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一箱難求!台州外貿企業出口遇「卡脖」

2020-12-18 抽屜視頻

海外客戶催單

趕工的產品無法及時運出去

近幾個月來

台州好彩禮品有限公司遇到件棘手事——

外貿訂單的海運貨櫃「一箱難求」

位於黃巖區北城街道的台州好彩禮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手工藝品、節日裝飾品生產的企業,一直以歐美市場為主的該企業去年外貿出口額有幾百萬美金。今年,嗅到增拓海外市場的先機,台州好彩禮品有限公司開始與亞馬遜合作,試水跨境電商業務。

「我們之前一直在接線下的外貿訂單,其實歐美市場的客戶還是習慣線下消費。受疫情影響,國外客戶的線上消費需求擴大了,這為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雖然疫情為台州好彩禮品有限公司提供了發展契機,但該公司的跨境電商業務並未像預估的那樣順利。

台州新聞客戶端記者 葉夢影/攝

進軍新領域,卻被海運卡了脖子,台州好彩禮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玲玲看在眼裡,愁在心裡。「按去年的價格預估,運到美國的一個貨櫃我們要付1500-2000美金,現在卻足足漲了三倍。」面對運力緊張、貨櫃緊缺導致的運費飛速上漲問題,陳玲玲很是無奈。

「幸虧我們合作的物流公司比較多,雖然價格貴,運送的時間也比之前多了十天左右,但貨物至少還出得去。遇到特別緊急的訂單,我們也只能走空運了。」陳玲玲表示,運費成本飆升,產品價格卻變動不大,市場利潤隨之被壓縮。

台州新聞客戶端記者 金子莘/攝

而從今年11月起,溫嶺市松門鎮的浙江天和水產有限公司遭遇了同樣的難題。

天和水產是松門當地的大企業,去年銷往歐洲的水產品訂單就有1500萬美金左右。目睹出口運輸的貨櫃從1600-1800美金一個漲到4500-5000美金一個,浙江天和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餘訓新表示,缺貨箱和價格上漲已「捆在一起」,「現在光有錢也不行,排不到就只能等著,目前我們的每筆訂單都會延遲至少一周左右才能成功『上船』。」

當前,好彩禮品與天和水產的困境,亦是台州許多外貿企業的困境。據悉,近半年來,眾多台州外貿企業訂單飽滿,而空箱難求現象卻日益嚴峻。「受疫情影響,目前全球的貨櫃流動平衡被打破了。國外出口受限,貨物就減少了,因此貨櫃也跟著減少。」台州市物流協會秘書長朱建洲說。

圖源:無限玉環

由於箱子去多回少,企業想要排隊等「叫號」也成了一件需要等待的事。「現在我們的訂單一直在激增,客戶也新增了幾十家,其中還有很多外地的企業。目前,已經預付過海運費的客戶訂單都已經滿倉了,而且排到了明年的1月份。」作為台州唯一一家貨代公司,自今年第三季度起,台州德信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就感受到了「爆單」壓力。

「未來短期內,這種情況是很難改變的。更嚴重的是,許多歐洲的點從12月上旬開始已經停止接受訂艙了,一些運輸體量不夠大的物流公司未來將更難被接單。」台州德信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萍說。

來源:中國台州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空箱難求 台州外貿企業出口遭「卡脖」
    近月來,台州好彩禮品有限公司遇到一件棘手事——外貿訂單的海運貨櫃「一箱難求」。位於黃巖區北城街道的台州好彩禮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手工藝品、節日裝飾品的企業,一直以歐美市場為主。今年,嗅到增拓海外市場的先機,該公司開始試水跨境電商業務。進軍新領域,卻被海運卡了脖子,該公司負責人陳玲玲犯了愁。
  • 船運貨櫃一箱難求 外貿企業為「出貨」絞盡腦汁
    證券時報記者 張騫爻 陳麗湘 阮潤生由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此起彼伏,國際物流運力下降,貨櫃船運價格暴漲,爆倉甩櫃成為常態,行業「一箱難求」,這些連鎖效應更是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業內人士指出,這與港口運輸貨物特徵有關,本輪缺箱的主要是需要貨櫃裝卸的電商、防疫等物資,而大連港是以運輸大宗商品為主。下遊商家一箱難求對於貨櫃供給以及運力最敏感的是下遊外貿商。「我做外貿十多年,這種情況實屬罕見。」自行車出口商羅先生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 市場火爆 外貿貨櫃「一箱難求」
    其中,航運業既折射出中國外貿復甦的強勁勢頭,也成為中國外貿2020年實現正增長的直接受益者。上海航運交易所公布的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是反映中國外貿出口形勢的指標之一。近日,在保持連漲數周態勢後,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已達1753.85點,而2020年5月的平均值僅為837.74點。「目前無論是中歐班列的艙位,還是海路航運的艙位,都要搶,而且都只能等到下個月再敲定。」
  • 貨櫃一箱難求 訂單激增的外貿企業遭遇海運「卡脖子」
    貨櫃司機搶箱視頻截屏央廣網寧波12月9日消息(記者曹美麗)這兩天,寧波外貿人的朋友圈被一則司機搶箱視頻刷屏。視頻中,集卡車司機為了提一個貨櫃,在打單窗口擠成一團。沒錯,貨櫃「一箱難求」的現象,正讓寧波眾多外貿企業頗為煩惱。
  • 貿易回暖「一箱難求」 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刷新月度紀錄
    隨著中國外貿的強勁復甦,中國多個港口出現航運火爆的情況。上海港是全球第一大貨櫃港,受貿易復甦刺激,今年7月和10月,接連刷新貨櫃吞吐量的月度歷史紀錄。貿易回暖之下,貨櫃卻面臨供不應求的緊缺局面,「一箱難求」的現象十分突出。入冬後的上海外高橋寒風凜冽,碼頭上卻是熱火朝天。
  • 貨櫃「一箱難求」,海運費暴漲,怎麼辦?
    餘先生是某醫療器械出口企業負責人。今年上半年,防疫物資出口需求旺盛,餘先生接外貿訂單一度接到「手軟」。風雲突變。進入下半年以來,不斷「漲漲漲」的海運費,致使公司的物流成本高企不下,由於籤了長期合同,餘先生每出運一單就要虧損一單。高運價也給國際貨櫃航運物流業帶來了嚴重衝擊,貨櫃設備短缺日益嚴峻、船期延誤、一艙難求、運價持續上漲,這些都讓供應鏈上的參與者苦不堪言。
  • 貨櫃成搶手貨 手拿10000美元仍「一箱難求」-新聞中心-北方網
    在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的外貿經歷了先抑後揚的態勢,上半年外貿生意清淡,下半年卻迅速回暖,達到火熱狀態,超過市場預期。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在2020年達到4350萬標準箱,創歷史新高。訂單有了,可是貨櫃卻一箱難求,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今年開年之後。
  • 3個月漲了1000美元,貨櫃緣何「一箱難求」?
    貨櫃「一箱難求」、海運價格居高不下、班輪艙位供不應求……四季度以來,受全球疫情與我國外貿出口企穩等諸多因素影響,海運難題相伴而生。作為我國的重點港口城市,島城外貿貨櫃現狀如何?海運價格變化與艙位供需對外貿公司帶來哪些影響?近日,記者走進島城外貿海運市場一探究竟,揭秘「一箱難求」背後的原因。
  • 運價「漲上天」的貨櫃:中國一箱難求 歐美無處安放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運價「漲上天」的貨櫃:中國一箱難求,歐美無處安放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張智 北京報導在浙江,某小家電外貿企業負責人老陳遇到一個難題:由於排不上貨櫃,他的貨不得不延遲出口。「都在排隊,現在一櫃難求,運價都漲上天了,也沒辦法保障能按時運輸。」
  • 運價「漲上天」的貨櫃:中國一箱難求,歐美無處安放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張智 北京報導在浙江,某小家電外貿企業負責人老陳遇到一個難題:由於排不上貨櫃,他的貨不得不延遲出口。「都在排隊,現在一櫃難求,運價都漲上天了,也沒辦法保障能按時運輸。」老陳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 遠洋運價翻幾番,一艙難求……外貿出口企業的日子挺難的
    不僅運費上漲,「一艙難求」和「一箱難求」的問題也在短期內使出口企業受到影響。廣東展豐智能設備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彭新偉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主要生產氣釘等產品,出口到歐洲和美國、日本等地。這些地區都處在熱門航線上,船和貨櫃都非常緊缺,需要船進港才能拿到S/O(裝貨單)。「我們有一筆貨物,五六十個櫃,壓了將近一個月才出貨,一不小心就會影響交期。」
  • 手拿10000美元 一箱難求!咋回事?
    手拿10000美元,一箱難求!咋回事? 摘要 【急!「空箱」成搶手貨!手拿10000美元 一箱難求!咋回事?】在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的外貿經歷了先抑後揚的態勢,上半年外貿生意清淡,下半年卻迅速回暖,達到火熱狀態,超過市場預期。
  • 海運貨櫃「一箱難求」,為何貨櫃製造公司不趁此良機大搞生產...
    那為何貨櫃製造公司不趁此良機,大搞生產,賺個盆滿缽滿? 眾所周知,造成當下「一箱難求」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海外疫情嚴重,各大要港清關卸貨「幾近停擺」,貨櫃周轉效率極低,港口擁堵導致大量船期延誤,進一步加劇了貨櫃回流不暢。
  • 外貿強勁復甦 航運「一箱難求」 國際物流如何保暢通?
    繼10月強勁上漲之後,11月中國外貿復甦勢頭更勁。根據海關總署7日發布的數據,按美元計價,11月中國外貿進出口4607.2億美元,增長13.6%。其中,出口增長21.1%,進口增長4.5%。截至11月,中國的出口已經實現連續6個月正增長。隨著中國外貿的強勁復甦,中國多個港口出現航運火爆的情況。
  • 貨櫃市場冷暖瘋狂:中國一箱難求 歐美卻堆積如山
    如今在中國貨櫃一箱難求,歐美卻是堆積如山。」 來自芬蘭貨櫃租賃公司 O.V. Lahtinen的創始人Osmo Lahtinen這樣感嘆道。國際航運巨頭馬士基11月17日發布公告也稱,在過去數月,市場正面臨缺箱問題,特別是表現強勁的全球主幹航線上,40尺高櫃供應緊張,馬士基正在尋求解決方案加快空箱調運。
  • 航運貨櫃一箱難求,為何還有人不敢輕易接單?
    一箱難求!這裡的「箱」,是指用於貨運的貨櫃。隨著我國外貿出口的逐漸回穩向好,國內出口運力不足的情況已在多地顯現,在一段時間內,也伴生貨櫃緊缺的問題。近日,第一財經1℃記者多方走訪調查發現,造成「一箱難求」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貨櫃周轉效率降低,並且港口擁堵導致大量船期延誤,進一步加劇了貨櫃回流不暢。經過國內造箱企業近幾個月的努力,國內貨櫃緊缺的局面目前已有所改善,部分港口緊缺態勢緩解。但新造箱企業卻不敢持續擴張產能。
  • 中國一箱難求、歐美貨櫃無處安放:「柜子」去哪了?
    以發往英國最大港口費利克斯港的貨櫃為例,運價從今年3月的1200美元,逐步上揚,10月開啟了一輪瘋漲行情,到11月,直接飆升到了5000美元。而從上海發往美國洛杉磯的貨櫃運價,也從3月的1200美元,一路漲到了11月的3800美元。 據業內人士分析,運價飛漲、一箱難求,是供求失衡造成的。
  • 「一箱難求」繼續上演,市場何以解「箱愁」?
    去年下半年航運市場迅速回暖引發的貨櫃「一箱難求」的狀況,在今年開年之後繼續延續著——空箱依然是搶手貨,有人拿著一萬美元都訂不到貨櫃。1月8日,在上海港外高橋滬東碼頭,近期碼頭生產都是滿負荷運轉。在堆場,堆放著大量貨櫃,裡面存放著貨物的重箱比空箱數量多出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空箱短缺、一箱難求的狀況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 中國製造成「獨苗」,往歐美貨櫃運價飛漲「一箱難求」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鄒松霖)今年下半年以來,由於歐美疫情升溫,很多國家生產能力不足,中國外貿出口迅速增加。同時,聖誕、新年等歐美傳統消費季到來,運輸需求旺盛,導致國內很多港口貨櫃極度缺乏,而歐美多港口出現擁堵。
  • 集運市場再現「一船難求一箱難求」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 集運市場再現「一船難求一箱難求」□本報記者 歐陽春香11月17日航運板塊走強,海運指數上漲6.84%,位居市場第一,中遠海特、中遠海控、中遠海發等多家公司漲停。業內人士指出,全球集運市場再現「一船難求、一箱難求」的情況,主流船公司訂艙已至12月下旬,預測高運價將持續到春節前後。高運價與高運量將驅動航運公司四季度業績爆發式增長。集運市場火熱近期集運市場價格持續高位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