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這一概念,最初於 2006 年國際大會搜尋引擎會議上提出。而中國是較早發展雲計算的國家之一,十年間中國出臺一系列政策,全方位支持雲計算的行業標準體系建設和商業化實現。早在 2010 年,國務院就曾發文提出要「加快推進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雲計算的研發和示範效應」。
此後連續多年,國務院、工信部、科技部均推出政策鼓勵雲計算發展。僅在 2020 年 4 月,國務院和國家發改委分別發文稱,要 「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數位技術,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好發揮支撐作用」 以及「支持在具備條件的行業領域和企業範圍探索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數字孿生、5G、物聯網和區塊鏈等新一代數位技術應用和集成創新」。
雲計算是融合信息技術、軟體和網際網路的一種服務,它能集合大量計算資源,並通過軟體實現自動化管理,只需少量人員參與,就能快速提供資源。雲計算能力作為一種商品,像空氣一樣時刻流通在網際網路上,用戶可以方便地取用,且價格比較低廉。受益於上述優點,雲計算在中國得到了長足發展。
據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統計,2019 年中國雲計算市場總規模達 1334 億元,其中公有雲市場規模達到 689 億元,私有雲市場達到 645 億元。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各行業對遠程辦公的需求持續增長,預計到 2023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將超過 3000 億元人民幣。
2020 年,是本世紀至今最特殊的年份之一,全球局勢均被疫情影響,較早完成抗疫階段性勝利的中國,其產業發展呈現出以新基建為主旋律的勢頭。
風雲變幻的雲計算市場中,UCloud 優刻得(下稱 UCloud)以其 「中立」 的獨特氣質,乘風破浪於 「雲上海洋」 之中。
對 UCloud 來說,2020 也是值得銘記的一年。年初,UCloud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公有雲科創板上市公司。
如今,依託強大的技術創新和生態聯合能力,以及秉持客戶為先的理念,UCloud 在中立雲服務商賽道上走過的裡程越來越遠。疫後經濟時代,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行業數位化轉型再次爆發。面對行業新發展,尤其是中小企業轉型上雲的新需求,UCloud 與英特爾一起,加快創新步伐,共同推動行業的數位化轉型。
新基建的發展與雲計算息息相關,它一方面承載爆發的海量數據,另一方面為 AI、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成長提供強大支持。
在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19 年中國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達 1334 億元,其中公有雲市場規模首次超過私有雲市場,達 689 億元。預計到 2023 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將接近 4000 億元。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雲計算逐漸成熟,公有雲規模不斷擴大,雲應用也從網際網路向行業生產滲透,並成為驅動數字經濟建設的核心動力。
作為一家雲計算領域的創新企業,UCloud 自成立以來就堅持中立發展理念,這讓其在巨頭林立的國內雲計算市場開闢出一條新賽道。
2020 年初,UCloud 成為中國第一家公有雲科創板上市公司,同時也是中國 A 股市場首家「同股不同權」 的上市企業。然而,上市並不是終點,只是一次階段性的成功,更是一個全新的起點,UCloud 也將為國內公有雲市場帶來新變化。
UCloud 希望為用戶打造安全、可信賴的雲計算服務平臺,「中立」是 UCloud 的獨特標籤,也是其為用戶提供雲服務的原則。以中小企業服務為例,UCloud 專門設立中小企業事業線(SML),負責為中小企業客戶提供服務。
UCloud 中小企業事業線總經理陳慧表示,UCloud 只做雲計算,不涉及任何用戶和合作夥伴的業務。通過中立的發展理念,UCloud 可避免與合作夥伴發生業務衝突,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讓產業信任鏈更加堅實。
新基建背景下,UCloud 的 「中立」 屬性會更加堅定,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為用戶提供更多樣化的產品支持。目前,UCloud 產品數量已經超過 80 款,可滿足各個場景的業務發展需求,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進行搭建和使用。
雲計算是數字時代行業發展新模式,對於雲廠商來說,這也是一種全新的服務模式。
近年來,隨著雲計算、5G、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成熟,企業數位化轉型也邁入新階段。在產業鏈中,中小企業的業務發展往往面臨著更多挑戰,比如對行業升級及經濟變化帶來影響的承壓能力較差,這往往會導致企業在數位化轉型浪潮中錯失先機。
一直以來,UCloud 堅持打造中立的雲計算服務商,以客戶需求為先,不觸碰客戶業務數據,以技術和產品創新為用戶提供安全、可信賴的雲計算服務平臺。UCloud 深刻理解中小企業上雲面臨的困境,尤其是疫情期間,為幫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UCloud 推出上海中小企業專項補貼計劃,與政府合計補貼 80%,提供低至 2 折的四大雲服務套餐。
UCloud 還與上海銀行銀企合作,針對 UCloud 雲平臺上的中小企業客戶提供 「雲量貸」 專項貸款支持,重點支持受疫情影響的、貸款有困難的中小企業。
近日,UCloud 攜手 AMAX、英特爾共同發布了一款超融合一體機,內嵌 UCloudStack 輕量級私有雲平臺,可將輕量級的公有雲部署改造成全功能的私有雲,能很好地解決中小企業對靈活部署的需求。同時,藉助 UCloudStack 用戶還能和公有雲無縫對接,快速進行業務彈性擴容,也能為後續業務向公有雲遷移奠定基礎。
以客戶為先,幫助客戶把握時代機遇。對於 UCloud 來說,在全球雲化的當下,需要為客戶提供更多樣的業務拓展服務支持。
在中國市場,UCloud 自建烏蘭察布與青浦兩大數據中心,充分發揮靈活定製、降本增效的行業化優勢。在國際市場,作為中國首批出海的雲計算企業,UCloud 從客戶需求、資源投入、技術創新三大方面進行海外布局。
在客戶需求上,UCloud 採取 「熱點布局」 策略,並根據客戶需求進行調整,服務跟隨客戶需求,獲得更及時的反饋;在資源投入上,目前 UCloud 全球數據中心已布局 25 個地域、31 個可用區,覆蓋倫敦、莫斯科、杜拜、曼谷、東京、洛杉磯等全球多個重要城市,並提供全球統一的基礎設施部署,確保國內外服務的一致性;技術創新上,除了強化自主研發外,UCloud 還與合作夥伴一起,利用合作夥伴成熟的產品生態來提升雲主機性能,幫助企業快速上線業務。
踐行客戶為先的價值觀,對於 UCloud 來說,不僅是以客戶需求出發、提供針對性的行業化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以雲計算和技術創新推動人類進步,實現更美好的生活。
為幫助視力障礙者搭建進行聽覺感官訓練的基礎設施,UCloud 從產品介紹、購買信息、設施構建等多方面為用戶提供了全流程專項服務,甚至是 「手把手」 的細緻指導。不僅如此,UCloud 還持續跟進用戶的售後服務,當推出促銷活動時,主動聯繫客戶更換性能更優、價格更低的英特爾版快傑雲主機。
可以說,在不斷提供更優質產品、擴大行業服務覆蓋面的同時,UCloud 更是將社會責任感貫穿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釋放科技創新企業的獨特價值。正是得益於在產品創新以及用戶服務上的投入與專注,UCloud 逐漸吸引更多產業合作夥伴一起進步,共同建設覆蓋各個領域的行業大生態。
多年來,UCloud 一直與英特爾有著深入合作,比如在數據存儲、算力支持方面,英特爾第二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在提升雲主機性能方面表現發揮著顯著作用。而當前算力是企業最大化挖掘數據價值的首要挑戰之一,作為雲計算最核心的產品,雲主機承擔了大多數企業的計算任務,從而直接影響著雲計算領域的用戶體驗。
通過搭載最新一代 Cascade Lake 處理器,UCloud 打造了新一代拳頭產品快傑雲主機,整體運算性能提升 16%,內網包量最高可達 1000 萬 PPS;單個 EIP 支持最大 10Gb 外網帶寬,存儲性能最高可達 120 萬 IOPS,延遲低至 0.1ms,以更強且更穩定的計算性能幫助用戶開展業務。
與此同時,UCloud 也與英特爾一同探索未來產品的發展與創新,包括正在評估的第三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據陳慧透露,不久後 UCloud 將與英特爾共同推出一款更具性價比優勢的產品。
不僅如此,英特爾與 UCloud 在市場方面也有著深入的合作。2020 年 「雙十一」,UCloud 將攜手英特爾開展「2020 年度大促」 活動,活動期間,頂配旗艦快傑雲主機低至 1 折,雲伺服器最低 5 元 / 月。另熱門雲產品也有限量特惠,如雲資料庫、域名、SSL 證書、CDN、簡訊等產品。
數字時代,創新是源動力。在產品和技術上,UCloud 以客戶需求出發進行創新,聯合英特爾,旨在為用戶提供更值得信賴的雲服務。踐行中立原則,拓展行業生態,UCloud 走出了一條專屬自己的發展道路,也在全球市場不斷擴大「數字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