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七月
定稿:七月
孩子是父母的驕傲,父母又何嘗不是孩子的驕傲呢。
父母總是對孩子有著諸多要求,不否認有些父母是真的希望孩子優秀,但更多的父母其實是為了自己臉上有光。
孩子優秀了,父母走路都帶風,不管到哪裡都會成為被羨慕的對象,因為家裡有著中國家長最羨慕的「別人家孩子」。
但父母有沒有想過,不僅僅是孩子優秀會讓父母臉上有光,父母的所作所為實際上也是會影響孩子的臉面呢。
優優接完兒子母子倆一起開車回家,在路上兒子小聲的對優優說「媽媽,你以後別來接我了」,優優很不解,連忙詢問怎麼了。
兒子剛開始是說自己長大了不需要接了,優優看著兒子心虛的樣子並不相信,一直看著兒子眼睛,在媽媽的眼神下兒子妥協了。
終於說出了真實原因,原來是因為優優是全職媽媽,每天去接兒子放學時都是隨意穿一件衣服,頭髮也不梳,有的時候甚至臉都不洗,直接帶上口罩帽子就去了,導致兒子成為被嘲對象,漸漸生出自卑心理。
優優這才明白自己對孩子造成了多麼大的傷害,連忙和兒子道歉,並表示以後一定好好收拾自己,漂漂亮亮的去學校,讓孩子不再被嘲笑。
寶媽的不修邊幅,成為孩子自卑根源,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孩子因為父母的不注意而被同學和小夥伴嘲笑。
這並非是孩子以貌取人,孩子情感單純,而正是這樣他們並不懂得去判斷深層意思,只會看外表的美醜,根據大人穿著頭型來判斷美醜。
嗯哼讓霍思燕化妝來接自己放學關注過嗯哼或霍思燕的人都知道,嗯哼當初上幼兒園的時候特意要求過媽媽要化妝穿高跟鞋來接自己,因為嗯哼覺得這樣的媽媽更美。
霍思燕在聽到兒子這樣的要求後,從此以後再和兒子出門就都打扮的美美的,不得不說霍思燕這個媽媽做的真的很成功。
孩子審美意識從1歲左右就會開始父母不要覺得孩子年紀小,不懂得美醜,孩子的審美意識是從1歲左右就有了,並隨著年紀的增長,對審美的了解會逐漸豐富。
孩子在早期出現的審美意識將會影響一生,父母定要給孩子建立良好審美意識,讓孩子懂得真正的美。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建立良好榜樣,多讓孩子看到父母美的那一面。
父母越「漂亮」孩子越自信,反之父母越「邋遢」孩子越自卑父母與孩子之間都是相互的臉面都是互相代表著對方,希望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時也要保證自己不給孩子丟臉,讓孩子也能擁有「別人家的父母」。
父母打扮的越「漂亮」,孩子就會越自信,不僅僅是自己開心,還會受到身邊小夥伴的追捧,反之父母打扮的越「邋遢」,孩子就越會被人嘲笑,慢慢變得自卑。
「漂亮」並非是讓父母光鮮亮麗,但至少不要不修邊幅不是說讓父母每天都打扮的光鮮亮麗出現在孩子面前,但至少也要穿著立正,見人不會讓人感覺不妥,不要不修邊幅。
這個要求不難吧,有多少人下樓去取個快遞,扔個垃圾都需要換一身衣服,洗個頭,接孩子放學這麼大的事情,為什麼就不能多注意一些呢。
帶娃辛苦,但卻不是放棄精緻的理由帶娃的辛苦有過經歷的人都知道,但這並不是寶媽放棄精緻的理由,不是孩子不讓你打扮的,只要你想,就隨時都可以,不要讓孩子背鍋。
寶媽對自己外在的態度代表了對生活的態度,而這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的性格和審美。
不求父母能給孩子大富大貴的生活,但求父母能給孩子一個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擁有健全心靈。
蜂蜜媽媽心裡話:愛打扮的媽媽教育出來的孩子自信陽光又時尚,不愛打扮的媽媽教育出來的孩子邋遢又自卑,這種影響與金錢無關。
今日話題:你有不修邊幅的去接孩子放學麼?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