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三年爆富,拼多多會是下一個阿里嗎?

2020-10-10 網際網路創業圈

中國人對財富的眼紅遠超過對假疫苗危險孩子健康的關注,這兩天創業三年即上市,上市身價就超過劉強東的巨富神話『拼多多上市首日創始人黃崢躋身全球富豪前100』,再次點燃了各樣的話題圈。

拼多多成為一個現象級的事件,它燃起某些人對迅速創業致富的幻想:小米上市還用了八年,劉強東創立京東並上市用了十年.....而拼多多只用了三年。

還有關於拼多多迅速走紅帶來的對其用戶的分析:什麼人會去拼多多用300-400塊錢買32寸液晶電視,白領階層有立即覺得自己原來是三億消費者之上社會階層的暗自驕傲。

有些分析將拼多多視為騰訊挑戰阿里的暗器:京東對應天貓,拼多多對應淘寶,用更low所以更受歡迎的商品。

當然少不了人物八卦,所謂因跟巴菲特吃過一次天價飯的段永平跟拼多多創始人之間的提前投資人才的慧眼傳聞。

可能也跟著段永平沾了點邊:7月28日,創維數字大股東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針對拼多多購物平臺出現大量假冒創維品牌的電視產品銷售的問題發布聲明稱,公司正與拼多多嚴正交涉,要求其即日停止所有假冒創維電視產品的展示及銷售活動。公司保留追求拼多多及相關侵權方責任的全部法律權利。與此同時,OPPO、VIVO品牌尚未對拼多多做侵權聲明,雖然已有發現拼多多平臺上存在疑似山寨貨。

著名作家鄭淵潔表示,多位讀者向他舉報拼多多上的「星寶寶家居生活專營店」銷售侵犯著作權的盜版皮皮魯圖書。經律師證據保全向拼多多取證購買,收到的圖書確為盜版書。封底的防偽標識竟然是印上去的。同時拼多多「星寶寶家居生活專營店」未向消費者展示「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在令人嫉妒羨慕恨的同時,一個個關於拼多多的侵權聲明和舉報也浮出水面。

拼多多創業三年巨富會是下一個阿里嗎?

2014年,陳歐和他的聚美優品在紐交所創造了奇蹟,僅用了4年的時間成功上市,造就電商領域「神話」的同時,陳歐本人也成了紐交所220年歷史上最年輕的CEO。四年後,聚美優品股票跌去90%,陳歐因各種原則曾遭遇美國多家律師事務所起訴、股東炮轟,從風光一時成為過氣的網紅。

從電商行業尾貨特賣模式切入,獲得了最初的快速增長,創立到上市,僅用了三年的電商唯品會,美國上市後股價一度飛升至229美元每股,較股價最低時暴漲近60倍,被市場稱為「第一妖股」。不過兩年後2017年,唯品會一度遭遇營業收入增速大幅下滑從過去的100%減到30%,淨利潤連續幾個季度下跌;活躍用戶數量增速也呈下滑趨勢,從2016年第二季度的62.0%,降至2017年第三季度的15.0%,市值下跌至顛覆時的30%。2017年12月騰訊京東入股唯品會,截至今年6月13日,京東持有唯品會總計約892萬股A類股,持股比例升至6.8%。現在有個說法是唯品會已成為京東的一個入駐店。

拼多多的未來會是聚美優品,還是唯品會,或是下一個阿里?

據微信披露:微信用了兩年的時間,才超過三億用戶。拼多多的三億用戶,只用了三年,不知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其次拼多多這三億用戶的存留量有多少?

過去一年,的確有微信朋友圈的人偶爾發出幫他一起拼多多的信息,但具體定到曾經發出信息的某一個人,其後並沒有持續有拼多多信息發出,表明其並沒有形成在拼多多上持續消費的習慣。在網上搜索拼多多用戶反饋,多數表示:上過,但遇到假貨後失望就再也沒有理過。

中國市場的確存在就是有一大把時間找便宜貨的人群,所以過去『只售9毛9平臺』也曾四處流行過,微信朋友圈砍價潮、團購網等都曾流行過。不過,這一次次利用人群撿便宜貨心態的流行,之所以很快消失,主要原因是:商品畢竟會回歸於價值,中國製造的多數商品毛利已低於10%,再怎麼砍掉、拼價、團購、聚划算價,也不可能低於麵粉錢,對於相同品質的產品價格空間有限。此外,中國藍領的工資持續上漲,到處拉人拼團的時間掃大街也掙回來了,就算收入低下的人群也會換算時間換金錢的成本。另外,當有過幾次買假貨受傷體驗後,再便宜也無人再上當。

隨著中國製造成本的持續攀升(人工,原材料,房租,水電等資源),過去製造過度需要大量消庫存的年代也一去不復返。與其開工就虧錢,還不如倒掉原材料給同行,而不是製造為成品還要花銷售費用,這已成為中小企業的共同選擇。

著名的華強北山寨市場的消失,一方面跟山寨產品成本本身也大幅上升有關,另一方面品牌產品通過加強線上線下宣傳拉動消費升級和銷售,使山寨產品失去銷售空間。線下各地的山寨市場已大幅衰落,再到線上搞山寨銷售平臺,使廠家和消費者維權更容易,所以應該不會發展時間長。

用戶的存留度,用戶的重複消費次數,重複消費金額,口碑相傳度,是影響電商後續發展的重要指標。平臺本身的口碑,也至關重要。天貓和京東的快速發展跟品牌廠家的支持離不開。目前有哪個品牌廠家願意到拼多多的平臺上去為其打品牌撐流量呢?

單靠便宜兩個字,卻無品牌廠家的合作到平臺上去幫其打品牌,很難形成持續的商業模式。

我曾在某市華潤商場如此正規的地方,遇到過『華為』牌抽油煙機。一開始為華為公司和消費者緊張了一番,不過,這兩年觀察下來,山寨貨『華為』牌抽油煙機雖然曾佔據華潤這樣的銷售平臺,但是並沒有成銷售氣候。就算舉著『華為』著名品牌,想形成在細分的抽油煙機領域的規模銷售,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華為公司的智慧型手機,也是最近幾年曆經革新,在品牌宣傳和產品創新與研發上大舉投入,才有所成。

雖然拼多多號稱在其平臺上消費的單價只有不到40元,不過放眼望去,不到40元的日用消費品產品領域也是大量的品牌廣告:如衛生紙,礦泉水,牙膏等。所以,並不是單價便宜,就不需要品牌。

對拼多多目前公開IPO的一組漂亮的數據所謂人均消費金額用戶數大幅提升,不好置評,需要時間去檢驗。最近的一些文章將拼多多比京東,有失偏頗。京東通過優質的物質服務及自營商品,為其贏得了差異化的口碑是其核心競爭力。

拼多多一上市成妖股,後續能否站穩,會不會遭遇唯品會和聚美優品曾經妖股的大幅下滑,還有待時間證明。

2016年12月,阿里將天貓與聚划算合併。聚划算曾是阿里旗下的團購網站,主打天天特價,跟如今的拼多多是一類性質。2011年,淘寶聚划算啟用聚划算頂級域名,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其成交金額達100億元,幫助千萬網友節省超過110億,已經成為首選團購平臺,確立國內最大團購網站地位。不過,2012年7月阿里宣布原聚划算總經理因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被杭州警方刑事拘留,後被判七年刑。

背靠淘寶的資源,聚划算曾發展迅速,但因業務迅速擴張出現重大管理(流程規範及團隊管理)滯後等嚴重問題,滋生腐敗。一度曾成為阿里內部"金旺旺獎」、創新型傑出人才的80後前聚划算總經理閻利珉成階下囚。

不應去迷信所謂令人看不懂的網際網路模式-快速上市致富的神話,神話也可能是泡沫,曾經主打生態神秘概念硬體不要錢的樂視已是鮮活的證明。網際網路沒有顛覆商業和管理的本質,相反所謂的騰訊流量和資金支持帶來的快速發展,可能會像當年的聚划算一樣產生管理滯後滋生腐敗。

電商行業產生第二個阿里的可能性已很低,雖然阿里的打假仍在努力的路上,但是阿里不會容忍比其更多假貨的平臺能相安無事地長期存在。

作為管理諮詢顧問,我曾經去過一家輝煌一時網際網路公司培訓,當時跟其高管有些爭論,主要圍繞網際網路領域是否具有經過時間證明的管理及商業法則的存在,雖然當時被冠以不懂網際網路思維,不過後來發展證明當其違背這些管理及商業法則時,雖然頂著網際網路大佬的名頭,也必然走向衰落。

產品做不好的公司總是幻想靠商業模式能吸引用戶,結果吸引的往往是非用戶。新鮮一過銷量就容易暴跌。企業的壽命、產品的生命周期、爭奪用戶和行業更替的時間窗口,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縮短。創新的基礎是企業有每一天都問『我們是誰?』的核心價值觀,與眾不同的用戶願意持續買單的價值主張,及市場中的獨特競爭方式。同時開展的兌現價值主張的差異化核心能力體系,然後才是有針對性的可持續贏得市場的產品和服務。

歡迎在京東、噹噹上訂購《華為研發》第3版,學習華為創業及研發成功經驗。

作者:張利華,《華為研發》作者,北京創華林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資深專家,清華大學產業創新組顧問;研發管理&產品創新&薪酬股權激勵&業績提升諮詢專家:zhanglihua96@163.com。目前從事研發管理與技術創新領域的培訓及諮詢業務,十年幫助上百家中國企業完善管理、快速發展,實現創新與研發的驅動發展,致力於培養更多像華為一樣優秀的企業。創華林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創立者,研發與創新管理諮詢專家,清華大學產業創新顧問。

2016年張利華在哈佛大學、矽谷及五所美國商學院等美國十個城市演講中國式創新受到好評。

本文為cooboys原創,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網際網路創業圈】是一個免費分享(創業、職場、企業管理)經驗的自媒體

相關焦點

  • 創業黃金十年過後,未來還能誕生下一個美團、拼多多嗎?
    幾家老牌互聯企業,特別是騰訊、阿里市值之所以那麼高,和他們創造的生態系統有很大關係——從目前來看,即便是估值(市值)位居中國網際網路前列的美團、拼多多、字節跳動,在生態建設上,也和騰訊、阿里有明顯差距。531家和756家:BATJ仍是最重要的資本推手,美團、拼多多、蔚來、快手背後的大股東是騰訊,商湯科技、小鵬汽車背後大股東是阿里巴巴,愛奇藝背後大股東是百度,達達集團背後是京東,小紅書、猿輔導、每日優鮮背後是阿里、騰訊的交叉控股。
  • 再見2010-2020創業十年,還會誕生下一個美團拼多多嗎?
    幾家老牌互聯企業,特別是騰訊、阿里市值之所以那麼高,和他們創造的生態系統有很大關係——從目前來看,即便是估值(市值)位居中國網際網路前列的美團、拼多多、字節跳動,在生態建設上,也和騰訊、阿里有明顯差距。從超級物種定義來看,目前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一共有7家,分別是騰訊、阿里巴巴、美團、拼多多、字節跳動、螞蟻金服、小米。2010年後成立的企業,佔了5家(包含螞蟻金服)。3月3月是創業者們最喜歡的創業季,36家估值(市值)超30億美元的獨角獸中,有6家選擇在3月開始正式創業,佔比16.66%。
  • 拼多多能成為下一個阿里巴巴嗎?什麼時候能逆襲阿里?
    拼多多能成為下一個阿里巴巴嗎,為什麼?什麼時候能逆襲阿里?其實沒有固定的答案,但是如果拼多多還是以現在的這種模式繼續發展,肯定是不會成為下一個淘寶的;但即使拼多多進行轉型,也很難會成為下一個淘寶。,因為淘寶當年做起來是順勢而為,08年前後,普通老百姓錢都不多,網購產品更加便宜,所以導致很多人轉購網上產品,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的收入已經提高,而且淘寶產品的質量和服務已經不能滿足現在老百姓所需要的要求了,而拼多多用的還是淘寶10年前的老套路,已經不符合實際,所以拼多多不會成為下一個淘寶。
  • 三年上市神話:拼多多之後,下一個該拼什麼?
    從一個平平無奇的社交電商平臺,到國內電商第三極,拼多多是如何奇襲的?2015年,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四度創業,拿到了以高盛資本為首的投資共800萬美元,拼好貨橫空出世。它們脫胎於同一個團隊,擁有多個共同投資方,一個重供應鏈,一個重前端,恰好能夠互補,合併只不過是時間問題。此後,拼多多雖然也被貼上假貨和山寨的標籤,但在業務層面的積極探索從未停止,發展勢頭依舊強勁。
  • 阿里、京東的「回馬槍」拼多多還能守住「五環外」基本盤嗎?
    在交易規模上約為阿里的十分之一,京東的三分之一,是國內第三大網購平臺而此時,拼多多成立只有短短三年,拼多多衝擊京東、天貓、淘寶本以穩固的電商格局。可以說,單純從用戶人數上看,拼多多已經超過京東,與阿里系在一個級別。
  • 拼多多的B2B業務,會成為下一個1688嗎?
    它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對標行業龍頭阿里旗下的1688。然而,已經在B2B領域深耕20年的阿里豈是那麼容易撼動的?這對於拼多多來說將是一場苦戰。作為一個發展迅猛的電商平臺,拼多多當然有義務去滿足B端商家的需求,而且這也不是拼多多首次幫助商家拓展銷路了,之前就上線了多多直播和多多視頻等服務,並且招募了MCN機構用以提升商家銷量。
  • 「黑馬」拼多多強勢崛起,成功地超越京東,直面阿里
    今年京東要過很多年,而拼多多才崛起了三年多,在電子商務領域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拼多多有很強的競爭力,這也給其他同行帶來了威脅。據報導相關數據顯示,拼多多2019年營收301.4億元,總交易額高達1萬億元。與此同時,今年拼多多平臺上的活躍買家也超過了5.8億。綜合上述數據,我們不難發現,拼多多不再是一匹黑馬,而是一個能夠在電子商務領域與京東、阿里抗衡的電子商務巨頭。
  • 沒有了馬雲的淘寶,會被拼多多打敗嗎?
    在這個京東創造的購物節,已儼然媲美淘寶雙11,除了劉強東和馬雲步入戰場,拼多多、蘇寧、國美、噹噹、唯品會等一棒子創始人大佬都磨刀霍霍,而其中最耀眼的,絕對就是拼多多。拼多多CEO黃崢,這個段永平的關門弟子、創業百勝將軍、風光無限的80後,把「農村包圍城市,窮人包圍富人」的策略運用得爐火純青,雖然拼多多一路走來,遭遇謾罵和質疑不斷,但其生命力卻空前頑強。5月13日,拼多多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市值達到692.59億美元,市值超過京東,黃崢身價也逼近馬雲。
  • 如果拼多多停止「百億補貼」!拼多多的用戶會流失嗎?
    很多人都在吐槽拼多多,殊不知當年的淘寶也是一路被吐槽!你們知道農村市場有多大嗎?難道你身邊都是年入100W的精英嗎?至少我80歲的奶奶也會用拼多多購物!這句話,用在拼多多上最為合適不過。在拼多多沒有出現之前,我們都以為中國電商的格局無非就是阿里系和京東的「雙人轉」!可直到拼多多上市,再到拼多多如今的7億用戶,我們才發現了問題所在,原來阿里所主導的消費升級是不存在的,相反,拼多多所主導的消費降級,才是迎合了這個時代的發展!
  • 拼多多一旦停止「百億補貼」!拼多多用戶會流失嗎?
    淘寶逐步天貓化,拼多多逐步淘寶化,你們真的看懂拼多多了嗎?很多人都在吐槽拼多多,殊不知當年的淘寶也是一路被吐槽!你們知道農村市場有多大嗎?難道你身邊都是年入100W的精英嗎?至少我80歲的奶奶也會用拼多多購物!拼多多因何崛起?
  • 快手正在成為下一個拼多多?
    01 快手電商的「拼多多」式發展 數年以前,快手還只是一個自動生成動圖的小型工具軟體,而拼多多的小程序風靡朋友圈時,更多被人視為一款呼朋喚友來拼多多成立三年後成為阿里、京東外的電商第三極。2015年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看中了微信的巨大流量池,利用微信的社交場景,發掘了電商的新玩法,在拼團模式下,用戶不再需要搜索購買,取而代之的是,在分享和推薦的社交過程中被激發出的購買行為。
  • 中國郵政+拼多多,「919電商節」會是下一個「雙11」麼?
    自下鋮市場起家的拼多多,利用低價策略讓其活躍用戶、收入狂飆,遠超另外兩大電商。雖然現在拼多多用戶增速很高,但是天花板已經顯現;而阿里、京東為了業績繼續高速增長,紛紛走入下沉市場,和拼多多爭搶市場份額。面對京東、阿里殺入自己「老巢」這一情形,拼多多如何保持原先老客戶的黏性,把用戶留在自己平臺呢?
  • 中國郵政+拼多多,「919電商節」會是下一個「雙11」麼?
    在國內,除了「6.18」、「雙11」這兩大電商節之外,其實國內還有一個不怎麼為公眾所知一個卻舉辦了4屆電商節,那就是中國郵政集團的「919電商節」。而在剛過去的第四屆「919電商節」中,中國郵政曝出與拼多多達成戰略合作這一驚人消息。
  • 一個拼多多幹掉淘寶+阿里批發的節奏
    批發嘛,第一就想著去阿里批發網肯定便宜。看了很多家,發現價格便宜的要郵費,包郵的價格平均下來又差不多!挺糾結的!偶然一個朋友發了個拼多多砍價連接,我查了下泡泡商品價格,價格和阿里一樣還包郵!那個香啊!拼多多商家不賺錢嗎?本來比淘寶還便宜,現在比阿里還優惠?
  • 追阿里甩京東 拼多多的未來還好嗎?
    在電商領域,拼多多的逆襲之路一直在上演。短短5年時間,它就成功地擠進萬億GMV俱樂部。但是,拼多多一直也飽受爭議,各種操作讓友商防不勝防。過去的2019年,由它發起的「百億補貼」造福了億萬消費者,也逼的阿里和京東不得不下場、入局、開戰。「貓狗拼」的三國爭霸也愈演愈烈。那麼,2019年的拼多多發展的有更好嗎?
  • 拼多多勢頭太猛了!阿里電商大哥的地位會被取代嗎?
    尤其是今年阿里推出了各種罕見的創意,形成了各種複雜的玩法,但反觀拼多多,不養貓也不蓋樓,還不搞什麼定金尾款,完全就像個「異類」,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拼多多追上來,大家覺得呢?拼多多,緊接著就是網際網路平臺反壟斷指南出爐,再度給予阿里一擊重錘,讓人有種覺得阿里開始走下坡路的感覺。
  • 不設上限補貼的拼多多,會是下一個瑞幸嗎?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曾表示:拼多多的補貼不設上限。之前講過一個案例:《瑞幸會倒嗎?從增長飛輪深挖瑞幸的真正危機》,瑞幸其實也是通過巨額的補貼讓大家持續下單。關於低價,京東最早提出的口號是:多、快、好、省。上季奇葩說,京東在冠名時提出新口號:多、快、好、爽。現在大家如果對比的話,多,想到的往往是淘寶。好,可能想到的是天貓。省,想到的是拼多多。
  • 深度分析|家喻戶曉的拼多多能顛覆阿里和京東嗎?帶你揭曉
    那麼拼多多能顛覆阿里和京東嗎?當然這個問題也是拼多多自己的挑戰,如果是因為不得已或者沒辦法,那麼這也可以和業務本身的挑戰歸為一類,說明管控能力不如競爭對手。成本方面據國盛證券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拼多多的全鏈路成本率為23.8%,阿里為12.8%,京東為15.2%,線下零售約為20.5%。利潤對比上看,2019年報顯示拼多多歸母淨利潤-69.68億人民幣,同期京東的淨利潤則為121.8億,阿里的2020年報(2019年3月31日至2020年3月31日)顯示歸母淨利潤1494億。
  • 阿里跌倒,能餵飽京東拼多多嗎?|李成東
    所以不能簡單的把京東、拼多多和美團的表現優異,全部歸結於阿里今年遭遇的一系列公關危機。實際上,業務逆轉的趨勢早已發生了好幾年,資本市場的反應已經整整晚了三年時間。拼多多日常訂單已接近1億,考慮到10月份全中國日均快遞單量也就2.65億件,拼多多日均訂單或已超過淘寶(不含天貓)。淘寶是整個阿里電商的根基,淘寶若打不過拼多多,那麼阿里的電商帝國,或將走向不可逆的衰落。
  • 拼多多、美團合力能將阿里巴巴挑落馬下嗎?
    阿里巴巴業務版圖但盛世下也有危機,阿里目前雖強大,但是整個集團營業收入高度依賴核心零售業務(據悉,核心零售業務收入在阿里整個營業收入中佔比80%)而核心零售核心電商業務近年來又受到新秀拼多多猛烈炮火攻擊雲計算業務雖強勢,但是難以自我造血,大文娛也一直以來是阿里內部扶不起的阿里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