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特殊行情下,銀行理財怎麼買?招銀理財低調推出股債策略產品...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在各類機構投資者、投研機構一致表態堅定看多A股,外資逢低積極買入的氛圍裡,目前A股估值理論上下跌空間已經十分有限了。

手握巨資的銀行理財怎麼在這場特殊行情裡面布局,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上證報了解到,在定開類純固收產品之外,招銀理財本月重點推薦了兩款含權益投資理財產品:一款是偏債理財,一款是固收+理財。

招銀理財投研團隊認為並強調:股票投資必然要回歸其本源邏輯。長期來看,疫情對經濟基本面的衝擊偏短期,中長期影響可控;對股市的衝擊屬於短邏輯,中長期不悲觀。在短期投資策略上債市可加倉對衝,股市建議擇機長期布局優質錯殺公司。

若從較為積極的把握市場機會角度,招銀理財認為目前股票等權益類資產的性價比凸顯,重點推薦股債策略的睿遠平衡、卓遠定開等首發新產品;而從風險防範的角度考慮,招銀理財建議建倉布局長期限產品,「以時間換空間」的防守策略更優於中短期限。

具體而言,上證報了解到:偏債理財產品(即睿遠平衡)採用股、債、非標等多元資產配置,旨在為客戶實現絕對收益。從當前各期產品持倉分布來看,平均權益的倉位佔比為26%,債券為104%,非標為35%。其中對淨值波動影響較大的主要是權益類資產,各產品平均佔比配資類資產3%、港股8%、A股各策略組合佔比15%。

其中,A股組合的集中行業以食品飲料、醫藥生物、計算機和電子為主,港股組合以金融、地產、消費品和公用事業以及以銀行、非銀金融為主。挑選配置個股均具有長期業績潛力且估值合理或者低估的優質上市公司。

固收+理財(即卓遠定開)則實施動態管理。即當權益勝率較高時,固收做防守;權益勝率較低時,固收做收益。該產品權益倉位佔比低於上述偏債理財(睿遠平衡),權益類配置上不超過20%。從當前各期產品持倉分布來看平均權益的倉位佔比為3%,主要分布A股組合、港股組合和可轉債和寬基指數組合及對衝組合。(劉筱攸)

相關焦點

  • 興業銀行及興銀理財上半年新發理財產品一半都是淨值型
    9月3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獲悉,2020年上半年,興業銀行及興銀理財新發行產品數量311支,其中淨值型理財產品佔比50.48%,產品類型涵蓋現金管理、固收純債、固收增強、項目投資、股債混合、權益投資、多資產策略、跨境投資等多個品類,並發布了海峽理財、養老金融等特色產品,為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約200億元。
  • 多家銀行推出「抗疫」專屬理財產品 宅家也能好好理財
    戰「疫」專屬理財上線助力戰「疫」,金融機構在竭盡全力捐款捐物、源源不斷信貸「輸血」的同時,也通過豐富理財投資形式的特殊方式支持疫情防控工作。記者了解到,目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多家銀行及其理財子公司,紛紛面向醫護人群、湖北地區用戶客群推出抗疫主題專屬理財產品。
  • 買銀行理財產品也會虧本?收益率-4.42%,投資者懵了
    隨著資管新規打破剛性兌付,銀行理財產品出現淨值波動屬於正常現象。估值方式的變化和近期債市調整,是導致近期銀行理財產品淨值浮虧的主要原因。文/《財經》記者 張穎馨 嚴沁雯編輯/袁滿「活久見!買銀行理財產品居然開始虧本金,後浪太難了。」近日,一則關於銀行理財產品淨值浮虧的消息,在普通投資者間掀起軒然大波。
  • 16家銀行理財子開業:不再只投債 打新、港股、黃金都到碗裡來
    富國基金張聖賢、國泰君安胥本濤:全球需求共振爆發,新能源車駛入新紀元原標題:16家銀行理財子開業:不再只投債,打新、港股、黃金都到碗裡來8月18日,隨著兩家江蘇系銀行理財子公司(下稱「理財子」)——蘇銀理財(母行為江蘇銀行)和南銀理財(母行為南京銀行
  • 股市走牛 銀行理財產品跟著吃肉?12家理財子公司大掃描
    來源:東方財富網3月以來,A股持續上漲,6月和7月的深綜指漲幅均超過10%,雖然8月進入大漲後的震蕩期,但股市大的趨勢仍然向好,牛市的呼聲不絕於耳。在股市走牛的背景下,7月權益類基金「井噴」。市場也傳出一種聲音:權益類銀行理財產品爆發在即!
  • 天鼎證券:銀保監會放大招,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來了!
    12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對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產品銷售做出了明確規定,將影響23萬億非保本理財產品!最最重要的是,等《辦法》真正落實後,「韭菜」們的春天就來啦!因為這個《辦法》可謂是痛打銀行、而用心呵護投資者,以後再也不怕銀行耍把戲了。
  • 招銀理財、中信銀行的理財產品先後虧錢 這是怎麼了?
    招商銀行理財子公司旗下兩款產品跌破本金的消息,在業內尚未討論完。中信銀行的理財產品3天下跌1.36%的消息,再次引發討論,共同點是,兩款產品均以債券類資產作為主投資產。銀行理財怎麼了?債市怎麼了?是圍繞在投資者心中兩個大大的問號。
  • 興業銀行推出新款理財產品
    在投資方面也是如此,如何聰明理財,才能讓生活更有保障?興業銀行廈門分行的理財師說,相比單槍匹馬在市場中不斷試錯,讓穩健而專業的團隊幫忙理財更靠譜。最近,興業銀行上線了一款理財產品——天天萬利寶穩利3號淨值型理財產品M款產品(產品簡稱:穩利恆盈M款2年)。這是一款兩年期產品,業績比較基準4.2%至4.6%,被業內稱為「2020年最值得購買的理財產品之一」。
  • 二季度全國性銀行淨值型理財排名公布 興業銀行獲評綜合能力第一名
    近日,中證金牛金融研究中心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淨值型銀行理財排名,興業銀行及其子公司興銀理財獲評全國性銀行淨值型理財綜合能力第一名。在中證金牛同期舉辦的2019年度「金牛理財產品」評選中,興業銀行及旗下「天天萬利寶穩利1號」產品也分別榮獲「2019年度金牛理財銀行」和「2019年度金牛銀行理財產品」兩項大獎。
  • 銀保監會放大招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來了
    銀保監會放大招,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來了!影響20萬億元市場來源:央視財經影響20萬億,今天,《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出來了!2020年12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徵求意見稿》,在延續銀行理財此前銷售要求的基礎上,對理財子公司的產品銷售作出進一步明確。這項規定對你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有何影響?
  • 光大理財首款直投股票銀行理財出爐,8成投股、號稱手續費比公募...
    銀行理財子公司又出新產品2018年,監管出臺的《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明確,理財子公司在通過公募基金投資股票之外,還可以直接投資股票市場。然而2019年一整年銀行理財子公司雖然在飛速發展,但由於投研能力不足等問題一直沒有推出直投股市的理財產品。
  • 部分銀行保本理財產品「清零」 理財收益率低位徘徊
    // 部分銀行保本理財產品「清零」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梳理銀行半年報以及近期各家銀行理財的數據發現,不少銀行保本理財已然徹底清零,國有大行和少數股份制銀行仍有較大規模的保本理財存量,並且在繼續續作老產品,但總體規模上均在逐步壓降。此前,已出現多起銀行理財「強退」情況。
  • 散莊書苑孔令飛:不會理財的人,適合買什麼理財產品?
    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理財產品,既有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比如股票,基金,期貨,黃金,貴金屬;還有一些中等風險理財產品,比如很多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信託、企業債、地方債等等;當然還有一些安全性很高的理財產品,比如存款、國債。在這麼多理財產品當中至於應該選擇哪一種進行投資,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 銀行理財產品哪年有的?一文了解銀行理財極簡史
    這樣一來就繞開了利率管制,因為投資的底層資產是比存款利率更高的央行票據和利率債,投資人拿到了比同期存款更高的利息。於是乎,各大股份制銀行紛紛效仿,推出自己的理財產品。當時還沒有理財管理的三單原則,依託著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員工和網點都少的股份制銀行在城市中搶灘登陸。
  • 過半A股公司買理財 有的一手發債一手理財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的資金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募集後閒置資金,來自股票或者債券(公司債、可交債或者可轉債等)募集;二是自有資金;三是子公司閒置資金。前兩者是購買理財的主要資金來源。  14日晚間,金能科技便在公告中表示,使用暫時閒置可轉債募集資金向工商銀行(601398,股吧)青島開發區支行購買了1.6億元的理財產品。
  • 說一說銀行理財權益投資業務
    其中,光大理財已發行3款陽光紅系列產品,招銀理財發行了招銀理財招卓滬港深精選周開一號權益類理財計劃,工銀理財發行了工銀理財-工銀財富系列工銀量化理財-恆盛配置理財產品。 從基本信息來看,產品投資策略和規模差異較大。光大理財的產品有確定的主題和投資策略,募集金額在3000-8500萬。
  • 「固收+」正興起,未來或替代理財產品
    「理財已死,『固收+』當立」、「XX銀行定製的『固收+』產品發行規模破百億」……,市場上關於「固收+」的聲音越來越多, 「固收+」產品數量和規模均出現爆發式增長。截至12月8日,主打股債策略的「固收+」基金(以偏債混合基金、二級債基為統計口徑)顯示出強大的「吸金」能力,整體發行量已達3340億元。過去的2019年,「固收+」產品全年發行數量為70隻,募集總規模690億元。2020年存量「固收+」產品也獲得較多淨申購,同比來看平均份額增長28%,規模增長30%。
  • 光大銀行理財子公司將推出首款理財產品
    新華社北京2月19日電(記者張千千)記者19日從光大理財獲悉,光大銀行理財子公司光大理財將於20日正式發售公募理財產品「陽光金養老1號」。這是光大理財成立後推出的首款理財產品。該產品定義為「養老主題」,採用5年期封閉式管理。
  • 大型銀行的理財也有虧損風險,銀行理財還能買嗎?
    有網友提問——「大型銀行的理財也有虧損風險,銀行理財還能買嗎?」,「剛性兌付」現在已經被打破,所以凡是理財,就一定會有風險。有風險,即有本金虧損的可能性。銀行理財也是理財,逃不開其必然的風險性,國有銀行自然也不例外。
  • 南銀理財總經理談區域性理財子公司如何發展?乾貨滿滿!
    作為南京銀行(601009,股吧)全資子公司,南銀理財於2020年8月18日收到江蘇銀保監局的開業批覆,8月27號正式開業。近日,南銀理財總經理師波向我們解讀了南銀理財的發展策略。乾貨滿滿,小夥伴們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