,中國人自己的優越感自己感受得了!世界上那麼多國家民族把英語列為官方語言,中文卻不是!要知道英語對很多國家的影響遠遠沒有中國漢字漢語對周邊國家影響的時間更長,為什麼漢字不能被周邊國家接受成為官方語言?所謂民族自尊是你以為的而已。
  • 如果不是他韓國人現在還在用漢字 如今是一萬韓幣的頭像
    因為韓國的歷史是漢字寫的,韓國的法律好多也都是漢字寫的。那大家是否好奇,韓國人為何要放棄漢文,改用韓文呢?關於這個問題,那就必須提到一個人。此人就是世宗大王李裪,李氏朝鮮的第四代國王,被認為是朝鮮王朝最出色的國王之一。他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在1446年,頒布了朝鮮半島的表音文字——《訓民正音》。
  • 一直想盡辦法「去漢字化」的韓國人,身份證上為何仍有漢字?
    但是有趣的是,在韓國如此堅定地去除中國歷史影響力的行動之下,韓國人的身份證上卻依然有漢字的存在,這是為什麼呢?公元前三世紀,漢字傳入朝鮮半島,當時的韓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文字,因此,漢字很快在這個國家得到了普及,在此後的歷史中,韓國的正式文字一直是漢字。
  • 恢復使用漢字?韓國人又爭起來了,日網友:不懂漢字如何懂歷史?
    我們都知道我國古代對於,周圍幾個國家影響力其實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漢字,周圍幾個國家在以前其實都是使用的漢字,在後面才開始陸續剝離漢字的存在,但是這麼長時間的影響,顯然是沒有辦法那麼快消除的。
  • 怎麼選對漢字的五行屬性為寶寶起名
    更有部分朋友,起名時重視漢字的五行屬性,找了一些老學究,先判斷寶寶金木水火土五行喜好,然後上網查找相符合的漢字進行起名。好名字可遇不可求。起名並不容易,是一項繁重的工作。好名字實際就是名字與人的一種完美契合。比如梁山好漢李逵,如果換了名字叫李若可,估計大家聽了都起雞皮疙瘩。 名字要與人契合,一定要看他的五行喜好。
  • 為什麼韓國人在身份證上,為什麼用括號備註中文?看了才知道原因
    但是,即使我們盡力廢除漢字,減少中國文化對韓國的影響,韓國人還是會在身份證上用括號來評論中國人。怎麼回事?公元前3世紀,漢字進入朝鮮半島,韓國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字。因此,在隨後的幾年裡,漢字成為官方的交流用字。當時只有貴族和官僚集團才有資格學習漢語,普通民眾沒有資格學習和使用。公元15世紀開始學習韓語,皇帝也鼓勵人們用韓語讀書寫字,這也給了他們學習的機會。
  • 寶寶起名趨勢之六:生辰八字命理和漢字五行的配合
    01寶寶起名趨勢之六:寶寶起名越來越重視寶寶生辰八字命理和漢字五行的配合大家好,我是祈福堂國學丁吉虎,歡迎進入寶寶起名問與答。今天我們講寶寶起名的第六個趨勢。第六個趨勢就是寶寶起名越來越重視寶寶生辰八字命理和漢字五行的配合。大家都知道人生下來就有了自己的生辰八字,有什麼樣的生辰八字就有什麼樣的人生軌跡。為什麼中國人非常看重八字呢?因為中國人的生存智慧就是天道思想,中國人的信仰就是對天道的信仰。
  • 為什麼韓國人要在身份證上用括號額外再寫上一個中文名字
    之所以,在新版的韓國身份證上,韓國人都會用一個括號,在其中標註中文名字,這實在是無奈之,因為現行的韓國文字存在著巨大的缺陷。 其實,諺文作為一種拼音文字,本身是非常不嚴謹的,許多用漢字表示為不同的詞語,用諺文則是同一個發音,用相同的字母表示。這給韓國人帶來了相當多的不便(特別是在法律等方面)。當年由於民族主義情緒而廢止漢字,近些年又有學者鼓吹恢復漢字教育。為什麼韓國人要在身份證上用括號額外再寫上一個中文名字?
  • 為什麼韓國人非要在身份證上,用括號額外加一個中文名字?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會用小括弧補充一個中文名字呢?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得從韓文的來源說起,在某些韓國歷史劇中,貴族們會拿出一卷漢字書寫的古籍閱讀,各位看官千萬別急著向道具師甩鍋,因為他們確實尊重了史實,在很長一段時間,韓國都是一個有民族語言無民族漢字的國家,公元3世紀,漢字傳入朝鮮後,朝鮮的上層階級便開始用漢字。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又是如何看待漢字的?
    有趣的是,在很多人主張取消漢字,保持民族文字純潔性的同時,英語正悄然而迅速地契入韓國語。  與西方交往日益頻繁,韓國人在生活上和語言上都出現了西化的趨勢。在中小學取消漢字教學的同時,英語教學卻大大加強了,英語正成為最時髦的語言。
  • 身份證上面為什麼要加上中文名字?韓國人:我們也很無奈啊
    有過身份證的人都知道一般身份證名字一欄都是用一種語言表示的,但是在韓國這種情況卻發生了變化。相信看過韓國人身份證的人都知道,韓國人都會在自己的韓國名字後用括號加一個中文名字。 難道韓國人真的這麼熱愛漢語嗎?還是在這背後有其他的隱情?
  • 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上,都要加一個中文名字?其實他們也不想
    看起來很有文化的樣子,當然,誰都知道現在的韓國人能認識且會讀會寫這句話的實在是少數,韓國人早就用他們自己後來發明的文字取代了千年以來漢字在他們國家的地位。但是他們也無法把漢字的影響力徹底消除,這戰鬥機上的漢字就是其中一個例子。還有一點就是他們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都是有用漢字書寫的名字的。韓國人也不是沒有自己的韓文名字,為什麼他們的身份證上一定要加上中文名字?
  • 啥都拿著申遺,漢字都被拿去申遺,韓國人到底在想什麼?
    大家知道嗎,韓國最近又開始作妖了,拿漢字跑去聯合國申遺去了,哈哈哈哈,被聯合國直接打臉拒絕了。漢字作為我們中華文化的歷史瑰寶,從最原始的甲骨文到現在的簡體中文,期間的種種字體我們都有文物證明,漢字也一直沿用至今,卻被韓國拿去申遺,笑掉大牙。
  • 韓國人為什麼要在身份證上加一個中文名字?說出來你別不信
    韓國人為何要在身份證上加一個中文名字?說出來你別不信中國和周邊一圈國家的故事,充滿著各種版本。在中國的官方文字中,一般多見某某國家某年「入貢」,若是翻翻其他國家的史籍,中國的宮廷秘史到民間花絮,都有詳細記載。
  • 於正怒懟韓國人搶漢服後,韓國大學教授聲稱漢字不是中國的而是韓國...
    早前從搶奪泡菜起源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韓國網友的臉皮之厚,不過大家當時似乎都小看了韓國人的無賴稟性。之後又是搶漢服又是搶熊貓,其惡劣行為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12月18日,有網友在海外社交平臺上發現竟有很多關於「漢字不是中國文字」言論的視頻。其中以韓國語言學的泰鬥陳泰夏為首,言論最為激烈。其實,陳泰夏從2011年就開始如此胡言亂語了,而如今愈發無恥。 網友表示自己在該平臺上用韓語搜索了「漢字」一詞,排在前面的就有該韓國大學教授的視頻,其中有的視頻觀看量竟高達33萬,令網友非常震驚,因為韓國總共人口也就5000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