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我們早在之前的一節課中了解過筆和紙的發展歷程及書寫工具的演變,今天這節課小精靈嘟嘟繼續帶領大家了解紙的故事,筆的發展歷程及了解鉛筆的趣味小知識。
紙的故事,紙是誰發明的?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與指南針、火藥、印刷術一起給中國古代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技術的基礎。那你們知道紙是誰發明的嗎?
相信你們肯定會說東漢時期的宦官蔡倫,蔡倫在造紙方面的貢獻是巨大的;但據考古發現大約在西漢初期人們就用大麻和薴麻造出了紙。
到1800多年前的東漢時期,蔡倫經過長期的實驗改進了造紙方法,他用樹皮、破布、破漁網等多種植物纖維做原料加水蒸煮、搗爛成漿,造出了一種薄薄的紙;這種紙非常便於寫字。
東漢以後造紙技術得到不斷改進竹子、稻草、甘蔗渣都逐漸成為造紙原料。
筆的故事,筆的發展歷程
現在人們普遍使用的是中性筆和原子筆;畫圖時則多用鉛筆。那麼在這些筆出現之前人們用什麼筆書寫字呢?
毛 筆
在我國;古人主要用毛筆書寫和繪畫,毛筆時中國人獨有的書寫工具。那麼,毛筆是用什麼製作而成的呢?
製作毛筆筆頭的原料以羊毛、黃鼠狼尾毛、山兔毛、香狐毛為多;毛筆桿兒多用竹管如:青竹、紫竹、斑竹、羅漢竹等。也有用紅木、牛角、骨竹、象牙、玉石作杆的。一支好的毛筆應具有「尖、齊、圓、健」的特點;「尖」就是筆鋒尖銳;「齊」就是修削整齊;「圓」就是鼻頭圓潤;「健」就是毛筆彈性強,寫出的字銳利矯健。
蘆葦筆
古代埃及和波斯曾將蘆葦杆;削尖當筆使用蘆葦筆是西方書法的一種古老工具,歷史非常悠遠。
美索不達米亞時代的楔形文字就是用蘆葦筆在黏土板上寫的埃及出土的文物中也有蘆葦筆和裝筆的盒子,所以蘆葦筆不僅可以用來在黏土板上寫字也用來在埃及的莎草紙上寫字。
鵝 毛 筆
從中世紀開始;歐洲一些國家主要用鵝毛筆書寫,書寫的材質為羊皮紙、莎草紙。
最強韌的鵝毛大多取自於鵝翅膀最外層的五根羽毛左側翅膀的羽毛更佳。因為其生長的角度比較符合用右手寫字的人的握筆習慣。
現在除了毛筆偶爾還被使用(主要用於書法和水墨畫)蘆葦筆和鵝毛筆已經完全被鋼筆、原子筆等取代。
鉛筆的趣味知識,鉛筆的小檔案
鉛筆又名pencil;早在古羅馬時代人們就經常使用鉛棒來做記號。那時的鉛棒就是鉛筆,鉛筆的外觀是由筆桿兒和筆帽組成;鉛筆的筆芯主要構成是石墨和黏土用來繪畫和寫字。
一般鉛筆的筆桿兒上會標有筆芯的硬度;一般用「H」表示硬質鉛筆;「B」表示軟質鉛筆;「HB」表示軟硬適中的鉛筆「F」表示硬度在HB和H之間的鉛筆。
鉛筆的筆芯是用石墨製成的,鉛筆為什麼不叫「石墨筆」呢?
原來最早的鉛筆為金屬「鉛」所製造,後來石墨被發現人們將石墨誤以為鉛的一種,一直沒有被修正過來。
鉛筆的筆記為什麼很容易被擦掉
因為鉛筆筆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當筆尖在紙上移動時這些粉末狀的石墨就被紙的纖維颳了下來密密麻麻的附在紙的纖維間。
有些小朋友喜歡咬著鉛筆頭,那鉛筆頭有毒嗎?
鉛筆筆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石墨是鱗片狀有金屬光澤的固體它內部的化學成分非常穩定不容易被人體吸收消化。所以鉛筆芯是無毒的,儘快如此;咬鉛筆頭是不好的習慣,小朋友最好別咬噢!
那麼;鉛筆除了用來書寫之外,它還有哪些用途呢?你們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