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藥網 行業動態】近日消息,輝瑞普強與邁藍合併的新公司暉致,將於近期進行產品線調整,同時作為重組計劃的一部分,暉致計劃關閉或剝離多達15個製造工廠,並可能裁員至多9000人。
據悉,暉致裁員將在未來幾年分階段進行,不過從目前的消息來看,暉致相關的重組裁員計劃,暫不涉及中國市場。
在業內看來,跨國藥企的裁員潮遠未結束。今年7月份左右,賽諾菲宣布計劃在歐洲裁減1700工作崗位,其中未來三年內在法國將裁減約一千崗位,即每年平均350人左右,裁減將採取自動離職的方式。據悉,賽諾菲目前在法國的崗位約2.5萬人。從2008年到2017年該藥企在法國的員工人數已經減少了3600人。
無獨有偶,2月6日,GSK宣布開始在比利時疫苗業務部推行一項為期兩年的重組計劃,預計將裁掉720名員工。據悉,GSK此次人員調整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公司的效率,並建立一種在藥品和疫苗之間進行研發的「通用方法」,以幫助製藥商決定推進哪些候選藥物才是公司的恰當選擇。
國家藥品帶量採購對於跨國藥企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深遠的。例如賽諾菲2019年財報顯示,中國區的業務收入為27.04億歐元,增長8.8%。但受集採的影響,其產品波立維在中國市場2019 Q4的業績下滑69.1%,為5500萬歐元;2020年一季度,受帶量採購影響,賽諾菲2020年一季度中國市場整體收入下滑14.4%至6.8億歐元。受帶量採購常態化的影響,一些跨國藥企也在華作出裁員的舉措。
例如,2020年4月24日,山東省醫療保障局發布「關於組織填報部分藥品採購計劃的通知」,通知顯示,臨床和藥學專家遴選了40個集中帶量採購的品種,要求醫療機構根據2019年的使用量,填報2020年採購需求量。此次40個報量品品種涉及不少外資藥企,如阿司匹林和硝苯地平涉及拜耳、碘克沙醇和碘海醇涉及GE,奧美拉唑和艾司奧美拉唑涉及阿斯利康,羥乙基澱粉涉及費森尤斯卡比,而帕瑞昔布則涉及輝瑞。該通知發布後,業內就傳出某外資藥企山東團隊裁員的消息,主要原因是該團隊產品被山東帶量採購。
相對而言,地方集採比國採更「猛」,隨著地方集採的推進,其執行的力度和報量的真實度會遠遠高於國採的強度。業內認為在此背景下,藥企的品種一旦在區域內被納入集採,裁員將成為不少藥企包括跨國藥企的無奈選擇。
除了裁員以外,近年來跨國藥企有的忙著整合收購,有人則忙著企業拆分,「回歸核心業務」的意向變得更加明確。例如2020年8月3日,Elanco宣布完成了對拜耳動保的收購。交易完成之後,拜耳動保預計將有5款在研產品加入禮藍動保的研發管線,一個新的全球第二大動保企業從此誕生;今年2月,默沙東宣布將於2020年開始剝離其女性健康產品、成熟產品和生物仿製藥產品,成立一個新的獨立上市公司。默沙東將保留腫瘤、疫苗、院內產品和動物保健等具有關鍵增長點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