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老化改造難題不少 如何讓「懸空老人」下樓接地氣?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讓「懸空老人」下樓「接地氣」

城鄉住宅致老人出行難適老化改造缺科學認知專家建議

● 不少老人生活在老舊小區裡,適老性差、出行難、活動空間匱乏等問題日益凸顯,適老化改造成了一項迫在眉睫的「搶救性」工程

● 目前我國適老化改造市場存在三大問題:一是社會缺乏對居家適老化改造的意識;二是政府、企業對居家適老化改造缺乏科學認知;三是相關行業發展缺少政策支持

● 住宅適老化改造只是基礎設施適老化改造的一部分,需要進行更寬領域、更多層面的適老化改造,將生活社區和城市公共設施一同納入

□ 本報記者  趙 麗

□ 本報實習生 李杼紅

趙老住在北京市豐臺區某小區的8樓,如今已經69歲了,患有高血壓、風溼等多種疾病,因腿腳不便無奈被困在了室內。

此前,趙老不慎在家中跌倒,儘管身體有所恢復,但她此後在家裡走動時,都要用胳膊撐住牆壁借力。時間久了,她家的牆壁上能看出一道道清晰的黑印。

「蹲得下去,站起來就蠻費勁了。」趙老說,為了不給兒女們「添麻煩」,如果沒什麼事情她基本不下樓。

如今在城市中,像趙老這樣「不接地氣」的「懸空老人」越來越多。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5388萬人,佔總人口的18.1%。不少老人生活在老舊小區裡,適老性差、出行難、活動空間匱乏等問題日益凸顯,適老化改造成了一項迫在眉睫的「搶救性」工程。

近日,民政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培育公平競爭、服務便捷、充滿活力的居家適老化改造市場,引導有需要的老年人家庭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份文件為仍處於起步期的適老化改造行業正式按下「啟動鍵」。

但《法治日報》記者近期調查發現,巨大的適老化改造蛋糕,還存在「看得到吃不到」的種種難題。

城鄉住宅不適老人

居家養老存在問題

目前,受我國養老文化傳統的影響,多數老年人還是將居家養老作為首選。現行的「90-7-3」養老服務體系目標也從國家政策層面驗證了這一點。

「90-7-3」養老服務體系目標是指,90%的老年人居家養老,7%的老年人社區養老,3%的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由此可以看出,「居家養老」在中國式養老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目前我國的城鄉住宅設計普遍存在不適老問題。《法治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家庭房間和社區設置兩方面。

農村地區多以平房和兩層樓房為主,少見高樓,這些地方的老年人大部分都居住在自家房屋的平地層,避免上下樓不便。相比之下,城鎮化早期建設起來的一批小區如今呈現老舊狀態,很多小區沒有安裝電梯,老年人上下樓很不方便。

家住安徽省宿遷市某小區的王老,由於腿腳不便,長期住在改造後的一層車庫。他的女兒住在同一棟樓的四層,平日裡都是女兒下樓來看望他。只有過年時,他才會在家人的扶持下慢慢上樓。

而就最近幾年新建起來的一批小區來說,儘管絕大多數都安裝了電梯,但對於一些不識字或者眼神不好的老年人來說,使用電梯也是一件難事。

北京南四環某小區住戶張先生告訴《法治日報》記者,為了方便其父親在進出樓梯時準確按下樓層按鈕,他將電梯上自己所在樓層的按鈕貼上紅色貼紙,告訴父親按紅色的地方就可以,還在旁邊貼了一張便利貼說明情況請求其他人不要撕掉貼紙。

此外,《法治日報》記者注意到,一些小區儘管在樓房臺階處設置了無障礙斜坡道,讓一些坐輪椅的老年人可以自己上下坡道,但小區配套設施仍然缺少進一步考量。

小區內隨處可見的臺階,是家住北京市豐臺區的劉老出門時的最大阻礙。因此,除了買東西、倒垃圾,她基本不出門,「就害怕在外面摔一跤,要是有個扶手就好了」。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我國老年空巢家庭率已達半數,老年人多為夫妻二人獨自生活,但是家中設施卻未能及時更新以應對老年人身體機能的退化。多數空巢老人住家的裝修還是多年前的設置,缺少對於起居室、廁所、廚房等的相應改造。比如家中應該安置一些扶手,在廁所、浴室這類容易溼滑的地方應該改鋪防滑瓷磚,可以安裝一些呼叫和報警設施,以應對老人的突發風險。

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表明,58.7%的城鄉老年人認為住房存在不適老問題,其中農村高達63.2%。超過半數的城市老年人認為,住房主要存在三大問題:沒有呼叫和報警設施,沒有扶手,光線昏暗。其他不適老問題還包括:廁所或浴室不好用、門檻絆腳或地面高低不平、地面易滑倒等。

老年家電相對稀缺

適老產品有待開發

居家適老化不僅要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時也應該注意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但是我國老年家電市場目前相對空白,適合老年人使用的家電產品不多。

《法治日報》記者走訪安徽省滁州市區以及北京市多家大型家電賣場後發現,目前很多家用電器都是智能產品,比如智能洗衣機、智能掃地機、智能電視機等,但這些電器的使用過於複雜,老年人使用起來不僅不「智能」,反而加大了難度。

比如,某知名品牌智能洗衣機可以實現在App端操作洗衣機進行洗滌、脫水、烘乾、單脫水、預約等數種功能,但老人卻需要花大力氣去弄清這些複雜的按鈕和功能。

微波爐也變得更加「高級」,可以實現加熱、解凍、燒烤、殺菌、蒸蛋糕、蒸排骨等多種功能,但這些按鈕小,字體也小,老人用起來很不方便,還容易出錯。而早期功能單一、按鍵少的微波爐已經很少能在專櫃見到了。

某商場家電區導購員告訴《法治日報》記者:「現在的產品更新迭代非常快,那些功能單一的產品銷量不好,很多廠家都停產了,廠家為了獲得更多利益肯定會生產那些賣得更多更賺錢的產品,也就是現在流行的各類智能家電。」

家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襄河鎮街心花園的劉老最近強烈要求將家裡的4K超高清智能電視換走,因為這臺電視打開後的頁面五顏六色,需要按很多鍵,不再像原來那樣打開電視、按遙控器按鈕上下鍵就能收看節目。有時候網絡出現問題,劉老也束手無策。

據調查,目前市場上智能化家電產品的目標消費群體定位是走在生活前端的中青年,這類消費者傾向於選購功能齊全、外觀好看的智能產品,而廠家為了爭搶這部分有消費能力的群體,紛紛集中研發高科技智能化產品,很少有廠家研發老年家用電器。

不少受訪的老年人對《法治日報》記者說,老年人需要的是適老產品,而不是智能產品。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認為,目前經濟社會的發展中,需要注意發展養老產業,確保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軟產品的供給及相應適老產品的研發。

缺乏認知缺少支持

適老改造難題不少

據《中國人口報》報導,目前我國適老化改造市場存在三大問題:一是社會缺乏對居家適老化改造的意識;二是政府、企業對居家適老化改造缺乏科學認知;三是相關行業發展缺少政策支持。

近些年,一些適老化改造公司逐漸出現,但大多數還停留在對於基礎設施的增加和完善上,比如增加一些防滑設施或者安裝監控和報警器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適老化改造應該根據每位老年人的特點和生活習慣進行設計改造,比如家具的擺放是否方便老人行走,光線是否合適,溫度是否適宜,坐下和起身時是否需要支撐等,這是一整套系統的改造設計。

《法治日報》記者以客戶身份諮詢了一些適老化改造公司。他們介紹稱,目前大多數適老化改造還是以政府、養老機構項目為主,主要進行地面防滑處理,適老化家具配備,衛生間、洗護室、無障礙系統等部分的設計打造。如果承接個人客戶,則經濟回報很低,不划算,他們很少會去做。同時,對個體家庭的適老化改造需要重新設計特定方案,一方面客戶不願意出設計費,另一方面如果個性化設計將來出了事,可能會遇到扯皮。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認為,這些住宅適老化改造的費用大多數還是需要家庭個人來承擔,空巢老人並非失獨家庭,她們有子女可以提供經濟支持,光靠政府來承擔比較困難,目前政府的財力水平還無法將其完全納入養老基金體系。

《法治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已經有一些地方開始進行適老化改造。

去年4月,北京市海澱區政府出資,將南二社區作為北京市首個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試點,在適老居住環境、出行環境、健康環境、服務環境、敬老社會文化環境等方面進行了改造提升。如今,走在南二社區主幹道上,可以看見明確清晰的指示嚮導牌;進入花園廣場,發現有室外報警樁,一旦老人跌倒或發生其他意外情況,也能夠第一時間報警;走進居民樓內,可以看到新增的更適合老人使用的扶手。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小區無論是居民樓內、樓門口,還是涼亭、便利店,只要有樓梯的地方,都安裝了扶手。室內,社區對99戶80歲以上老人和重度失能老人的住宅進行了適老化改造,包括配置防滑墊、感應夜燈、連續手把、洗澡椅等方便老人自理的設備;還裝了智能設備,實現就寢、習慣化動作、如廁、洗浴等數據實時監測,如有異常,老人家屬和醫護人員可第一時間獲悉。

長沙是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先行軍」,2018年,就開始實施「千戶計劃」,免費為特困老人住所進行適老化改造,並計劃用5年時間分期分批推進,每年惠及1000戶家庭。

不過,大部分適老化改造還是由老人子女出資完成。據《長江日報》報導,一家2016年前後開始推出適老化改造業務的公司負責人介紹,近幾年接到的訂單逐漸增多,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截至目前已完成了1200多戶老人和殘疾人家庭的適老化改造項目,其中約有30%是老人或家屬自費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

據受訪的適老化改造公司介紹,安裝扶手、蹲廁改坐廁、更換三色頂燈等適老化改造項目更受老人歡迎,扶手、洗澡椅和馬桶加起來的安裝費用在1600元左右。

頂層設計適老改造

軟硬環境均需改善

據《世界人口展望2019》方案預測,2025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3億人,老齡化率超過20%,進入深度老齡社會。2041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4.4億人,老齡化率躍升至30%,進入重度老齡社會。

原新指出,面對這樣的社會形態變化,不能再僅限於狹義的「適老化」,應該討論廣義的「適老化」,即整個社會的公共政策以及各種理念都共同適老化。

在原新看來,住宅適老化改造只是基礎設施適老化改造的一部分,對於如何進行更寬領域、更多層面的適老化改造,需要將生活社區和城市公共設施一同納入適老化改造。

陸傑華也認為,公眾和國家需要未雨綢繆,提前做好相關準備,適老化改造不是單單為了現在的這批老年人,還是為了以後更多的老齡人口。

實際上,黨的十八大以來,相關法律法規和專項規劃政策陸續出臺,比如《「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規劃》《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等,都在積極嘗試頂層設計一個積極老年社會的發展走向。

原新指出,就目前人口城鎮化和老齡化基本格局和趨勢而言,適老化將是新時代城市規劃的核心價值,需要積極營造軟環境,建設和改造硬環境。城市發展的軟環境需要充分與老齡社會相適應,這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多元複雜因素,應當由老齡工作主管部門牽頭,衛生健康、教育、文體、公安、民政、交通等多部門進行協作。城市建設的硬環境要切實體現老年友好理念,從居住場所、生活社區、城市公共設施三方面進行適老化改造。

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的基本理念在於「發展、保障、健康、和諧、參與」,力圖建立一個老年友好社會。

陸傑華認為,目前我國社會對於居家適老化改造的意識還不夠到位,從家庭個人到企業政府都未能建立起完整的適老改造觀念。個體層面來說,少數經濟發達城市的人們有著想要適老改造自家房子的想法,大多數人還沒有未雨綢繆地提前規劃,而且適老改造存在明顯城鄉差異。

有資深從業者坦言,此前數年,由於國內沒有統一的適老化改造國標、行標、強制標準,大多數企業只能自行制定標準,或者與行業專家合作設計相關標準,這就造成「一企一標」、產品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的現象愈發凸顯。同時,有適老化改造需求的老年人個體情況差異較大,因此,在制定統一標準的同時給企業的個性化操作留出空間,也是一個難題。

在陸傑華看來,可以從國家層面制定一個大標準,但考慮到各地區經濟水平、各社區支持條件及適老化的因人而異性,可以由地方層面靈活發揮,不設置硬性標準。

2019年,十九屆四中全會在《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新要求。

「為了充分發揮出社區養老對居家養老的平臺支撐作用,需要主動推進社區硬環境適老化,增加一些適老化的健康器械和文娛設施,動員社區群眾參與老年人服務中心的建設,還可以設置日託間,解決老年人白天無人看顧的問題。」原新認為,城市規劃方面,不僅要對老年人偏賴步行、公共汽車、地鐵等交通方式進行適老化改造,同時也需要保障老年人的娛樂需求,對於公園和綠地等老年人常去地的文體設施進行適老化改造,配套相應的無障礙設施和休息設備。

來源:法治日報

相關焦點

  • 瀋陽老舊小區改造為居家養老鋪路 「懸空老人」下樓遛彎不是夢
    居住在沒電梯舊樓的老年人時常感覺上下樓難,勉強下樓又擔心被障礙物絆倒,無奈成為困於居所的「懸空老人」。人上了年紀,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日常所擔心的事也多了起來,居家養老更需要社會各方面的關愛。12月5日,遼寧省瀋陽市首個平層入戶加裝電梯項目,在瀋河區五愛街金生小區的一個6層單元樓正式竣工投入使用,高層住戶不再擔心上下的困擾,喜笑顏開。
  • 瀋陽老舊小區改造為居家養老鋪路 「懸空老人」下樓遛彎從此不是夢
    居住在沒電梯舊樓的老年人時常感覺上下樓難,勉強下樓又擔心被障礙物絆倒,無奈成為困於居所的「懸空老人」。人上了年紀,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日常所擔心的事也多了起來,居家養老更需要社會各方面的關愛。
  • 工信部推 「適老化改造」,騰訊QQ多功能適配老人上網需求
    網際網路時代下,複雜多變的智能應用讓越來越多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招架不住,無法迅速適應新技術的他們正逐漸被信息化社會邊緣化。為此,工信部在2020年12月底頒發《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方案》通知,提出要著力解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使用智能技術時遇到的困難。
  • 2021年將迎來App適老化改造 老人可以輕鬆自學微信了
    緊接著,工信部也在近日印發了《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方案》,決定自 2021 年 1 月起,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旨在解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使用網際網路等智能技術時遇到的困難。
  • 2021 年將迎來 App 適老化改造,老人可以輕鬆自學微信了
    2021 年將迎來 App 適老化改造,老人可以輕鬆自學微信了 上個月 24 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意為幫助老年人解決各類服務。
  • 消除數字鴻溝,企業APP將如何「適老化」改造?
    」,著力解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使用網際網路等智能技術時遇到的困難,首批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App名單中,包括騰訊新聞、新浪微博等新聞資訊類產品,也有微信、QQ等社交通訊工具,還有淘寶、京東、抖音、百度等生活購物類產品,以及支付寶、百度地圖、滴滴出行、叮噹快藥等金融、出行、醫療領域App。
  • 無錫免費進行適老化改造,惠及近700戶家庭!符合條件的老人快...
    大家有沒有想過,當我們變老生活會有哪些不便上廁所可能會站不起來沒有電梯下樓會不方便視力退化看不清東西,容易跌碰…(圖源:網絡)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的退化是不可避免的現實為了給老年人提供一個舒適的住所使得老年人可以度過獨立自理的生活
  • 網際網路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令人期待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將在全國範圍內啟動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著力解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使用網際網路等智能技術時遇到的困難。  專項行動結合不同類型特殊群體的需求,針對性採取改造優化舉措,首批將完成115個公共服務類網站和43個手機App的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覆蓋國家相關部委及省級政府、殘疾人組織、新聞資訊、交通出行、金融服務、社交通訊、生活購物、搜尋引擎、旅遊出行,醫療健康等領域。  經過適老化改造後,相關網際網路企業和行業管理部門將如何作為,記者第一時間進行打探。
  • 微博等43款APP將適老化改造什麼狀況?適老化改造的前景如何包括...
    微博等43款APP將適老化改造什麼狀況?適老化改造的前景如何包括哪些方面時間:2020-12-28 18:1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微博等43款APP將適老化改造什麼狀況?
  • 一場專業暖心的適老化改造,讓「老人公寓」巧變「老人的家」
    去年10月,綠城房屋4S正式和在水一方養老服務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對南星街道老人公寓展開了全面的適老化改造。改造之前老人們從兩個側門走的時候,還碰到過樓上花盆掉下來的情況,差點掉在老人頭上。現在主門開了以後,老人基本上都往這裡走更安全了。 不僅居住空間更舒適了,老人們的夥食也變好了!作為給老人們提供一日三餐的重要場所,配餐間在改造之前並不具備烹飪功能,院方都是從外面採購老人們的飯菜。
  • 打車軟體適老化改造加速,「一鍵叫車」功能即將開通
    此外,為著力解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使用網際網路等智能技術時遇到的困難,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方案》,方案決定自2021年1月起,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
  • 一鍵升降的桌椅、創意儲物櫃,2020老博會上「適老化改造」成熱門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汪偉秋10月28日報導:「我想租個智能電動輪椅,4個萬向輪,能坐能躺,出門方便」,在今天召開的2020上海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現場,首次出現社區租賃專區,不少優質輔具悉數亮相,供市民自由體驗。
  • 工信部解決老人用網難:推動網站、App適老化改造
    「比如,不少老年人很難自行網上預約掛號、預約去公園,購物出行等都面臨一些障礙。」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隋靜說,「我們看到了他們面臨的困難,要格外加大力度,推動軟體、網站等適老化改造。」工信部要求網際網路企業加快信息無障礙改造,多家網際網路企業也推出了具體的舉措。
  • 致力「老人模式」服務,工信部下月起對主流手機、App等適老化改造
    此外,三大電信運營商所有線下營業廳都為老年人提供愛心通道,老年人進入營業廳將有專人引導並提供「面對面」溫馨服務,無需再排隊等候。 首批網站和App進行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於2021年1月起,正式在全國範圍內啟動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
  • 廚房廁所要防滑、床邊要裝護欄……老人居家適老化改造清單來了
    近日,廣東省民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做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明確,採取政府補貼等方式,對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啟動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懸空老人」下樓難!上海臨汾路街道推進老...
    據中國發展報告2020數據顯示,2019年年末,60歲以上老人達2.5億。每天兩萬多人進入老年,在規模不斷擴大的老年人口當中,亟待被關注的是空巢和獨居老人。近年來,上海市靜安區臨汾路街道在大調研大走訪中,密切關注居住在3樓以上「懸空老人」和居民的下樓需求,推動加裝電梯從「個案」走向「量產」。目前啟用、在建、在批的加裝電梯達到61臺,轄區範圍內17個無電梯居民區有16個實現加裝電梯零的突破。
  • 評論|智能生活「適老化」要多聽老人真心話
    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屈旌2021年1月起,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正式在全國範圍內啟動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專項行動結合不同類型特殊群體的需求,針對性採取改造優化舉措,首批將完成115個公共服務類網站和43個手機App的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
  • 為1.4億老人帶來福音!這個手機品牌率先開啟適老化改造
    在報導中還提到:工信部也明確了幫助老年人更好地應用智能技術,將首批完成115個公共服務類網站以及43個手機App的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目前已經擁有3.2萬個政務網站實現了信息無障礙的全面改造。除了政務網站的改造,目前手機APP的適老化改造也十分重要。要知道,在APP應用市場中,繁多的功能讓老年人操作起來十分的繁瑣,甚至有些功能在年輕人眼裡也並不會一眼便知。
  • 各大網站和App適老化和信息無障礙的改造,改的怎麼樣了
    小黑至今猶記得隔壁陶奶奶拿著手機問如何打車的場景。那次陶奶奶需要早上6點打車去地鐵站,自己又不會用,小黑教她老半天還是學不會。最後小黑沒辦法,只好給她預約了第二天早上的司機,同時告知陶奶奶,有問題隨時打電話。現在想想,當初要是有「一鍵叫車」功能,小黑就不用這樣勞心勞力了。對於陶奶奶來說,她也省去不少學習時間。
  • 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超過2.5億 「適老化改造」風起
    他聯繫了多家裝修公司,有的表示不知道什麼叫「適老化」,有的來家中看後說「沒法改」,還有的嫌錢少不做。直到今年,事情在街道幫助下才有了轉機。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適老化改造的剛需雖在,但實際操作仍然不易,時常遇到業主猶豫不決、企業束手束腳的情形。李紅兵說,受傳統養老觀念影響,目前還有很多老人不理解適老化改造的意義和作用,但當跌倒等事件發生時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