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重、篩選、裝箱、封箱……近日,潮州市潮安區登塘鎮田東村黨群服務中心堆滿了番薯,村幹部們正忙碌著將番薯打包成箱,寄往各地。今年田東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番薯種植,實施「黨支部+合作社+電商平臺+農戶+貧困戶」模式,以數字鄉村發展帶動農產品銷售,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番薯產業提質增效。目前全村40餘戶農戶種植番薯100多畝,戶均增收7千多元。
作為2020年扶持村級集體經濟試點單位,今年田東村加大特色番薯種植的投入力度,引進科學種植技術,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模式轉變生產經驗模式,從「基地+技術+品牌+銷售」帶領農民四大轉變,多次組織農民到普寧農科院、饒平紅花村學習交流番薯種植技術,引導農戶、貧困戶擴大番薯種植面積,促進番薯產業提質增效。
「種植的面積擴大了,技術要跟得上。」 多年種植番薯的田東村民何騰說,以前遇到「薯瘟」或蟲害,成片成片的番薯就顆粒無收,今年上級政府幫村裡對接了省農科院的專家經常到田地來指導科學種植,還舉辦了甘薯優質高效生產栽培技術培訓班,更加堅定了農民發展番薯產業的信心。
該村黨支部書記陳奕山介紹稱,今年9月份,潮州市潮安區田洋東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後,主動與農戶、貧困戶籤訂番薯產-購-銷協議,並統一包裝、提升品牌,探索「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通過登隆電商平臺、食堂採購、微商收購等形式銷售,在實踐中開拓了一條更可持續的扶貧之路。陳奕山希望通過實施「黨支部+合作社+電商平臺+農戶+貧困戶」的模式促進田東番薯產業的發展。
今年來,登隆電商通過平臺和店面銷售為當地農民銷售農副產品達到20多萬元。登隆電商平臺的負責人陳萍萍說:「我們會竭盡全力加大幫扶農戶對接產銷,增加農戶收入,進一步激發農民種植的積極性。」
「有田洋東農民合作社和登隆電商平臺幫我們收購,明年我們繼續把荒地開墾出來種番薯,生活會越來越粉嫩香甜。」陳某田是田東村的貧困戶,他去年種的番薯全部由村委會代銷,今年他準備擴大種植面積,把剩下的0.8畝自留地全部種上番薯,能增收近1萬元。
【全媒體記者】紀金娜
【實習生】陳淑曼
【通訊員】鄭炯娜
【作者】 紀金娜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