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支付成習慣 在陸臺商感嘆「回臺灣不適應」

2021-01-08 中國臺灣網

  到了吃飯時間,打開手機軟體下一單,就能「坐等」外賣送到跟前;指尖點一點就能招來計程車,用手機支付車費後不忘評價車主……這是臺商陳豪翔的日常生活狀態。

  近年來,以網際網路為載體的信息經濟已做到線上與線下、實體與虛擬、生產與生活「一網打盡」。而在大陸生活的臺商們也融入到這種「雲端」生活,紛紛感嘆行動支付太過方便。

  66歲的臺商曾盛明告訴記者,曾經他在浙江寧波一家街邊麵店吃飯,待到結帳時,頭髮花白的店主指著牆角處的二維碼,讓他「掃一掃」付款。「現在大陸很多比我年紀還大的人,也都會用智慧型手機線上支付,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紀正義在大陸做生意已有10餘年,手機中早已裝有微信支付跟支付寶。「我現在出門都很少帶現金,基本上是帶著一百元人民幣應急。」紀正義打趣說,現在回臺灣好像有點不適應了,因為在臺灣購物還是使用現金和信用卡比較普遍。

  「在臺灣,由於第三方支付工具沒有這麼方便,不少人還是習慣使用悠遊卡或是信用卡來消費,不僅只能在指定地點使用,還需要刷卡裝備。而在大陸,即使在路邊的一個小攤買瓶水,手機直接『嘀』一下就好了。」紀正義說。

  「今年過年回臺灣時,到了超市,我還是很習慣地把手機拿出來掃碼付款,等到我老婆提醒我時,我才反應過來。」臺商陳豪翔告訴記者,大到商場、超市,小到菜場、路邊攤,他基本都用支付寶付款,早已習慣。

  誠然,行動支付已席捲了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年1月,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發布了2016年全民帳單:2016年有4.5億實名用戶使用支付寶,其中71%的支付筆數發生在移動端,80後人均支付金額已超過12萬元人民幣,90後使用行動支付更是高達91%。

  如今,已是行動支付「忠實粉絲」的紀正義感嘆,「10多年前,兩岸在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上都是剛剛起步,並沒有太大差別。但近兩年,我親眼見證了大陸移動網際網路以高速狀態蓬勃發展,可以說,如今大陸行動支付的普及和網際網路服務是全球領先的。」

  除了行動支付不斷「攻城掠地」,大陸城市中的「智慧應用」也是無處不在。比如,杭州市城管委與微信「城市服務」平臺開展合作,通過微信就可查詢到周邊停車泊位服務點信息,找車位不需要再兜圈子;「杭州智慧醫療」服務也駐入了支付寶城市服務,可在線預約掛號、市民卡健康卡在線充值……

  紀正義感嘆:「智慧因子無處不在,從沒想過移動互聯對生活的改變可以這麼大,通過一隻手機就可完成所有事情。」

  網際網路時代的闊步到來,除了帶來生活的便利,也賦予各大產業新的機遇,越來越多的年輕足跡開始跨越淺淺的一灣海峽,融入到大陸網際網路創業的熱潮之中。

  陳豪翔就是其中一員。

  如今,陳豪翔在大陸進行臺灣Lanew鞋業的網際網路事業拓展。他告訴記者,老一輩臺商來大陸,通常是做房地產、製造業,但大陸實在太大了,常常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去打開通路。但現在只要通過網絡平臺就可以拓展大陸市場,不僅省時省力,也降低交易風險。

  「我們在天貓、京東都有開店,以浙江為大本營,通過網絡輻射到整個大陸市場。」陳豪翔認為,年輕一輩正好趕上了網際網路浪潮,而這一過程中,臺灣青年需要思考如何把臺灣的「軟實力」發揮出來,但不能把臺灣的東西原封不動地照搬,要學會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塑造品牌和重建商業模式,如此才能應對競爭。(作者 李佳贇)

相關焦點

  • 判斷兩岸一時難解封 滯留臺灣臺商掀起「返陸潮」
    (圖片來源:新華社) 華夏經緯網7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消息,4月8日武漢解封後,滯留臺灣的臺商,原本樂觀期待返回大陸復工的時間近了,但6月11日北京再度爆發疫情,打破了大家的希望;許多臺商老闆只能「認命」,返陸接受14天的集中隔離後,再重返工作崗位。
  • 網際網路太落後 臺灣網友嘆從大陸回臺不習慣
    臺灣網友稱從大陸回臺像回原始社會 嘆網際網路發展太落後  近日一篇名叫《上帝大概是把臺灣給遺忘了吧?》的帖子火遍各大論壇,繼而引發網友連日熱議。事情的起因大概是:2016年1月26日,一位生活在大陸的臺灣人——天涯網友@中華阿靚根據自身經歷,從移動辦公、訂餐、娛樂、出行、就醫、購物等方方面面,向大家展示兩岸網際網路發展水平的差異。
  • 中移動與遠傳臺商99資費方案搶佔漫遊市場
    ,遠傳電信26日和中國移動攜手推出「臺商99」語音資費方案,瞄準每年450萬人次的往返兩岸臺灣人商機。目前臺灣出差或旅遊到內地,直接用臺灣的行動電話撥打回臺灣,每分鐘話費至少12到20元新臺幣,中移動和遠傳合作推出新資費,消費者繳交99元月租費後,撥打大陸當地電話1.99元新臺幣、打回臺灣3.99元新臺幣、打港澳4.99元新臺幣。紀竹律表示,這項服務是以「一碼通、省錢、便利」為主要賣點,過去臺商為節省內地手機費用,都會申請大陸預付卡,但兩個卡號要用兩部手機,比較麻煩。
  • 大陸的行動支付,到底讓臺灣民眾多羨慕?
    在大陸,大到商場小到街邊攤販,購買東西使用微信、支付寶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對於臺灣民眾而言,行動支付卻是「想得卻不可得」的奢侈。  今天台灣《旺報》發文表示,大陸兩大行動支付系統,支付寶出現得比較早,市佔率仍贏過微信支付,但在使用上來講,微信因其方便性,有後來居上的趨勢。現在許多臺灣人都使用大陸的行動支付,生活方式逐漸被同化中。
  • 華南銀行攜手臺灣行動支付公司首家推出移動金融卡
    華南銀行攜手臺灣行動支付公司,首家推出「移動金融卡」,客戶可透過手機在實體商店 (目前已有愛買、全國電子、金石堂……等)以感應方式進行付款,或在網絡商城購物,也可在線上轉帳或繳費,手機已成了不裝現金的錢包,完成日常生活的消費支付
  • 臺商在臺媒講述大陸見聞「上海1年發展,給臺灣100年都難追上...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喬炳新】 「上海1年的發展」,「別說5年了,給(臺灣)100年可能都很難(追上)」一位在大陸十三年的臺商在和臺灣節目《觀點》主持人連線時,不禁發出了這一感慨。聽得主持人表情一臉複雜......
  • 馬英九:蔡英文「聯美抗陸」讓臺灣瀕臨險境
    馬英九:蔡英文「聯美抗陸」讓臺灣瀕臨險境 2020年08月24日 09:15:00來源:新華網 >   新華社臺北8月22日電(記者吳濟海 傅雙琪)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22日表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廢棄兩岸政治互信與共同政治基礎,對外關係向美傾斜,「聯美抗陸」使得臺灣捲入「大國鬥爭」,這些正是讓臺灣瀕臨險境的禍因。
  • 拒絕陸配子女返回臺灣,臺當局真的好「毒」
    為了阻止疫情的擴散,隔離成了防控疫情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也正是為了配合防控疫情的工作,為了保護自己也為了保護更多的人,許多人都選擇了不聚會、不必要時不出門,也正是如此,許多人本來應該在春節相聚的人卻見不了面。不過,出人意料的是,臺灣方面居然直接宣布「沒有臺灣籍的陸配子女,目前仍然停留在大陸、香港和澳門的人不允許入境臺灣」,此消息一出令人咋舌。
  • 2025年都普及不了? 臺灣行動支付為何步履維艱
    2025年都普及不了?  臺灣行動支付為何步履維艱  閔 喆  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近日出席活動時稱,期望臺灣行動支付普及率能在2025年達到90%的目標。在大陸菜市場買菜都已可以刷手機的當下,臺灣居然還要花8年才能普及行動支付?
  • 臺灣遠傳電信與中國移動推語音資費方案
    據臺灣地區媒體報導,臺灣遠傳電信昨日和中國移動共同推出語音資費方案,瞄準每年450萬人次,經常往返兩岸的臺商。這項名為「臺商99」的服務據介紹每月租費為99元,由臺灣撥至大陸電話收取1.99元,回撥臺灣電話3.99元,撥至港澳的資費為4.99元,比目前的臺陸資費要便宜。
  • 臺灣對陸出口創紀錄,「脫鉤論」成笑柄
    [新聞頁-臺海網] 臺灣今年前10個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佔比達43.6%,刷新近10年來最高紀錄。這放在國民黨執政時期,早要被扣上「親中賣臺」的帽子一百回了。想當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佔比39%之際,民進黨就對馬英九當局罵破了嗓子。
  • 臺商:大陸在非洲大手筆 臺灣無疑是雞蛋碰石頭
    臺灣非洲工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洪慶忠24日在受訪時表示,大陸方面也有向非洲的臺商招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將有商機。他直指,大陸這麼大手筆,臺灣沒法比,不可能雞蛋碰石頭。報導稱,洪慶忠的公司在非洲經營將近40年,史瓦帝尼與聖多美普林西比就各去了10次,布吉納法索和南非也各去了8次,上周才去中美洲薩爾瓦多,沒想到回臺不久就宣布與臺「斷交」了。
  • 臺灣2018行動支付戰開打(三):中國大陸VS臺灣支付發展環境大不同
    /KPCB中國大陸行動支付發展迅速人人皆知,更有不少中國觀光客來臺時對支付寶不完全普及、使用現金交易感到不習慣,日前還發生大陸遊客因為把身上臺幣花光,想向臺灣民眾借錢,日後再以支付寶「還錢」,引起臺灣與大陸網友們廣大討論。究竟臺灣與大陸的支付環境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臺灣真的在行動支付大大落後大陸嗎?透過以下這5點,來看中國大陸與臺灣在環境文化差異下孕育出的不同結果。
  • 「灌水」臺商返臺投資 民進黨成拉高島內房價元兇
    臺「央行」直指房價走高的原因,第一個便是臺商回臺投資帶動需求激增。但其實當局也是助長房地產飆漲的元兇。  「臺商回臺投資」是蔡當局重要政績,根據投資臺灣事務所10月7日新聞稿指出,「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已吸引包括204家臺商返臺投資約7885億元,帶來6萬5219個就業機會。
  • 660臺商子女回臺參加夏令營
    660臺商子女回臺參加夏令營 2011-07-04 10:00     來源:東南網     編輯:王偉  海基會2011大陸臺商子女「探索臺灣之美」研習營3日開鑼,開營儀式在臺中東海大學舉行。來自東莞、華東、上海的3所大陸臺商子弟學校,以及大陸各地的臺商子女,共計有660人參加。
  • 中國移動推出全球無限尊享套餐,將港澳臺納入範圍,臺灣不再「國際...
    以往大陸民眾到臺灣用大陸手機號的電信費一律以「國際漫遊」計算,費用昂貴,但中國移動日前推出「全球無限尊享套餐」,將港澳臺納入適用範圍,不止大陸民眾受惠,赴陸工作、創業的臺商或臺青也不用擔憂回臺後漫遊費高昂了,此舉被認為符合大陸基於「兩岸一家親」的惠臺理念,有助於讓兩岸生活圈更緊密,也更加融合。
  • 行動支付卡位戰 臺灣為何慢了半拍?
    這是繼支付寶後,入島的第二家大陸第三方支付平臺。行動支付時代的來臨,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支付生態體系,移動業者、零售商、銀行、第三方支付業者等都想搶食這塊蛋糕,但是以一向頗以科技業為豪的臺灣,卻在支援行動支付服務方面慢了許多。  據媒體報導,大陸遊客習慣使用手機支付消費,「跨境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消費模式開通後,一年約含600億元新臺幣的商機。
  • 抹黑大陸疫苗,出臺苛刻返鄉政策 在陸臺胞返鄉難
    近日,大陸多地已啟動重點人群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工作,不少準備回臺過年的臺胞也紛紛接種疫苗。1月4日,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向在廈臺胞發出通知,受廈門市政府、廈門市港澳臺辦的委託,對在廈臺商臺胞自願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進行登記,截止1月6日已有230多位臺胞個體戶登記。在福州創業的臺灣跆拳道教練陳燕亭已經注射了新冠疫苗,她表示,打疫苗對於她來說有著十分現實的需求,她也願意相信並選擇大陸疫苗。
  • 對接臺灣健保 蘇州明基醫院設「臺商門診」
    中新網蘇州12月19日電(黃梅)「蘇州有30多萬的臺籍就醫人口,因之前沒有合適的臺籍醫保產品,一些臺商生病後會選擇返島就醫」,如今,這一問題將得到解決。19日,蘇州明基醫院正式對外營業,其專設的「臺商門診」,將為蘇州以及長三角地區的臺商就醫帶來便利。
  • 臺灣2018行動支付戰開打(二):2025行動支付普及率要達90%?還有漫漫...
    行動支付的未來是何種模樣?無現金社會的到來意味著什麼?國際上真存在沒有國民在使用現金的國家和地區嗎?又,相對而言,行動支付發展較緩慢的臺灣,現況又是如何呢?國際三大Pay:Apple Pay、Samsung Pay以及Google Pay在去(2017)年相繼來臺,更在今年有了大幅的成長,臺灣行動支付看似要起飛,臺灣人的支付習慣卻仍以現金與信用卡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