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舉國之力打擊華為,這是為什麼呢?可能大家都覺得是為了悍衛美國的霸權專門針對中國企業,但實際上美國並不是專門針對誰,它對所有國家都是這樣的!哪怕對自己的盟友法國的企業也沒有絲毫手軟,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美國是怎麼利用國家機器對付法國企業阿爾斯通的。《美國陷阱》是阿爾斯通的前高管皮耶魯齊寫的紀實故事,書中的情節都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透過這本書,我們將可以窺探到美國是如何通過「長臂管轄」幫助通用電氣收購阿爾斯通的,也可以一探美國司法的黑幕!接下來將為分三個部分來為大家解讀本書內容,首先會講講皮耶魯齊的牢獄之災,接著看看通用電氣是如何藉助國家機器廉價收購阿爾斯通的,最後會給大家揭秘美國是如何設置陷阱,利用「長臂管轄」進行斂財和打擊他國企業的。今天就給大家講講第二部分的內容 :通用電氣如何利用國家機器廉價收購阿爾斯通。還沒看第一部分的觀眾可以關注「利活科技」找到第一部分的內容。
通用電氣如何利用國家機器廉價收購阿爾斯通?
在本書中,皮耶魯齊的命運隨著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收購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的劇情波瀾起伏。是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決定要收購同為競爭對手的阿爾斯通公司後,美國才開始對阿爾斯通公司進行反腐敗調查的,還是美國對阿爾斯通公司進行了反腐敗調查後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才決定趁火打劫收購阿爾斯通公司的不得而知,但有一個事實就是:美國司法部確實對美國通用公司收購阿爾斯通公司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和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美國通用電氣不僅僅是一家普通的公司,它還體現了美國至高無上的權力。2014年,通用電氣位列全球第六大公司,業務幾乎涉及所有戰略領域:電力、天然氣、石油、醫療設備、航空和運輸。2013年以前,它一直持有美國三大商業廣播電視公司之一的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股權。此外,通用電氣旗下的金融子公司,即通用電氣金融服務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金融機構之一。這家子公司受到2008年次貸危機的衝擊,如果沒有美國政府注資1390億美元,它不但會倒閉,還會連累母公司通用電氣。與福特、通用汽車和沃爾瑪一樣,通用電氣的產品幾乎在美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席之地,它屬於「美國國寶」。
阿爾斯通公司是法國的明星企業,是全球交通運輸和電力基礎設施領域的先驅,為全球基礎設施和工業市場提供部件、系統和服務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公司通過能源、輸配電、運輸、工業設備、船舶設備和工程承包六大業務進行運作。阿爾斯通在運輸和輸配電市場居世界第二。在能源方面,阿爾斯通提供了佔世界裝機總容量15%的設備,佔世界第二,水電設備世界第一,核電站常規島世界第一,環境控制系統世界第一。
從整體公司體量上來看,阿爾斯通的總產值約為通用電氣的1/8,在本書中通用電氣以123.5億歐元收購了阿爾斯通的能源業務,整個收購都是圍繞著當時阿爾斯通的執行長柏珂龍進行的,本書作者皮耶魯齊的牢獄之災也是因為這宗收購引起的。前面我們講到阿爾斯通因為行賄事件被美國調查,但是阿爾斯通的執行長柏珂龍一直採取不合作的態度,美國司法局為此對阿爾斯通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安排了大量內線,收集了大量的罪證準備起訴阿爾斯通公司。
於是皮耶魯齊作為阿爾斯通的高管第一個被美國司法局逮捕,緊接著阿爾斯通的其他高管也接二連三的被逮捕,據作者猜測,這些行為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逼迫阿爾斯通的負責人柏珂龍先生就範。阿爾斯通的整個行賄都是在柏珂龍掌管公司時實施的,如果只是為了打擊腐敗行為,那麼很明顯美國司法部首要逮捕的就是柏珂龍,但是美國司法部在完全有機會、有證據的情況下卻並沒有對柏珂龍進行逮捕,也沒有發起訴訟,這些行為都讓作者有理由懷疑柏珂龍與美國司法部之間達成了某些協議,雖然柏珂龍始終沒有承認。
皮耶魯齊被捕後的種種巧合,讓他不得不懷疑自己成為了通用電氣收購阿爾斯通的一枚棋子:通用電氣通過美國司法部調查阿爾斯通的行賄迫使柏珂龍將阿爾斯通的能源業務廉價賣給通用電氣。整個收購設計得十分精巧,先是通過逮捕皮耶魯齊等阿爾斯通的高管給柏珂龍施壓,間接告訴柏珂龍美國司法部已經掌握了阿爾斯通的所有罪證,完全可以通過司法手段逮捕柏珂龍。作為一個不起眼的參與者美國司法部可以給皮耶魯齊安排一個125年的刑期,柏珂龍作為主要負責人,其量刑起碼是皮耶魯齊的十倍以上!面對這種壓迫,最終柏珂龍接受了通用電氣收購阿爾斯通的能源業務,當然他的理由是冠冕堂皇的:這有利於阿爾斯通的發展!
作為法國的明星工業企業,阿爾斯通的能源業務涉及到法國的核能等戰略設施,這讓兩家商業企業的收購案上升到了國家層面,如果阿爾斯通被美國企業收購,將意味著未來法國的核電站甚至是核動力航空母艦都落入了美國人的控制,如果有一天法國不遵從美國意願,美國人完全可以讓收購了阿爾斯通能源業務的通用電氣停供法國的核設施零部件,法國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將成為一堆廢鐵。
於是法國政府內部開始有人想方設法阻止這場收購的發生,但是美國在歐洲的布局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法國的精英階層中有大量的人得到了美國的實際好處和思想宣導,雖然阿爾斯通的能源業務會影響到法國的戰略利益,但是阿爾斯通畢竟不是國有公司,國家也沒有控制權,其最終在某些統治階層的影響下回歸商業,而通用電氣為此付出的僅僅是一些增加法國工作崗位之類的空頭支票,最終阿爾斯通能源業務被通用電氣收購後,不但沒有實現增加工作崗位的承諾,相反還進行了大規模的裁員。
過了法國政府這道坎後,通用電氣收購阿爾斯通能源業務,還需要跨過歐盟這最後一道屏障,這筆收購案必須得到歐盟的批准!歐盟專家擔心交易會對歐洲能源市場產生影響,尤其體現在大型燃氣汽輪機的相關市場上:本次收購前,通用電氣就是這類設備的最大製造商,阿爾斯通的市場份額在全球市場中排行第三。一旦阿爾斯通被收購,通用電氣就會在歐洲達到近乎壟斷的地位。
為了勸誘歐盟,通用電氣做出了讓步,同意將一部分資產,主要包括幾家電廠的維修合同,留給一個規模更小的義大利安薩爾多公司。這樣一來,通用電氣對市場的主導地位將會下降,通用電氣希望藉此獲得歐盟委員會的同意,但是,談判仍然沒有進展。
這個時候通用電氣又想起了法國政府,或許是出於美國方面的各種壓力,法國政府竟然奇蹟般的選擇了支持這項收購案達成,並敦促歐盟儘快同意通用電氣對阿爾斯通能源業務的收購。雖然歐盟從自身利益上考慮並不同意這樁收購案,但是阿爾斯通畢竟是法國企業,現在法國政府都同意其被收購了,外人也不好再阻攔。
2015年11月2日,這項交易終於塵埃落定。在《回聲報》的報導中,通用電氣CEO對這次「戰略性」收購表示慶賀,甚至稱其為「整整一代人難得一見的幸事」。只有兩手空空的法國人民眼含熱淚,為失去的國之重器哭泣不已。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給大家分享到這裡,明天將給大家分享本書的最後一部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揭秘美國是如何設置陷阱,利用「長臂管轄」進行斂財和打擊他國企業。大家可以先關注自媒體號「利活科技」,以免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