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回收迎政策加持,這2家公司或迎市場關注

2020-12-17 犀利點金

熱點事件

2020汽車資源綜合利用國際論壇上透露,一系列促進汽車資源綜合利用政策法規將完善推進,包括進一步健全汽車流通法規體系,修訂《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等規章。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尤勇表示,將推動汽車生產企業履行資源環境責任,引導產業鏈上下遊加強聯通協作;深入推進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修訂《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強化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高質量構建回收利用體系。

投顧點評

2013年開始前後,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加速,按照動力電池5-8年的壽命,2020前後將迎來報廢高峰期。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數據顯示,預計2020我國動力電池退役量超過20萬噸,市場規模達到175億元。

由於動力電池無法自然降解,如果留在自然界或者被非法拆解售賣,就可能造成無法解決的環境汙染問題。商務部、工信部等部門聯合發布的《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於9月1日起施行。《細則》對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做了進一步規定,要求回收拆解企業對報廢新能源汽車的廢舊動力蓄電池或其他類型儲能裝置進行拆卸、收集、貯存、運輸及回收利用,加強全過程安全管理。

目前,各級政府對於動力電池回收非常支持。上海、深圳都明確給予較高的獎勵或補貼,促進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同時,很多企業已經開始建立自己的回收網點,比如比亞迪有動力電池梯次回收利用中心,蔚來、小鵬汽車也都開始了電池回收工作。

投資機會

隨著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標準正在逐步建立和實施,動力電池回收產業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時期,布局較早、具有領先優勢的相關公司有望受益:

格林美:我國動力電池回收處理龍頭企業,已與包括特斯拉在內的全球180多家知名整車廠及電池廠籤署了動力電池回收協議並展開合作。

天奇股份:加碼布局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領域,已建立起從回收、拆解到交易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公司今年上半年先後斬獲數個特斯拉項目訂單,成為特斯拉動力電池回收處理的「指定工廠」。

【免責聲明】本資料為公開數據匯總整理的結果,可能存在不準確性,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首批新能源車電池報廢迎高峰 電池回收「生意」待規範
    成都廠家和汽車維修店開出4—6萬的價碼,讓不少車主感嘆「換電池還不如換輛車」。行業全川僅1家電池回收「生意」待規範廢舊電池回收這門「新生意」在網絡平臺上如火如荼,價格也參差不齊。然而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行業亟待規範、全國市場網絡尚不健全。就四川而言,目前僅有一家廢鉛蓄電池處理機構,尚無專業的廢鋰電池回收利用機構。
  • 2020年動力電池回收高峰期來臨 這是個百億級市場
    近年來,大量新能源汽車投入市場,動力蓄電池產銷量逐年攀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迫在眉睫。隨著動力電池2020年迎來回收高峰期,這一百億級市場備受關注。 市場廣闊2013年以後,我國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推廣應用,並於2014年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按照動力電池4至6年使用壽命測算,2020年前後國內動力電池將進入報廢高峰期。
  • 汽車零部件回收再迎政策細化 千億市場空間亟待激活
    鼓勵汽車整車生產企業通過售後服務體系回收舊機動車零部件用於再製造。鼓勵專業化舊件回收公司從維修渠道為再製造企業提供符合要求的舊件。《辦法》提出,再製造企業應當將收購的報廢汽車「五大總成」部件用於本企業的再製造,不得進行轉賣;未用於本企業再製造的部分,應作為廢材料交售給冶煉或破碎企業。
  • 電池技術迎重大突破 這些A股上市公司將領跑(名單)
    菲斯克公司最近提交的一項固態電池專利前幾天被曝光,展現出未來電池的雛形。不過,也不是只有菲斯克一家公司在這方面下功夫,從世界500強汽車巨頭到中國國內相關產業鏈企業,都已經在為此打磨技能點。在A股上市公司中,有不少已經開始著手進行固態電池方面的研究。
  • 成長空間巨大 汽車報廢迎千億級市場
    (原標題:汽車報廢迎千億級市場) 《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今年9月1日起施行。據業內人士測算,目前我國汽車拆解市場規模為每年66億元,未來規模有望達每年1100億元。
  • 家電消費再迎催化!七部委部署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
    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推動家電更新消費的實施方案》,提出用3年左右的時間,完善行業標準規範和政策體系,基本建成規範有序、運行順暢、協同高效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
  • 動力電池回收的「黑與白」
    從實際回收量來看,國內最大的電池回收企業格林美發布的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回收量超過去年全年總量,其動力電池回收業務實現盈利。格林美表示其佔國內動力電池回收量的10%,加上企業與全球201家主機廠和電池廠合作,相信未來幾年的回收量會呈大規模的上漲。
  • 深圳出臺補貼政策,鼓勵動力電池回收
    、充電設施建設補貼及動力電池回收補貼,深圳成為國內首個設立動力電池回收補貼的城市。我國雖然在在動力電池回收領域出臺了相關政策,但動力電池回收系統卻尚未建立起來,動力電池回收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中的難題之一。
  • 生產者責任延伸,汽車回收迎千億級市場
    其中,汽車回收的過程中的有害物質減量化、動力電池回收體系以及建立汽車生產者延伸者組織(PRO)體系成為了被關注的熱點。據統計,2019年我國汽車保有量2.6億輛,但實際回收數量為195萬輛,回收率僅為0.75%。
  • 汽車回收拆解產業加速市場化,千億空間將激活,產業鏈公司有這些
    財聯社12月11日訊,為激勵新車消費促進舊車回收,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政策也在持續落地,千億市場空間待激活,相關公司盈利能力也將顯著提升。商務部10日在發布會上表示,將著力推動擴大重點商品的消費。比如,鼓勵相關地區優化汽車限購措施,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健全報廢汽車回收利用體系;積極發展汽車養護、維修、保險、租賃等汽車後市場,暢通新車、二手車、報廢汽車的流通循環。
  • 動力電池退役潮來臨 回收利用仍存堵點
    新華財經調研發現,在政策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不少企業在布局動力電池回收,但行業非法回收處理現象較為普遍,正規回收企業存在回收難、處理難、盈利難等諸多堵點。業內人士建議,從頂層設計、技術突破、網絡完善等多個方面發力,完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 「動力電池大事記」松下將為特斯拉建立4680電池生產線 SK創新推新電池
    在特斯拉「電池日」的活動後,松下就開始著手為4680電池的原型生產線做研發。特斯拉這款全新動力電池,名為無極耳4680電池。據介紹,全新4680電池在生產成本降低的同時,電池的能量密度相較以往的動力電池提高了5倍之多,在續航方面的表現提高了近16%。
  • 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模式
    我國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管理政策密集出臺,反映出建立回收體系的迫切性。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要求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生產企業負責建立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網絡。市場剛需逐漸加大,國家政策也打出「組合拳」,加強對廢舊動力電池的綜合管理。2018年初,七部委聯合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強調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要求汽車生產企業承擔退役動力電池回收的主體責任,該辦法將從2018年8月1日起施行。業內預測,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突破,政策發布速度將加快,相關細化標準也將陸續發布。
  • 動力電池回收高峰期來臨:我國目前僅註冊相關企業208家
    隨著動力電池2020年迎來回收高峰期,這一百億級市場備受關注。我國新能源汽車於2013年左右大規模推廣應用,按照動力電池4至6年使用壽命測算,2020年前後將迎來報廢高峰期。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現存20萬餘家。
  • 動力電池回收高峰期來臨:我國目前僅註冊相關企業208家
    隨著動力電池2020年迎來回收高峰期,這一百億級市場備受關注。我國新能源汽車於2013年左右大規模推廣應用,按照動力電池4至6年使用壽命測算,2020年前後將迎來報廢高峰期。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現存20萬餘家。
  • 動力電池今年或將迎來首批退役潮,這家公司回收電池一...
    中航鋰電2014年自建首條動力電池回收示範線,銅鋁金屬回收率高達98%,正極材料回收率超過90%。深圳比克2015年投資2億元自建的廢舊新能源汽車拆解及回收再利用項目,可綜合處理2萬輛報廢汽車及3萬噸動力電池,已於2015年底開工建設。
  • ...目前已經與全球250多家知名整車廠及電池廠籤署了動力電池回收...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8日訊,有投資者向格林美(002340)提問, 公司動力鋰電池回收規模有多少?今天同比增長了多少?未來回收能否滿足生產需求?公司回答表示,非常感謝您的提問!
  • 動力電池綠色回收有路可循
    「目前,各行業對環保的要求日益趨嚴,《技術規範》的出臺,通過對目前動力電池回收過程中存在或者潛在的汙染風險進行梳理,支撐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過程綠色化,推動行業更加規範化發展。」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孫峙告訴《中國科學報》。「在這以前,我國並沒有專門針對動力電池回收行業而提出的汙染防治要求,只有一般性的規則。」
  • 廢舊電池回收行業政策好 市場潛力大
    從事收集、貯存、利用和處置危險廢棄物必須申請取得許可證,提升了廢舊電池的回收門檻,加強重點電池生產企業建立完整的資源回收體系,減少了部分不良廠家以低價將二手廢舊電池冒充新電池銷售破壞市場健康行為的發生廢舊電池是指被使用過而無法滿足基本功能的電池,主要包括使用過的一次性乾電池、電子產品用可充電電池、儲能蓄電池和車用動力蓄電池等
  • 電池回收行業迎來升溫期 我國超3,000家電池回收相關企業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澎湃新聞報導,日前,特斯拉悄然上線了電池回收服務,可以處理不再滿足客戶需求的任何電池,報廢的鋰離子電池均未做填埋處理,可100%回收利用。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3,000家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且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包括「電池回收」的電池回收相關企業。其中,近8成為有限責任公司,個體工商戶和其他企業類型佔2成。從地域分布來看,安徽省的電池回收相關企業最多,近400家,佔全國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