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東「小芒果」變身脫貧增收「幸福果」

2020-12-25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題:田東「小芒果」變身脫貧增收「幸福果」

新華社記者於文靜

「我的樂園與眾不同。夏天到了,那是芒果豐收的季節,泰國芒、印度芒、香芒、臺農芒、紅象牙芒、桂七芒……其中,桂七芒最香甜,最好吃」「老家的芒果暢銷各地,讓我們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廣西百色市田東縣第一小學一位學生的作文,寫出了芒果之鄉的芬芳,也反映了特色產業發展給百姓生活帶來的變化。

田東是革命老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著名的中國芒果之鄉。近年來,當地結合市場需求,把芒果產業作為特色產業發展的引擎和引領農民脫貧致富的「金鑰匙」,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從規模種植到技術引領、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拓展市場銷售,走出了一條產業扶貧新道路。

據田東縣副縣長葉國雲介紹,當地圍繞綠色循環優質高效農業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脫貧增收。建設芒果綠色生產示範基地21.5萬畝,新增認證芒果生產經營主體31家,完成認證企業24家,綠色食品認證面積達19.5萬畝。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擴大生產規模。2016年以來,為貧困戶免費發放芒果苗木246萬多株,實施產業以獎代補項目,鼓勵貧困戶發展芒果等產業。

技術是提質增效的關鍵。2018年,田東縣林逢鎮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鄉鎮,通過建設智慧農業系統等,推動芒果基地環境監測及智能灌溉、智能施肥和植保防控示範應用。同時,與廣西農科院等籤訂合作協議,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為了解除農民後顧之憂,政府引來金融「活水」。當地推出「香芒貸」「惠農e貸」等金融產品,3874名農戶獲得芒果貸款2.19億元。同時,率先推出芒果等種植保險新險種,構建「政府+銀行+保險+農戶」的風險分擔機制。

品牌是品質的保障、信譽的凝結。近年來,田東培育出「舉家富」「百冠」「壯鄉貝儂」等28個知名芒果商標品牌,全縣芒果獲綠色認證和無公害認證的面積超過五成;2019年,獲批中國首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小芒果,大產業。如今,全縣已培育芒果標準生產示範基地12個,成立芒果專業合作社55家,芒果種植面積超過34萬畝,年產值約11.66億元,產業輻射帶動28個貧困村,累計1.6萬貧困人口依靠種植芒果脫貧致富。觀光、採摘芒果等項目受到遊客歡迎,鄉村人氣越來越旺。

田東芒果的故事是全國扶貧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發展產業是實現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貧困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表示,832個貧困縣每縣都形成了2至3個特色鮮明、帶貧面廣的扶貧主導產業,產業扶貧政策已覆蓋98%的貧困戶。在產業扶貧的支撐下,貧困群眾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完)

相關焦點

  • 脫貧達標100%!坪山-田東奏響扶貧協作攻堅曲
    經過5年的克難攻堅,田東縣於2019年4月實現脫貧摘帽,榮獲「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截至目前,田東縣剩餘貧困戶293戶882人已全部達到脫貧條件,完成2020年減貧任務的100%,貧困村脫貧100%達標。
  • 芒果爭豔:臺農和貴妃,誰是這個六月的芒果TOP1?
    臺農 臺農一號,田東芒果種植的代表性品種之一,口感蜜甜濃鬱。2020年,臺農無胚果是田東最早正式採摘的芒果,於6月1日上市。 貴妃 貴妃芒,又名紅金龍;田東多地有種植,口味清香,果汁豐富。6月5日,貴妃無胚果正式開摘上市。
  • 田東扶貧實踐背後的「坪山密碼」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坪山仍將攜手田東接續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利用自身的特色產業優勢,為加快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作出更大貢獻。 黨建引領創新黨建聯席會議高位推動脫貧攻堅 「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經驗」。
  • 會吃的人都買百色田東芒果!桂七、臺農、金煌……吃貨們衝鴨!
    會吃的人都買百色田東芒果!桂七、臺農、金煌……吃貨們衝鴨! 廣西田東芒果 桂七芒、臺農芒、金煌芒…… 南哥光聽名字就口水直流
  • 新邵縣陳家坊鎮:小小油茶果 脫貧增收大產業
    近年來,通過縣扶貧工作隊精準幫扶和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江村村支兩委從實際出發,以培育壯大油茶種植種植等特色產業為抓手,引進龍頭企業,採取「公司+基地+貧困農戶+扶貧」模式,鼓勵農戶以土地入股,與企業開展股份合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並實行統一開發、統一管護、統一銷售,走出了一條產業脫貧發展之路。
  • 桂七芒果好吃還是貴妃芒果好吃?
    芒果在我們中國有三大主產區,一個是海南芒果,一個是關係百色芒果,另一個就是四川攀枝花芒果了,相比于于桂七芒果來說呢?貴妃芒果適應性要更強點的,這三大產區都有貴妃芒果種植的,而桂七芒果呢?僅僅是廣西百色地區獨有的,出了廣西百色的就不是桂七芒果了。
  • 小小藍靛果,村民的「增收果」
    安圖新聞在做好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程中,縣林業局積極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在包保村永慶鄉富強村大力發展藍靛果種植產業,帶動當地百姓增加收入,為脫貧攻堅提供穩定、持續、有力的支撐。近年來,縣林業局因地制宜,在富強村大力發展藍靛果種植業,種植總面積達6.2公頃,今年在原有基礎上新種植5公頃,預計將帶動收益4萬餘元。此外,還幫助富強村村委會在原有2.2公頃藍靛果基礎上,又種植9.5公頃,實現種植面積11.7公頃。藍靛果營養價值豐富,可以釀酒、製作飲料和果醬,嫩枝還可入藥,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 【脫貧故事】壤塘縣上杜柯鄉吾克基村村民八果脫貧小記
    【脫貧故事】壤塘縣上杜柯鄉吾克基村村民八果脫貧小記 2020-10-19 09:5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百色這樣拔窮根(脫貧攻堅在一線②)
    「去年,賣果又掙了好一筆。」正在地裡護理火龍果的梁青松高興地說。3年前,返鄉創業青年、「80後」的他,得知家鄉的土壤和氣候非常適合種植火龍果,就租下了50畝土地,還成立了田東縣第一家火龍果專業合作社,成為村裡的致富帶頭人,帶動了50戶農民脫貧。像梁青松這樣受益產業扶貧而致富的例子,在革命老區廣西百色市非常多。
  • 曬家鄉|「一棵樹」守護兩岸青山綠水,「黃金果」助力果農脫貧增收
    在奉節,「一棵樹」保護了青山綠水,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也成為奉節農業支柱產業,助力當地老百姓脫貧增收。種臍橙 守護長江兩岸青山綠水「喂,叔叔今年一定要把臍橙給我留起哦!」每年入冬前,奉節縣臍橙種植戶吳常平都會接到在重慶工作的侄女的來電。
  • 「小橙」助脫貧是一張「幸福答卷」
    2019年,「橙子哥」舒興華幫助懷化近1000戶果農增收。(1月5日 紅網)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貧困這個困擾了中華民族千百年的大難題即將畫上歷史的句號,2020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計劃。脫貧攻堅最後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需要的是勠力同心,在脫貧的路上更堅定步伐,創新思維,積極獻力,正如「小橙」產業帶來的脫貧巨變。
  • 摘刺梨果,釀大產業,芒果TV《果味香村》聞「黃金小果」的「果生...
    由芒果TV出品,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自製紀錄片《果味香村》,於11月26日起甜蜜上線!每周四上午10點芒果TV全網獨播。本期節目《物盡其用的貴州刺梨》,芒果TV籤約藝人張屹楊作為「果味體驗官」又與大家見面啦!
  • 小麻村的蜜柚成貧困戶的「幸福果」
    ■在產業幫扶下,柚子不再只是小麻村的土特產,而是成了擺脫貧困的「幸福果
  • 中國石油廣西銷售公司脫貧攻堅活動側記
    老區扶貧果變身幸福果「富川臍橙味美質佳,我們可以考慮多採購一些。」11月25日下午,富川臍橙飄香的好時節,坐標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石家臍橙種植基地,廣西銷售公司負責水果採購業務的楊雨飛和同事們邊採摘邊查驗掛滿枝頭的臍橙質量。碩果滿枝丫,橙香醉心脾的萬畝臍橙基地讓她感到十分欣喜。
  • 從花果山到「中國芒果之鄉」: 扶貧新模式 潤物細無聲
    這個眉清目秀的小女孩目前在廣西師大藝術系就讀,母親帶著她和弟弟寄居在舅舅家,靠打零工生活,每月收入只有2000元。學費、生活費像一座大山,壓著這個貧困家庭喘不過氣來。為了節省60多塊的交通費,小付幾個月都沒回家看媽媽了。
  • 潮安登塘:田東番薯提質增效,戶均增收7千多元
    多年種植番薯的田東村民何騰說,以前遇到「薯瘟」或蟲害,成片成片的番薯就顆粒無收,今年上級政府幫村裡對接了省農科院的專家經常到田地來指導科學種植,還舉辦了甘薯優質高效生產栽培技術培訓班,更加堅定了農民發展番薯產業的信心。
  • 奮鬥脫貧路 幸福來敲門
    原標題:奮鬥脫貧路 幸福來敲門幸福是什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運鄉便文村脫貧戶王澤思說:「幸福就是家門口有產業,自己的腰包有錢,成功戒酒,然後就盼著娶個媳婦回家,生個胖娃娃!」幸福是什麼?海口市紅旗鎮墨橋村73歲脫貧戶鄧開積說:「幸福就是心裡很踏實,有新房住,不再擔心颳風下雨時房屋漏雨。
  • 栽下櫻桃樹 收穫幸福果
    栽下櫻桃樹  收穫幸福果走進蘇尼特右旗朱日和鎮洪浩爾敖包村櫻桃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90多棵長勢旺盛的櫻桃樹枝葉繁茂,不少枝頭上已經結出一顆顆珍珠般大小的櫻桃果。大棚內,正在鋤草的村民李玉山幹活格外賣力。
  • 廣西大化、田東扶貧紀實:新技術、新產業助力脫貧摘帽
    原標題:廣西大化、田東扶貧紀實:新技術、新產業助力脫貧摘帽   在廣西紅水河中遊,河池、南寧、百色三市交界處,大化瑤族自治縣便坐落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