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遼寧艦還是山東艦,均是以我國地名為代號,那正在建造中的第三艘航母的名稱又會花落哪一處?
航母作為海上霸主,象徵著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強弱,實際上,其他艦艇也同樣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和技術高低,而不論哪一個國家或地區,為增強國防實力,勢必少不了各式軍艦,如美軍僅航母就有11艘,兩棲作戰艦上百艘,海軍是如何做到準確區分每一艘艦艇的呢?其實,各國早已經想出了解決辦法,那就是為每一艘艦艇起一個清晰可辨的編號以及大名,正如「遼寧艦」與「山東艦」。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某造船廠已經將一批大型造船裝備正式交付,而這極有可能就是我們倍加期待的國產第二艘航母,一時間,不少國人將這航母的命名推到輿論焦點。
01.國之重艦,中國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
早在1930年,我國就已經提出了建造航母的想法,甚至還預備建造20艘航母,可惜因為各種原因未能成功建造,1970年,中國航母意識逐漸增強,開始在航母建造計劃上投入精力,還對退役航母進行研究,試圖學習到部分重要技術,直至聽說蘇聯「瓦良格」號航母拍賣的消息後,我國抓住機會,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競拍下來,從此時起,意味著我國正式向航母領域邁進。
2005年,我們開始對「瓦良格」航母進行整修,直到2011年才首次海試,隨之交付海軍,並以其改造時所處省份為名稱,命名為「遼寧艦」。2017年,我國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著,首艘獨立自主研製的航母在大連下水,名為「山東艦」,標誌著我國在航母領域取得關鍵性成果。要知道,在我國研製出航母之前,環顧聯合國五常,也僅有我們沒有航母,其他國家無一不在努力提升建造航母的技術。
02.命名之爭,第三艘航母將花落誰家?
近日,聽聞有一造船廠正式交付了大型造船裝備,從公布的數據來看,這或許會與國產第二艘航母有關聯,一時間,我國航母再次被推到眾人面前,與此同時,也有不少軍迷對「航母將採用哪個省份作為名稱」的問題展開討論。
目前,我國已知的艦艇大多以省、直轄市、自治區為名稱,其中航母、巡洋艦基本是以省份來命名,驅逐艦、護衛艦等則以大中城市來命名,當然也存在一些登陸艦是以山為名稱、訓練艦以人為名稱的情況。如「遼寧」號航空母艦、「武漢」號驅逐艦、「崑崙山」號登陸艦。這麼一來,排除掉遼寧、山東兩省,可供選擇的還有不少,有人認為,江蘇、福建、浙江、廣東四個省不僅是我國的經濟大省,還是海軍艦艇命名最多的省份,一旦我國第三艘航母面世,使用這四個省為命名的可能性相對最大。
也有一些人會認為,按照前兩艘航母的命名趨勢來看,都是選擇建造時所處省份為名稱,那第三艘航母也極有可能是以地點來命名。根據一些媒體的報導,此次第三艘航母被定在上海建造,那也就意味著航母會是按照上海以及周邊省份來命名,其中上海由於地位特殊,極有可能會是周邊的浙江與江蘇。
03.中國速度,航母事業奏凱歌
當年美國將商船改造成為航母,從此奠定了航母大國的地位,日本在學習英國航母技術後,搶先一步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航母的國家,德國與俄羅斯航母也正處於建造中,一旦面世,其軍事實力必將更進一步,可以說,航母是絕對的軍事實力象徵,為了增強海上震懾力,各國都在緊張研製這一海上「鋼鐵巨獸」。
航母的比拼已經悄然開始,我國從新中國成立後一窮二白,到現如今技術領先,以驚人的中國速度向世界證明了我們的強大,不論第三艘航母是否核動力,也不論何時面世,都不能否認的是,我國海軍已經在國際上崛起,且佔有一席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