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變局中開新局,科技要下好「先手棋」——專訪科技部黨組書記...

2021-01-04 澎湃新聞

◎ 科技日報記者 劉垠

從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到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從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到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從支持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到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圍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科技界如何深化認識,又怎樣部署推進,於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一個半小時的訪談中,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與我們進行了一場坦誠而風趣的對話,緊扣科技熱點和未來發展重點答疑釋惑。

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

「過去的一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科技工作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大考』,過程非常艱辛,同時也令人充滿信心,成果非常亮眼,是可以載入史冊的一年。」談及對2021年的期許,王志剛在紅色紙板上落下了四個大字「狠抓落實」。

就連對廣大網友的新年寄語,也始終不離「創新」與「科技」。他說,中華民族本來就是具有創新稟賦的一個民族,大家都應該繼承和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熱愛科學、尊重知識、尊重創造、尊重人才的良好風氣,讓創新發展成為全社會共同行動。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列在2021年要抓好的八項重點任務之首。聚焦新型舉國體制、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等科技關鍵詞,王志剛逐一回應。

1

記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到,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如何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下一步有什麼考慮和安排?

王志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只要秉持科學精神、把握科學規律、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就一定能夠把國家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科技自立自強與我們一直強調的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是一脈相承的。只有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形成應對風險挑戰的抗壓能力、對衝能力和反制能力,才能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科技創新擺在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對加快科技自立自強作出重大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科技創新一以貫之的高度重視和戰略謀劃。

我們要把黨中央對科技創新的厚望和重託轉化為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的強大動力,統籌國家急迫和長遠需求,按照「四個面向」的戰略方向,凝練重大科技任務,建立完善「頂層目標牽引、重大任務帶動、基礎能力支撐」的國家科技組織模式,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瞄準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堅持系統思維,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推動重點領域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構建更加系統、完備、高效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2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什麼在新形勢下作出這樣的部署?接下來如何推進?

王志剛:當前,我國發展的內外部環境都發生深刻變化,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迫切需要我們打造一支體現國家意志、服務國家需求、代表國家水平的「科技王牌軍」。

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能出大成果,作出大貢獻,在維護國家戰略利益的關鍵時刻,必須衝得上去,招之能戰,戰之則勝。戰略科技力量的影響力和支撐力,直接關係到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國家安全的「壓艙石」,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持續的創新力。

近年來,我國在若干戰略必爭領域實現「後發先至」,關鍵核心「卡脖子」技術攻關全面實施,疫情防控科研攻關讓全國科技界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考」,更加凸顯了培育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部署,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系統謀劃和頂層設計,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發揮好高校和科研院所國家隊作用,培育更多創新型領軍企業,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區域創新高地。

圖源:視覺中國

3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如何理解「創新組織者的作用」?又怎樣發揮新型舉國體製作用,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王志剛:舉國體制,是在特定領域實現國家意志的一種特殊制度安排。世界主要創新大國在戰略高技術領域都採取過集全國資源、舉全國之力的做法。政府在國家科技活動的組織中歷來扮演重要角色,美國有曼哈頓計劃、阿波羅計劃,我國有「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鬥導航,這都是由國家來組織的。國家組織重大科技創新活動,既有方向、重點、領域的考量,也有具體的應用場景的要求。舉國體制首先要體現國家戰略意圖,通過財政投入引導社會投入,由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國家實驗室共同完成有關任務。

在新的發展階段,新型舉國體制要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形成強大的領導力、號召力、動員力、組織力,這是我國科技創新的根本優勢。要按照「四個面向」的戰略方向,強化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組織動員全國科技力量,凝聚一批具有拼搏奉獻和家國情懷的科技人才,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具體來說有三方面考慮:

一是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強化跨部門、跨學科、跨軍民、跨央地整合力量,尊重科學規律、經濟規律、市場規律,構建科技、產業、金融、人才、智慧財產權等方面的政策協調機制;

二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用好規模巨大的國內市場,強化責任落實,形成動員有力、協同高效、用活市場、激勵有效、權責統一的運行機制;

三是聚焦國家戰略目標,科學合理遴選重大任務,在重要新興技術領域加大布局力度,搞出更多獨門絕技,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提升對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科技支撐能力。

4

記者:針對加強基礎研究,科技部下一步有什麼工作考慮?能否介紹下「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的設計思路?

王志剛: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總開關,是一切科學技術的源頭。基礎研究能力決定了一個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底蘊和後勁。近幾年來,我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勢,強化基礎研究頂層設計和系統布局,更加注重「從0到1」的原創導向,大幅提升基礎研究投入,2019年達到1335.6億元,佔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的比例首次超過6%;支持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一批基礎研究的領軍人才,充分發揮基礎研究的源頭供給和方向引領作用。

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我們要加快研究制定「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把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尊重科學研究規律,完善基礎研究支持體系和組織方式。

一是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相結合,既要鼓勵科學家們開展好奇心驅動的科學前沿探索,也要重視從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實踐中凝練科學問題,對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工程建設等創新鏈各環節進行統籌謀劃部署,解決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基礎理論和底層技術瓶頸問題。

二是改革完善基礎研究任務形成機制,探索麵向世界科學前沿的原創性科學問題發現和提出機制,建立對非共識項目和顛覆性技術的支持和管理機制。

三是進一步優化基礎研究投入結構,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加大對冷門學科、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長期穩定支持。四是建立符合基礎研究規律特點的評價機制,強化以學術貢獻和創新價值為核心的評價導向,探索實行長周期評價,讓科研人員靜心思考、潛心研究。

5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提到,要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支持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未來對強化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有什麼安排?如何支持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

王志剛: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始終是科技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科技創新體系能力建設的重要一環。近年來,我國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增強,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加快發展壯大。科創板上市科技企業超過200家,總市值超3.2萬億元。今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高新技術企業恢復勢頭強勁,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產業表現搶眼,實現逆勢增長。特別是在疫情防控科研攻關中,企業牽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攻關,研發速度和成果轉化的速度都很快,為抗擊疫情提供了一批務實管用的成果。

增強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一項重要任務。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

一是聚焦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加大重大創新平臺在企業布局力度,鼓勵企業牽頭組織實施國家重大科技任務。

二是支持領軍企業牽頭組建重大創新聯合體,集成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統籌行業上下遊的創新資源,形成體系化、任務型的協同創新模式。

在功能定位上,聯合體以完成國家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任務為導向,以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突破制約產業安全、國家安全的重大技術瓶頸制約;在運行機制上,以市場機制為紐帶,產學研各方共同參與、共同投入、共享成果;在政策支持上,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等政策,支持企業加大基礎研究投入,推動高層次人才向企業集聚,讓企業真正成為創新主體。

圖源:視覺中國

6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國內人才培養,落實好攻關任務「揭榜掛帥」等機制等。在營造良好的科研創新環境,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方面,下一步有什麼改革措施?如何落實好「揭榜掛帥」機制?

王志剛: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激發科研人員和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始終是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著力點。下一步,科技體制改革的任務將圍繞「人」來展開,一方面要加強對創新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由過去支持機構和任務向更多支持優秀人才轉變。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開展基於信任的頂尖科學家負責制試點,在重大科技攻關實踐中培養鍛鍊人才,鼓勵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

二是改革完善科技評價制度,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的價值。

三是加快推動學風作風轉變,堅決破除「四唯」不良導向,以「零容忍」態度對學術不端行為「露頭就打」,強化懲戒和公開曝光,推動作風學風取得實質性改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可以搞「揭榜掛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行重點攻關項目『揭榜掛帥』,誰能幹就讓誰幹」;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落實好攻關任務『揭榜掛帥』等機制」。

科技部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將「揭榜掛帥」作為深化科研管理改革的重大舉措,以提升重大科技成果的「實戰性」為目標,以最終用戶深度參與項目形成和組織實施全過程為抓手,高效突破一批重大科技難題,促使更多優秀科研團隊脫穎而出。

通過實施「揭榜掛帥」,帶動一系列科研管理重大改革舉措破題落地,在團隊遴選方面,以更加開放姿態選拔人才,打破科研「小圈子」;在資源配置方面,從學術驅動轉變為需求驅動,將問題導向、需求導向落到實處;在考核評價方面,充分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攻堅克難的積極性,真正做到獎優罰劣。

今年以來,科技部把「揭榜掛帥」作為科研攻關任務形成和組織實施改革的主攻方向,進行積極探索。

一是以「揭榜掛帥」方式高效組織疫情防控科研攻關。聚焦抗疫一線的研發需求,不設門檻,充分賦權,限時攻關,不同路徑多支團隊同步推進,為臨床救治、疫苗研發、快速檢測等工作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二是篩選應用場景複雜、技術難度大、考核指標具體、必須實地應用顯效的重大攻關任務,確定了2021年實施「揭榜掛帥」的任務方向,明確了相關預期成果的最終用戶,將於近期部署任務啟動實施。

三是繼續抓實重大攻關任務的組織實施,邊探索邊總結,進一步擴大改革範圍,在「十四五」科技攻關中深入落實,大幅度提升科技創新供給能效。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除標註外由作者提供

原標題:《於變局中開新局,科技要下好「先手棋」——專訪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訪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權威訪談·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②)  ——訪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  本報記者 趙永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只要秉持科學精神、把握科學規律、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就一定能夠把國家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
  • ...訪談·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②)——訪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只要秉持科學精神、把握科學規律、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就一定能夠把國家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並把「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列為今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如何儘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支撐?科技部對「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何部署?記者就此專訪了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
  • 擔當科技自立自強使命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步伐——專訪科技部黨組...
    接下來,科技部如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科技界又該怎樣強化使命擔當,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針對這些熱點問題,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
  • 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把包括「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在內的黨中央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貫徹落實好,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堅實基礎。
  • 廣東東莞下好穩就業「先手棋」
    廣東東莞下好穩就業「先手棋」 編輯:李慧    來源:經濟日報    2021-01-10 15:52 校對:徐冰鑫
  • 訪科技部部長王志剛:科技是大變局中關鍵變量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如何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王志剛:從自力更生、自主創新到科技自立自強,實際上是一脈相承的。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科技是關鍵變量。高質量發展就是要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工作的邏輯起點,走出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路子。
  •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權威訪談·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②)——訪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只要秉持科學精神、把握科學規律、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就一定能夠把國家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並把「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列為今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
  • 解讀丨中國鈾業:主動作為、乘勢而上,下好「先手棋」化危為機
    從中又積累了哪些應對危機的經驗?日前,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開雲接受採訪時表示「在國家部委和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天然鈾產業的使命和地位不斷強化,能力體系建設不斷加強,同時中國鈾業自身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和使命感,在危機中主動作為,這些是中國鈾業鑄造強大的抗風險能力和經濟韌性的關鍵所在。」
  • 明大局 知變局 開新局丨區政協召開黨組中心組學習(擴大)會暨...
    明大局 知變局 開新局丨區政協召開黨組中心組學習(擴大)會暨「四史」專題學習會 2020-08-27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來浙大調研
    12月22日,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到浙江大學調研,考察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深入了解創新型大學建設和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布局情況。他強調,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四個面向」,充分發揮獨特優勢,大力培育戰略科技力量,為加快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建設貢獻更多力量。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浙江省副省長高興夫、杭州市市長劉忻、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陪同。
  • 玉柴集團公司董事長晏平發表新年寄語《新機育先機 變局開新局》
    剛剛,玉柴集團公司董事長晏平發表新年寄語《新機育先機 變局開新局》。他說,要在新機中育先機,在變局開新局,新的一年,玉柴將按照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強化執行,全力推動戰略落地,開好局、起好步,蹄疾步穩直奔玉柴的宏偉目標!
  • 李強:在大變局中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 以特殊作為和擔當育先機開新局
    原標題:在大變局中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 以特殊作為和擔當育先機開新局 認識大變局對上海發展深刻影響 ■要充分看到上海未來發展所具備的國家戰略牽引、功能引領發展、都市導流創新、區域協調發展等機遇和有利因素 ■同時也要清醒分析在發展開放型經濟、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鞏固增強區位優勢以及人口與人才等方面面臨的挑戰 ■機遇和挑戰並存
  • 新明街道:念好「三字訣」,下好發展先手棋
    這是在疫情影響下,新明街道交出的經濟發展成績單。後疫情時代,該街道經濟運行呈現恢復性增長和穩步復甦態勢,各項經濟指標持續回升。    危中搶機,下好發展先手棋。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新明街道既看重大企業「頂天立地」,又重視小企業「鋪天蓋地」。
  • 新時代,育什麼先機、開什麼新局?
    編者按:危中有機,是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的重要觀點,閃耀著辯證唯物主義的真理光輝。先機就是生機,就是先手棋、先發優勢;新局就是新生,就是新天地、別開生面。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處在深入發展之中,各國都在千方百計地贏得有利地位,我們要從事關國家興衰成敗的歷史高度看待和對待這個重大發展機遇,全力培育,全速前進,搶佔世界科技和產業制高點。  就我國「十四五」時期開新局而言,最重要的是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十三五」你我這樣走過丨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
    鄭州金融島、龍湖北部片區中原科技城 資料圖片對重大科技項目可給予最高1億元資助,建立「人才綠卡」制度,加快布局新基建……10月底,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創新政策「新20條」發布,進一步激發我省以自創區為主體,以高質量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 浬浦「翊青年」下好一著先手棋
    浬浦「翊青年」下好一著先手棋 發布日期:2020-12-27 08:51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在諸暨市浬浦鎮上周塢村
  • 於變局中開新局 在全局中顯格局
    全省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深刻領會、準確把握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結合自身實際,編制好「十四五」規劃和專項規劃,努力在變局中開新局、在全局中顯格局。  圍繞「變」字,客觀分析「十四五」發展環境,在不確定性中把握確定性  「十四五」期間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不確定因素較多。
  • 安徽下好創新「先手棋」 鍛造領跑「主引擎」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觀察大勢、謀劃全局,作出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之選。「敢於做一些領跑的事情」「下好創新『先手棋』」……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對安徽發展提出殷切期盼。
  • 論道台州:民營企業如何在變局中開新局
    11月29日,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台州峰會舉行,中國民營經濟領域專家、企業家代表和政府領導乘「風」而來,論道台州,共話民營企業如何在變局中開新局。民營經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手,而製造業作為實體經濟的主體,與民營經濟休戚相關。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製造業必須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
  • 科技部召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專題學習《習近平談治國...
    8月18日,科技部召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專題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主持會議並講話。  王志剛在講話中要求,要紮實抓好部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工作,迅速掀起學習熱潮。部黨組成員、各司局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要先學一步、學深一層,聚焦思想上的困惑、工作中的難題,從科學理論中找思路、找方法、找路徑,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提升能力,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讀原文、學原著、悟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