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了解,從去年10月份開始,各國主要電信企業和多個標準建議方已陸續向相關國際標準組織提交了5G標準方案,各個國家均表示會遵循統一標準制定5G技術標準。根據相關國際標準組織工作安排,去年年底,上述提交的5G標準方案將凍結,經各方商議後,將在此基礎上制定首個5G國際標準,並將在今年6月正式公布。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5G網絡一旦正式商用,除了會使通信業進入新一輪發展期外,還將帶動多個規模萬億級別的新興產業。
目前,許多國家和地區對5G商用高度重視,美國、歐盟、韓國、日本、中國均計劃在2019年下半年展開5G網絡商用部署,2020年正式商用。隨著5G國際標準公布,全球5G產業競爭將日趨激烈。
多家市場機構預測,車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智能家居、無人機等典型的物聯網細分行業,在技術和應用層面上已相當成熟,但現有4G網絡的通訊能力大大限制了產業發展。隨著5G正式商用,網絡問題將迎刃而解,上述服務將順利應用,相關產業則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值得注意的是,計劃推出的5G標準將不再具有多個技術版本,而是形成統一融合的唯一標準。
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介紹說,在2G、3G、4G時代,技術標準存在多個版本。例如,4G就有我國主導的TD-LTE和國外企業主導的FDD-LTE之分。但從產業發展趨勢來看,5G將形成一個統一融合的單一標準。這意味著,如果我國提出的相關標準在整個5G標準中所佔的比例越大,我國企業在5G領域的全球競爭力和市場份額就越大。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表示,5G國際標準首個版本出爐後,對我國的5G產業和信息產業發展將是一大利好。
5g出來4g還能用多久
5g網要是來了,那只能用支持5g網絡的手機才能用上5g的網絡,一般支持5g的手機也會支持4g/3g/2g。
但是4g的手機只支持4g/3g/2g。5g網上市後一般4g/3g/2g一般不會取消,也就是說營運商的4g/3g/2g依然在運行的,所以只要是4g/3g/2g的手機依然是可以用的,只是這些手機用不了5g的網絡。
5g和4g有什麼區別
1.首先也是最為重要的,基於LTE的4G網絡正在經歷一次快速部署,而5G網絡目前還只停留在研究報告和實現項目階段,後者的大規模部署預計要等到2020年。
2.4G和之前的行動網路主要側重於原始帶寬的提供,而5G旨在提供無所不在的連接,為快速彈性的網絡連接奠定基礎,無論用戶身處的是摩天大樓還是地鐵站。
3.5G網絡並不會獨立存在,它將會是多種技術的結合,包括2G、3G、LTE、LTE-A、Wi-Fi、M2M等等。換句話說,5G的設計初衷是去支持多種不同的應用,比如物聯網、聯網可穿戴設備、增強現實和沉浸式遊戲。
不同於4G,5G網絡有能力處理大量的聯網設備和流量類型。比如說,當處理高清視頻在線播放任務時,5G可提供超高的速度連結。而面對傳感器網絡時,它就只會提供低數據傳輸速率了。
4.5G網絡將會率先使用雲RAN和虛擬RAN這樣的新架構,以促進一個更加中心化網絡的建立,並通過身處網絡邊緣的本地化數據中心來最大化地利用伺服器農場。
5.最後,5G還會率先利用感知無線電技術,讓網絡基礎設施自動決定提供頻段的類型,分辨移動和固定設備,在特定時間內適配當前狀況。換句話說,5G網絡可同時服務於工業網絡和Facebook應用。
5g發展的必要性
5G將會是全新技術。5G不只是一次技術的更新,更是非常大的跳躍性發展、是一個變革,這也意味著網絡架構必須提升,5G對網路的需求將與4G截然不同。雖然現在使用的4G技術仍會不斷演進,但4G再怎麼演變也不會成為5G,5G將會是全新技術。
多國競逐5G戰略制高點
事實上,各國在5G領域競爭早已開始。2012年11月,歐盟啟動了總投資達2700萬歐元的大型科研項目METIS,研發5G技術。隨後,歐盟委員會啟動一項5G公私合營合作關係(5GPPP),稱在未來七年內劃撥7億歐元,支持5G技術研發,以確保歐盟在移動通信行業的領軍地位。
2013年6月,韓國由未來科學創造部牽頭成立了「5GForum」組織,並在2014年推出「5G移動通信促進戰略」。「5GForum」包括韓國主要的通信運營商、設備製造商、研究機構和高校等,為韓國最重要的5G研發組織。而「5G移動通信促進戰略」的目標則是,爭取韓國在2020年獲得全球移動通信設備市場20%的份額,國際標準專利競爭力全球第一。此外,2013年5月13日,韓國三星電子還宣布,已成功開發出第5代移動通信的核心技術。
日本則在2013年9月設立了「2020andBeyondAdHoc」項目,用以支持5G技術未來十年的發展,並希望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應用5G技術。2014年5月8日,日本電信運營商NTTDoCoMo正式宣布將與Ericsson、Nokia、Samsung等六家廠商共同合作,開始測試高速5G網絡。
在5G研發上,我國也不甘人後。2013年2月,當時的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就聯合成立了IMT-2020(5G)推進組,對我國的5G願景與需求、5G頻譜問題、5G關鍵技術、5G標準化等問題展開研究和布局。此外,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在內的運營商,以及華為、中興在內的通信設備製造企業,也已在5G領域深耕多年,擁有大量技術儲備,特別是在網絡構建、通信設備等關鍵技術領域,擁有明顯優勢。
據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博士王坦介紹,在移動通信的演進歷程中,我國不斷轉變角色,依次經歷了「2G跟蹤、3G追趕、4G同步」的各個階段。在5G時代,我國率先在亞太地區成立IMT-2020(5G)推進組,積極向國際電信聯盟等國際標準組織輸出觀點。
由於較早展開研發,並形成了廣泛的產業合作,目前國內的5G技術水平在多個領域和國外企業不相上下,甚至在一些關鍵技術上,還具有明顯優勢。而從此前國際組織的評估來看,我國也已具備了主導5G標準制定的能力。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