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陷阱》揭露美國司法黑幕,幫通用電氣收購阿爾斯通!

2021-01-05 利活科技

美國舉國之力打擊華為,這是為什麼呢?可能大家都覺得是為了悍衛美國的霸權專門針對中國企業,但實際上美國並不是專門針對誰,它對所有國家都是這樣的!哪怕對自己的盟友法國的企業也沒有絲毫手軟,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美國是怎麼利用國家機器對付法國企業阿爾斯通的。《美國陷阱》是阿爾斯通的前高管皮耶魯齊寫的紀實故事,書中的情節都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透過這本書,我們將可以窺探到美國是如何通過「長臂管轄」幫助通用電氣收購阿爾斯通的,也可以一探美國司法的黑幕!接下來將為分三個部分來為大家解讀本書內容,首先會講講皮耶魯齊的牢獄之災,接著看看通用電氣是如何藉助國家機器廉價收購阿爾斯通的,最後會給大家揭秘美國是如何設置陷阱,利用「長臂管轄」進行斂財和打擊他國企業的。今天就給大家講講第二部分的內容 :通用電氣如何利用國家機器廉價收購阿爾斯通。還沒看第一部分的觀眾可以關注「利活科技」找到第一部分的內容。

美國陷阱

通用電氣如何利用國家機器廉價收購阿爾斯通?

在本書中,皮耶魯齊的命運隨著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收購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的劇情波瀾起伏。是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決定要收購同為競爭對手的阿爾斯通公司後,美國才開始對阿爾斯通公司進行反腐敗調查的,還是美國對阿爾斯通公司進行了反腐敗調查後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才決定趁火打劫收購阿爾斯通公司的不得而知,但有一個事實就是:美國司法部確實對美國通用公司收購阿爾斯通公司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和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美國通用電氣不僅僅是一家普通的公司,它還體現了美國至高無上的權力。2014年,通用電氣位列全球第六大公司,業務幾乎涉及所有戰略領域:電力、天然氣、石油、醫療設備、航空和運輸。2013年以前,它一直持有美國三大商業廣播電視公司之一的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股權。此外,通用電氣旗下的金融子公司,即通用電氣金融服務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金融機構之一。這家子公司受到2008年次貸危機的衝擊,如果沒有美國政府注資1390億美元,它不但會倒閉,還會連累母公司通用電氣。與福特、通用汽車和沃爾瑪一樣,通用電氣的產品幾乎在美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席之地,它屬於「美國國寶」。

阿爾斯通公司是法國的明星企業,是全球交通運輸和電力基礎設施領域的先驅,為全球基礎設施和工業市場提供部件、系統和服務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公司通過能源、輸配電、運輸、工業設備、船舶設備和工程承包六大業務進行運作。阿爾斯通在運輸和輸配電市場居世界第二。在能源方面,阿爾斯通提供了佔世界裝機總容量15%的設備,佔世界第二,水電設備世界第一,核電站常規島世界第一,環境控制系統世界第一。

阿爾斯通

從整體公司體量上來看,阿爾斯通的總產值約為通用電氣的1/8,在本書中通用電氣以123.5億歐元收購了阿爾斯通的能源業務,整個收購都是圍繞著當時阿爾斯通的執行長柏珂龍進行的,本書作者皮耶魯齊的牢獄之災也是因為這宗收購引起的。前面我們講到阿爾斯通因為行賄事件被美國調查,但是阿爾斯通的執行長柏珂龍一直採取不合作的態度,美國司法局為此對阿爾斯通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安排了大量內線,收集了大量的罪證準備起訴阿爾斯通公司。

於是皮耶魯齊作為阿爾斯通的高管第一個被美國司法局逮捕,緊接著阿爾斯通的其他高管也接二連三的被逮捕,據作者猜測,這些行為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逼迫阿爾斯通的負責人柏珂龍先生就範。阿爾斯通的整個行賄都是在柏珂龍掌管公司時實施的,如果只是為了打擊腐敗行為,那麼很明顯美國司法部首要逮捕的就是柏珂龍,但是美國司法部在完全有機會、有證據的情況下卻並沒有對柏珂龍進行逮捕,也沒有發起訴訟,這些行為都讓作者有理由懷疑柏珂龍與美國司法部之間達成了某些協議,雖然柏珂龍始終沒有承認。

皮耶魯齊被捕後的種種巧合,讓他不得不懷疑自己成為了通用電氣收購阿爾斯通的一枚棋子:通用電氣通過美國司法部調查阿爾斯通的行賄迫使柏珂龍將阿爾斯通的能源業務廉價賣給通用電氣。整個收購設計得十分精巧,先是通過逮捕皮耶魯齊等阿爾斯通的高管給柏珂龍施壓,間接告訴柏珂龍美國司法部已經掌握了阿爾斯通的所有罪證,完全可以通過司法手段逮捕柏珂龍。作為一個不起眼的參與者美國司法部可以給皮耶魯齊安排一個125年的刑期,柏珂龍作為主要負責人,其量刑起碼是皮耶魯齊的十倍以上!面對這種壓迫,最終柏珂龍接受了通用電氣收購阿爾斯通的能源業務,當然他的理由是冠冕堂皇的:這有利於阿爾斯通的發展!

作為法國的明星工業企業,阿爾斯通的能源業務涉及到法國的核能等戰略設施,這讓兩家商業企業的收購案上升到了國家層面,如果阿爾斯通被美國企業收購,將意味著未來法國的核電站甚至是核動力航空母艦都落入了美國人的控制,如果有一天法國不遵從美國意願,美國人完全可以讓收購了阿爾斯通能源業務的通用電氣停供法國的核設施零部件,法國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將成為一堆廢鐵。

於是法國政府內部開始有人想方設法阻止這場收購的發生,但是美國在歐洲的布局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法國的精英階層中有大量的人得到了美國的實際好處和思想宣導,雖然阿爾斯通的能源業務會影響到法國的戰略利益,但是阿爾斯通畢竟不是國有公司,國家也沒有控制權,其最終在某些統治階層的影響下回歸商業,而通用電氣為此付出的僅僅是一些增加法國工作崗位之類的空頭支票,最終阿爾斯通能源業務被通用電氣收購後,不但沒有實現增加工作崗位的承諾,相反還進行了大規模的裁員。

過了法國政府這道坎後,通用電氣收購阿爾斯通能源業務,還需要跨過歐盟這最後一道屏障,這筆收購案必須得到歐盟的批准!歐盟專家擔心交易會對歐洲能源市場產生影響,尤其體現在大型燃氣汽輪機的相關市場上:本次收購前,通用電氣就是這類設備的最大製造商,阿爾斯通的市場份額在全球市場中排行第三。一旦阿爾斯通被收購,通用電氣就會在歐洲達到近乎壟斷的地位。

通用電氣

為了勸誘歐盟,通用電氣做出了讓步,同意將一部分資產,主要包括幾家電廠的維修合同,留給一個規模更小的義大利安薩爾多公司。這樣一來,通用電氣對市場的主導地位將會下降,通用電氣希望藉此獲得歐盟委員會的同意,但是,談判仍然沒有進展。

這個時候通用電氣又想起了法國政府,或許是出於美國方面的各種壓力,法國政府竟然奇蹟般的選擇了支持這項收購案達成,並敦促歐盟儘快同意通用電氣對阿爾斯通能源業務的收購。雖然歐盟從自身利益上考慮並不同意這樁收購案,但是阿爾斯通畢竟是法國企業,現在法國政府都同意其被收購了,外人也不好再阻攔。

2015年11月2日,這項交易終於塵埃落定。在《回聲報》的報導中,通用電氣CEO對這次「戰略性」收購表示慶賀,甚至稱其為「整整一代人難得一見的幸事」。只有兩手空空的法國人民眼含熱淚,為失去的國之重器哭泣不已。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給大家分享到這裡,明天將給大家分享本書的最後一部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揭秘美國是如何設置陷阱,利用「長臂管轄」進行斂財和打擊他國企業。大家可以先關注自媒體號「利活科技」,以免找不到。

相關焦點

  • 起底美國陷阱:政商聯手打壓競爭對手,通用電氣曾在關鍵時刻登場
    美國通用電氣曾在關鍵時刻登場,針對法國企業阿爾斯通的陷阱已經布設好。在誘逼「獵物」進入陷阱時,美國企業和政府又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呢?我們要從美國通用電氣這家企業創立之初說起。而通用電氣,正是炙手可熱的「旋轉」對象。在《起底美國陷阱(一)| 長臂設伏,套路和起源》中,譚主提到了在前臺主導逮捕的司法部和在微妙時刻出面表達收購意圖的通用,而它們兩者之間的連接點,正是這扇旋轉門。
  • 美國陷阱:昨日法國的阿爾斯通,今日中國的華為、TikTok
    就是這樣一家可以稱之為法國國寶的公司,卻在2014年被美國通用電氣17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自己的核心部門。這項收購在當時轟動了世界能源圈,這種分量的公司法國人怎麼會輕易賣給外國公司呢,所有人都無法理解。直至2019年,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的《美國陷阱》一書出版,事情的真相才浮出水面。
  • 阿爾斯通的收購大戰——一事窺通用電氣強大之源
    這一次我並不打算全面介紹通用電氣的發展史,而是介紹通用電氣收購阿爾斯通電力業務的過程,也算是一樁陳年舊事了。這實際上是帶有一些政治意義的。阿爾斯通曾經也是電氣行業的巨頭,儘管起步比較晚。二戰後阿爾斯通成立,經歷了半個世紀的發展,已經成為了法國工業明珠之一。
  • 任正非桌上的《美國陷阱》:阿爾斯通悲劇,是孟晚舟案的前車之鑑
    在那個時候,幾乎世界上每4個燈泡,就有一個的電力技術是來自阿爾斯通的。 2013年4月14日,阿爾斯通鍋爐部全球負責人弗雷德裡克 皮耶魯齊原本打算在紐約中轉後前往墨西哥開通業務,卻未曾想剛下飛機就被美國司法人員戴上了手銬,開啟了他長達六年的牢獄之災。
  • 《美國陷阱》:逮捕孟晚舟,是美國一手策劃的陰謀
    從2013年4月14日在美國被逮捕,到通用電氣成功收購阿爾斯通電力業務之後於2018年出獄回到法國,皮耶魯齊一共在美國被關押了將近五年。出獄之後的皮耶魯齊將這一段經歷寫成了一本書,書名為《美國陷阱》。為什麼說這是一場精心布局的陷阱在作者看來,自己在美國被捕入獄,阿爾斯通高層被逼賣掉其全球電力業務,從而使得阿爾斯通這顆法國工業王冠上的明珠被拆解這一系列事件,是美國司法部門和通用電氣精心布局的陷阱。首先,美國司法部對作者本人和阿爾斯通發起調查所依據的法律是《反海外腐敗法》。
  • 【深度】從東芝到阿爾斯通,美國「厚黑」劣跡斑斑
    這家曾經全球數一數二的晶片巨頭,最終在2018年將其晶片業務出售給美國併購公司貝恩資本,黯然退出晶片製造行業。肢解阿爾斯通,美國人設的局去年5月,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辦公桌上的一本書引起廣泛關注。這本名為《美國陷阱》的書以法國名企阿爾斯通(Alstom)的遭遇為例,揭露美國對外國企業巧取豪奪的黑幕。
  • 孟晚舟為什麼被緊盯不放,迫使華為成為阿爾斯通第二?
    那麼,美國是不是有想法通過逮捕一個高管,從而以此為藉口遏制制裁華為的發展呢,並且近些年中國企業確實在某些領域引領了國際,從而觸及影響了美國人的利益。此外美國司法部通過逮捕高管迫使對方企業屈服的事情是有先例的,那就讓我們看看阿爾斯通被收購事件。
  • 孟晚舟如何拆解《美國陷阱》「經典套路」?|孟晚舟事件|美國陷阱|...
    通用電氣與美國司法部的「天衣無縫」這是一場「經濟戰爭」:• 從 2000 年開始,通用電氣以承諾幫助目標公司管理層與美國司法部談判為誘餌,收購理想的獵物。阿爾斯通是 10 年內的第五個獵物。GE 前執行長伊梅爾特是一個談判專家,他說:•商場如戰場。
  • 華為TikTok的遭遇不是第一次出現,阿爾斯通告訴你:美國是慣犯
    美國的通用電氣與阿爾斯通是競爭企業,在之前美國通用電氣同美國政府的一系列操作成功的收購了阿爾斯通,使通用電氣在該行業發展成為壟斷者甚至成為了法國核電站的實際控制者,法國在阿爾斯通事件上並不是僅在經濟層面有所損失,在各個方面都損失巨大,也從此失去了電氣行業領導者的地位。
  • 盤點美國昔日的巧取豪奪:東芝、阿爾斯通經歷了什麼?
    而在2017年,這家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廠商被美國貝恩資本主導的「日美韓聯合體」最終以2萬億日元成交價完成對東芝快閃記憶體晶片業務的收購。早期阿爾斯通曾是法國工業明珠,在電力、能源和交通領域上都處在全球領先的位置。阿爾斯通在電力能源方面出色的表現自然受到美國的關注,而美國的通用電氣則是阿爾斯通的競爭對手。 2019年初,一本名為《美國陷阱》的著作讓一家名為阿爾斯通的法國公司進入大眾視野。 該書的作者為該公司前高管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和一名法國記者。
  • 美國如何打壓它國科技企業?阿爾斯通早已淪陷,華為還在殊死博弈
    2010年,阿爾斯通已向當地支付諮詢費的方式,在埃及、沙特、巴哈馬以及印尼等國家拿到了價值四十億美元的訂單。其中一部分的資金就是通過阿爾斯通美國分公司支付的,這就給了美國司法部介入的藉口。直到阿爾斯通被通用電氣收購還被釋放,此時已經被關了一年多。與此同時,美國司法部對於阿爾斯通開出了八億美元的天價罰單。
  • 今天的華為是否讓法國想起了7年前的阿爾斯通
    小至日常使用的燈泡,大至萬噸航母的心臟都能看到阿爾斯通的先進技術。毫不誇張地說,它在法國的地位就像美國的蘋果,中國的華為和日本的索尼一樣。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樣一個巨頭,卻在2014年把自己的核心業務賣給了美國的通用電氣,震動了世界能源行業。
  • 《美國陷阱》:在機場被抓的那一刻,我還天真的以為,會沒事的
    早在2011年,美國就以因國家安全理由,美國政府阻止華為收購美國伺服器技術公司3Leaf。美國不光阻止國外公司收購本國公司,還利用手段幫助本國企業強行收購他國企業。防不勝防的美國陷阱,你能想到的電影情節都在這裡豆瓣上有一本評分很高的書—《美國陷阱》,不僅在中國,全世界都有很高的銷售量。
  • 美國陷阱背後有個全球法律帝國,中國怎麼應對
    一、「美國陷阱」的雙重含義:「司法陷阱」與「經濟/政治陷阱」法國阿爾斯通公司是世界工業巨頭之一,也是法國傳統工業的驕傲。這家公司在能源電力和環境控制系統等領域都處於世界第一。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界之後,公司在併購擴張過程中由於受到次貸危機影響而幾度陷入財務危機。美國電力巨頭通用公司很快就瞄上了這塊肥肉,並展開了收購阿爾斯通的商業談判。
  • 美國的「厚黑史」
    這家曾經全球數一數二的晶片巨頭,最終在2018年將其晶片業務出售給美國併購公司貝恩資本,黯然退出晶片製造行業。肢解阿爾斯通,美國人設的局去年5月,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辦公桌上的一本書引起廣泛關注。這本名為《美國陷阱》的書以法國名企阿爾斯通(Alstom)的遭遇為例,揭露美國對外國企業巧取豪奪的黑幕。
  • 美國是如何吃掉法國的華為:阿爾斯通,法國一句怨言不敢說
    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前高管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寫了一本書《美國陷阱》,講述的是自己的親身經歷,美國政府為打擊本國企業的競爭對手,是如何依靠「長臂管轄」,利用巨額罰款將阿爾斯通這個世界500強企業拆解的。都說美國人霸道,我們平常人壓根沒機會見識一下,中國人看到美國人都是樂呵呵的,有很多的還崇洋媚外,壓根不會把她們跟世界警察扯上關係。但美國人做了很多的噁心事總會水落石出的。
  • 美國紅眼病又犯了,東芝、阿爾斯通到華為:美國打壓對手的黑歷史
    縱觀歷史,只要是認為會對自身構成威脅的對手,美國從來都不手軟,除了我們國家的華為、Tik Tok外,美國打壓對手的黑歷史中比較突出的還有日本的科技巨頭東芝,法國的能源和運輸業巨頭阿爾斯通。此外,德國西門子公司也因2016年的賄賂行為,向美國政府繳納了總額高達16億美元的罰金——當時,該公司正與美國的通用電氣在發電機和自動化技術領域展開競爭。
  • 阿爾斯通消亡史——華為、Tik Tok的後塵?
    在埃及、沙特、印尼等市場,阿爾斯通憑藉雄厚的實力搶走了通用電氣的訂單,高達40億美元。2013年,通用電氣狀告阿爾斯通,說他們的業務是通過行賄而拿到的。而且通用僱傭了龐大的律師團,律師團裡的很多人之前在美國司法部工作。
  • 隱秘戰爭:多國「華為」如何掉入「美國陷阱」
    然而,很不幸,它的對手通用電氣,是一家美國企業。從2002年到2010年,阿爾斯通在巴西、埃及、沙特、印尼等國的電力建設採購項目中,從通用電氣手中搶走了大約40億美元的業務。也就成了通用電氣的眼中釘。既然業務競爭不過,那就動用官方力量吧!
  • 孟晚舟不會跳進「美國陷阱」
    針對此事,我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我看到報導的時候,就想起了2013年法國阿爾斯通公司高管皮耶魯齊的遭遇,在他寫的《美國陷阱》這本書裡有非常詳細的描繪。」那麼,華春瑩談到的《美國陷阱》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作為一家法國企業,阿爾斯通曾是全球交通運輸和電力基礎設施領域的領航者,風頭一度蓋過美國「同行」通用電氣,也因此招致美國政府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