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男子花6499元買到展示機,怒找媒體曝光黑幕,店長:沒有刻意隱瞞
手機成為年輕人隨身攜帶的東西,所以自然消耗的也比較快,手機已經成為了一個快消品,基本上一更新換代就有年輕人會立刻追隨時尚的潮流。薛先生就購買了一部智慧型手機,本來應該欣喜,但是他卻說這部手機讓他感覺到身體難受。這是怎麼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薛先生之前的手機發生了一些故障,隨後就購買了一部新的智慧型手機,當時總共花費了6499塊錢。當他準備開始把玩新機的時候,卻發現手機早就在之前被激活了,並不是店家所承諾的新手機,隨後薛先生趕快打開了包裝進行檢查,發現包裝袋裡並沒有三包卡,隨後在手機的外包裝上面他還發現了一串英文,經過翻譯,他才發現這原來是一部專賣店用來展示的機器。
但是薛先生卻表示,在購買的過程中沒有人告訴他這是一部展示機,如果當時有人早早告訴他的話,他肯定是不會購買的。所以他懷疑銷售人員有隱瞞消費者的嫌疑,這是一種欺詐行為,他實在是忍無可忍希望能夠把手機退還。隨後薛先生怒找媒體曝光其中的黑幕。
他們一起來到了手機專賣店,但是負責人對於手機是演示機的事實卻不承認,他表示根本就不是演示機。直到薛先生告訴他已經經過查詢,確實是演示機。負責人見沒有辦法,隨後才承認自己確實賣的是演示機,但是他覺得手機是沒有區別的,而且自己也沒有刻意去隱瞞這種情況,更沒有必要告訴消費者。
雖然是演示機,但是如果他們不演示的話,和普通機子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因此負責人不接受退貨。 負責人的態度讓薛先生覺得匪夷所思,他非常氣憤,作為消費者購買手機是有權知道自己購買的是什麼樣的機子的,但是手機店銷售人員的態度卻讓他很費解。徐先生無奈之下就投訴到了工商部門。
隨後工商部門的工作人員也介入了調查,經過調查發現該手機店確實有存在欺騙消費者的嫌疑。 即便已經被調查出來,但是負責人依然不接受退貨,隨後一行人也被叫到了工商局進行進一步的調查。工商局的工作人員現在也已經正式立案,經過工作人員的調查和協商,現在薛先生也退了這部演示機!
關於這件事情,小編也有話想要說
第一,不論是購買什麼商品,作為消費者對於商品的具體情況都是具有知情權的,在這個案例之中明顯手機店的說法就站不住腳。如果演示機和國行機真的沒有任何區別,那麼為什麼就不能告訴消費者呢?並且在購買的過程中,消費者被全程蒙在鼓裡,直到最後購買完了之後自己才發現是演示機,如果薛先生自己沒有發現的話,手機店也是不會承認的。
第二,手機店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行為,也是利慾薰心了,手機品牌商給的演示機明明是讓商店拿來演示給客人看的,但是現在卻被他們當成國行機進行售賣。肯定是為了銷售業績,但是依然不能被原諒,拿了同樣的錢為什麼就不能夠享受到同等的利益呢?如果薛先生沒有發現自己手機是演示機,這件事情也就矇混過關了,那麼對於薛先生來說實在是不太公平。
第三,手機早就已經被激活,而手機店的工作人員卻堅決不承認,這就是死皮賴臉的行為,如果不是工商局人員的檢查他們還會死不承認。任何開門做生意的商家,都不能像這個手機店一樣,對待顧客要真誠。如果所有的手機店都拿二手機,翻新機和演示機賣給顧客,那麼整個手機市場就混亂了。一個真正誠信的商家面對顧客進行銷售的時候,是能夠做到透明公開化的,只有這樣才能招攬到更多的生意。
對於這件事,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