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藥企裁員潮遠未結束:又一家知名企業或裁員9000人_跨國藥企...

2020-12-28 中國製藥網

  【製藥網 行業動態】近日消息,輝瑞普強與邁藍合併的新公司暉致,將於近期進行產品線調整,同時作為重組計劃的一部分,暉致計劃關閉或剝離多達15個製造工廠,並可能裁員至多9000人。
 

  據悉,暉致裁員將在未來幾年分階段進行,不過從目前的消息來看,暉致相關的重組裁員計劃,暫不涉及中國市場。
 

  在業內看來,跨國藥企的裁員潮遠未結束。今年7月份左右,賽諾菲宣布計劃在歐洲裁減1700工作崗位,其中未來三年內在法國將裁減約一千崗位,即每年平均350人左右,裁減將採取自動離職的方式。據悉,賽諾菲目前在法國的崗位約2.5萬人。從2008年到2017年該藥企在法國的員工人數已經減少了3600人。
 

  無獨有偶,2月6日,GSK宣布開始在比利時疫苗業務部推行一項為期兩年的重組計劃,預計將裁掉720名員工。據悉,GSK此次人員調整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公司的效率,並建立一種在藥品和疫苗之間進行研發的「通用方法」,以幫助製藥商決定推進哪些候選藥物才是公司的恰當選擇。
 

  國家藥品帶量採購對於跨國藥企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深遠的。例如賽諾菲2019年財報顯示,中國區的業務收入為27.04億歐元,增長8.8%。但受集採的影響,其產品波立維在中國市場2019 Q4的業績下滑69.1%,為5500萬歐元;2020年一季度,受帶量採購影響,賽諾菲2020年一季度中國市場整體收入下滑14.4%至6.8億歐元。受帶量採購常態化的影響,一些跨國藥企也在華作出裁員的舉措。
 

  例如,2020年4月24日,山東省醫療保障局發布「關於組織填報部分藥品採購計劃的通知」,通知顯示,臨床和藥學專家遴選了40個集中帶量採購的品種,要求醫療機構根據2019年的使用量,填報2020年採購需求量。此次40個報量品品種涉及不少外資藥企,如阿司匹林和硝苯地平涉及拜耳、碘克沙醇和碘海醇涉及GE,奧美拉唑和艾司奧美拉唑涉及阿斯利康,羥乙基澱粉涉及費森尤斯卡比,而帕瑞昔布則涉及輝瑞。該通知發布後,業內就傳出某外資藥企山東團隊裁員的消息,主要原因是該團隊產品被山東帶量採購。
 

  相對而言,地方集採比國採更「猛」,隨著地方集採的推進,其執行的力度和報量的真實度會遠遠高於國採的強度。業內認為在此背景下,藥企的品種一旦在區域內被納入集採,裁員將成為不少藥企包括跨國藥企的無奈選擇。
 

  除了裁員以外,近年來跨國藥企有的忙著整合收購,有人則忙著企業拆分,「回歸核心業務」的意向變得更加明確。例如2020年8月3日,Elanco宣布完成了對拜耳動保的收購。交易完成之後,拜耳動保預計將有5款在研產品加入禮藍動保的研發管線,一個新的全球第二大動保企業從此誕生;今年2月,默沙東宣布將於2020年開始剝離其女性健康產品、成熟產品和生物仿製藥產品,成立一個新的獨立上市公司。默沙東將保留腫瘤、疫苗、院內產品和動物保健等具有關鍵增長點的產品。

相關焦點

  • 大批「王牌藥」遭阿斯利康、GSK拋售,跨國藥企進入打折季
    跨國藥企躺著賺錢的日子再也不能繼續了。在此背景下,剝離非專利藥業務,更加專注創新藥研發、管線收購,已經成了跨國藥企的普遍選擇。除了GSK、阿斯利康之外,輝瑞、諾華等諸多跨國巨頭也都在不停地通過「賣賣賣」、「買買買」等途徑,尋求新的增長點。
  • 2018 那些離職的跨國藥企高管都去哪兒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總結。而回望這一年跨國藥企的職場,高管們的動靜可不小,這裡經過不完全統計,我們整理了10位跨國藥企高管的職業變動。從他們的職業生涯變動中,我們或可一窺行業趨勢,或可給我們自己的職業生涯以一點啟發。吳曉濱離開輝瑞,入職百濟神州。
  • 博世邊裁員邊招聘,跨國零部件車企頂著壓力推陳出新
    汽車產業處於百年一遇的變革期,零部件企業紛紛調整戰略,推陳出新,壓縮傳統業務的同時,加快電動化、智能化和互聯化的步伐。據外媒報導,跨國零部件企業博世集團執行長Volkmar Denner在7日舉行的會議上提出或將進一步裁員的可能性,而裁員的主要對象為與柴油系統等傳統汽車業務有關的人員。
  • 兩家跨國藥企撤裁基層藥代?當事方闢謠了
    這也意味著待遇的大幅下降,被認為是變相裁員。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上述公司分別是賽諾菲和阿斯利康(簡稱」AZ」)。健識局就此分別向兩家公司求證。阿斯利康方面表示,沒有,我們的縣團隊一直在擴大,還成立了縣腫瘤團隊。賽諾菲也向健識局表示,該公司對加強基層醫療建設的承諾長期而堅定。不會削弱在基層醫療上的投入,而會繼續加大貢獻基層醫療領域。
  • 跨國藥企上半年收入曝光,強生輝瑞滑坡,前三排名又變了
    近期,跨國藥企上半年財報陸續發布。強生、羅氏、輝瑞暫居前三。從金額上看,與2019年同期相比,多數企業營收下滑或增長乏力。 從近年來,跨國藥企的年報情況看,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其市場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量。阿斯利康等企業的逆勢增長都與其戰略部署中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密不可分。
  • 默沙東、GSK宣布拆分計劃,跨國藥企再掀併購潮
    就在同一日,據新浪醫藥報導,另一家跨國藥企GSK也宣布了拆分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將公司分為兩個實體:一個將專注於藥品和藥物開發,另一個將專注於消費者醫療保健產品。
  • 輝瑞普強「棄集採」後業績首降,國產替代令跨國藥企進退兩難
    跨國藥企中國區業績「變臉」。今年各大跨國藥企三季報裡,中國區業績迅速「變臉」。 近日,輝瑞公布第三季度財務業績,全球收入為121.31億美元,同比下降4%。其生物製藥部門在第三季度實現了4%的增長,達到102.15億美元。但是,普強的收入卻同比下降了18%。
  • 年銷19億大品種落標,知名藥企裁藥代,帶量採購衝擊顯現
    來源:健識局文 | AI財經社健識局 陳廣晶編 | AI財經社健識局 嚴冬雪本文來源於AI財經社旗下醫療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又有藥企裁員。近日業界消息稱,某國內企業已發布通知稱,受掛網時間延後,疫情和同品競爭的影響,河南市場開發和銷售不盡人意,遠未達到公司和大區預期目標。
  • 知名藥企重磅業務,停了!
    原因是該決定未在預期的時間計劃內獲得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批准。公開資料顯示,總部位於印度的Aurobindo於2018年與瑞士製藥巨頭諾華製藥(Novartis)的子公司山德士達成了一項協議,交易涉及300種產品,包括局部抗生素、婦科和皮膚病學抗真菌藥、抗痤瘡藥、局部麻醉藥和止痛藥,抗癢藥和皮膚病化療藥。
  • 兩家跨國藥企CEO薪酬曝光:安進+6%,Vertex 卸任!
    隨著2020第一季度財報進入尾聲,全球各大藥企CEO的薪酬也已大部分出爐。之前分享過兩期跨國藥企CEO薪酬報告:跨國藥企「打工皇帝」,強生、艾伯維、禮來、AZ、輝瑞、羅氏、塔瓦、GSK、諾華CEO薪酬!
  • 最需要藥的年度,28位藥企董事長離職,207個藥退市
    28位掌舵人,離職近日,據新浪醫藥不完全統計,2020年共有285位高管離職,其中有28位重量級掌門人,涉及包括復星醫藥、華北製藥、東北製藥等多家知名藥企,此外,還有17位跨國藥企高管發生密集變動。在本土企業中,復星醫藥聯席董事長姚方、董事長陳啟宇,華北製藥董事長楊國佔、東北製藥董事長魏海軍、人福醫藥董事長王學海等均因工作調整和個人原因辭職。
  • 最新| 10大跨國藥企業績公布|賽諾菲|默沙東|藥企|業績|-健康界
    10大MNC藥企Q3財報出爐:輝瑞、諾華、羅氏、禮來、諾華……10月開始,全球製藥領域巨頭們陸續發布了其2020年Q3業績報告!截止目前,據不完全統計,有10家MNC藥企公布了Q3「成績單」:賽諾菲、禮來、吉利德、GSK、默沙東、諾華、輝瑞、渤健、羅氏、強生。
  • 跨國藥企「打工皇帝」,CEO薪酬大曝光!
    MEDTREND醫趨勢說2019年哪家跨國藥企CEO收入最高?去年榜首的梯瓦CEO Kare Schultz 為何猛降2000萬美元 ?艾伯維掌舵人以630億美元併購艾爾建後薪酬如何?▲2019年跨國藥企CEO薪酬榜強生:養老保險金增加帶來的排位上升2018年,強生大部分產品都面臨了美國市場藥品價格的考驗
  • 13家跨國藥企超2700億美元市值蒸發,新冠疫情下誰逆勢而上?誰又在...
    來源:藥聞社本文來源E藥經理人,作者高嵩2020年第一季度,13家跨國藥企超2700億美元市值蒸發,僅7家跨國藥企市值實現提升。第一波季報披露中,羅氏、禮來顯示出逆勢而上的業績表現,而賽諾菲、飛利浦醫療則受到衝擊表現不佳。
  • 知名藥企,拿下重磅進口靶向新藥
    」賽柏藍 1 政策利好的危與機 近年來,在國家鼓勵創新藥發展、加快新藥上市審批審評、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等政策驅動下,不僅是國內的創新藥的行業環境得以優化,中國也無疑成為跨國藥企抓住專利期
  • 年末MNC掀起裁員潮 涉及諾華、賽諾菲、禮來……
    2020年即將收尾,在這一年裡,國採3批落地執行,第四批國採緊跟其後,而備受矚目的醫保談判工作也在上周結束了……在這些一連串的醫藥政策之下,小企業夾縫中求生,跨國藥企也是連連叫苦,各家企業也只能根據自家產品在新政策下的未來市場預期進行相應市場調整。
  • 2019年跨國藥企 CEO 薪酬榜出爐!|輝瑞|biogen|艾伯維|gsk|仿製藥|...
    來源:醫藥時間  2019年各大跨國藥企CEO年薪已陸續出爐:  強生CEO Alex Gorsky 拔得頭籌,年薪超過2500萬美元;梯瓦 CEO Kare Schultz 由昔日榜首,降到第八;羅氏的CEO Severin Schwan收入也略微下降,位於第七。
  • 藥企漲薪了!默沙東、輝瑞、楊森等調薪,行業漲幅超10%
    不僅僅是默沙東,據健識局了解,拜耳、輝瑞、阿斯利康等多家跨國藥企近期都紛紛調整了薪酬方案。事實上,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很多公司的銷售額都受到了部分程度的影響。然而,醫藥已長期被視為抗周期性行業。不過,新冠疫情全球發酵,多國股市震蕩,醫藥行業也將面臨缺少充沛的現金流以及平穩的發展環境等問題,亦有可能小範圍出現降薪或裁員。事實上,在中長期的表現來看,不少業內人士均看好醫藥產業的發展。天風證券認為,在新冠疫情結束之後,我國有望加強醫療衛生的投入,創新仍然是醫藥行業的核心發展方向。
  • 強生、諾華、輝瑞等跨國藥企CEO年薪大比拼 誰增長最快
    隨著各公司年報逐漸公布,一批跨國藥企領導者的最新薪酬也隨之曝光,強生、禮來、阿斯利康、輝瑞、羅氏、諾華、GSK等跨國藥企CEO薪酬陸續公布,其中,強生CEO Alex Gorsky總薪酬最高,達253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8億元),諾華執行長Vas Narasimhan年度總薪酬強勢增長59%,羅氏執行長Severin Schwan由於公司薪酬計算方式改變與上年基本持平
  • 負債2400萬,這家上市公司投的醫院破產了;13家跨國藥企超2700億...
    29種抗菌素、6種抗癌藥帶量採購結果公布;中藥材價格飆升最高漲幅達116.7%;47家企業口罩不合格;國藥集團邁向5000億時代;華東醫藥2019年工業收入首破百億;首款國產HPV疫苗5月起可預約接種:329元/針;基層醫生漲薪潮來了;13家跨國藥企超2700億美元市值蒸發;多款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被亮紅燈;新冠肺炎DNA疫苗INO-4800美國1期試驗完成受試者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