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斯拉拒絕向拼多多團購車主交付Model 3」這件事,全網炒的沸沸揚揚,8月14日,特斯拉中國更是接受媒體採訪,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聲稱自己早在7月21日就通過微博渠道提醒過相關消費者群體,本次團購活動產生責任和可能無法交付的風險,自己沒有責任。8月17日,上海一名團購車主成功提車,再對比之前武漢車主被拒絕,特斯拉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事實到底如何?我們來看看權威的解釋。
特斯拉拼多多
首先我們講講法
第一、 拼多多的萬人拼團活動有對特斯拉進行侵權嗎?
早在7月,拼多多團購活動落地之初,特斯拉就通過官方微博予以回應:未與拼多多就該團購活動有任何合作或任何形式的委託銷售服務,亦未就此次團購活動向拼多多銷售過任何本司生產車輛。如果拼多多未經特斯拉授權就以其名義進行促銷的,法律上特斯拉可以追究拼多多侵犯商標權和虛假宣傳的責任。
可事實是怎樣的呢?,假設真的訴諸法庭,無論說商標侵權還是虛假宣傳,都不靠譜。先說商標侵權,什麼叫商標侵權??如果拼多多的消費者下單的時候,寫的特斯拉,交貨的時候,發送的拉斯特,那麼可以告拼多多事侵權。但現在拼多多是通過一個巧妙的代購模式,去特斯拉官網下單,用戶最終得到的是真貨的特斯拉,所以所謂的商標侵權根本無從談起。
虛假宣傳就更不靠譜了,回去翻翻拼多多App的頁面,我們發現拼多多沒有任何額外宣傳內容,也沒有說和特斯拉公司有合作或者該活動獲得了某種授權,所以怎麼判斷是虛假宣傳?人家根本沒宣傳。
當然有的老鐵會問,特斯拉公司生產的汽車,他說賣給誰就賣給誰,不經他同意就不能售賣,這件事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這個說法當然沒錯,但拼多多巧妙的利用了一個空擋,事代消費者到特斯拉網站下單,相當於在特斯拉現有銷售體系下做了一次延伸,並沒有直接進行銷售。
所以特斯拉所說的虛假宣傳和侵犯商標,想告贏拼多多,難度很大,很可能特斯拉不會起訴。
特斯拉
第二、 消費者通過第三方網站,在特斯拉網站上提交信息買車,有問題嗎?
據媒體報導:特斯拉交付專員聲稱,拼多多的行為,違反了特斯拉汽車訂購條款中明確約定的禁止轉賣條款,特斯拉會依據合同約定的購車方違約條款取消此訂單。Tesla直接面向最終客戶銷售汽車。對於任何我司認為其目的是為了轉賣的訂單或者有其他非善意目的的訂單,我司有權單方解除本協議。
如果特斯拉想用這個條款為由,拒付合同,現在最大的難度在於證據,想要證明拼多多代下的訂單屬於非善意目的的訂單,必須舉證:這個訂單給特斯拉的利益造成了重大損害才行。目前來看,沒有(除非特斯拉自導自演一個車主的抗議拼多多降價的活動,難度較大,也容易落下把柄)另外,特斯拉對拼多多代消費者下單的證據也是不足的,目前特斯拉給消費者的說法是:我司懷疑此訂單為拼多多或其他商家以您的名義下單……這裡的句式是懷疑,而且從上海那個案例我們也看到:特斯拉對於訂單是否是拼多多或其他商家的代為下單的,自己也搞不清楚。而且如果打官司時消費者不承認代下單,特斯拉直接就抓瞎了。
以上兩點,從理的角度來說,特斯拉的官司必敗無疑。
埃隆馬斯克
再從情的角度來分析下。
歷代中國商戰,最慘烈,手法最普遍的就是價格戰,從電視劇《大染坊》裡的陳壽亭,到距離我們比較近的滴滴快的用補貼搶市場,美團餓了麼搶市場,吃1塊錢外賣,價格戰都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數。為什麼企業虧的這麼慘,各家企業還是樂此不疲地在瘋狂地使用呢?
答案是:消費者喜歡。
無論怎樣,降價促銷以後,消費者都得了利,用較低的價格,獲取了高質量的產品。誰又會跟錢過不去呢?
非要說有誰不高興,只有企業的投資人,和前期買貴了的首批粉絲。
所以拼多多跟特斯拉這件事,得民心的還是拼多多。
你對特斯拉和拼多多這件事怎麼看?留言告訴我,你的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