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臺補貼政策,鼓勵動力電池回收

2021-01-07 新車評

深圳明確出臺政策補貼,鼓勵動力電池回收

關鍵詞:   深圳   電池回收   補貼

深圳市財政委員會、深圳市發改委聯合發布了《深圳市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簡稱《政策》),共設置了三類補貼政策,包括車輛購置補貼、充電設施建設補貼及動力電池回收補貼,深圳成為國內首個設立動力電池回收補貼的城市。

我國雖然在在動力電池回收領域出臺了相關政策,但動力電池回收系統卻尚未建立起來,動力電池回收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中的難題之一。對此,深圳明確出臺政策補貼,鼓勵動力電池回收:

補貼對象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承擔動力蓄電池回收的主體責任,對按要求專項計提動力蓄電池回收處理資金的,深圳市發展改革委按程序對汽車生產企業給予補貼。

補貼標準

《政策》規定,對於在深圳銷售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包括本地生產企業和外地生產企業在深圳授權的法人銷售企業,應按20元/千瓦時的標準專項計提動力蓄電池回收處理資金。對按要求計提了動力蓄電池回收處理資金的,按經審計確定的金額的50%對企業給予補貼,補貼資金應專項用於動力蓄電池回收。

此前,在2018年4月,深圳印發了《深圳市開展國家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監管回收利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2018-2020年)》,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對所有納入補貼範圍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全生命周期監管,建立起完善的動力電池監管回收體系。

來源:太平洋汽車

標 籤  深圳   電池回收   補貼

相關焦點

  • 2018年7月新政匯總 多條動力電池回收相關政策出爐
    2018年7月即將結束,此前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做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開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本月國家層面共有9個新能源相關政策出臺,地方層面則有廣東、廣州、北京、上海等多地出臺的相關政策共21個。
  • 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模式
    我國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管理政策密集出臺,反映出建立回收體系的迫切性。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要求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生產企業負責建立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網絡。市場剛需逐漸加大,國家政策也打出「組合拳」,加強對廢舊動力電池的綜合管理。2018年初,七部委聯合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強調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要求汽車生產企業承擔退役動力電池回收的主體責任,該辦法將從2018年8月1日起施行。業內預測,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突破,政策發布速度將加快,相關細化標準也將陸續發布。
  • 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建立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處於重要時期,需要加快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的規劃和布局,儘快出臺相關回收利用的法規和技術標準,構建完善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解決動力電池退役後所帶來的潛在環境汙染和資源浪費,以支持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以及可持續地發展。
  • 動力電池回收迎政策加持,這2家公司或迎市場關注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尤勇表示,將推動汽車生產企業履行資源環境責任,引導產業鏈上下遊加強聯通協作;深入推進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修訂《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強化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高質量構建回收利用體系。
  • 退役電池梯次利用發展態勢與政策體系研究
    因此,本文立足我國梯次利用技術概況,對比國內外動力電池與梯次利用政策體系的同時,回顧近年我國政府及地方針對動力電池回收與梯次利用所出臺政策,剖析我國梯次利用技術發展問題,提煉世界儲能強國梯次利用相關政策體系的關鍵點,並以此為依據,提出新形勢下梯次利用技術發展的若干政策建議。
  • 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處理體系亟待完善 - 中國能源報-人民網
    從2015年開始,我國政府已相繼出臺多部推動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的扶持政策,實踐層面上,也已啟動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梯級利用動力電池規模化工程應用關鍵技術」,並建成多個梯級利用儲能重點示範項目。儘管如此,梯級利用仍然面臨廢舊動力電池的產品標準、梯級利用技術、人才儲備等方面的難題。
  • 換電試點將推向全國,鼓勵有條件地方出臺補貼
    換電試點,將和以前「十城千輛」及氫燃料電池汽車試點類似,先由地方城市申報,再由中央主管部門審批後開展。和以往的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不同的是,這次中央層面,基本沒有什麼政策紅包,只是表示可能會對一些試點工作開展得優秀的地方,提出中央財政支持建議。在地方層面,工信部將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出臺換電的補貼或者獎勵措施。
  • 湖北出臺促進汽車消費政策 鼓勵開展置換補貼等
    易車訊近日,湖北省出臺《提振消費促進經濟穩定增長若干措施》,明確提出要「釋放大宗消費潛力」,將會對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等優惠政策進行落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汽車「以舊換新」進行補貼等。有關汽車消費,《措施》提出:落實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免徵車輛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和二手車銷售增值稅減免等優惠政策。組織開展汽車「以舊換新」「下鄉惠農」活動。
  • 廣州、四川、山西等多地出臺購車補貼獎勵政策!
    各省市紛紛出臺了相關激勵政策,刺激車輛購買。而且還有各種補貼和獎勵,希望可以促進汽車市場的復甦。比如:山西、四川、廣州、寧波等地紛紛頒布購車專項獎金和補貼。貨運寶帶大家了解一下具體的政策:01廣州國六新車將補貼3000元,混合動力汽車補助廣州市在4月3日出臺了關於《廣州市促進汽車生產消費若干措施
  • 新購電動汽車贈2000元電費、研發動力電池給補貼,安徽合肥另類政策...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回收動力電池電量給予不高於20元/kWh的回收獎勵,單個企業不超過500萬元;充電服務費按照發改部門核定範圍執行的,依據實際充電量給予運營商不高於0.6元/千瓦時的獎勵;新購和使用的新能源乘用車個人用戶,給予2000元的電費獎勵;對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新開發的性能優化的動力電池產品,將給予實際研發費用的
  • 深圳公布2019-2020年新能源車補貼細則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2月24日,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深圳市2019-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實施細則》,其中明確了深圳市2019-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充電設備建設補貼標準以及電池回收標準。
  • 廢舊電池回收行業政策好 市場潛力大
    從事收集、貯存、利用和處置危險廢棄物必須申請取得許可證,提升了廢舊電池的回收門檻,加強重點電池生產企業建立完整的資源回收體系,減少了部分不良廠家以低價將二手廢舊電池冒充新電池銷售破壞市場健康行為的發生廢舊電池是指被使用過而無法滿足基本功能的電池,主要包括使用過的一次性乾電池、電子產品用可充電電池、儲能蓄電池和車用動力蓄電池等
  • 電動車補貼政策30萬元的限制,其實是鼓勵車企搞換電?
    在新能源補貼政策下,我國的電動車有了長足的發展,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逐漸規範,補貼政策也發生了改變。補貼這事,國家原計劃補貼逐步退坡,並大概率在2020年以後補貼政策將退出,這就意味未來的電動車將不會受到補貼,不過這個情況有了新的變化。
  • 汽車補貼仍需加力 專家:鼓勵購車抵稅等政策潛力巨大
    不過,多數補貼政策臨時性特徵比較明顯,且補貼也存在種種限制,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動長期消費,還有待觀察。自2月份以來,國內多地陸續出臺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在3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更是確定了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等舉措。為何如此?
  • 動力電池回收生意,主要集中在這些城市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市場迎來重大利好。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下稱《規劃》)提出,推動動力電池全價值鏈發展,完善動力電池回收、梯級利用和再資源化的循環利用體系,鼓勵共建共用回收渠道。
  • 恆創睿能攜手中國普天,圓滿完成深圳首批退役動力電池回收的工作
    2017年,深圳成為全國首個實現公交全面純電動化的城市。隨著新能源公交政策的不斷推進,第一批投入市場的電動公交目前陸續迎來了規模化退役階段。據了解,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化公共運輸運營商,深圳巴士集團近日已啟動其首批新能源大巴的退役工作,與大巴一同退役的,還有車裡裝載的一批動力電池。
  • 7個焦點審視新能源汽車 電池回收和基礎配套要跟上
    雖然目前國家已制定了《生產者責任制》、《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梯級利用要求》等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但回收過程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新能源汽車回收政策體系不夠健全,有技術、有資格的廠家難以收到動力電池,導致電池回收網絡不暢通;從業企業良莠不齊,部分回收電池浪費嚴重,規模集聚效應難以形成等。
  • 動力電池回收新規將至 新三板企業如何布局?
    新能源汽車已經發展了一定的年頭,最早批次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即將退役。對於這些鋰電池,如果不進行必要的回收和處理,不僅會造成資源浪費,也會對環境造成汙染。由於動力電池涉及到重金屬、電解液以及環保問題,回收存在一定難度。如何將動力電池回收產業化落地,是行業內面臨的難點。不過,困難也意味著機遇。
  • 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受爭議,拆解回收走循環
    在政策鼓勵、滲透率不斷提升的利好背景下,新能源車有望繼續快速發展,預計到 2020 年銷量將超過 230 萬輛。新能源車產銷的快速增長帶動動力電池裝機量表現強勁,三元鋰電池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我國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政府積極制定相關政策標準以引導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有序發展。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產業可較為清晰的分為「回收體系、梯級利用和再生利用」三個環節。研究表示,磷酸鐵鋰電池容量衰減程度小於三元電池,三元電池循環次數在 2500 次左右時,電池容量衰減至 80%,之後其相對容量將隨著循環次數增多呈現快速衰減趨勢。
  • 2020年動力電池回收高峰期來臨 這是個百億級市場
    2018年,工信部等部門聯合頒布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指出,鼓勵按照先梯次利用後再生利用原則,開展動力蓄電池的再利用。對具備梯次利用價值的,可用於儲能、備能等領域;不具備梯次利用價值的,可再生利用提取有價金屬。通過對動力蓄電池的多層次、多用途合理利用,提升綜合利用水平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