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4日訊 12月24日,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綠色計算產業聯盟主辦,華為、飛騰、麒麟軟體、統信軟體、普華基礎軟體、麒麟信安、中科院軟體所協辦的作業系統產業峰會在北京成功舉行。大會由中國軟體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陳寶國主持,匯聚各界行業精英、學術專家等重磅大咖,從產業政策、技術創新、商業驗證、生態共建、開源共享等多個方面,共同探討作業系統產業生態發展的新進展、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生態。
作為作業系統領域的年度盛會,此次峰會匯聚產業界各方力量,在精彩的觀點碰撞中為作業系統產業發展指明了機遇和可行方案。在峰會上,openEuler社區理事會正式宣布成立、發布了開源軟體供應鏈點亮計劃發布,並啟動「智能基座」openEuler作業系統合作等產業活動,協同全產業鏈創新發展,推動作業系統產業生態繁榮發展。
「產學研用」全方位解讀產業發展戰略
軟體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靈魂,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是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關鍵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軟體產業增速始終位居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前列,在經濟發展中起到了方向標和火車頭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綠色計算產業聯盟理事長梅宏
作業系統作為軟體堆棧的基礎底座,其重要性更為凸顯。而隨著人機物不斷融合,作業系統作為軟體技術發展的根技術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綠色計算產業聯盟理事長梅宏認為,在軟體定義一切的時代,泛在作業系統的概念將引領下一次作業系統的跨越式發展,面對巨大創新空間,需要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並對我國作業系統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如下認識和期望:產業發展,生態先行;應用導向,試點先行;創新模式,開源先行;支撐研發,人才先行;產權保護,「嚴」字先行。力爭形成生態聚合效應,共同譜寫軟體發展新篇章。
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計算產品線總裁 鄧泰華
創新是產業的發展動力,開源是創新的關鍵途徑。華為作為中國信息產業的一員,秉承「硬體開放、軟體開源、使能合作夥伴」的計算產業戰略,一直致力於推進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計算產品線總裁鄧泰華強調,華為將堅持研發投入,聚焦內核等關鍵技術創新,堅持生態建設和人才培養,堅持社區「共建、共享、共治」,讓openEuler成為最具活力的開源社區和協同創新平臺,推動作業系統產業生態的繁榮與發展。
openEuler社區理事長、華為鯤鵬計算業務副總裁 江大勇
openEuler社區理事長、華為鯤鵬計算業務副總裁江大勇表示, 過去一年openEuler通過開源社區實踐,匯聚了從硬體、軟體、行業應用、研究機構以及高校等的合作,初步完成了產業生態聚合。未來5年,openEuler希望通過持續的投入,擴大生態,發展萬級開發者、百萬級用戶,支撐中國作業系統產業百億市場空間。
openEuler理事會成立,開啟作業系統創新發展新徵程
2019年12月31日,openEuler正式開源上線,一年以後再次迎來新發展。openEuler社區理事會副理事長、華為計算作業系統總經理邱成鋒宣布,openEuler社區理事會正式成立。社區理事會將嚴格執行理事會職責,制定社區發展戰略,促進社區成員之間的溝通和深入協作,共同推動社區的生態和發展,致力於讓openEuler成為最具活力的開源社區。
openEuler社區理事會成員: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拓林思軟體有限公司、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普華基礎軟體股份有限公司、麒麟軟體有限公司、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統信軟體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產業發展,生態先行,應用先導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作業系統正在從「可用」向「好用」發展前進,應用範圍不斷擴大,應用場景不斷深化,在運營商、電力、金融、交通、政企等國計民生行業規模商用,成為「新基建」核心基礎設施,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中國移動全面實施5G計劃,致力於成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能社會的建設主力軍。在引領5G建設的同時,中國移動信息技術中心副總經理陳國指出,以智慧中臺為切入點,圍繞「引進來,聯眾創新」、「走出去,賦能企業」開展IT領域自主創新和生態建設。基於全棧系統性思維,自主創新多樣性算力平面,採用基礎軟體融合創新,使能「磐基容器雲」建設,有效實現IT技術資產的沉澱、共享及資源的彈性擴展,為中國移動業務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電力是涉及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正在積極通過科技變更驅動數位化轉型,在全行業中具備標杆示範作用。南方電網公司數位化部副總經理陳豐在演講中表示,南方電網將以數位化轉型帶動公司高質量發展,主動承擔央企責任,凝心聚力,堅定不移地推進公司自主可控應用的落地實施。
openEuler助力夥伴商業發行,共建作業系統開源生態
在多樣性計算時代,作業系統需要開放支持多種計算架構,充分釋放算力潛能,同時面向雲原生、AI、邊緣計算等場景實現全棧協同創新。作業系統生態需要包括作業系統廠商、晶片廠商、整機廠商、基礎軟體和應用軟體廠商的共同參與。
麒麟軟體執行總裁韓乃平表示,作業系統是IT信息系統的核心,是生態建設的關鍵。麒麟軟體作為openEuler的商業合作夥伴,將通過開放合作,積極參與、貢獻開源社區,通過持續創新,共創計算產業新生態。
統信軟體高級副總經理張磊也為與會嘉賓帶去了關於國產作業系統的貢獻與思考,他強調,隨著產業升級,基礎軟硬體市場的變革迎來了巨大的挑戰與機遇。中國的軟體企業聚力開源建設作業系統,基於算力、面向算力,站在開源的肩膀上同行,產業聚力,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計算產業發展的成功關鍵在於完整、完善的生態體系,需要軟、硬體的協同發展創新。硬體創新支撐軟體的應用,軟體創新釋放硬體的算力,聯合構築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石」。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志群表示,飛騰聚焦信息系統核心晶片,提供多樣化算力,構建從端到雲、安全可信生態,助力整機、軟體、集成商應用創新,促進計算產業軟硬協同,完善生態建設。
作業系統創新需求全棧系統性思維,需要統一作業系統技術標準支撐。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孫文龍認為,作業系統技術路線眾多、產品形態很豐富,對標準提出一個挑戰,為避免重複造輪子,避免接口重複適配,需要統一作業系統技術標準,才能攥緊拳頭,才能聚集產業發展合力,保證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
人才是生態建設的基石
人才是技術的載體、創新的根本,創新驅動的本質特徵決定了數字人才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要素。目前國產作業系統基礎研發投入不足,技術創新力不足,需要統一的開源根社區形成創新合力,從分散進攻變成凝聚力量攻關。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所長趙琛談到了當前國內開源軟體的一些問題,如開源產業價值不高、開源社區貢獻不足、開源生態受制於人等。破解這些問題,開源軟體供應鏈是關鍵,人才是形成完整供應鏈的關鍵一環。同時,「開源軟體供應鏈點亮計劃暑期2021」也在本次峰會上宣布正式啟動。
9月份 HC大會上,華為宣布聯合教育部共同打造「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促進創新人才的培育,助力計算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次產業峰會,「智能基座」openEuler作業系統合作宣布正式啟動,校企合力讓openEuler走進高校、走進課堂,讓更多的學生學習和使用openEuler,為openEuler下一步發展集聚智力資源,為作業系統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當日下午,麒麟、統信、麒麟信安、普華四大分論壇同期舉辦,與大家共同探討作業系統的價值應用與未來發展方向。
新基建的浪潮洶湧而來,全國各地加快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對多樣性算力提出更多需求。作業系統作為計算產業的根,也將新基建中大有可為。以本次產業峰會為起點,openEuler將在數字時代乘風破浪,聚力全產業鏈力量,推進中國作業系統生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