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簡介一些我學Python過程中常用的開發工具。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開發工具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字符高亮顯示和智能代碼提示已經是現代集成開發環境必備的,不同的集成開發環境它們之間差別還是有的。接下來介紹五種Python常用的代碼編輯器和集成開發環境。第一個就是Python自帶的開發工具--idle。外觀簡潔功能自然不能和大型IDE比的,但是初學者或是小型項目還是沒問題的。它是Python之父(據說絕大多數代碼)親自編寫的,使用TK接口實現的GUI界面。它原生是不支持漢語的,當然有大神可以第三方漢化一下。我安裝的是Anaconda集成包,需要在Windows的CMD環境裡輸入IDLE就可以進入這個代碼編輯器了,它默認的環境是交互式界面,就是寫一句代碼,編輯器做一句,初學者是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結果的,但是做一些小的案例或是教學課程的實訓項目就不太好使了。那麼就要用到文件式也叫腳本式。點擊idle的左上角file,找到open file就進入腳本式編程環境了,寫完後還是找到file,點擊save保存(當然也可以ctrl+s),放在常用的目錄就可以了。它也是支持代碼自動補全的,但是不太好使。想知道也可以,在idle環境裡找到edit,再找到expand word點擊,再按tab鍵就出現代碼提示了,選中關鍵字按空格或者回車鍵就可以了補全了。
圖為Python3自帶編輯器IDLE
jupyter notebook(我也不太知道它的漢語意思,我們袁老師都叫它朱皮特記事本)。安裝Anaconda包它自己就會自動下載安裝了。點擊Windows開始鍵就能找到了。它的本質是一個web應用程式它是用HTML CSS JavaScript實現的客戶端,它支持大約40種語言,它以前被叫做IPython notebook。打開它的界面像Windows資源管理器那樣子的,可以創建目錄或者文件夾,右上角選擇python3,自動就創建了Python文件,它是交互式的筆記本。可以實現爬蟲、數學方程、大數據及可視化、數據清理、統計建模、機器學習等等,也可以直接在代碼旁寫出敘述性文檔,不需要另開一個Word文檔了。功能很強大。它原生是不支持代碼自動補全的,需要下載插件,涉及到擴展包的安裝,下期一起探討。
圖為jupyter notebook Web交互式筆記本
spyder3,好像是用(x,y)python接口開發的。這是一個輕量級集成開發環境它有一個Editor用於編寫代碼,Console就是用來看運行結果的,Variable Explorer可以查看代碼中定義的變量,可以完成中小型項目的開發,不過我不怎麼用這個集成開發環境。它也支持代碼自動補全的,打開spyder後在導航條中找到tools,再找到preference,再點擊ipython console,在advence setting裡找到use the greedy complete,選擇apply,再選擇yes吧(好像是),這樣在寫代碼時遇到想不起來的關鍵字就可以按tab鍵提示了。
圖為Pycharm Professional是Python的重量級集成開發環境
最後一個就是重量級集成開發環境Pycharm。是專門為python開發而編寫的集成開發環境。是由捷克的jetbrains公司研發的。分為專業版(收費)和社區版(免費)。我們學校我看啟動界面是professional的但是有沒有可能通過第三方的kit就不知道了。我們袁老師說社區版是可以滿足正常的項目開發,哪怕是大型項目的。它原生還是支持英文版的,當然也可以下載第三方的漢化補丁(官方好像沒有中文版的)但是我沒試過。在剛剛下載好並啟動時,速度慢,很正常,它有很多插件需要加載進內存,我家的初級辦公檯式機那個風扇呼呼的吹,半天才進入編輯界面。我記得在學校機房裡我們下載並運行pycharm的時候console裡會出現一個提示叫:no interpreter意思是沒有解釋器,這個也不少見,第一次加載時都會這樣你只需要雙擊這個提示,就進入尋找解釋器的界面,找到你的解釋器就是python37.exe就是了,不過這個重量級的集成開發環境也不怎麼常用,它是非常專業的開發環境,功能強大,我是選修的興趣課,教學課程用自帶的idle就足夠了。還有就是vscode,它的本質還是一個代碼編輯器,通過豐富的插件市場的加成可以組建成一類集成開發環境,因為涉及到插件安裝,我們下次與jupyter notebook的插件一起探討。
個人愚見,不喜勿噴,歡迎理性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