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技術絕不可濫用

2020-12-24 中國法院網

2020-12-18 08:49:42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楊玉龍

 

  近日,東莞某公廁取廁紙竟然需要人臉識別,媒體報導後,雖然該設備終止使用並改用常規的方式免費提供紙巾,但還是引發網友熱議。

  人臉識別技術的運用的確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但過多過濫難免會給人們帶來不便,甚至埋下個人信息洩露的風險。據《人臉識別應用公眾調研報告(2020)》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使用過人臉識別,六成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有濫用趨勢。另外,人臉識別也給個人的財產及生命安全埋下風險隱患。此前多家媒體報導,在閒魚、轉轉等二手電商平臺上,就有人臉信息售賣,5毛錢一份。

  人臉識別技術不能濫用,更須確保安全。法規的完善是首要的,工信部近日發布的《APP用戶權益保護測評規範》10項標準和《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最小必要評估規範》8項系列標準顯示,規定按「最小必要」等原則,規範個人信息收集,其中就包括人臉信息。這需要積極推進落地。同時行業標準也亟待建立完善,從而讓刷臉有規可循。

  其次,應該在打擊洩露個人隱私上施力。除了要求採集者堅守道德底線,通過技術等手段保護好人臉採集信息數據外,監管部門對惡意洩露他人人臉和身份信息的違法行為以及倒賣人臉信息的黑色產業鏈,也有必要加大打擊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網信辦正在對《常見類型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APP)必要個人信息範圍》公開徵求意見,也出臺相關細則並徵求意見,擬規定網絡直播、短視頻、新聞資訊、運動健身、瀏覽器、電子圖書、拍攝美化等APP,無須個人信息就能使用。可見,相關規定的完善,也有利於規避人臉「裸奔」現象的出現。


 

相關焦點

  • 探秘人臉識別技術
    文章轉自傳感器技術,作者:毛富利 自從iPhone 8啟用人臉識別解鎖首先應用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上之後,到現在人臉識別已經在各種應用環境中使用,且技術越來越成熟和靈敏。 那麼,什麼是人臉識別技術?這到底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呢?
  • 人臉識別技術及應用
    人臉識別作為一項網際網路領域熱門的技術,在網際網路產品很多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  一、人臉檢測  人臉檢測是指從一張圖片中識別出屬於自然人的部分圖像區域的一種產品技術,也是人臉識別最初的指代意義。經過多年的技術改進和研發,目前已經可以實現一張圖片中多個人臉的識別檢測,以及視頻流中的人臉檢測。  人臉檢測最開始的應用是在數位相機上面,大家都知道以前的數位相機上都有一個人像模式,人像模式的基本原理就是對取景框中的影像進行處理,識別出其中屬於自然人的圖像區域,並將相機設置對焦在這個區域上,這樣拍攝出來的圖片中人臉就比較清晰。
  • 人臉識別技術的出錯率令人擔憂
    如果你居住地的轄區警察使用人臉識別軟體來識別抗議者,這種情況很有可能發生。專家告訴Digital Trends,大多數人臉識別技術都訓練過識別白人男性面孔,也就是說非白人以及女性的出錯率很高。ImageWare Systems是與執法部門進行人臉識別合作的網絡安全公司。
  • 繼人臉識別 體態識別技術不斷突破
    如今,人臉識別的優勢和商用價值經過不斷深入逐漸被開發出來,在各產業得到廣泛應用,人臉識別是生物識別技術的其中一種,生物識別還包括指紋、虹膜識別等,繼人臉識別技術,體態識別技術也在不斷的突破創新,體態識別是以人的形態作為識別的技術,當下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前景價值。
  • 人臉識別技術的原理是什麼呢?
    從二十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後以來,人臉識別系統也在慢慢地步入市場,人臉識別系統是安防領域的應用之一,也是安防領域的一道重要防線。白天的時候,光線充足,人臉識別系統可以清晰地拍出人臉的相片,完成快速比對和識別,那人臉識別監控晚上能看清楚人臉,完成識別嗎?人臉識別技術的原理是什麼呢?
  • 人臉識別技術為何得到廣泛應用,人臉識別終端應用場景
    在人工智慧時代,人臉識別技術在人們的生活工作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從刷臉支付、手機刷臉解鎖到無人超市的人臉識別應用,「刷臉」應用場景越來越多,「人臉」成為了人們身份的標誌。那麼在人工智慧技術中,人臉識別技術為何得到廣泛的應用,人臉識別終端應用的場景有哪些?
  • 人臉識別技術帶來的新機遇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視覺技術、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技術的急速發展,人臉識別技術在各國出現了爆發式增長,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  人臉識別技術帶來的新機遇  人臉識別技術經歷了可見光圖像人臉識別、三維圖像人臉識別/熱成像人臉識別、基於主動近紅外圖像的多光源人臉識別三層進化過程,逐漸緩解和解決了光線等環境的變化對於人臉識別的影響,加之算法的不斷精準演化,人臉識別技術逐漸進入越來越多新的應用領域。
  • 如何實現人臉識別門禁技術?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現在的中國已經邁入5G時代,人工智慧技術也正逐步廣泛運用到了各行各業中,尤其人臉識別技術,已在各大行業中廣泛使用。 人臉識別技術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生物識別技術。主要涉及4個方面的功能:對獲取的原始圖片的預處理、人臉定位、人臉特徵參數提取和人臉資料庫比對識別。
  • 人臉識別技術原理、應用及示例
    一、人臉識別技術的工作原理二、人臉識別的優勢和局限性三、人臉識別的應用場景和示例一、人臉識別技術的工作原理簡單說,人臉識別軟體就是使用多種測量方法和技術來掃描人臉,包括熱成像、3D人臉地圖、獨特特徵(也稱為地標)分類等分析面部特徵的幾何比例,關鍵面部特徵之間的映射距離,皮膚表面紋理。
  • 令人著迷的人臉識別技術
    很少有生物識別技術 像人臉識別一樣能激發起人們對未來的遐想和期盼。 同時它的到來也引起了我們對科技發展深切的關注和令人驚訝的反應。面部識別是使用面部識別或驗證一個人身份的過程。進行面部檢測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它通過檢測並定位到圖像和視頻中的人臉,通過面部捕獲臉部信息為一組的基礎上,進行人臉匹配過程驗證兩個人臉是否屬於同一個人,今天,它被認為是所有生物特徵測量中最便捷的。並且有充分理由證明,例如我們不是通過觀察指紋或虹膜來識別自己,而是通過觀察面部來識別自己。
  • 基於python語言的人臉識別技術
    人臉識別技術,如果往深了研究,很難,現在已經有團隊致力於研究3D人臉識別技術。本文還是基於python成熟的函數庫(模塊)dlib對人臉識別進行簡單的介紹。首先看一下效果圖,首先給出對人臉的68個特徵點進行提取的效果圖:再給出識別的效果:因為代碼中的算法是,與資料庫中圖片歐式距離最小的,則判斷為該候選人。所以雖然左右兩位朋友不在資料庫中,但是也給出了識別結果。後期改進可以判斷,當歐式距離大於某個門限時,則判定為未知人員。下面對人臉識別技術進行詳細介紹。
  • 人臉識別系統技術原理
    人臉識別系統技術原理,攝像機捕捉圖像後,對它進行灰度校正,光線補償,灰度變換,直方圖均衡化,歸一化,幾何校正,噪聲過濾,銳化,以及圖像增強等預處理,通常採用直方圖特徵,顏色特徵,模板特徵,結構特徵及Haar特徵在圖像中準確標定出人臉的位置和大小,基於以上特徵採用Adaboost算法,LBP算法訓練級聯分類器
  • App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安全問題
    得益於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和海量數據的累積,人臉識別應用在近年呈現出加速落地的態勢。大到智慧城市建設,小到手機客戶端的登錄解鎖,都能見到人臉識別技術的影子,2019年更被很多人稱為「人臉識別大規模商用元年」。然而正如所有新技術一樣,人臉識別也開始呈現出「雙刃劍」效應,在提高社會效率、增加便利性的同時,在隱私、安全、公平等方面亦引發了諸多爭議。
  • 人臉識別技術原理與實現方式
    人臉識別技術原理與實現方式 電子發燒友 發表於 2019-02-05 11:16:00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臉」也將成為數據的一部分,人臉識別如何實現?
  • 以貌取人 人機大戰裡的人臉識別技術
    人臉識別技術▲ 那麼什麼是人臉識別技術呢?    人臉識別技術,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技術,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分析和識別。▲ 推動人臉識別技術的關鍵人物——馬雲    是什麼力量使人臉識別在短短兩三年的時間裡,就實現了如此巨大的變化、迅猛的發展呢?
  • 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
    近年來,人工智慧在國內狂飆突進,科技巨頭扎堆布局,越來越多的產業資本也開始關注人臉識別,人臉識別等自動識別技術漸成趨勢。人臉識別技術逐漸在智慧城市、公共安全、軌道交通、政府治理及交通等行業的應用。2015年以來,國家持續出臺利好政策,推動了人臉識別在金融、安防、醫療等領域的應用,為中國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 前沿 | 人臉識別技術走到了「十字路口」
    人臉識別從早前刷臉才能進小區引發抵制,到遊客狀告動物園未經同意採集人臉信息的勝訴,再到售樓處戴頭盔看房、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星級公廁人臉識別取廁紙等事件陷入輿論漩渦……作為人工智慧產業應用落地的「排頭兵」,人臉識別從備受推崇的技術「風口
  • 前沿|人臉識別技術走到了「十字路口」
    文淵智庫研究員王超接受科普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諸如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都是生物特徵識別,但人臉識別更容易被記錄和盜取。廣義的人臉識別實際包括構建人臉識別系統的一系列相關技術,包括人臉圖像採集、人臉定位、人臉識別預處理、身份確認以及身份查找等;而狹義的人臉識別特指通過人臉進行身份確認或者身份查找的技術或系統。
  • 人臉識別技術在銀行系統中的意義
    可以預見,人臉識別技術在商業銀行領域的潛在價值將被不斷發掘提升,在保障服務安全性、節約客戶時間、提升客戶體驗、整合與挖掘數據資源等方面具備廣泛的應用前景。  人臉識別技術概述  人臉識別技術是以身份檢索或校驗為目標,通過從給定的靜態或動態圖像中提取人臉信息等手段,與資料庫中已知身份人臉進行匹配的過程。
  • 探析人臉識別技術原理及其技術發展方向
    近日,人臉識別技術因多次在抓逃犯的過程中「立功」,再度走「紅」。從20世紀60年代起,人臉識別研究開啟,發展到今天有哪些進展?該產業裡的競爭,是人工智慧投資泡沫帶來的浮躁,還是市場規模將持續突進? 何謂人臉識別技術? 20世紀60年代,人臉識別工程化應用研究正式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