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新基建按下加速鍵:從openEuler看中國作業系統的產業生態未來

2021-01-06 腦極體

分布式計算的腳步漸行漸近,人工智慧的熱潮持久不息,雲計算、雲存儲也在慢慢揭開未來一角……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洪流中,不變的是這些計算的支柱——作業系統。

能否掌握作業系統,是中國計算產業在雲時代「浮沉」的決定要素之一。錯過PC及行動作業系統之後,我們能趕上多樣性計算作業系統起步階段的黃金「窗口期」嗎?

在剛剛召開的作業系統領域的年度盛會——作業系統產業峰會2020中,我們可以看到產業界所碰撞出的戰略、案例和思考。

與此同時,中國的作業系統開源社區openEuler也進一步加速,繼10月底發布了openEuler 20.09創新版之後,緊接著又在此次峰會上發布了一系列新成果,openEuler社區理事會正式宣布成立、openEuler技術委員會成立,並頒發了openEuler社區開發者大獎。

底層技術、開源社區、開發者生態,這些既往被視作作業系統「軟肋」的要素,正在openEuler生態中展現出高速發展的蓬勃生機,也讓大眾對我國在多樣性計算時代補上「自主作業系統」這塊「短板」,更添了一份信心。

回歸到這場匯聚了各方力量的峰會中,我們將從產業、商業、開源三個方面來思考與探討,這場峰會為我國作業系統事業奠定了哪些新的共識?這次openEuler的加速進階,又有著怎樣的前因和後果?

要回答上述問題,我們需要先把視角投擲到我國作業系統領域的往日風雲。

重新書寫作業系統的中國故事:OS的產業新共識

多樣性計算不斷發展的今天,底層基礎設施和平臺也受到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相關軟硬體成果不斷湧現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會出現政府、企業、開發者、資本、大眾等因為理解和認知不同,進而導致產業發展的行動路線不統一的情況。

作為核心中的核心,我國作業系統需要託舉起全社會數智化變革的需求,讓中國軟體產業參與到全球競爭中。它應該以怎樣的產業策略快速挺進,也就更需要在發展初期就達成共識。

因此在12月24日,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綠色計算產業聯盟主辦,華為、飛騰、麒麟軟體、統信軟體、普華基礎軟體、麒麟信安、中科院軟體所及拓林思協辦的作業系統產業峰會,就作為中國作業系統領域最為隆重和最為重要的峰會,用了兩天的會議進程共同探討產業政策、技術創新、商業驗證、生態共建、開源共享等多方議題,為產業發展理清機遇,明確方向。

會議中,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周平主任就提出,作業系統技術路線眾多、產品形態很豐富,對標準提出了挑戰,為避免重複造輪子,避免接口重複適配,需要統一作業系統技術標準,才能攥緊拳頭,聚集產業發展合力,保證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

沒能「集中力量辦大事」,也是在智能移動終端作業系統時期,讓中國廠商坐視安卓、蘋果「兩分天下」的關鍵原因。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多樣性計算時代。

我們知道,作業系統是配置在計算硬體上的第一層軟體,是對硬體系統的首次擴充,需要儘可能提高硬體的利用率和系統的吞吐量;同時,還要為用戶和應用程式提供一個簡單的接口,便於用戶使用。這決定了其發展必須具備三個要素:底層技術的引領性;開源生態的繁榮程度;軟體安全和自由度。

要滿足上述標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四處廣撒網很容易造成「鑽井效應」,結果就是多個玩家四處打孔卻找不到水源,自然也無法滋養出鬱鬱蔥蔥的生態。

到底怎樣才是能夠支撐多樣性計算的作業系統?拿openEuler舉例,其就被公認是OS的首選技術路線。它的優勢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底層技術積累充足,具有領先性。openEuler前身是基於企業級Linux打造的伺服器作業系統軟體,擁有十年以上的技術積累,具備高安全性、高可擴展性、高性能等技術特性,能夠支持當下企業上雲、多場景業務、智能彈性部署等一系列數智化變革需求;發布不久的openEuler 20.09 創新版為例,除了對主流能力的優化之外,還從底層實現了技術創新,加入了StratoVirt下一代虛擬化技術,讓開發者可以在雲邊端全場景模式下進行開發,應對萬物智聯的發展潮流。

二是工具的完整性、易用性,通過提供完善功能滿足整個社會基於作業系統的創新需求。openEuler所提供的各類組件和工具除了覆蓋面廣、具有高可用性之外,還根據重點需求進行獨特創新。比如針對AI開發訴求,openEuler20.09 版本裡面就提供了A-Tune 智能調優工具。開發者可以利用AI技術,對運行在作業系統上的業務建立精準模型,動態感知業務特徵並推理出具體應用,根據業務負載情況動態調節給出最佳的參數配置組合,從而使業務運行於最佳系統性能狀態下。

三是核心技術的安全,作業系統要託舉起整個國家數智化轉型升級的重任,在國際形勢的大背景下,核心自研也就是一個關鍵的價值評判指標,openEuler在許多支柱型技術上實現了自研式創新,secGear 機密計算框架,給開發者在多平臺安全應用的開發效率帶來倍級提升,這些都讓openEuler社區能夠可控、可靠地承載產業的多樣性計算需求及軟體創新,加速計算產業的發展進程,甚至反向引導產業政策及趨勢走向。

峰會上達成的一致產業共識,就是作業系統創新需要全棧系統性思維,需要統一作業系統技術標準支撐。而在這條探尋技術標準的道路上,openEuler早已化身為題中之義,成為OS產業鏈體系中的關鍵支撐。

當中國作業系統入駐千行百業:OS的新商業價值

今天,當我們談論作業系統的必要性時,除了滿足當下對技術安全可靠的緊迫需求之外,更渴望其在新基建周期中,負載起千行萬業的數智化需求。作為整個社會的軟體底座,其商業前景自然廣闊無垠,但規模化商用,也對作業系統提出了更多挑戰,要從「可用」走向「好用」「實用」「泛在」。

因此,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綠色計算產業聯盟理事長梅宏也在大會中提到,泛在作業系統的概念將引領下一次作業系統的跨越式發展,面對巨大創新空間,需要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

可喜的是,openEuler已經讓中國不再處於應用和追隨者的角色,開始展現出融入產業、實現規模化商用的價值適配。

自從2019年12月31日開放原始碼以來,產業端擁抱openEuler的速度放在中國作業系統宏觀歷史中來看也是值得矚目的。

一方面,產業鏈上下遊都紛紛參與到基於openEuler的作業系統開發熱潮當中來。

麒麟軟體、統信軟體、中科院軟體所、普華軟體、麒麟信安、拓林思軟體等都相繼加入社區並發布了商業發行版。

同時,來自金融、政府、運營商和電力的客戶也都開始使用基於openEuler商業發行版本的作業系統。

在大會中,建信金融科技信用卡及開放銀行總經理彭雲就分享了建行信用卡核心系統在高速發展過程中完成了更換「引擎」的高難度動作,將業務平滑遷移到鯤鵬計算平臺上。中國移動、南方電網等關係國計民生的企業也都開始基於openEuler這樣的多樣性算力平臺,推動自主可控應用和技術落地,實現業務創新和數位化轉型。

可以發現,對於作業系統領域來說,百花齊放的產業形態能夠加速底層基礎設施與社會經濟體的融合,充分釋放作業系統的商業價值與發展潛力。

從這個角度看,openEuler面向未來企業場景,打造、滿足業務創新需求的下一代OS,正是把握住了我國作業系統與社會數智化轉型的時代契機,從而快速建立起了應用規模的差異化優勢。

讓多樣性計算敲開千行萬業窗扉的同時,openEuler自身也成為數字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新動能。

尋覓中國作業系統的底層創新源泉:OS的開源制動力

開源領域有句名言,社區比代碼更加重要。對於任何開源生態系統來說,讓人們參與進來並感覺友好,需要社區共識、共建。

回顧歷史,上世紀90年代,Windows進入中國之後,開始成為主流作業系統。我國作業系統之所以錯過了二十多年發展期,就在於沒有意識到生態的重要性。麒麟、紅旗等Linux改造產品就因為合作廠家太少而難有作為。

一個有活力的開源社區,要能夠吸引並匯聚全世界最具創造力的軟體開發者,並激勵他們不斷貢獻出優良的代碼及產品。

在此次峰會中,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所長趙琛,就不無感慨地談到了當前國內開源軟體的一些問題,如開源產業價值不高、開源社區貢獻不足、開源生態受制於人等。

破解這些問題,需要整個開源軟體產業鏈的全面做功,從底層作業系統到人才等環節形成完整的創新供應鏈體系。

而openEuler過去一年多來所做的,正是沿著這一邏輯演進,不斷加強對開源生態的打造,成為最具活力的開源社區。

從2019年12月31日openEuler 正式上線,宣布開源之路啟動到現在,我們可以發現openEuler 社區呈現出的三重特質:

1.社區活躍度極高。將近一年的時間裡,openEuler社區的軟體包數量已超過7000,repo數量已經超過20000個。有超過2000多名開發者參與了社區貢獻,社區維護的核心軟體包超過7000個,覆蓋了從虛擬化、雲原生到桌面端等多個領域。在這次峰會上,openEuler 社區技術委員會也向作出卓越貢獻的開發者們頒發了openEuler社區開發者大獎,包括優秀貢獻者獎和最活躍的SIG獎。

2.覆蓋產業鏈上下遊。除了開發者們相互協作,許多軟體廠商、高校、企業和組織等也紛紛參與openEuler社區的共建、共享、共治中來。清華同方投入了200多名資深專家,參與多核異構計算的整機研發;中科院軟體所貢獻了 RISC-V 新指令集架構支持;麒麟軟體為社區共享了桌面 UKUI 系統等等。這種產業鏈集體共建的趨勢,改變了國產作業系統佔據「鄙視鏈」下端、缺乏市場信任的傳統印象,形成了一個可以自我演化的OS體系,在中國開源社區歷史上是前所未見的。

此次openEuler技術委員會換屆,也吸引了不同企業、組織的作業系統專家加入,共同制定社區的技術發展路線,孵化原創的開源項目,也展現出openEuler加深產業生態聚合、開放多元包容的生態潛力。

3.進階人才計劃。數字人才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要素,在這一創新源動力上,openEuler也展開了行動。openEuler社區理事會理事長江大勇表示,未來5年,openEuler希望通過持續的投入,擴大生態,發展萬級開發者、百萬級用戶,支撐中國作業系統產業百億市場空間。

其中,針對開源軟體供應鏈的的關鍵一環——人才培養,openEuler啟動了「開源軟體供應鏈點亮計劃-暑期2021」、「智能基座」openEuler作業系統合作等項目,為更加繁榮的開源社區、更廣泛的軟體應用打下基礎。

也正是基於上述特點,讓openEuler得以具備完整產業鏈的戰略價值,作為目前業界最具活力的開源社區,推動多樣性計算產業的進一步崛起。

對於全產業鏈上的各個角色來說,圍繞openEuler共建中國作業系統生態,所帶來的價值也愈發清晰:

軟體開發者可以利用openEuler的技術創新和工具,充分提升自身和產品的競爭力;

企業夥伴在openEuler開源社區內,可以不斷積累行業影響力,轉化為商業成功與場景創新價值;

而對政府和產業組織來說,一個從作業系統到軟體工具全面自主化的生態系統,意味著可以將數據和服務安全可靠地進行管理,讓整個國家的數智化都能在可靠的軌道上實現可持續發展。

補全了作業系統這個關鍵能力之後,面對新基建的歷史機遇,接下來,我們應該會看到openEuler生態與產業更深一步融合,聚力全產業鏈力量,推動中國作業系統開源社區的生態繁榮和創新,長期賦能中國數智化轉型升級。

在這場產業峰會中,openEuler交上了在產業策略、商業價值、開源生態三大OS核心要素的年度成績單,並開啟了自己的下一段衝刺。這是創新與挑戰、困難與責任共同交織成的光榮之路,也是中國作業系統抵達未來的唯一途徑。

開源為方,openEuler為向,二者結合之時,中國作業系統的無限可能性,也在被世人一步步看見。

相關焦點

  • F5G走進安徽,為「新基建」按下加速鍵
    大會以《擁抱F5G,加速「新基建」》為主題,針對雙5G驅動安徽省數位化轉型進行探討。在會上,華為面向安徽省發布F5G+全光園區、全光承載、全光教育等解決方案,為安徽「新基建」按下加速鍵。F5G走進安徽,面向各行各業提供全光網絡解決方案,將加速安徽省「新基建」建設進程,為產業升級帶來創新動能。
  • 人民日報:新基建新在哪?為何此時按下「快進鍵」?
    目前,中央對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接連作出重要部署,多地推出了許多投資和建設計劃,科技行業特別是數字型科技公司紛紛參與新基建。新基建為何受到如此關注?為何要選擇此時按下「快進鍵」?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相關專家。
  • 戴爾為新基建按下「快進鍵」
    在我看來,這不僅是戴爾科技集團凝聚全球領先的創新技術和優質資源,助力中國市場客戶應對數位化轉型的又一有力舉措,同時也將會為未來「新基建」的建設按下「快進鍵」,助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向新的徵程。也正因為如此,近期「新基建」建設大潮也正風起雲湧,一方面「新基建」是中國發展數字經濟的基礎保障,不僅能在短期內助力穩投資、擴內需和增就業;另一方面,通過「新基建」也能帶動企業數位化轉型和產業智能化的升級,而這也關係到中國能否搭上智能化時代的快車,對推動整個中國整個產業體系的重塑,無疑也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 「新基建」釋放新動能 旗天科技按下數位化加速鍵
    來源:新浪證券要說最近什麼詞最熱,那絕非「新基建」莫屬。不到一個月裡,中央四場重要會議連續部署新型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要加快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進度。這條信息高速公路將承載千行百業的數位化轉型進程,從而催生更大的發展勢能。
  • 5G新基建為下遊三類商用按下加速鍵
    文丨天風天睿,作者丨龔卿5G新基建作為支撐經濟社會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因素,已經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為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大量的燃料,並迅速拉動著相關產業共同迸發出新鮮的活力未來的VR遊戲,將不再是用戶按預設情節被動加入,而會升級為用戶深度地參與遊戲的製作環節,這意味著用戶本身的感知信號和交互信息都會是遊戲的一部分,從而實現「遊戲即電影」的精彩盛況。
  • 這些基礎設施技術為「新基建」按下加速鍵
    最快的高鐵、最長的大橋、最短的速度,中國「基建狂魔」名聲在外。而今隨著5G等新興技術的發展,社會基礎設施建設開始轉向「新基建」,這個被中央多次提及的重要概念正在掀起新一代經濟浪潮。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新基建這些事兒。
  • openEuler社區理事會正式宣布成立 推進中國作業系統生態發展
    大會由中國軟體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陳寶國主持,匯聚各界行業精英、學術專家等重磅大咖,從產業政策、技術創新、商業驗證、生態共建、開源共享等多個方面,共同探討作業系統產業生態發展的新進展、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生態。作為作業系統領域的年度盛會,此次峰會匯聚產業界各方力量,在精彩的觀點碰撞中為作業系統產業發展指明了機遇和可行方案。
  • CFCA胡瑩:以科技引領金融創新 為數字經濟按下「加速鍵」
    原標題:CFCA胡瑩:以科技引領金融創新,為數字經濟按下「加速鍵」   12月10日,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聯合百家成員
  • 天風天睿龔卿:5G新基建為下遊三類商用按下加速鍵
    5G新基建作為支撐經濟社會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因素,已經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為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大量的燃料,並迅速拉動著相關產業共同迸發出新鮮的活力。未來的VR遊戲,將不再是用戶按預設情節被動加入,而會升級為用戶深度地參與遊戲的製作環節,這意味著用戶本身的感知信號和交互信息都會是遊戲的一部分,從而實現「遊戲即電影」的精彩盛況。
  • 新基建加持,寶德加速國產伺服器生態應用拓展
    當前,以5G網絡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基建備受關注,被視為經濟發展的助推新引擎,而作為新基建的底層安全保障,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為新基建的加速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中國信息化自主創新產業已經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 中國作業系統峰會召開 正式成立openEuler社區理事會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2月24日,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綠色計算產業聯盟主辦,華為、飛騰、麒麟軟體、統信軟體、普華基礎軟體、麒麟信安、中科院軟體所及拓林思協辦的作業系統產業峰會在北京舉行。大會旨在從產業政策、技術創新、商業驗證、生態共建、開源共享等多個方面,共同探討作業系統產業生態發展的新進展、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生態。
  • 2020JDD大會聚焦產業新基建 構築數智產業未來
    中新網11月26日電 可預見的「智能工廠」,正定義中國製造的智能生態;已推行的「C2M反向定製」,讓商品直面消費需求的初心;不可或缺的政企數智化,已然重構實體經濟的神經和血脈……發端於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的數字革命,深刻影響著中國實體產業的發展,一個數智化社會供應鏈時代,正加速到來。
  • 中國東信:為數字廣西按下「加速鍵」
    2020年,中國大力提倡、鼓勵"新基建",數字時代將更快速向我們走來。在這種變革和趨勢下,廣西從政府到企業都拿出了奮力追趕的勁頭。廣西加速布局"新基建"數字廣西建設如火如荼2018 年是廣西數字經濟發展進程中不平凡的一年。
  • 數字時代乘風破浪 openEuler推進中國作業系統發展
    大會由中國軟體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陳寶國主持,匯聚各界行業精英、學術專家等重磅大咖,從產業政策、技術創新、商業驗證、生態共建、開源共享等多個方面,共同探討作業系統產業生態發展的新進展、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生態。 此次峰會匯聚產業界各方力量,在精彩的觀點碰撞中為作業系統產業發展指明了機遇和可行方案。
  • openEuler的新起點,開源生態的新未來
    同樣,在當下多樣性的算力新時代,無論是異構計算,還是雲、邊、端一體化的協同計算,以及以AI為基礎的暴力計算,以及無處不在的泛力計算正在成為「新常態」,這就需要一個優質的作業系統來作為中間的「橋梁」,正如歐拉公式在數學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那樣,在新計算產業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 凝聚產業智慧,激發創新活力,共建作業系統開源生態
    作業系統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機遇節點上,將肩負著轉型的重大使命。而作業系統產業也將史無前例的發揮其最大的使能作用。  在這樣的轉折期,最有可能產生新的世界級平臺,當然也有機會孵化更多世界級的軟體企業。  新契機:作業系統產業成為數字經濟下的焦點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
  • 匯聚全產業創新力量,推進中國作業系統生態發展
    大會由中國軟體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陳寶國主持,匯聚各界行業精英、學術專家等重磅大咖,從產業政策、技術創新、商業驗證、生態共建、開源共享等多個方面,共同探討作業系統產業生態發展的新進展、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生態。  作為作業系統領域的年度盛會,此次峰會匯聚產業界各方力量,在精彩的觀點碰撞中為作業系統產業發展指明了機遇和可行方案。
  • openEuler理事會成立,開啟作業系統創新發展新徵程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綠色計算產業聯盟理事長梅宏認為,在軟體定義一切的時代,泛在作業系統的概念將引領下一次作業系統的跨越式發展,面對巨大創新空間,需要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並對我國作業系統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如下認識和期望:產業發展,生態先行;應用導向,試點先行;創新模式,開源先行;支撐研發,人才先行;產權保護,「嚴」字先行。力爭形成生態聚合效應,共同譜寫軟體發展新篇章。
  • 5G「新基建」提速!華為如何按下加速布局「快進鍵」?
    據介紹,目前全球超過50%的5G站點在中國。5G應用加速賦能千行百業「5G最大的機會在2B行業應用,擁有10.6萬億元國內市場空間。」華為數據通信產品線副總裁陳幫華說。「5G不僅能夠豐富個人生活,也為行業數位化帶來廣闊的空間,在這中間核心網將會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華為雲核心網產品線Marketing副總裁馬亮表示。華為此次發布了面向確定性網絡的5G核心網解決方案,以全雲化、全融合、全自動和全業務四要素為核心,提供差異化網絡能力和確定性網絡體驗,幫助運營商開啟5G新商業時代。
  • 寧波鄞州數字經濟發展按下「加速鍵」
    原標題:入選省級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創建名單鄞州數字經濟發展 按下「加速鍵」 近日,浙江省經信廳發布了省級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創建名單,寧波市鄞州區成功入選。根據計劃,該區將進一步完善創建實施方案,乘勢而上圍繞新產業、新治理和新機制三個主打方向,推動以軟體產業驅動數字經濟煥發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