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複習:和差化積公式推導

2020-11-21 中考網

首先,我們知道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

我們把兩式相加就得到sin(a+b)+sin(a-b)=2sina*cosb

所以,sina*cosb=(sin(a+b)+sin(a-b))/2

同理,若把兩式相減,就得到cosa*sinb=(sin(a+b)-sin(a-b))/2

同樣的,我們還知道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所以,把兩式相加,我們就可以得到cos(a+b)+cos(a-b)=2cosa*cosb

所以我們就得到,cosa*cosb=(cos(a+b)+cos(a-b))/2

同理,兩式相減我們就得到sina*sinb=-(cos(a+b)-cos(a-b))/2

這樣,我們就得到了積化和差的四個公式:

sina*cosb=(sin(a+b)+sin(a-b))/2

cosa*sinb=(sin(a+b)-sin(a-b))/2

cosa*cosb=(cos(a+b)+cos(a-b))/2

sina*sinb=-(cos(a+b)-cos(a-b))/2

好,有了積化和差的四個公式以後,我們只需一個變形,就可以得到和差化積的四個公式.

我們把上述四個公式中的a+b設為x,a-b設為y,那麼a=(x+y)/2,b=(x-y)/2

把a,b分別用x,y表示就可以得到和差化積的四個公式:

sinx+siny=2sin((x+y)/2)*cos((x-y)/2)

sinx-siny=2cos((x+y)/2)*sin((x-y)/2)

cosx+cosy=2cos((x+y)/2)*cos((x-y)/2)

cosx-cosy=-2sin((x+y)/2)*sin((x-y)/2)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18初中數學公式之和差化積公式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數學公式之和差化積公式》,僅供參考!
  • 中考數學考前輔導:和差化積公式推導
    中考數學考前輔導:和差化積公式推導   和差化積公式推導   首先,我們知道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   我們把兩式相加就得到sin(a+b)+sin(a-b)=2sina*cosb
  • 2018初中數學知識點:三角函數和差化積公式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數學知識點:三角函數和差化積公式》,僅供參考!
  • 三角函數的積化和差、和差化積公式推導
    我在上篇文章中講到了三角函數恆等變換的推導過程,最終得到四個恆等變換等式。根據上述四個等式,我們再進一步推導三角函數恆等式的變換。1.積化和差公式推導等式(1)減去等式(2),兩邊同時除以2,得等式(1)加上等式(2),兩邊同時除以2,得等式(3)加上等式(4),兩邊同時除以2,得等式(4)減去等式(3)
  • 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之和差化積公式推導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之和差化積公式推導,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和差化積公式推導   首先,我們知道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   我們把兩式相加就得到sin(a+b)+sin(a-b)=2sina*cosb   所以,sina*cosb=(sin(a+b)+sin(a-b))/2
  • 初中數學三角函數知識點匯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數學三角函數知識點匯總,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三角函數和差化積公式 點擊查看 2 2020年中考數學知識點:三角函數積化和差公式 點擊查看 3 2020年中考數學知識點
  • 2019年初中數學知識點之和差化積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9年初中數學知識點之和差化積》,僅供參考!
  • 高中數學三角函數公式輕鬆記:三角函數和差化積公式的快速記憶法
    這裡重點介紹如何快速有效地記憶和掌握三角函數和差化積公式,並且還要從最基本的兩角和差公式推導出和差化積公式,這樣就知道公式之所由來,有利於加深理解和記憶。最後還是從觀察發現的規律特點出發指導如何直接記憶公式,這樣便於直接運用公式解題。
  • 2021初中八年級數學三角函數公式:和差化積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八年級數學三角函數公式:和差化積,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 2021年初中七年級數學公式:和差化積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數學公式:和差化積,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 初中數學公式:積化和差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數學公式:積化和差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積化和差,指初等數學三角函數部分的一組恆等式。   (該證明法逆向推導可用於和差化積的計算,參見和差化積)   法2   根據歐拉公式,e^ix=cosx+isinx   令x=a+b   得e^I(a+b)=e^ia*e^ib=(cosa+isina)(cosb+isinb)=cosacosb-sinasinb+i(sinacosb+sinbcosa)=
  • 2021年初中數學之三角函數和差化積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數學之三角函數和差化積,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相關推薦:   2021年初中數學三角函數公式匯總
  • 2019中考數學公式解析:和差化積公式
    2019中考數學考試即將拉開帷幕,學生們應該如何牢牢掌握各種數學公式呢?下面教育小編為學生們詳細介紹和差化積公式,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吧! 和差化積公式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 初中數學公式大全,趕緊幫孩子列印一份貼牆上
    0 註:方程沒有實根,有共軛複數根初中數學公式:三角不等式|a+b|≤|a|+|b||a-b|≤|a|+|b||a|≤b<=>-b≤a≤b|a-b|≥|a|-|b|-|a|≤a≤|a|初中數學公式:等差數列公式某些數列前n項和1+2+3+4+5+6+7+8+9+…+n=n(n+
  • 高中數學:和差化積、積化和差、萬能公式
    正、餘弦和差化積公式指高中數學三角函數部分的一組恆等式sinα+sinβ=2sin[(α+β)/2]·
  • 初中數學知識點大全:三角函數公式推導過程
    初中數學知識點大全:三角函數公式推導過程 萬能公式推導 sin2α=2sinαcosα=2sinαcosα/(cos^2(α)+sin^2(α))...... 同理可推導餘弦的萬能公式。正切的萬能公式可通過正弦比餘弦得到。
  • 初中數學三角函數公式必備大全
    對於初中數學來說,讓學生頭痛的一部分就是三角函數部分公式不能夠數量的記憶和掌握。很多同學對與三角函數中正弦、餘弦、正切、餘切中的公式容易混淆,導致在做題的時候不能夠運用正確的公式,以至於三角函數題成為了他們失分的重要部分,為了讓初中生們能夠熟練掌握這一部分知識,下面小編總結了初中三角函數公式大全,下面給大家做一下分享。
  • 2021初中八年級數學三角函數公式:兩角和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八年級數學三角函數公式:兩角和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除了以上常考的初中三角函數公示之外
  • 黃老師聊數學(84)和差化積(積化和差)我高中時候覺得最難記的公式
    前兩天解題用到了和差化積,積化和差公式,現在高中三角函數對這兩組公式已經不做要求了。但是這兩組公式我一直覺得是我以前高中時候最難記的公式。
  • 和差化積與積化和差公式:
    還記得三角函數裡的和差化積與積化和差公式嗎?怎麼又快有準得記住這六個公式呢?這六個公式有什麼實際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