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晚,薇婭在直播間開啟零食節直播專場活動,本次活動累計上架六十餘個品牌,幾乎以食品為主。
直播間秒變小賣部
很多網友表示,薇婭直播間就像小賣部,簡直是吃貨們的天堂。筆者今天在中場也進去看了十幾分鐘,準備搶兩款零食,沒想到手速太慢,十幾秒鐘被一搶而空。
作為目前直播帶貨領域的頭部主播,其影響力絲毫不亞於一個一線明星。
當晚,薇婭作為謙尋文化旗下的一名主播,首次在直播間公布了其背後的選品團隊實力。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講過,直播電商的底層邏輯是將「人貨場」三大要素之間重新排序,其優質的供應鏈選品團隊是直播帶貨的根本保障。
據薇婭在直播間介紹,他們的直播間選品由之前的美妝品類逐漸向全品類拓展。目前已開始向零食、旅遊、家電、日用百貨等幾大領域發力。
同時,據薇婭透漏,他們團隊對選品極為嚴厲。每個品類都會有專門的選品團隊負責。例如美妝和零食分別有不同的專業選品團隊,每個產品在決定上架之前除了跟商家議價之外,還會和同行的所有競品進行比對。整個選品過程十分複雜。
此外,薇婭直播間的產品價格以後會由以前的低價產品逐漸向高性價比產品升級。
從這點也能反映出主播和MCN團隊對供應鏈的依賴程度之高。
直播帶貨頻頻翻車暴露行業問題
即使在薇婭這樣行業頭部領域的MCN機構,擁有專業的選品和供應鏈作為支撐,仍然避免不了直播間「翻車」現象。
筆者在上篇文章最後寫道,目前直播帶貨行業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產品質量。之前李佳琦在直播間也經歷過「不粘鍋」事件等一系類「翻車」事件。
薇婭此前也經歷了多次「假貨」、「抄襲」等風波,直播間多次翻車。最近一次是在3月24日,某服裝品牌當晚發文,自稱薇婭直播間的一款商品涉嫌抄襲,並指出其店鋪該件商品從款式到設計,都與自家商品一模一樣。
後來在直播結束當晚,薇婭和謙尋文化一併公開向商家道歉,該款服裝立即下架並停止發貨,同時對已購買的粉絲予以相應補償。薇婭說原創設計不易,團隊後續會加強監管。
從最近曝光的多起事件來看,直播電商在遍地開花的當下,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亟需解決。尤其以產品質量和過度宣傳問題最為突出。
這就需要主播和MCN機構、電商平臺、上遊供應鏈、監管部門以及消費者等多方共同努力,營造一個良性的直播電商環境。
從直播翻車事件看MCN機構發展
根據國盛證券最新數據統計,截止至 2019 年中國 MCN 機構數量累計已達到6500 家以上,市場規模破百億。MCN作為一種多頻道網絡的產品形態,基於流量變現,在產業鏈裡扮演的是連接消費者、紅人主播、商家、平臺等多邊關係的角色。
目前國內MCN機構主要以廣告營銷、內容電商和平臺補貼三大盈利模式。筆者認為,隨著這次疫情的影響,催化直播電商的進一步發展,未來MCN機構會伴隨這三種盈利進一步發展。同時直播電商作為內容電商的重要補充,會成為很多MCN機構的主要收入來源,尤其是眾多中小MCN機構。
前面提到過,MCN機構扮演了一個多邊關係的角色。以MCN機構美one旗下為例。李佳琦目前作為美one旗下頭部主播,此前擔任歐萊雅集團旗下品牌美寶蓮專業彩妝師,後來通過美one和歐萊雅合作的BA網紅化項目孵化成為淘內第一美妝主播和全網頂級KOL。
而淘寶作為其流量交易平臺。根據淘寶官方數據統計顯示,截止今年1月,李佳琦共有三家淘寶店鋪,店鋪合計粉絲數量約619萬。李佳琦個人淘寶直播粉絲數量約1658萬。
李佳琦某場直播帶貨商品主要為美妝類別,當天合作商家達50家,共投放78個商品。 其中這些商家作為美ONE的上遊供應鏈,為機構提供後端服務,包括物流和產品售後。這些商品是MCN機構選品團隊經過多次選品,和商家達成協議,最終在電商平臺完成交易。
李佳琦作為主播,在直播間主要為商品介紹和使用體驗講解。李佳琦的個人優勢就是對美妝產品深入地理解,語言、互動能力強。這場直播在線觀看人數超過600多萬,最終轉化率高達到5%。
從這個案例可以清晰地看到直播帶貨的優勢。直播電商使得商品流通環節大幅度減少了,從而降低了流通成為。
同時也存在一個隱患。MCN機構和主播無法直接掌握上遊供應鏈,如果產品在商家環節出現問題,很有可能會對主播及其團隊造成影響。之前的「不粘鍋」事件就證明了這一點。
此外,如果MCN機構管理出現漏洞,選品環節出現問題的可能性最大。薇婭的服裝抄襲事件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對於MCN機構來講,除了對主播的專業培訓以外,對團隊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寫在最後
現階段電商直播正處在高增長階段,未來仍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並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直播電商的發展將助力 MCN 市場規模的提升和商業模式的優化,成為 MCN 機構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與此同時,MCN機構行業競爭加劇,馬太效應會更加明顯。行業也在面臨平臺政策變化和政策監管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