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鑑寶》專家兩天鑑寶1300多件 9成是假貨

2021-01-08 騰訊網

  10件玉雕全是「人造石」

  兩天鑑寶1300多件,其中九成是假貨 什麼東西不可以買?專家教你怎樣不花冤枉錢

  重達十多斤的「玉雕」原是人造石,色澤褐黃的「古畫」是醬油泡出來的,「海撈瓷」上的白斑是石灰,競拍來的東西不是真貨……為期兩天的免費鑑寶活動於1月9日下午圓滿結束。短短2天,中央電視臺《鑑寶》欄目特約鑑定專家張如蘭、劉靜、李宗楊免費為近500名讀者鑑寶1300多件,其中九成是假貨。什麼樣的東西有收藏價值?什麼樣的東西不可以買?專家們給廣大收藏愛好者上了生動一課。

  本報記者 許欣 實習生 吳丹榕

  沮喪

  10多件玉雕全是「人造石」

  「我老爸花2000多元買了這塊玉雕,10多斤重,這到底什麼玉啊?是不是很值錢?」一名中年男子扛來一隻大行李包,小心翼翼地從裡面「請」出一尊佛像,一眼看去,佛像造型優美,色澤均勻,呈淡青色,還散發出柔和的光芒。

  北京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劉靜輕輕地搖頭嘆息。「這種東西頂多稱得上是工藝品,兩天來,我一個人看了10多件同樣材質的東西,連款式都一模一樣,它根本不是玉器,而是樹脂加石頭粉合成的,這種東西被稱為人造石,是用模具批量生產的。還有材質更糟糕的,外面是塑料,裡面是水泥,掂上去確實很有份量。」

  話音剛落,又一位收藏者扛著沉重的大包裹進來,拿出一件人頭大小的「玉雕」,上面雕了九條龍。「玉雕」上還沾有褐黃色的泥巴。「聽說是剛出土的東西,賣家說是玉器,要價5000元,後來我花2500元買了它。」一聽這玩意兒是塑料包水泥,收藏者滿臉苦澀。還有一位收藏者,一連拿出5件「玉雕」全是「人造石」產品。

  「清明上河圖」醬油泡出來的

  一位收藏者小心翼翼地打開層層包裹,取出一軸色澤褐黃的「古畫」,說是花500元淘來的。經專家鑑定,這是典型的假畫,畫技粗糙,沒有任何收藏價值。「這畫紙的顏色怎麼這麼舊?」收藏者感到詫異,好奇地詢問。專家告訴他,有一些人專門以做舊畫騙人錢財,用醬油、醋之類的為新畫添加染料。專家們通過新聞媒體提醒過很多次,但依然有很多人上當受騙。

  1月9日上午,短短2個小時內,有3名收藏者帶著同樣的「古畫」請求鑑定。一名收藏者還帶來一幅「清明上河圖」。專家告訴他,這幅畫沒有幾年歷史,因為它是印刷品,而且是用低劣手法做舊處理的,其價值甚至不如一張乾淨的印刷製品。

  「海撈瓷」上的白斑是石灰

  海南古玩市場近年來興起一陣收藏「海撈瓷」的熱潮。最近2天來,有幾十位收藏者拿著千方百計淘來的「海撈瓷」請專家鑑定,但因為這些「海撈瓷」的做假手法非常低劣,不僅專家可以一眼看出,很多在現場取經的藏友也都可以認定,這些東西全是假貨。

  「賣家說這隻碗是從西沙沉船撈出來的,花了好幾百塊。」一位女士拿著一隻大碗請專家鑑定。國家文物局認定的金、石、陶瓷、雜項責任鑑定員張如蘭告訴她,「海撈瓷」有明顯時代特點,而她手上的碗明顯是現代工藝製作,上面的白色斑點明顯是石灰。

  張如蘭提醒廣大收藏者,首先要擺正心態,要發自內心喜歡文物收藏,不要老想著拿小錢賺大錢;其次,選擇藏品要專一,買什麼類型的、哪個朝代的,要對它的基本特色有深入了解,剛剛入門的藏友不要涉及範圍太廣;收藏愛好者要想提高鑑審水平還要多學習、多逛博物館看精品,多細心觀察。這樣才能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錢。

  驚喜

  漂亮女子帶來上好「青花瓷」

  1月8日,一位衣著時尚、身材高挑的女子送來一隻漂亮花瓶給專家看,她說,家裡有一對這樣的花瓶,只帶一隻鑑定。專家告訴她,這是康熙年間所產,名為「青花冰梅觀音瓶」,一對花瓶估價在10萬元以上。

  9日,該女子再次來訪,帶來一隻精緻青花瓷盤,盤子中繪有一條魚。北京市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李宗楊一看到她,笑了起來,「你帶來的怎麼都是好東西?」李宗楊說,這是明代瓷器,一隻盤子估價2萬元左右。「我們家還有不少這樣的瓷器呢。」漂亮女子心情很好,打算請專家來出鑑定證書。據了解,漂亮女子姓朱,她的丈夫喜歡收藏,與這些珍貴瓷器頗有緣份。兩隻花瓶是前幾年一個朋友轉手的,當時花了兩三萬元。中年男子帶來清代玉雕杯

  一名衣著普通的中年男子帶來的「寶貝」是一隻精美杯子,這是一件淡青色玉器,發出柔和光澤。經專家鑑定,其名為「玉雕蓮花雙耳杯」,產自清代,其材質是和田青白玉,高45毫米,長115毫米。

  老人帶來清代口袋書

  一位老人帶來8本巴掌大小的圖書,經專家鑑定,居然是光緒年間的「老古董」。張如蘭說,這是光緒末年的書,印刷方法為「石印法」。國內收藏這類古書的人不太多,現在出手,價錢不太理想。

  提醒

  不能夠收藏出土文物

  一名年輕人剝開一層又一層的舊報紙,拿出一面銅鑼般大小的東西。「銅鑼」上布滿綠色鏽,還爛出了一個大洞。張如蘭仔細看過,認定它確實是一件古董。「這件物品不完整,它應該是一件器物的蓋子,下面應該還有容器。」張如蘭問物品的來歷,小夥子說,這是他花幾百塊從別人手上買來的,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東西,當時只見到這一件。張如蘭說,這是漢代銅器,屬出土文物,而《文物法》禁止收藏出土文物。她建議小夥子把這件古董送往博物館。

  拍賣的東西不一定是真貨

  好幾位收藏者聽到專家宣布鑑定結果時大吃一驚:「這是我從很有名的拍賣公司買的東西啊,怎麼是假的呢?」而專家告訴他們,從拍賣公司買到的字畫、古董等並不一定是真貨,一些拍賣公司請來的一些所謂專家也可能是假的。

  一位收藏者帶來一幅「古畫」,張如蘭看過後,認定是贗品。收藏者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還出示了拍賣手續。張如蘭說,她知道那家拍賣公司,其有藝術品拍賣資質,並沒有文物拍賣資質。

  北京市文物鑑定委委員李宗楊提醒,收藏市場陷阱太多,即使是親手挖出的東西,也可能是別人埋的「地雷」,搞收藏要到博物館多看真品練眼光才行。

  (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許欣 吳丹榕)

相關焦點

  • 這樣胡說八道的民間《鑑寶》欄目,連央視專家都看不下去了!
    作為曾經央視《尋寶》欄目的常客蔡國聲專家,參加過很多類似的節目,可以說是經驗豐富了。但是在2017年10月13日,「藝像傳媒」發布了一篇文章,文中蔡國聲專家拍案而起,怒斥山東某衛視的《齊魯尋寶》是垃圾節目!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極大關注。
  • 藏家380萬買的古董,是鑑寶專家偽造的假貨?當事人:我被誣陷了
    彼時毛曉滬還未成為央視《尋寶》和《華豫之門》的專家,但已是業內知名陶瓷專家,他不敢怠慢,從胎、釉、工藝和歷史痕跡多方面仔細審核,還邀請故宮古陶瓷專家楊靜榮幫忙一起鑑定,最終確認這是一件到代的真品,並為藏家出具了「鑑定報告書」。
  • 300多市民攜幾千件「寶貝」鑑寶 「看看能值多少錢」成現場最熱詞
    隊伍中的劉女士對記者說,經常在電視上看到鑑寶節目,但是在濟南鑑寶機會卻不多,這次特意挑選了三件寶貝讓專家鑑定一下。  記者了解得知,在等待鑑寶的隊伍中,既有年過七旬的老者,也有年輕收藏者,其中還有一些人是帶著祖傳的收藏專程前來,希望通過專家的鑑定了解有無收藏價值。只見大大小小的紙箱或包裹「散布」在隊伍中,有的甚至是全家出動搬來幾大箱子「寶貝」。
  • 央視鑑寶專家吳銳做客微拍堂直播間 共鑑彩寶名表盛宴
    微拍堂入駐拍賣行——國寶傳承拍賣將舉行「有調好禮」彩寶名表專場,邀請央視鑑寶專場吳銳、珠寶專家董春利走進直播間,與平臺廣大玩家共鑑彩寶名表盛宴。彩寶名表專場盛宴專家坐鎮講解微拍堂入駐拍賣行——國寶傳承拍賣將於7月16日舉辦「有調好禮」彩寶名表專場,全場拍品由拍賣行甄選,均為保真拍品,並且有多件拍品以及時拍的形式上拍,為直播間粉絲防漏。
  • 中國大媽隨手造的贗品,在日本的鑑寶節目竟成天價國寶
    目前傳世僅僅只有四件,可惜的是,中國僅存一件殘片,其他三件保存完好的都流落到了日本。是日本的國寶級文物。而有趣的是,日本也有一檔鑑寶類的節目叫《開運鑑定團》,和中國類似節目效果差不多,都是通過對古董的鑑定和估價來吸引觀眾觀看。在2016年的一期節目中,來自日本德島市的橋本浩司拿來一件茶碗,號稱是自己的祖父傳下來的,也就是明治時期,距今有上百年歷史。
  • 天天鑑寶APP源頭好貨直賣,專家鑑寶一對一把關
    那麼天天鑑寶這款在線免費直播鑑定APP就是你的不二之選了。 />天天鑑寶APP是行業內首家免費直播鑑定平臺,有海量源頭好貨直賣,且專業鑑定師一對一把關,用戶買到寶貝後,先寄給平臺鑑定師鑑定,真貨順豐發給買家,假貨打回賣家,全方位保障用戶的權益,保證寶貝安全到家。
  • 女婿花300萬買個「銅爐」,丈母娘氣不過來鑑寶,專家鑑定後滿意了
    早期銅爐多為圓形,下有三足,後來到了戰國時期,青銅冶煉技術長足發展,青銅器不再昂貴,碳爐也進入到了尋常百姓家中。 銅爐作為獨特的藝術藏品流傳到今天,在古玩界一件匠心獨造的銅爐甚至可賣至天價,與高額的價值相比,若是買了假貨那可就要倒大黴了。 一位中年阿姨,一天氣衝衝的來到一檔鑑寶節目中,拿來了一件小銅爐說是女婿花了300萬買的東西,讓專家鑑定一下這座銅爐能否值這個價;
  • 老太帶金釵鑑寶,金釵上刻了5個字,專家鑑定後忙問其母親身份
    隨著文物行業和文物收藏的興起,文物的價格逐漸飈升,不少文物販子看準了商機,導致假貨橫行。對於民間收藏者來說,他們是實在是不能鑑別一個文物的真假,有的時候花了冤枉錢買了假貨,實在是讓他們心痛。鑑於此,不少電視臺推出了鑑寶類的節目,讓廣大收藏者受益匪淺,也讓觀眾學會了一些基本的甄別方法和相關歷史文化知識,可謂是一舉多得。
  • 老哥花8千上網買寶貝鑑寶,發朋友圈都是差評,專家:還能退嗎?
    老哥花8千上網買寶貝鑑寶,發朋友圈都是差評,專家:還能退嗎?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網際網路帶來的生活改變肉眼可見。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網購,不但款式多而且經濟實惠。每天都能看見快遞小哥走街串巷,為百姓們送去一個個包裹。網購逐漸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但並不是什麼東西都能網購的。
  • 鑑寶行業如今為何人人喊打,看完這幾位「功臣」,你就知道了
    導言:鑑寶行業如今為何人人喊打,看完這幾位「功臣」,你就知道了近年來,說起鑑寶節目可以說是混的風生水起,然後噗的一下,被打進了冷宮了!如今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人就閒了,人一閒就總是會喜歡高點花裡胡哨稀奇古怪的東西!那麼鑑寶這種行業自燃就是風生水起了!
  • 廣東8名「鑑寶專家」詐騙上千萬被抓
    在最近一年多的時間裡,以鑑寶、幫助轉賣古董為由,騙取全國各地近1000人的「鑑寶費」今年9月、10月,四川省廣安市民警兩次奔赴廣東,將王某等8名「鑑寶專家」全部抓獲。將「鑑寶專家」押到廣安電話打上門,幫你賣寶貝「我是廣東某典藏公司員工,你如果有私人收藏品要出售,我們可以幫你賣一個好價錢!」2018年11月,廣安市協興鎮的王女士接到一個陌生人打來的電話。王女士收藏了一套銅幣,一直視為「寶貝」,但不知到底能賣多少錢。王女士想讓該典藏公司鑑寶、估價、並賣個好價錢,但又擔心這個典藏公司的專家不識貨。
  • 11年前,那個用17萬買來轉手就賣8000多萬的鑑寶專家,結局如何?
    他一生創造的詩有四萬多首,畫的畫也是有一千多幅。比如為母親祝壽畫了一幅《多祿圖》,他六下江南時畫的《寒山別墅》更是出神。在乾隆40歲去嵩山時畫的一幅《嵩陽漢柏圖》讓很多愛好字畫的人喜歡。而這次要說的這個鑑寶專家也就是跟這幅畫有關,2009年,河南的小夥小朱帶著這幅畫去了電視臺舉辦的鑑寶專家。
  • 大叔帶暖水壺上鑑寶,稱是鄭和用過的,主持人:鄭和也用過衝鋒鎗
    大叔帶暖水壺上鑑寶,稱是鄭和用過的,主持人:鄭和也用過衝鋒鎗眾所周知,我國製作的陶瓷自古以來,就深受海內外朋友們的喜歡。而如今,我們生活越來越好,就有很多人開始玩收藏。因此就出現很多做舊的文物,有的甚至能以假亂真,就連專家都不一定能鑑定出來。
  • 婦女拿「家傳菩薩」鑑寶,關燈後手電燈一照,專家:不想鑑定了
    如今的我們,生活在太平盛世,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歡收藏古董。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鑑寶節目也橫空出世。一時間,無數奇珍異寶呈現在世人面前。但是,在琳琅滿目的奇珍異寶出現時,也有很多贗品混入其中,搞亂人們對於古董的真實認知。然而,隨著古董、文物的不斷出現,我們所見識到的古董世界也是極其混亂。
  • 老伯帶祖傳「免死金牌」鑑寶,專家用燈光一照:你可真行啊!
    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出現了很多的鑑寶節目,在鑑寶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持寶人拿著自己的寶貝來到鑑寶的節目的現場,從這一件件遺落在古代的文物之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有意義的古董,大家都知道「免死金牌」吧,皇帝賜的金牌,出示這個牌子,可以免死!上臺鑑寶是一位老伯,當他上臺時,他充滿了自信的笑容。他還向專家和觀眾點點頭,看來這次鑑寶之行是信心滿滿啊。
  • 美女拿「鴨子」鑑寶,自估值100萬,專家:你先站好了,我再報價
    隨著大家物質生活的豐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精神生活,因此古文物收藏這一行業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與此同時,一些鑑寶節目也隨之發展起來。一些古文物的持有者紛紛選擇去讓專家鑑別自己的收藏品的真假,雖然大家花大價錢購得的古董經過鑑定很大一部分都是贗品,但是人們對收藏古董的熱情仍然只增不減,像有位女士,帶著一個「鴨子」去鑑定,她自己覺得鴨子值一百萬,專家研究之後給出的價格不止這個數。
  • 大叔背「煤氣罐」鑑寶專家建議上交,大叔:不交行不?專家:不行
    人們在古玩市場上所買到一些古董之後,都會去找鑑寶專家進行鑑定,還要去鑑定一下自己所買到的寶貝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同時也想知道其真正價值。也正是因為人們特別的喜歡收藏寶貝,所以使得近幾年來鑑寶這一類的節目是非常火爆的。在鑑寶節目中,不僅能夠看到真正的文物,同時也能夠學習到一定的文物鑑別的知識和能力,除此之外,在鑑寶節目中也常常會發生許多有趣的小故事。
  • 男子花30萬巨款,買一「破木杯」來鑑寶,專家:價值已經翻了十倍
    若是把收藏當作生意來做,這件事兒就顯得不那麼容易了,因為市場上的藏品真假難辨,還是要有一定的經驗和實力才行,否則一旦碰到假貨,必定損失慘重。 一、平平無奇的「破木杯」 鑑寶節目並非一般的科普類節目,雖然觀眾在看這種節目的時候也能從專家的解析中學到些關於文物的常識,但相較來說藏寶人的故事更是節目的一大亮點。
  • 女子拿自家供奉的菩薩鑑寶,關燈後用光束一照,專家:不用鑑定了
    在某檔知名節目中,一位女子拿自家供奉的菩薩鑑寶,去請求專家鑑定,在節目現場關燈後用光束一照,專家便說,不用鑑定了,藏品的價值最後不得而知。本來很多藏家就是為了知道自己的藏品在市場裡價值多少,這件藏品的價值最後卻沒有宣布,這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
  • 祖傳的名畫被鑑寶專家17萬「騙畫」,轉手賣到上千萬,後來如何了
    ▲文玩大概也是正因如此,電視節目中出現了很多的鑑寶特別節目,邀請非常權威的鑑寶專家進行現場鑑定文物的真假並且進行電視錄播,此類節目在當時的古玩界掀起一陣狂潮,節目可以說是非常火爆,越來越多的人拿著祖傳的寶貝到電視臺前來鑑定,在這裡觀眾朋友們也能夠大開眼界,增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