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一箱難求」,海運費暴漲,怎麼辦?

2021-01-20 上觀

這幾天,寧波餘先生著實煩惱。餘先生是某醫療器械出口企業負責人。今年上半年,防疫物資出口需求旺盛,餘先生接外貿訂單一度接到「手軟」。風雲突變。進入下半年以來,不斷「漲漲漲」的海運費,致使公司的物流成本高企不下,由於籤了長期合同,餘先生每出運一單就要虧損一單。

高運價也給國際貨櫃航運物流業帶來了嚴重衝擊,貨櫃設備短缺日益嚴峻、船期延誤、一艙難求、運價持續上漲,這些都讓供應鏈上的參與者苦不堪言。


運價屢創新高

談及目前的高運價,寧波多家貨運代理公司負責人異口同聲,「百年一遇」,「可能有史以來最高」。

寧波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海上絲路寧波出口貨櫃運價指數(NCFI)顯示,美東航線運價曾在2008年創下USD3000/FEU歷史最高記錄,但今年這個記錄卻一再被打破,目前已漲至USD5300/FEU。10月之前,歐洲航線運價走勢仍較為平穩,但從11月15日起,運價卻突然大幅上漲,目前歐基港運價已超USD6000/FEU。

目前,僅有東南亞航線由於貨櫃回程較多,運價走勢趨於平穩,以及印巴航線由於加大運力投入而運價漲幅收窄。

其餘航線仍處於嚴重的供求失衡,寧波航運交易所NCFI指數顯示:「寧波至歐洲及地中海航線運費同比大幅上漲,新馬航線更是自10月初到12月初有接近300%漲幅。」

截至12月18日當周,海上絲路寧波出口貨櫃運價指數(NCFI)綜合指數報收於2144.2點,同比上漲143.0%,持續10周環比上漲,第六次刷新2012年3月以來的歷史高位,幾乎所有航線的運價已達到近年來的最高值。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貨主願意支付更高額的費用來保留艙位或加價接受船公司的「鑽石服務」,卻依然無法保證自己的貨物能夠出運。

多重因素致運價持續上漲

疫情發生以來,國外由於工人緊缺、港口擁堵、國家政策影響,以及國內貨櫃生產產能有限等原因,導致「一箱難求」,最終造成當前運價高位運行。

更糟糕的是,「空箱會繼續短缺,市場自11月主要缺高櫃,到目前範圍擴大至平櫃,預計春節連小櫃也會發生短缺。」順圓弘通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薇說。

在FOB條款下,海運費等主要物流費用由國外端承擔,國內發貨人更關注物流的穩定性。因此,有人認為目前運價飆升最受傷的是國外買家。

事實並非如此。由於CIF即期市場運價遠高於FOB合約運價,船公司更傾向於將有限的空箱和艙位供給CIF市場,這樣就導致大量FOB貨轉化為CIF貨。

寧波方舟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偉燕說:「保守估計FOB貨的市場佔比已從90%下降至50%,在這樣的形勢下,高昂的海運費會有部分轉嫁給國內的外貿企業承擔。」

多措並舉保障物流供應鏈穩定

寧波多家貨代公司預計,目前這種現狀要等到歐美地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產活動恢復正常才有可能得到緩解。

但運力供給受可用貨櫃設備制約,仍將處於短缺的情況。「由於海外疫情影響,海外貨櫃設備無法及時調回,缺箱預計會更為嚴重。」德威國際貨運代理(上海)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總經理褚忠認為。

航運物流企業採取何種手段應對物流供應鏈衝擊,做到逆勢突圍?

從根源上看,造成今年航運市場的「混亂」源於海外端供應鏈的不穩定。以達升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寧波貨代企業建議,在穩出口的基礎上,要繼續推進擴大寧波口岸進口貨櫃市場的業務量規模,促進貨櫃設備的回流,防患於未然。「嘗試調節使用貨主自備箱,利用重箱進口空箱出口的部分貨櫃設備,儘管這部分空箱有限,但也可以幫助一小部貨主解決出貨問題。」航運觀察人士表示,相關機構如寧波航運交易所今後應密切監測航線運力、需求、運價等信息,探索、挖掘、分析更多有用的數據信息,研發相關產品、服務,為海運市場客戶規避風險、預測行情提供支持。

相關焦點

  • 海運費暴漲:一箱難求!一艙難求!
    全球最大的貨櫃航運公司馬士基三季度淨利潤暴漲83%,一個月內第二次上調全年盈利預期,德國航運巨頭赫伯羅特(Hapag-Lloyd)財報預計今年盈利增長超50%。 值得注意的是,船運貨櫃周轉不暢的問題逐步顯現,亞洲的貨主正為貨櫃短缺而苦苦掙扎,歐美多地港口因用工荒導致貨櫃大量積壓。美國港口卡車運輸協會(HTA)表示,僅洛杉磯和長灘港,就有近1.5萬個貨櫃被滯留在碼頭,導致當前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的貨物運輸「接近完全癱瘓」,西海岸港口對進口激增帶來的大量空貨櫃同樣一籌莫展。
  • 國際海運費暴漲 人民幣增值 出口形勢越發嚴峻!
    原標題:國際海運費暴漲 人民幣增值 出口形勢越發嚴峻!寧波到蘇丹目前海運費已經破萬元美金。除此之外,寧波到英國港口菲利克斯託海運費也達新高,也是首次突破萬元美金。   除了天價運費之外,貨櫃更是一箱難求。
  • 關注|國內「一箱難求」,海運價格暴漲,究竟為哪般?
    海運是國際貿易運輸的主要方式,佔國際貿易總量中的2/3以上,我國更是幹散貨和貨櫃貿易的主導者,過去十年間,貢獻了將近一半的全球海運貿易。今年,海運行業遭遇了國內貨櫃「一箱難求」、價格暴漲的問題,各外貿公司需要「搞得到箱子,排得上位子,趕得上船開,還得再感嘆一聲——怎麼又漲價了!」
  • 海運費暴漲300%!中國至歐美天價運費仍「一箱難求」!
    疫情期間,供求失衡,中國貨櫃運費頻頻創歷史新高,運費從今年3月至今已增長了300%以上,但貨主也一箱難求。據《新浪財經》報導,最近中國各大船公司運費不停上升,天天漲、周周漲已經成為常態了!最熱門的歐美航線漲幅尤其明顯。
  • 一萬美金天價海運費仍然一箱難求!歐洲垂死的貨櫃公司突然爆賺
    來源:反做空研究中心來源|反做空研究中心綜合自搜航網一箱難求!一艙難求!如今儼然已成了這個行業的主旋律!近日,中歐班列搖號訂艙、10000美金的天價海運費在業內朋友圈刷屏,議論紛紛之下,無不訴彰顯著外貿人的苦與難。
  • 華訊投資張巖:瘋狂的海運市場,貨櫃價格暴漲,靠譜嗎?
    目前,貨櫃一箱難求、海運價格居高不下、班輪艙位供不應求……近日華訊投資張巖 一場大變之下,中國製造業正在醞釀"牆內牆外兩頭香"的大局。目前,貨櫃「一箱難求」、海運價格居高不下、班輪艙位供不應求……近日華訊投資張巖了解到,商務部公布了最新的外貿進出口數據。整個11月份裡,中國外貿出口1.8萬億元,增長14.9%,延續了此前長達十個月的外貿復甦態勢。
  • 貨櫃成搶手貨 手拿10000美元仍「一箱難求」-新聞中心-北方網
    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在2020年達到4350萬標準箱,創歷史新高。訂單有了,可是貨櫃卻一箱難求,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今年開年之後。01海外訂單火爆 港口碼頭空箱難求上海港外高橋滬東碼頭工作人員透露,近期碼頭都是滿負荷運轉。在堆場,堆放著大量貨櫃,裡面存放著貨物的重箱比空箱數量多出不少。
  • 貨櫃一箱難求!台州外貿企業出口遇「卡脖」
    「一箱難求」位於黃巖區北城街道的台州好彩禮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手工藝品、節日裝飾品生產的企業,一直以歐美市場為主的該企業去年外貿出口額有幾百萬美金。「按去年的價格預估,運到美國的一個貨櫃我們要付1500-2000美金,現在卻足足漲了三倍。」面對運力緊張、貨櫃緊缺導致的運費飛速上漲問題,陳玲玲很是無奈。「幸虧我們合作的物流公司比較多,雖然價格貴,運送的時間也比之前多了十天左右,但貨物至少還出得去。遇到特別緊急的訂單,我們也只能走空運了。」
  • 10000美金天價海運費,PC「飆漲」5491元!PP、PE最高漲1000元!
    那麼再生料漲價,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新料價格快速上漲,而另外一個則是暴漲的海運費使得進口再生料貨源受阻!10000美金天價運費「橫空出世」隨著歐美逐漸復工解禁,港口集運貿易呈逐步復甦的態勢,加上疫情期間世界各地港口不能正常運轉,導致散落在全球各地的貨櫃回流不暢,造成了中國一箱難求、歐美貨櫃無處安放的局面。
  • 從「一箱難求」到最快7天上船 阿里國際站聯合全球前十船運公司...
    隨著新年的臨近,這一問題愈加突出:海運價格暴漲的同時,搶不到貨櫃,搶不到艙位成了行業的常態,「一箱難求」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阿里巴巴國際站聯合物流生態合作夥伴以星綜合航運有限公司(ZIM)、文鰩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等航運公司及物流服務商,為商家推出綠色通道,並通過海、陸、空、快、多式聯運五種物流方式,第一時間保證商家的運力。
  • 貨櫃市場冷暖瘋狂:中國一箱難求 歐美卻堆積如山
    如今在中國貨櫃一箱難求,歐美卻是堆積如山。」 來自芬蘭貨櫃租賃公司 O.V. Lahtinen的創始人Osmo Lahtinen這樣感嘆道。國際航運巨頭馬士基11月17日發布公告也稱,在過去數月,市場正面臨缺箱問題,特別是表現強勁的全球主幹航線上,40尺高櫃供應緊張,馬士基正在尋求解決方案加快空箱調運。
  • 3個月漲了1000美元,貨櫃緣何「一箱難求」?
    貨櫃「一箱難求」、海運價格居高不下、班輪艙位供不應求……四季度以來,受全球疫情與我國外貿出口企穩等諸多因素影響,海運難題相伴而生。作為我國的重點港口城市,島城外貿貨櫃現狀如何?海運價格變化與艙位供需對外貿公司帶來哪些影響?近日,記者走進島城外貿海運市場一探究竟,揭秘「一箱難求」背後的原因。
  • 手拿10000美元 一箱難求!咋回事?
    手拿10000美元,一箱難求!咋回事? 摘要 【急!「空箱」成搶手貨!手拿10000美元 一箱難求!咋回事?】在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的外貿經歷了先抑後揚的態勢,上半年外貿生意清淡,下半年卻迅速回暖,達到火熱狀態,超過市場預期。
  • 船運貨櫃一箱難求 外貿企業為「出貨」絞盡腦汁
    證券時報記者 張騫爻 陳麗湘 阮潤生由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此起彼伏,國際物流運力下降,貨櫃船運價格暴漲,爆倉甩櫃成為常態,行業「一箱難求」,這些連鎖效應更是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工作日下午的鹽田國際貨櫃碼頭,繁忙有序,笨重的貨車緩慢進出,直通港口的立交橋邊上停滿了等待貨櫃的貨車。記者隨機詢問了幾位貨車司機,他們均表示今年以來「活兒」變少了,「以前固定兩天拉一箱,疫情之後就不一定了,得等通知。」工齡15年的司機老李告訴記者。「沒活的時候就回家睡覺,今年休息時間是挺多的。」
  • 運價「漲上天」的貨櫃:中國一箱難求 歐美無處安放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運價「漲上天」的貨櫃:中國一箱難求,歐美無處安放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張智 北京報導在浙江,某小家電外貿企業負責人老陳遇到一個難題:由於排不上貨櫃,他的貨不得不延遲出口。「都在排隊,現在一櫃難求,運價都漲上天了,也沒辦法保障能按時運輸。」
  • 運價「漲上天」的貨櫃:中國一箱難求,歐美無處安放
    「都在排隊,現在一櫃難求,運價都漲上天了,也沒辦法保障能按時運輸。」老陳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此時,在青島、連雲港、寧波和上海等大型港口,正在因為貨櫃極度缺乏,而導致船舶停泊作業延誤,港口承壓。而在遙遠的大洋彼岸,歐美多個港口卻由於貨櫃暴增,導致擁堵狀況嚴重。
  • 海運旺季「一箱難求」,阿里國際站聯合全球前十航司保障商家出貨
    隨著新年的臨近,這一問題愈加突出:海運價格暴漲的同時,搶不到貨櫃,搶不到艙位成了行業的常態,「一箱難求」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據悉,進入12月的第一個星期,已經有近1000個載有國際站商家貨品的貨櫃通過訂艙「綠碼」穩定上船。每個訂單都有一個特殊的識別碼,以便物流系統可以自動識別、審核並通過,接收訂單的時效至少提升兩倍。
  • 從「一箱難求」到最快7天上船,阿里布局的數位化外貿生態圈起作用了
    隨著新年的臨近,這一問題愈加突出:海運價格暴漲的同時,搶不到貨櫃,搶不到艙位成了行業的常態,「一箱難求」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阿里巴巴國際站聯合物流生態合作夥伴以星綜合航運有限公司(ZIM)、文鰩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等航運公司及物流服務商,為商家推出綠色通道,並通過海、陸、空、快、多式聯運五種物流方式,第一時間保證商家的運力。
  • 航運貨櫃一箱難求,為何還有人不敢輕易接單?
    一箱難求!這裡的「箱」,是指用於貨運的貨櫃。隨著我國外貿出口的逐漸回穩向好,國內出口運力不足的情況已在多地顯現,在一段時間內,也伴生貨櫃緊缺的問題。近日,第一財經1℃記者多方走訪調查發現,造成「一箱難求」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貨櫃周轉效率降低,並且港口擁堵導致大量船期延誤,進一步加劇了貨櫃回流不暢。經過國內造箱企業近幾個月的努力,國內貨櫃緊缺的局面目前已有所改善,部分港口緊缺態勢緩解。但新造箱企業卻不敢持續擴張產能。
  • 海運,貨櫃一箱難求,運價同比翻番,相關概念股將持續走強
    據中國貨櫃供應協會披露,中國貨櫃平均周轉時間已經從60天躍升至100天,在明年初進口量預計持續增長的情況下,貨櫃段時間內有效緩解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明年全年運價存在超預期可能。再者,RCEP的成功籤約,這對進出口是巨大利好,所以對航運行業同樣有極大的提升空間。這些因素是導致海運行業持續走強的主要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