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的《玩物》測評中,我玩了一款骨傳導耳機,很多噴油可能還不明白骨傳導耳機到底是什麼鬼,今天我簡單解釋一下。
其實懶得解釋的,因為這玩意兒太小眾了。
但是,畢竟我是一個網紅,有責任有義務,哪怕人群中發出了一聲輕微的疑問,我都要站出來解答。
但是寶寶不埋怨
手鮮
我們是如何聽到聲音的,這個應該不用解釋了。
而骨傳導,顧名思義,就是通過骨頭傳導,而非通過聲波傳導,是的,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散會!
好辣,再講一小段。
好煩科普啊~~~~~~
骨傳導技術其實早就應用在醫療、軍事、採礦等領域了,所以泥萌不知道這技術也很正常。2011年,骨傳導技術開始應用於民用,不過發展了好幾年,一直沒什麼炸裂的發明應用。尤其這兩年,什麼VR、AR各種黑科技滿天飛(其實都處在很稚嫩的階段就出來浪了而已),骨傳導還沒來得及炒熱就已經涼了。
想看VR內容的戳下面
(不是你的下面……)
《玩物》第二期關於VR的測評
不是所有的VR眼鏡都能用來擼
說到骨傳導的民用。
其實一開始,骨傳導耳機的市場是針對喜愛運動的朋友們的,因為骨傳導耳機具備兩大優點:
1、密封好,可以防水。
入耳式的耳機,會堵塞耳朵眼兒,耳道一悶熱,就出汗嘛,各種髒東西就滋生啦~~用骨傳導耳機,因為不入耳,所以不用擔心汗水什麼的進入耳機了。當然,骨傳導的震動單元緊貼皮膚,出油多的話,還是髒兮兮的~~
(這隻萌兔子戴的並不是骨傳導,但是戴法很形象——有耳朵不戴,夾在太陽穴上的,就是骨傳導啦,哈哈哈哈哈,它好逗萌)
2、解放了雙耳。
骨傳導耳機一般是掛耳式,震動單元夾在太陽穴附近,這樣我們在跑步、騎行的時候,就可以聽到汽車的鳴笛聲,大大降低了發生危險的可能性。粑粑麻麻再也不用擔心你戴著耳機浪的時候被車車撞屎。
燃兒
這兩個優點,依然掩蓋不住它的缺點。
現有的骨傳導耳機,設計千篇一律。看似高科技,蠻酷炫。
但戴起來並不舒服,時間長了太陽穴被夾得疼,耳朵也會被壓的難受。
感覺和大聖差不多……
戴著它跑步?呵呵,你以為它不會顛兒嗎?
是不是看著就很不爽?!
最大問題還在音質上。
舉個慄子。
我們平時聽到自己吃東西的聲音,和聽見別人吃東西的聲音是截然不同的,就是因為聽自己的聲音,大部分是通過骨傳導,而聽別人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導。
另一個慄子。
我們每個人聽見自己的錄音時,都會感覺怪怪的,有沒有?同樣的道理,骨傳導耳機帶來的音質是比較原始純粹的,但是,大部分人是不適應的,
辣麼
這種雞肋發明到底為什麼出街啊?
我特麼也不知道。
窮盡想像,我也只能設想這樣的應用場景:
如果你既想隨時保持和周圍人的語言溝通,又想順便聽點兒音樂,那麼骨傳導耳機是不錯的選擇。
或者,你想裝逼,比如在地鐵上,既想聽周圍人在說什麼,又想聽點兒謬賊克,那麼你……
你病得不輕啊!
好了,骨傳導就說這麼多,呵呵。想看骨傳導這集,戳下面。
讓顱骨一起搖擺~
預告
下一期的《玩物》測評,我要玩彎的。
產品是小米剛剛發布的曲面電視3S,關注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