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購電動汽車贈2000元電費、研發動力電池給補貼,安徽合肥另類政策...

2020-12-23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回收動力電池電量給予不高於20元/kWh的回收獎勵,單個企業不超過500萬元;充電服務費按照發改部門核定範圍執行的,依據實際充電量給予運營商不高於0.6元/千瓦時的獎勵;新購和使用的新能源乘用車個人用戶,給予2000元的電費獎勵;對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新開發的性能優化的動力電池產品,將給予實際研發費用的30%補助,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

隨著復工復產政策落實,汽車廠家也陸續推出新款新能源車型為汽車市場增添活力。

今年以來,受疫情等綜合因素的影響,新能源汽車銷售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來自合肥市科技局的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合肥市新能源汽車銷售同比下滑了67.05%。而好消息是合肥市政府已最新出臺了若干政策,助推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其中,個人新購和使用新能源乘用車,將獎勵2000元的電費。

門店:

疫情期間,新能源汽車銷量受影響

記者從合肥一家新能源汽車4S門店了解到,從2月中旬復工,剛開始那個階段門可羅雀,銷量慘澹;進入4月之後,新能源汽車銷售情況有所回暖;目前已經恢復到正常情況的80%的水平。但要想恢復如常,預計還需要一段時間。

記者調查發現,新能源汽車銷售遇冷較為普遍。合肥長安汽車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高級經理席慶芝說,今年以來,因為受到疫情等多重因素的綜合影響,長安汽車新能源汽車銷售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部門統計:

一季度全市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明顯

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11.4萬輛,同比下滑了56.40%。今年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8.0萬輛和7.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1%和26.5%。

而在合肥,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情況如何呢?對此,合肥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一季度,合肥市新能源汽車銷量為0.55萬輛,同比下滑67.05%,回落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最新動作:

支持政策僅兩天就印發實施

針對實際情況,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起草了《關於推動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的若干政策》。5月7日,合肥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該《若干政策》。僅2天後,《若干政策》正式印發實施。

對此,合肥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鼓勵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越早實施,越有利於更好地發揮政策的引導和激勵作用。「這些政策的實施,將有助於合肥市發展綠色交通,支持綠色出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節能減排:

回收電池單個企業獎勵不超過500萬元

此次《若干政策》明確,從現在起,整車生產企業新銷售的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下同),依據車輛年度實際運行碳減排情況給予一次性減排獎勵。

獎勵標準為乘用車、物流車、客車減排每千克碳分別給予整車生產企業不高於12元、4元、2元的獎勵。減排量聽上去「高大上」,其實簡單理解也不難。按照目前的減排量換算標準,專業人士介紹,「減排0.627千克碳,相當於節約了1升汽油;而減排0.717千克碳,相當於節約了1升柴油。」

同時,為了支持企業建立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系統,對回收處理本地整車配套及生產的動力電池,合肥市將給予一定獎勵。具體標準為:回收電池電量給予不高於20元/kWh的回收獎勵,單個企業不超過500萬元。

支持充換電:

每千瓦時最高獎勵不高於0.6元

今後,接入本市充電運營管理平臺(合肥市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平臺,下同)的公共充電設施,且充電服務費按照發改部門核定範圍執行的,依據實際充電量給予運營商不高於0.6元/千瓦時的獎勵,獎勵不超過發改部門核准的充電服務費上限。

另外,《若干政策》還提出,面向社會提供充換電服務,且接入本市充電運營管理平合的公共充換電設施,依據實際充電量給予運營商不高於0.6元/千瓦時獎勵。

降低成本:

個人新購乘用車獎勵2000元的電費

為降低運營成本,從現在開始,對運營新能源汽車的單位用戶,運營規模不少於100輛,且單車行駛裡程達到1萬公裡的,對其新購置的新能源汽車給予3000元/輛的一次性運營獎勵。

同時,新購和使用的新能源乘用車個人用戶,給予2000元的電費獎勵。需要說明的是,轉讓、過戶外地的車輛將不予獎勵,個人用戶當年不重複享受。

使用環境:

1.5噸以下特色電動物流車可上高架

此前,《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綠色出行實施方案(2017-2020年)》出臺時明確,在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停車場,新能源汽車每天免費停2次,每次不超過5小時。在市區道路臨時泊車位,新能源汽車停車2小時內免費,超過2小時減半收費。合肥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優惠收費政策已列入《若干政策》,繼續實施。

此次《若干政策》最新提出,電動物流用車可在城區地面道路行駛,1.5噸以下從事公共服務、應急搶險等特殊行業的電動物流車可在高架道路、立交橋上行駛。合肥市交警部門將依據電動物流車車輛種類及使用性質,發放市區禁行道路通行證。可以期待的是,今後在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環境會進一步優化。

研發創新:

給予企業實際研發費用的30%補助

在研發創新方面,合肥市將鼓勵企業建設國家、省市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支持「車電分離』」等新型商業模式發展,鼓勵企業進一步提升整車安全性、可靠性。

對整車企業開發具有先進底層作業系統、電子電氣系統架構和智能化網聯化特徵的全新新能源汽車整車或平臺,給予實際研發費用的30%補助,最高不超過4000萬元。

另外,對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新開發的性能優化的動力電池產品,經審核認定,合肥市將給予實際研發費用的30%補助,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

培育產業鏈:

單個項目最高補助不超過1000萬元

接下來,合肥市還將支持企業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對單個項目總投資在3000萬元以上的新引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項目,按照固定資產投資額的5%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同時,對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智能化改造項目,《若干政策》明確,「最高給予設備投資額20%的獎補,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的設備投資補助。」

推廣應用:

加快出租汽車「油(氣)改電」換購

合肥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還將加快推廣應用純電動巡遊出租汽車,建設完善充電服務設施,加快實施出租汽車「油(氣)改電」換購計劃。

對純電動巡遊車運營給予一次性補助,對油氣雙燃料巡遊車提前報廢更新為純電動車的給予一次性獎勵,具體標準按照去年合肥市出臺的《推廣應用純電動巡遊出租汽車的實施意見》執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購買電動汽車的合肥人注意了! 個人新購電動汽車有2000元電費獎勵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綜合因素的影響,新能源汽車銷售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來自合肥市科技局的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合肥市新能源汽車銷售同比下滑了67.05%。而好消息是合肥市政府已最新出臺了若干政策,助推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其中,個人新購新能源乘用車,將獎勵2000元的電費。
  • 合肥新購新能源獎勵2000元電費 新引進項目最高補千萬元
    在降低運營成本方面,對運營新能源汽車的單位用戶,給予3000元/輛的運營獎勵。對新購和使用新能源乘用車的個人用戶,給予2000元的電費獎勵(或選擇兌換為「合肥充電」2800元充電費用儲值券)。,給予2000元的電費獎勵……記者20日從合肥官方獲悉,該市出臺新政,發展綠色交通,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 合肥新購新能源乘用車獎勵2000元電費 新引進項目最高補千萬元
    中新網合肥8月20日電 (記者 吳蘭)對新引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項目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補助,對新購和使用新能源乘用車的個人用戶,給予2000元的電費獎勵……記者20日從合肥官方獲悉,該市出臺新政,發展綠色交通,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 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 合肥購新能源乘用車獎勵2000元電費
    (文/張鈺翊)推廣新能源汽車,各地方省市的支持政策仍在陸續出臺。近日,合肥市出臺了《合肥市推動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若干政策》(以下簡稱:新政)以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政旨在鼓勵節能減排、支持充換電設施運營、加快推廣應用純電動巡遊出租汽車、支持研發創新、優化使用環境等。
  • 合肥放大招,多地發布政策補貼,新能源汽車迎「最強風口」丨行業風口
    在攻關核心技術方面,合肥市提出每年組織實施一批關鍵技術研發項目,重點突破整車集成、動力電池、電驅動、智能網聯、輕量化以及前瞻性技術。不斷提升基礎關鍵技術、先進基礎工藝、基礎核心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等研發能力,在新能源汽車整車、動力電池、驅動電機、智能網聯等方面形成技術領先優勢。在培育產業生態方面,明確要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強鏈、補鏈、延鏈。
  • 合肥發布新能源汽車最新政策!支持燃料電池系統、氫儲運等技術研發...
    》;其中,在攻關核心技術方面,合肥市政府指出,要支持燃料電池系統、氫能儲運、車載儲氫等燃料電池汽車相關技術研發。依託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設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發,爭創國家級技術(製造、產業)創新中心。統籌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支持建設具備CMA資質的新能源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立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虛擬仿真和測試驗證平臺,提升整車、關鍵零部件的測試評價能力。參與制定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建立新能源汽車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綜合標準體系。
  • 2020年各地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來襲!
    其中提出,個人購買純電動汽車將享受3000元充電費用補貼,高層次人才、參加湖北抗疫人員購買純電動汽車,可享2萬元的人才綜合獎勵;純電動汽車可不受公交車道及有關機動車分時段、分車型禁行限制,每次可免費停車2小時(不含充電時間)。
  • 深圳:新購或置換新能源小汽車可享財政補貼
    記者昨日獲悉,深圳最新出臺政策措施,放寬個人新能源小汽車增量指標申請條件,擴大個人增購新能源小汽車車型範圍,對個人新購新能源小汽車給予綜合使用財政補貼
  • 2018年7月新政匯總 多條動力電池回收相關政策出爐
    6.財政部等四部門:對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船稅電動汽車資源網獲悉,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四部門共同發布了《關於節能 新能源車船享受車船稅優惠政策的通知》。通知提到,將對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船稅。免徵車船稅的新能源汽車是指純電動商用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商用車。純電動乘用車和燃料電池乘用車不屬於車船稅徵稅範圍,對其不徵車船稅。
  • 石市出臺新能源汽車消費補貼政策
    5000元至1萬元的補貼。 據了解,此次新能源汽車促銷活動主要在符合條件的汽車企業(4S店)開展。活動將採取促銷直補的方式,對在參與活動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買家用純電動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的個人消費者給予資金補貼。根據新能源汽車裸車銷售價格,分為10萬元以上車型及10萬元以下車型兩個檔次。
  • 合肥新能源汽車跑得越遠獎補越多!最高可補⋯
    8月20日,合肥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並對外發布《合肥市推動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若干政策》政策解讀。其中,合肥市將依據新能源汽車車輛年度實際運行碳減排情況給予整車企業一次性減排獎勵。獎勵標準為乘用車、物流車、客車減排每千克碳分別給予整車生產企業不高於12元、4元、2元的獎勵。
  • 合肥擬與蔚來汽車合作推廣建設換電設施
    7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獲悉,該市黃懷交口停車場、高鐵南站P4停車場等多個場站的充電設施將於今年第三季度投入使用。按照計劃,合肥市下一步擬與蔚來汽車合作推廣建設換電設施,計劃在2020、2021年新增換電設施40座。
  • 買「國六」新車補貼5000元!佛山汽車補貼政策終落實錘
    早在今年2月份,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就發布了《關於印發佛山市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升級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規定對購買「國六」標準排量汽車的消費者給予2000元-5000元的資金補助,該規定自2020年3月1日實施,有效期1年。疫情期間,佛山成全國首次出臺措施鼓勵汽車消費的城市。
  • 石家莊出臺新能源汽車消費補貼政策:買一輛新能源汽車最高補貼...
    繼發放300萬元促消費「惠民紅包」後,市政府近日研究決定,12月15日至31日,市財政將補貼1000萬元用於開展新能源汽車促消費活動,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將可以獲得5000元至10000元的補貼。汽車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增長空間大,帶動效應強,是當前擴大實物商品消費、促進消費升級的重要領域之一。
  • 深圳出臺補貼政策,鼓勵動力電池回收
    、充電設施建設補貼及動力電池回收補貼,深圳成為國內首個設立動力電池回收補貼的城市。我國雖然在在動力電池回收領域出臺了相關政策,但動力電池回收系統卻尚未建立起來,動力電池回收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中的難題之一。
  • 深圳發改委:對新購新能源小汽車的個人消費者給予綜合使用財政補貼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及《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發改就業〔2020〕293號)等文件精神,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特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 純電動補貼2萬元/車!深圳大力推廣新能源車,相關政策年內有效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推動深圳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該《若干措施》中提出了多項有力的政策舉措,涉及放寬個人新能源小汽車增量指標申請條件、對個人新購新能源小汽車給予綜合使用財政補貼、加大新能源汽車停車優惠力度等多方面內容。需要指出的是,該文件自2020年6月7日起執行,至2020年12月31日止。文件有效期屆滿後,相關政策措施不再執行。
  • 萬事俱備只待東風 電動汽車造車大潮將至|電動汽車|動力電池|互聯...
    圖表 6 新建電動乘用車企業投資管理要求《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新建企業投資項目的投資總額和生產規模不受《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有關最低要求限制,由投資主體自行決定。新建企業可生產純電動乘用車,不能生產任何以內燃機為驅動動力的汽車產品。
  • 打算買車的用戶請注意,多省市齊發,新一輪新能源補貼政策已就位
    該規劃表示,截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將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水平和社會運行效率的提升。
  • 大眾汽車(安徽)正式成立 打造在華電動出行新基地
    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迪斯博士表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承載著我們助力中國電動出行發展的堅定承諾。在未來的三年中,我們將通過這座位於安徽的研發中心,開發基於MEB平臺的車型和全新的純電動產品矩陣,並提供領先的技術解決方案。今年約10億歐元的投資,將加速大眾汽車(安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