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點!留學圈的完整鄙視鏈,過於真實!

2020-12-19 騰訊網

鄙視鏈,它如同空氣一樣,隱藏在每個人的生活之中。如今各個大廠在招人的時候,都明確指出非985、211學生不要,非碩士、博士不要,簡直不要太殘忍......

就連打遊戲都是,打Dota的鄙視打LOL的,打LOL的鄙視打王者榮耀的……

留學背景鄙視鏈

留學生也有這樣的鄙視鏈,「留學到底去哪裡好?」此類問題一出,就容易被討論成另一個版本:留學圈的鄙視鏈到底是怎樣的?

目前比較流行的版本,是北美>英國>加拿大>澳新>歐洲>日韓>東南亞

但實際上,英國和美國的相互鄙視最激烈,只要一不留神就被鄙視了!

英美兩國隔著大洋,相愛相殺幾百年。美國有著以紐約為首的大都市,無疑是教育資源和工作機會最豐富的地區,因此穩穩地坐在了鄙視鏈的頂端。然而英國也不甘示弱,認為自己提供了」貴族化的精英教育「,堅定鄙視非英國地區的留學生。

留學的鄙視鏈分為很多種,不僅按照國家地區分類,每個國家內部還會根據地區、口音、排名等分化出不同的鄙視鏈。

今天,我們就盤點了熱門留學地區的各類鄙視鏈,看看你想去的學校和專業在哪一環?

國家內部鄙視鏈

就每個國家/地區內部而言,鄙視鏈也是層級森嚴國家內部高校的鄙視鏈,基本上按照學校的世界排名,依次向下分布。

美國,據說,連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內部也有不同的分野。

HYPSM(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斯坦福、麻省理工)>其他藤校

且不說國內留學大軍對美國藤校的「名校情結」,在美國本土,也有相當一部分的中上層家庭對於這些美國名校趨之若鶩。

無論如何分類,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都是「鄙視鏈」最頂端的學校。

在美國留學生「瞧不上」的英國,「鄙視鏈」也由來已久。

根據媒體報導和熱心網友的討論,我們得出英國大學鄙視鏈如下:

G5(牛津、劍橋>倫敦政經、帝國理工、倫敦大學學院 )>愛丁堡、華威、曼徹斯特等實力強勁但不是G5的羅素大學集團成員>其他學校。

G5之外,就是羅素大學集團(The Russell Group,英國的「常春藤聯盟」)的其他成員。

羅素大學集團由英國最頂尖的24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組成,是全世界產生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著名高校聯盟。

雖然只佔英國高等教育機構總數的10%,羅素大學集團卻獲得全英大學65%以上的科研經費,創造了全英60%以上的頂級科研成果。

單純就排名和學術名聲而言,澳大利亞的學校並不差。但由於「門檻低」「什麼學生都招」,而被眾多歐美留學的同學們詬病。

澳大利亞的鄙視鏈比較簡單:八大名校>其他學校。

澳大利亞與美國、英國對應的,是八大名校,包括雪梨、墨爾本等一眾世界名校。

但顯然在經濟更發達的墨爾本、雪梨和昆士蘭生活的小夥伴們「地位更高」。

學科鄙視鏈

商科>法學>工科>理科>社科>文科>藝術

商科留學生在所有留學生中隊伍最為龐大,甚至讀Finance的童鞋都不願意承認自己和Marketing的童鞋同屬一門學科。

OFFER鄙視鏈

Full-scholarship> Tuition-waived>offer>AD>WL>Rej

名校牛項目> 名校水項目>普通學校牛項目>普通學校水項目

不僅如此,還有排名高地理位置好> 排名高地理位置差>排名低地理位置好>排名低地理位置差學費便宜>排名低地理位置差學費貴>排名低地理位置差學費貴中國人多

口音鄙視鏈

倫敦腔> 美國調> 土澳口音> Chinglish> Japanish

很多人覺得好聽的倫敦腔,是流行於倫敦南部上層社會的口音,而美音和澳大利亞口音,其實也是更早以前的殖民時期,英國移民到這兩個地方以後,留下來的發音方式。

社交圈鄙視鏈

永遠在social和玩各種高大上遊戲的白富美圈>整天以dating姑娘為目的的花花公子圈>整天泡在健身房的運動達人圈>宅在家看綜藝玩吃雞LOL的肥宅圈

食物鄙視鏈

天朝留學生:中國東西那麼好吃,你們為啥要出國?

態度鄙視鏈

土澳留學生:你們爭,我去衝浪美黑了……

旅遊鄙視鏈

鄙視鏈背後,我們在「鄙視」什麼?

鄙視就像條食物鏈,當你對號入座之後,就會無意間陷入鄙視或被鄙視的鏈條。留學圈鄙視鏈的形成,基本是由留學國家的經濟、文化水平,以及學校的排名決定的。

這種按照排名、門檻、獎學金等因素,將留學生們排出個高低次序,位置高的人可以從位置低的人那裡獲得優越感,抹除掉了個體之間的差異,而一刀切成幾個群體之間的差別

留學「鄙視鏈」的話題,之所以被討論了十幾年還沒有停息,就是因為它雖然帶給留學生們爭論、自黑的樂趣,卻也不斷強調著大家對留學生的種種刻板印象。

與其站在高處替別人做決定,不如明確自己留學的目的,而不人云亦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國家。所以,到底要不要出國讀書?去哪個國家,選擇什麼專業,我無法為你做決定,但是你可以為自己的人生選擇。留學從來就不是目的,只是能夠幫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所以,到底要不要出國讀書?去哪個國家,選擇什麼專業,交什麼朋友,找什麼工作?

我無法為你做決定,但是你可以為自己的人生選擇。這場留學的意義與發現,足以讓一個人受益終身。

相關焦點

  • 盤點:留學圈的鄙視鏈,過於真實!
    鄙視鏈,它如同空氣一樣,隱藏在每個人的生活之中。如今各個大廠在招人的時候,都明確指出非985、211學生不要,非碩士、博士不要,簡直不要太殘忍......就連打遊戲都是,打Dota的鄙視打LOL的,打LOL的鄙視打王者榮耀的……留學背景鄙視鏈留學生也有這樣的鄙視鏈,「留學到底去哪裡好?」
  • 傳說中手機圈的鄙視鏈,評價過於真實,攤牌了?
    可是傳說中的手機圈鄙視鏈,在別人眼中,你知道用的手機品牌是怎樣的評價嗎?有主觀有客觀的評價,分享給大家,娛樂開心最重要。1、在華為眼中,自己就是支持國產,拍照牛逼,爵士人生,愛國情懷。OV大廠是:國產二線品牌iPhone是:呵呵一笑,價格很一般三星是:高貴的定時BOOM!
  • 英語圈的鄙視鏈,哪個最有含金量?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說英語等級考試都是存在鄙視鏈的! 雅思託福:高分可用來炫技,還可以去留學機構當老師。 民間流傳的一份鄙視鏈依次為:雅思/託福>專四專八>四六級
  • 誰站在漢服圈鄙視鏈的最頂端?
    但在出圈的同時,被稱作服裝界「破產三姐妹」之一的漢服和Lo裙、JK制服一樣,因為生產材質、質量、風格、形制、歷史還原度漸漸形成了複雜的關係網和鄙視鏈,成了目前漢服圈無法避免的現象。要追溯漢服這項亞文化時尚誕生的源頭,還得回到本世紀初的2003年。
  • 那些不成文的日本留學鄙視鏈,你知道幾條?|深圳大學留學服務中心
    日本留學有N條不成文的鄙視鏈:博士=學部生>院生>專門學校生>語言學校生好學校>差學校>沒學校有錢途的專業>沒錢途的專業難度高的專業>難度低的專業大手企業就職>普通企業就職≥繼續深造>回國今天深圳大學留學服務中心就帶大家看一看這些不成文的鄙視鏈。
  • 淺談留學圈鄙視鏈
    大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全球留學生鄙視鏈,參考有代表性的樣本,部分內容有片面性,供娛樂。一.學校鄙視鏈第一梯隊:哈佛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耶魯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和史丹福大學(美國)
  • 遊戲圈還有鄙視鏈嗎?
    遊戲圈的鄙視鏈在一部分對遊戲不感興趣的網友眼裡,這種沒必要的爭執簡直就是不可理喻,玩個遊戲還能產生優越感嗎?雖說這是一句實話,但是奈何遊戲圈內的網友身處局中也就想不通這一點。其實不光只是《英雄聯盟》和《王者榮耀》,整個遊戲圈都存在著一套完整的鄙視鏈。LOL玩家看不起王者榮耀玩家的同時又會被DOTA玩家鄙視,而像玩DOTA這樣端遊的玩家會被玩單機遊戲的玩家鄙視。你們以外單機玩家都不會被鄙視了嗎?
  • 新款鄙視鏈?國內985研究生竟「看不起」海外留學碩士!?
    而最近網絡上也出現了一個熱門話題:為什麼國內985碩士看不起國外留學的碩士?是呀,這是為什麼呢?我們聽聽大伙兒怎麼說!@去你大ye的小傑瑞: 知道為什麼看不起嗎?可能是因為這個:想必很多關注留學的夥伴都看過這樣的「廣告詞」:「雙非大學畢業、績點低的同學不要怕,可以通過其他方向彌補,最終還是有大概率能拿下眾多名校錄取的!」雙非、績點低、眾多名校錄取......哎,何必呢!@超超超超越: 自古以來物以稀為貴,門檻高、東西少就驚奇!國內考研的門檻多高呀。
  • 傲慢來自無知,來看看修行圈裡的鄙視鏈
    修行圈裡的鄙視鏈各位朋友們,可以將本期內容當做神話故事來看如有雷同 純屬巧合就像音樂圈裡存在一種鄙視鏈——玩古典的瞧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瞧不起玩搖滾的,玩搖滾的瞧不起玩流行的,但是這幫人都瞧不起玩說唱的。修行圈裡也存在一種鄙視鏈——信佛教的瞧不起信道教的,信道教的瞧不起信基督教的,但是這幫人都瞧不起出馬仙。
  • 對於音樂圈鄙視鏈和標籤化問題,被王俊凱的這句話圈粉!
    這句話是對於音樂圈鄙視鏈和標籤化的正確回應。音樂圈的鄙視鏈和標籤化就像臧洪飛在《吐槽大會》中的發言,音樂圈有一條鄙視鏈。玩古典的,瞧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瞧不起玩搖滾的;玩搖滾的,又看不起玩流行的。而這幫人、所有人瞧不起玩說唱的。
  • 健身圈的鄙視鏈,你知道嗎?
    適合人群:所有健身愛好者內容標籤:鄙視鏈 對比 不同 作者:Ben各行各業都有鄙視鏈,健身圈也不意外。其實大部分強者是不認為這種健身圈鄙視鏈的。畢竟,領域不同所注重點也不一樣。
  • 活在留學鄙視鏈的底層是怎樣的體驗?
    01 經常在網上看到一類問題:「去哪裡留學好?」後來,這個問題有了一個引戰版本:「留學圈的鄙視鏈是怎樣的?」這時候,大洋彼岸的眾人才回過頭,像是剛睡醒一樣說:「啥,香港也算留學圈啊?」還有人會同情地拍拍我:「在香港讀研啊?考研分數一定很高吧。」
  • 從《黑神話:悟空》火爆,談遊戲圈的鄙視鏈
    然而隨著黑悟空的熱度不斷出圈,以至於我甚至聽到了這樣的聲音:「中國單機終於崛起了,手遊不配叫遊戲。」沒錯,很經典的踩一捧一。事實上,諸如此類的言論,在中國的遊戲玩家圈子中可能並不少見,也就是大眾俗稱的鄙視鏈——而且一般來說,手遊可能是這個鄙視鏈當中,僅次於「是兄弟就來玩我」頁遊之外,最底端的存在。但問題在於,玩手遊真的就低人一等麼?
  • 海外留學鄙視鏈也有?
    學歷鄙視鏈是真實存在,留學學歷鄙視鏈,留學國家鄙視鏈也存在,鄙視鏈:1.美國2.英國3.加拿大4.澳大利亞5.德國6.法國,最慘的是法國明明留學性價比高,連韓國等國家都比不過,法國擁有65個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四)和14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二),但是偏偏法國留學含金量不怎樣,連國家的留學獎勵法國的名額是所有留學國家最少的。
  • 羽絨服也有鄙視鏈?網友:我穿的牌子甚至不配上榜?
    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視鏈,追劇鄙視鏈,社交APP鄙視鏈,包包鄙視鏈,興趣班鄙視鏈……但你聽說過羽絨服鄙視鏈嗎?最近,一張名為「羽絨服歧視指南」的圖片在網絡上熱傳。
  • 火遍全球的寶可夢IP,淪為遊戲鄙視鏈的底端,玩家被任天堂綠了
    寶可夢,我們大家都知道,作為遊戲界的經典IP,非常深入人心,與任天堂的馬裡奧與世嘉索尼克,共稱為遊戲界的三駕馬車,不過最近寶可夢遇到了「麻煩」,任天堂與騰訊天美工作室合作,開發了寶可夢版MOBA遊戲,雖然任天堂藉助寶可夢IP開發新遊戲領域無可厚非,但是卻直擊到了寶可夢玩家的「痛點」。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簡訊裡的連結,慎點!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簡訊裡的連結,慎點! 近日,不少的商戶都收到了帶有連結的簡訊簡訊裡如果有連結千萬慎點
  • 《荒野行動》2019年9月登陸PS4 這下遊戲圈的鄙視鏈徹底亂了?[視頻...
    根據此前的報導,相比於現在手遊版的《荒野行動》,PS4版在畫面上進行了優化,大幅度地還原了真實世界和現代的建築物。眾所周知,在遊戲圈中,向來存在著一個鄙視鏈:主機玩家看不起PC玩家,PC玩家看不起網遊玩家、網遊玩家看不起手遊玩家。
  • 留學圈扛把子之爭:美國PK英國,誰站在鄙視鏈頂端?
    到了留學圈甚至流傳的鄙視鏈:美國> 英國> 加拿大>澳大利亞> 法國/德國/義大利 >日韓/新加坡 >香港/澳門。US vs UK,總是有諸多方面被大家拿來作比較。今天聊聊英國美國大學生活PK,你中意哪個?
  • 啤酒圈裡的鄙視鏈,你是哪個階層的?據說99%的人都處在最底層!
    自從啤酒文化在中國越來越繁榮,這個階層也是劃分的越來越明顯,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看看這條屬於啤酒的鄙視鏈是怎樣的............. 如果知道了精釀啤酒,那對於啤酒圈來說,可謂是算入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