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一曬,2019的幸福「帳單」

2020-12-16 騰訊網

時光如電,飛速向前。回顧過去一年,在加快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徵程中,三湘百姓的民生福祉,又收穫了哪些豐碩成果?來,大家一起——曬一曬,2019的幸福「帳單」

2019年初,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省長許達哲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鄭重承諾了12件民生實事。

一年來,在省委的領導下,省政府和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對照「民生清單」,不斷做實做細,如期完成了12件民生實事的20項指標任務。

2020年省兩會前夕,記者兵分多路,在車間裡、田埂上、教室中、屋場前,聆聽普通百姓的故事,記錄下他們的幸福「帳單」。他們的故事中,有找到目標的喜悅、有夙願終圓的輕鬆、有被呵護的感激,也有靠自己的欣慰。他們的幸福「帳單」裡,是對2019年妥妥的滿足,更是對2020年滿滿的期盼。

01

【就業帳單】家門口上班,穩穩的幸福

「前些年青春期叛逆,天天和老爸對著幹,恨不得畢業後遠走高飛。現在在家門口就業,每天吃老媽做的熱飯,感覺穩穩的幸福。」 1月10日,在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記者見到00後的車間工人肖萬佳。這個工作不滿一年的小夥子說,職場改變了他。

肖萬佳是衡陽技師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將於今年6月份畢業。去年4月,在一場校園招聘中,他被公司提前籤下,先行實習。

「我很多在外地工作的老鄉同學,此刻正為買一張從深圳回衡陽過年的火車票犯愁。而我完全沒有這種焦慮。」肖萬佳樂呵呵地說,過去這一年,工資沒攢下多少,幸福卻累積了一摞:懂得父母的不易,每天按時作息,工作氛圍好。

從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的95後曾文,去年通過校園公開招聘,也進入了特變電工衡變公司。

「當時有機會去外省就業,綜合考慮後還是留在家鄉,現在看來是正確的選擇。工作充實離家近,收入也不錯。」拿到第一個月的工資時,這個大男孩給爸爸媽媽和奶奶各買了一身新衣服。他說,「以前憧憬『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現在感覺夢想觸手可及。公司很注重員工技能培訓,我的新年願望是考專業技術職稱,步步加薪。」

校園招聘常態化、精準化,讓越來越多像肖萬佳、曾文這樣的大學生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特變電工衡變公司人力資源總監楊新林告訴記者,每一年校招前,她都要組織各車間相關負責人,走訪屬地各大高校相關院系,提前籤定優秀畢業生。去年,該公司開展全國各大高校專場宣講會及大型雙選會85場,共引進高校畢業生139名,補充生產實習人員190名。

02

【修路帳單】路通了,有幸福的味道

1月9日,細雨霏霏。漢壽縣軍山鋪鎮老鴉塘村郭家衝組一段新修的水泥路,當地村民正在熱火朝天地打掃路面,護理路基。乾淨的路上,不時有汽車駛過,濺起了水霧,卻不見泥濘。

見到記者,村民劉啟超放下掃把,熱情地招呼我們進屋喝茶。

「以前路不好走,校車進不來,兒子上學就成了『老大難』。」 劉啟超告訴記者,家門口以前只有一條不到1米寬的爛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有時連單人摩託車都不能走。為了照顧在鎮裡上小學的兒子,妻子在鎮裡租了房,全職陪讀。

去年10月,家門口的水泥路通車了,校車也直接開到了家門口。

「路修好了,不管晴天還是雨天,都不用為小孩上學發愁。」劉啟超掰著手指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以前單是每個月房租就要四五百元。現在小孩每天坐校車上學回家,房租省了,生活成本降下來了,老婆還能在村裡的電子廠工作,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

「像劉啟超這種情況的,組裡還有7、8戶。」老鴉塘村村黨支部書記劉輝甫介紹,目前全村23個村民小組已實現水泥公路「組組通」,不僅解決了村民出行、小孩上學放學的難題,還方便了村裡南竹、稻穀等運輸,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

一鎮之隔的百祿橋鎮五裡牌村洪福組,村民楊尚清同樣感觸頗深。

五裡牌村洪福組盛產紅薯,楊尚清開了家紅薯粉加工廠,每年能生產1萬多斤紅薯粉。但以前路不通,紅薯粉要運出去,只能靠肩挑或者拖著板車運送,費時費力。去年7月,家門口新修了一條 1.1公裡的水泥路,以往人力運輸改為汽車運輸,開車上門收購紅薯粉的老主顧越來越多,楊尚清的日子也越來越紅火。

03

【通水帳單】甘泉來了,日子甜了

「以前喝水要麼到山上背,要麼建小水窖存雨水,好惱火。」1月11日中午,永順縣靈溪鎮吉峰村村民向清玉一邊坐在水池邊洗蘿蔔,一邊和記者聊天,「現在不愁了,打開水龍頭就有水來。」

吉峰村是典型的巖溶地貌,加之地處山腰,每年秋冬缺水是常態。一旦到枯水季節或遇到乾旱,就得靠水利部門開運水車送水。為了解決吉峰村的飲水問題,2018年以來,永順縣水利局多次組織打井隊進村,從板慄寨到劉家組,從馬上坡到三好橋,從下寨到中寨,打井工程隊先後打了六口井,打斷兩根鑽杆,都沒有打出水來。但水利局沒有就此「罷手」,又請來省地勘局405隊的工程隊,經過反覆論證和勘測,重新選擇一個打水點。當鑽頭打到615米的地下深處時,終於冒出汩汩清泉。村民陳大志、劉時海點燃了一早準備好的鞭炮表達喜悅。

光有一口井,還不能完全保證全村近1500人每天都喝上甘泉水。於是,去年以來,縣水利局又安排專項資金,從鎮上的撫志片水廠接入管道,並將自來水管網鋪設到戶,並安排管護員負責巡查維護,多管齊下保證全村用水的穩定。

村黨支部委員向德福告訴記者,以前要跑到很遠的地方挑水,現在水龍頭就裝在家裡,想用就用;以前總擔心下雨天,水會變渾濁,現在下再大的雨都不會影響水的質量;以前乾旱時水池的水量低,要省著用,現在水量不用擔心,村民還用上了熱水器和洗衣機……去年秋冬連續乾旱兩三個月,村民一直沒有「喊渴」。

「甘泉」帶來的變化遠不止吉峰村。目前,永順縣累計投資3.69億元,新建和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362處,

全縣100%的鄉鎮、99%的行政村已經通了自來水,解決和改善了33.06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

04

【就學帳單】 班級「瘦」了,上學更開心了

「騙子,我不會跟你走的!」1月9日,湘潭縣天易金霞小學優五班教室內,37名小學生正在開展「增強安全意識」主題班會。小「演員」們的表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原來的學校班上有62個人,我們都是被『釘』在座位上的,一轉身就可能把後桌的文具甩到地上,更別說在教室裡表演節目了!」4個多月前從百花小學轉學來的趙紫依同學說。

天易金霞小學校長向前介紹,學校原本有35個教學班是大班額。2019年下學期,附近新建成的天易貴竹學校吸納了學校61名學生,本校又增加了優五班、優六班兩個班級,為本校和附近百花、城區山塘、趙家洲3所小學的超員學生提供學位,成功解決了班級「臃腫」的問題。

「新班級人少了、師資力量強了,孩子過來後,受到的關注更多了,整個人也更開朗了。」說起孩子的變化,優六班劉文婕同學的媽媽連連點讚。

寬敞明淨的教室、獨立的儲物櫃、擺滿書籍的閱覽區……天易貴竹學校的孩子們也享受到了班級「瘦身」的福利。

「我們嚴格按照人數標準招生編班,現在教室空氣更清新了,老師們管理班級也更方便了。」天易貴竹學校副校長李坤介紹,目前學校可提供近1700個學位,有效解決了附近學位緊缺的問題。不久後,學校綜合樓、藝體館以及田徑場等也將建成投入使用。

05

【健康帳單】 篩查做了,健康「紅燈」滅了

1月10日,臨近中午,出院剛剛20天的寧鄉市資福鎮窯裡社區潘新良就在家裡忙活起來,切肉、煎魚、燒雞……她準備給家人做一頓豐盛午餐。旁邊,潘新良的丈夫在洗菜,75歲的婆婆在烤火。旺旺的灶臺,旺旺的爐火,整個家庭充滿了生氣。

今年50歲的潘新良是家裡的主心骨,地裡農活要她侍弄,老人要她照顧,一日三餐都落在了她身上,她是家中不能倒的那根支柱。

「我從沒進過醫院,兩個崽都是在屋裡生的,不搞檢查咧!」當得知村婦聯主席趙偉紅要自己去參加適齡婦女「兩癌」免費檢查時,潘新良的第一反應是拒絕。但禁不起趙偉紅的反覆勸說,去年9月19日,潘新良跟著姐妹們來到寧鄉市婦幼保健醫院進行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她患有子宮肌瘤。

小病止於治,大病緣於諱。潘新良與家人聽從醫生的建議,於去年12月20日,進行了子宮肌瘤切除手術,手術前後花費了8700元,農村合作醫療報銷4000元。讓一家人欣慰的是,潘新良的健康「紅燈」滅了,身體轉危為安,日子恢復往日的安寧幸福。

去年,窯裡社區100多名適齡婦女參加了免費「兩癌」檢查,查出了2例子宮肌瘤患者,都在短時間裡進行了手術,實現了「早發現,早治療」。

不僅在資福鎮,2019年,寧鄉市完成兩癌檢查4萬人,及時發現病患者95例,早診早治率為95.13%。「兩癌」免費檢查為城鄉適齡婦女築起了一道健康屏障。

06

【兜底帳單】託起低保戶的好日子

1月10日下午,屋外寒風凜冽、陰雨綿綿,平江縣漢昌鎮洪家塅安居小區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1棟3單元1502室內卻暖意融融,40多歲的黃輝和她的2個正上小學的兒子圍坐在電烤爐旁,看書,學習。能住進裝修一新的新房,孩子吃飽穿暖了,黃輝感到很滿足。

4年前,黃輝的生活是另一番場景。

「我很多時候總是偷偷流淚,有時還一個人發呆,對生活感到絕望!」回想起丈夫去世、房子倒塌後那段最難熬的日子,黃輝記憶猶新。

黃輝一家原來住在漢昌鎮迎瑞村,2015年丈夫突發腦溢血去世,她只能咬牙獨自帶著3個年幼的孩子艱難生活。可不久後,唯一的住房也因年久失修倒塌了,這一下將黃輝推向了舉步維艱的境地。

2016年,民政部門了解情況後將黃輝一家4口全部納入低保。2018年底,通過易地搬遷政策帶來的「紅利」,黃輝一家搬進了現在的洪家塅安居小區新家,實現了「安居夢」,同時還享受到了教育助學、產業分紅、幹部和愛心組織關愛等一系列幫扶政策。

2019年,轉為全額低保兜底並提標後,黃輝一家每人每月可領取320元的兜底保障金,比2018年每人每月多補貼了近100元,生活的保障更堅實了。

如今,黃輝的大女兒在平江二中上高中,兩個兒子在家附近的桂花小學讀書,她本人平時則在食品廠打點零工補貼家用。一家人生活過得簡單而充實,日子也越來越有盼頭了。

07

【醫療帳單】 村衛生室「到位」,幸福不「缺位」

1月9日早上8時,村醫李步程走進汝城縣大坪鎮祝嶺瑤族村衛生室,打開手機,用辦公軟體「釘釘」定位打卡,然後把記錄發送到專門的管理群裡。

7個月前,李步程的到來,結束了這個民族村衛生室「零」的歷史。實際上,2019年初,郴州市還有118個村衛生室「缺位」。而今,隨著村衛生室一個個建成,村醫們陸續走上崗位,所有「空白」終於被填滿了。

工作第一站,李步程來到建檔立卡貧困戶劉巧珠家中,熟練地為她量血壓、血糖,叮囑她吃清淡點、適當活動活動。

「村裡有衛生室之後,醫生隔幾天就上門來看病,我可安心多了!」劉巧珠說,以前要測血壓、血糖,只能去鎮上衛生院,自己又患有視覺障礙,行動不便,只能好幾個月去一次。

村衛生室裡,村民們正有序排隊就診。桌上擺放的村民健康管理檔案上,記錄2300多位村民的基本健康狀況。

「現在孩子有個小病小痛的,我們也不慌了。」9歲的祝睿熙有點發燒,陪他來看病的媽媽感慨。

「下一步是要建立長效機制。」郴州市衛健委工作人員李堯崗介紹,目前郴州在提高村醫待遇的同時,實施本土化人才培養計劃,通過財政補助學費、籤訂定向就業服務協議等方式,定向培養本土鄉村醫生「後備軍」。

08

【改廁帳單】 廁所淨了,村莊美了

1月9日,記者來到益陽市赫山區衡龍橋鎮樟樹咀村,只見每家每戶屋前放置著4個分類垃圾桶,門前農田菜地用白色護欄分隔,青翠的蔬菜探出小腦袋。

菜地旁有兩個醒目的綠色圓蓋,上面印著綠水青山的圖案,左邊圓蓋下沉澱著黑臭糞汙,右邊圓蓋下是處理後無味的水。這是農村改廁使用的一體三格式玻璃鋼化糞池,糞液經三格分解沉澱、厭氧發酵後,可用作肥料。「黑臭糞汙變一池清水,澆灌蔬菜,一舉多得。」村民蔡佩雲樂呵呵地說。

「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建造一個鋼化玻璃製作的化糞池,政府補貼後,村民只要掏百來塊錢。」樟樹咀村黨支部書記熊維四介紹,全村有826戶居民,按照農戶自願原則,去年全村廁改率達到95%。

改廁後,赫山區滄水鋪鎮黃團嶺村蔡小陽心安了不少。以前,孩子們每逢春節回來,都要為上廁所的事鬧心半天。「今年過年回來,小娃娃們再不會嫌廁所臭了。」

在村上工作30多年,黃團嶺村黨支部書記肖祝英家的廁所去年也換上新顏。她一家5口住在一棟兩層小樓裡,樓上樓下現在各有一個衛生間。廁所之間有地下管網相連,匯集的糞液最終進入三格式化糞池處理。

「如廁環境好了,老百姓個個拍手稱好,村民素質水漲船高。」為了推進改廁工作,肖祝英挨家挨戶上門為老百姓算細帳,絕不讓他們多花一分錢。村裡858戶居民,目前已有789戶居民安裝了化糞池。

小廁所,大民生。去年10月31日,全省10個地州市66個二類縣農村改廁工作現場推進會在赫山區召開。赫山區改廁工作成為全省標杆,被遴選為全國農村改廁典型範例。

09

【平安帳單】 「輔警藍」擦亮「平安色」

「等停車坪修起來,父母進出就方便了。」1月10日,武岡市灣頭橋鎮山青村11組村民張先華樂呵呵地圍著自家老屋門前轉了好幾圈,仔細規劃著修建停車坪的事宜。

就在幾天前,張先華了卻一樁多年的心事。他想在自家老屋門前修建停車坪,但地卻是村民張治民家的。雙方因轉讓土地費用沒能達成一致,多次發生矛盾。這一鬧,就是10年。

去年12月底,駐村輔警張曉峰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多次上門調解。最終,在村支兩委和駐村輔警的見證下,雙方達成和解:張先華向張治民支付土地轉讓費用3000元。

2016年以來,邵陽全面推行「一村一輔警」戰略,並建成工作站。駐村輔警上崗後,吃住在農村、工作在基層,零距離服務群眾。輔警每天走村串戶,並組織起村裡的巡邏隊,由此也激發了農村群眾治安防控的內生動力,村裡的治安環境越來越好。

「有輔警在村裡,我們辦事也越來越方便了。」1月10日,雖是陰雨連綿,天氣寒冷,邵陽市大祥區城南街道臺上村便民服務中心,頗為熱鬧。在服務窗口,該村8組村民雷悅軍正忙著幫村裡的老人辦戶籍。

「以前,辦理戶籍登記得專門去鎮上派出所。對我們來說,一是太遠,二是流程不熟悉,有時為辦一件事得跑多趟,很不方便。」雷悅軍告訴記者,如今駐村輔警負責收集核實好信息,然後帶到派出所辦結。去年10月,他與兒子辦理分戶手續,全程由駐村輔警負責,前後只用了兩三天。

「駐村輔警在不斷織密安全網的同時,還為群眾辦事服務。」邵陽市公安局一村一輔警管理中心主任龍祝國介紹,如今駐村輔警治安防範組織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法律政策宣傳員、便民利民服務員等「八大員」的職能越來越凸顯,基層治理抓手越發得力。

10

【電力帳單】電力充足,夢想正「拔節」

「是充足的電力點亮了我回鄉創業的路。」看著家門口的變壓器投入使用,李乘材臉上笑容綻放。他說,仿佛聽見了自己夢想「拔節的聲音」。

「解決用電問題,工廠才能做大做強。」7年前養蛇失敗後,新晃侗族自治縣波洲鎮柳寨村80後養蛇青年李乘材分析,因電力不足導致養蛇需要的溫度不夠,是養蛇失敗的主因。

2018年,積累了資金和技術的李乘材重操舊業,回鄉養蛇。但是,因村裡電網改造還沒完成,養蛇場所只能部分升溫,養殖規模受限。2019年,該村3臺變壓器變成了9臺,能完全滿足生產生活的電力需要。李乘材趁機建設先進的立體養蛇設施,擴大養殖規模,事業成功在望。

在冬季,蛇需要足夠溫度才能從冬眠中醒來。在李乘材所辦的特種養殖場,每天叫醒冬眠蛇的是電,喚醒80後養蛇者夢想的也是電。而對村民們來說,改善他們的生產生活,也離不開電。

該村黨支部書記吳希清說,以前電壓不足一直是村民的心病。住在山上的腳衝組村民要等到半夜3點山下的村民全部休息不用電後,才能使用打米機打米。而村民們用電飯鍋煮飯,時斷時續,常常得花上1至2個小時,生產用電更無從談起。

群眾對高質量電力供應的需求是農村電網改造的動力。2019年,國網新晃侗族自治縣供電公司根據柳寨村的實際,增加變壓器數量確保電力穩定供應,還把裸鋁電線變為絕緣導線以保障村民用電安全。

如今,柳寨村生產生活用電得到保障,村民的幸福感更強了。「我們脫貧摘帽離不開國網電力對電網電力設施的投入,如今的電網兜牢了民生底線,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明顯增強了。」吳希清樂呵呵地說。

11

【文化生活帳單】 農家「戶戶通」,精彩看世界

1月10日中午,從菜地忙活完回來,新化縣經濟開發區勤儉村村民雷天秀熟稔地打開電視,一邊做菜一邊收看央視的養生節目。自從數字廣播電視入了戶,每天中午看2個小時電視,成為這位八旬老人最愜意的休閒時光。

老人家裡以前也有電視機頂盒,是孫女裝寬帶時電信部門配的。後來,孫女外出工作了,雷天秀一算帳,一個月得近100塊錢,不划算。她便催著兒子把寬帶停了。結果寬帶一停,和寬帶綁在一起的電視也沒了,老人的娛樂生活按下了「暫停鍵」。

2019年上半年,雷天秀在村裡的「村村響」的喇叭裡聽說:「裝個天線鍋,就能免費看電視。」她趕緊跑到村部報了名。10月初,安裝人員上了門,將一個直徑40cm左右的天線鍋架設在屋頂,再連接上一個白色的小盒子,雷天秀家的電視又熱鬧了起來。

「電視圖像和聲音都蠻清楚,信號也穩定,關鍵是還便宜。」老人用了3個月,感覺很滿意。

經開區文廣站站長盧宇羽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全省統一招標的設備成本為每套292元,其中: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140元、縣級財政補助52元,每戶居民只需掏100元設備費,就能長期免費收看61套衛星電視節目和46套廣播節目,較好地豐富了農村精神文化生活。

新化縣文廣新局副局長謝漾山告訴記者,新化是全省數字廣播電視戶戶通建設任務最重的縣,共有23615戶,約佔全省總任務的1/7。為了如期完成任務,該縣通過建立工作檯帳、強化技術培訓等方式,組織專員包幹到戶抓落實。截至2019年12月9日,該縣圓滿完成全部安裝任務。

12

【寬帶網絡帳單】網絡一架,名師走進山村

「同學們,我是映山小學的張老師,大家跟暖陽學校的同學們打聲招呼好嗎?」1月9日,一堂由永州市映山小學優秀語文老師執教的語文課《贈汪倫》在映山小學錄播室舉行,並通過網絡終端同步傳送到30餘裡外的冷水灘區農村暖陽學校,讓暖陽學校的學生們享受到了一頓豐盛的教學大餐。

暖陽學校是一所為解決孤兒和貧困學生上學困難問題創辦的寄宿制小學,學校目前有150名孤兒和留守兒童,由於地理位置偏遠,良好的課程內容和師資成了困擾這所學校教育的短板。

「暖陽學校與映山小學對接建成『網絡聯校』,暖陽學校的每一間教室都能與映山學校的錄播室實現同步課堂對接,困擾學校發展的難題解決了。」暖陽學校校長田水平激動地告訴記者,這得益於2019年省政府實施的農村高速寬帶網絡覆蓋工程。

像暖陽學校一樣,2019年暑期,永州市數百所農村教學點的教師並沒有像往常一樣放假,他們忙著配合電信施工隊隊員把光纖拉到學校,為孩子們建立通往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

永州農村學校分布廣,特別是規模小的教學點分布在全市四面八方的山村裡。全市共有1280個農村教學點,條件差、學生少、師資資源短缺,缺乏優秀師資力量,開不齊、開不好課成為制約其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

「高速寬帶接入農村正在改變這一現狀。永州市農村教學點已100%接入高速寬帶網絡,接下來將全面實現網絡校校通,推進資源供給、遠程課堂等工作,深度提升農村教育質量,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永州市教學儀器站站長盤月娥說。

(來源:湖南日報編輯:芹菜)

大家都在看

註:如需轉載,請與觀察君(ID:hncstv)取得聯繫。任何媒介轉載須註明來自微信號「長沙觀察」

在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曬產業 曬產品 曬幸福帳單】脫貧致富奔小康 三角鎮中壩村的秘訣...
    去年,中壩村的人居收入達到了15000元,脫貧人口無一返貧,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穩步向前。發展產業培養種養殖大戶摘掉窮帽子村民喜笑顏開▲「脫貧致富光榮戶」蔣明倫在蔬菜地裡收菜。村民蔣昌敬一家幾年前因學致貧,在村裡和扶貧幹部的幫扶鼓勵下,發展起種養殖業,如今他家也成了「產業脫貧光榮戶」,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甜蜜又幸福。▲「產業脫貧光榮戶」 黃永會在餵雞食。張學成 攝記者來到他家時,他妻子黃永會正在清理養殖場,最近又有6隻鵝要出欄,她打算趕場天背到農貿市場賣。
  • 插旗村的「幸福帳單」
    記者 牛強 攝/視覺重慶  「你幸福不?」  7月31日,當這一問題被拋給綦江區扶歡鎮插旗村曾經的建卡貧困戶敖裕明時,他笑了:「反正親戚到我家走人戶,看到我們村家家戶戶種花、鋪路、安燈,都這麼好看,他們很羨慕。每到這時,我就覺得自己很幸福。」
  • 支付寶2018年度帳單出來後,你除了曬帳單,還做了什麼?
    馬雲的支付寶在今天,也就是1月8號終於上線了年度帳單。至從支付寶上一個瓜分15億紅包活動結束後,大家都在期盼著支付寶2018年度帳單何時推出?有媒體說支付寶工作人員表示,今年沒有支付寶帳單,所以直到昨天,支付寶今年沒有帳單,還一直在微博熱搜的話題上,很多網友表示,如果今年沒有支付寶年度帳單看,就少了一份歡樂,還有網友表示,我都做好了曬帳單的準備了,你告訴我沒有帳單?還真不習慣!這不,今天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了。今天支付寶2018年度帳單的創意採用的是小票形式,讓人感覺很親切,也顯得更加簡潔直觀。
  • 夢幻西遊:老王為絲叔代言,服戰大佬曬帳單,阿凱曬出冠軍戒指
    老王為絲叔品牌代言近期,絲叔曬出了老王身穿「iconslab」照片,iconslab是絲叔名下的潮牌品牌。有數據表明98%的人的瘦下來後,都會變得更好看,然而老王成為了剩下來的2%。阿凱曬出冠軍戒指&獎盃武神壇明星賽奪冠後,珍寶閣主指揮之一的阿凱,曬出了冠軍戒指和獎盃。服戰大佬的帳單近日,大家有沒有被帳單刷屏,朋友圈是不是全是各種炫富?
  • 「名媛們」在小紅書等平臺曬帳單,能自證「清白」嗎?
    「名媛們」在小紅書等平臺曬帳單,能自證「清白」嗎?、曬酒店押金截圖等來自證「清白」。「不是吧,不是吧,才1000多元一晚,這個有必要拼購嗎?」「才知道酒店打卡還有拼購一說。」更「拼」的是,部分「名媛」開始曬帳單,或者曬酒店押金退款截圖等,用來證明非拼購而來。但同時有網友指出,「實際上有帳單截圖也說明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 支付寶2019年度帳單出爐~你在2019年花了多少錢?
    新的一年已經來到,在網際網路時代,各種方便的軟體也都在悄悄的記錄著過去一年我們的行程、足跡和帳單。此前,包括航旅縱橫、知乎等軟體都相繼發布了過去一年的個人帳單,你知道麼,支付寶在今天發布年度帳單了,看看大家都在曬2019年支付寶帳單,我也查了下,就好奇我哪裡來的那麼多錢。
  • 慶祝第四個「中華慈善日」,廣州公益慈善組織「曬帳單」,還有深度...
    慶祝第四個「中華慈善日」,廣州公益慈善組織「曬帳單」,還有深度體驗活動邀市民參與金羊網  作者:符暢  2019-09-05 9月5日,廣州市2019年「中華慈善日」之第三屆廣州慈善「公眾開放日」活動啟動儀式暨廣州市「社區隨約服務網上驛站
  • 中華慈善日,廣州20餘家公益慈善組織「曬帳單」
    活動中,廣州市慈善會、廣州市廣益聯合募捐發展中心分別發布2020年上半年工作報告及廣益聯募平臺2020年上半年運營報告,並攜手廣州市公益慈善聯合會、廣州市慈善組織社會監督委員會等約20家公益慈善組織一同「開門迎客曬帳單」。
  • 微博曬娃曬幸福 當心「被賊惦記」
    微博曬娃曬幸福 當心「被賊惦記」 這一提醒,引發了不小的關注,許多家長驚呼要把微博頭像上的孩子照片換掉,還有家長稱花費好幾個小時刪除了與孩子有關的所有微博信息。警方表示處在當今這樣一個信息社會裡,個人的信息安全需要格外加以保護,建議網友們要儘量避免在網上透露自己的位置、家庭經濟情況等重要信息。新浪微博表示,正在收集用戶關於隱私保護的需求,不排除將來會推出更人性化的舉措。
  • 支付寶2018年度帳單上線 你會是哪種心情曬帳單
    原標題:曬曬APP年度帳單 你會是哪種心情   這幾天,各大APP紛紛曬出年度帳單,例如高德地圖準確記錄一年都去過哪些地方;QQ音樂記錄聽歌的種類;豆瓣、知乎等APP記錄最關心的問題等。這其中以支付寶年度帳單最受關注。1月8日,支付寶上線了2018年度支付帳單。
  • 微博CEO「來去之間」曬 2018 支付寶年帳單:理財亮了
    IT之家1月8日消息 今天下午,支付寶正式公布了2018年度帳單,無論是朋友圈還是微博,網友們都開啟了「曬單」之路。剛剛,微博CEO@來去之間也曬出了自己的2018年年度帳單,2018年這一整年,來去之間共計花費43.8萬元,其中文教娛樂佔了大頭,花費了共22萬元。很有意思的是,在「理財收益」一欄,@來去之間收益虧了1.5萬元。有網友在底部評論:「我花的錢都沒你虧的多」,扎心了....
  • 十堰男子看完自己2019支付寶個人年度帳單嚇一跳
    常先生的支付寶帳單。「我竟然花了這麼多錢!」6日,隨著支付寶2019個人年度帳單發布,「去年開銷」一時成為熱門話題,不少市民在朋友圈曬帳單自嘲調侃。記者統計發現,在市民的年度開支中,以居家生活居多。此外,十堰晚報官方微博發起的一場投票顯示,2019年網友居家生活和吃喝玩樂花錢最多,佔比達73%。2019年度帳單發布網友們看後不淡定6日,支付寶發布2019個人年度帳單。
  • 看到2019年支付寶帳單,網友不淡定了
    網友曬的帳單截圖「我咋花了這麼多錢?我哪來這麼多錢?我咋不記得我賺這麼多錢?」1月6日,支付寶2019年帳單「新鮮出爐」後,不少網友開始了靈魂拷問。螞蟻金服工作人員回應:2019年支付寶帳單將總消費調整為總支出,比之前增加投資理財、金融保險等板塊,所以年度總支出看起來比較高。現代快報+/ZAKER南京見習記者潘榮掙的沒有花的多?支付寶:總支出不是總消費1月6日,每個支付寶用戶都收到了自己的2019年年度帳單。不少人紛紛驚嘆:為何我花的比一年工資還多?
  • 支付寶年度帳單來了!支付寶2019年度帳單上線
    1月6日,支付寶終於上線了年度帳單,用戶可以在支付寶APP中搜索帳單,來查看自己的年度帳單數據。在年度帳單中,支付寶會首先列出陪伴用戶的時間,筆者是3147天,約合8年半時間。
  • 2019支付寶年度帳單來了,不再展示花費排名
    1月6日早上,支付寶2019年度帳單出爐了,在支付寶App中搜索「年度帳單」即可開啟。不過2019年支付寶年度帳單很特別,相比2018年更加克制,不再展示支付寶帳單的花費排名。網友直呼,沒有排名,就缺少了探尋朋友圈藏著多少隱形富豪的機會。
  • 張馨月曬一家三口合照,賈靜雯曬出波妞與咘咘,都是幸福一家人
    一到大型節日,網絡上總是少不了曬照,明星們也不例外。 他們也會裝扮一新,曬出一些應景的照片慶祝節日,在展示自己美好狀態的同時,也算是給粉絲髮了照片福利。
  • 第122期雙色球曬票,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知足常樂的心態
    第122期雙色球曬票第一場,本場多為單式票欣賞。 幸福是什麼?人們窮極一生追求的幸福,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如果要問大家,幸福是什麼?恐怕一萬個人就有一萬種答案,這是一個幾乎令人無解,又處處都是答案的問題。
  • 【聚焦】年終帳單來了 查一查!
    【聚焦】年終帳單來了 查一查!可通過我 >支付 >錢包 >帳單 >統計 >年(月)帳單進行查看在這裡用戶可以清楚地看到2020年支出的筆數,以及消費支出、發紅包、轉帳、支付群收款等支出構成情況。
  • 哈弗H6車主曬出年帳單,網友們沸騰了:算出了我的心聲
    有一位車主曬出了年帳單,結果網友們看完之後都沸騰了,紛紛表示簡直就是算出了我的心聲。在這一年之內花費最多的果然是油費,共計7259元。排名第二的就是停車費,可能這位車主並沒有買私人車位,而是租了一年,一共花了4000元。車主還算出了平均一個月花多少錢,看到1300多元時老苗心裡也盤算了一下,自己雖然買的不是SUV,但是每個月的花銷也得1000元左右。
  • 支付寶2019年度帳單出爐 大家都來曬曬總金額
    蘭州晚報訊 現如今,手機支付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人甚至拋棄了錢包,出門只要一機在手即可。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2019年一年,自己用手機支付花了多少錢嗎?1月6日,支付寶發布2019年度帳單。而這個帳單一經發布,就登上了微博熱搜榜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