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育鑾
深圳坪山區,百色田東縣,自2016年9月黨中央吹響東西部扶貧協作和中央定點單位對口支援的戰鬥號角以來,兩地跨越山川牽手,共同奏響了一場扶貧協作攻堅曲。
據統計,廣西田東縣2015年底通過入戶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13276戶,貧困人口52109人,貧困發生率15.01%。經過5年的克難攻堅,田東縣於2019年4月實現脫貧摘帽,榮獲「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截至目前,田東縣剩餘貧困戶293戶882人已全部達到脫貧條件,完成2020年減貧任務的100%,貧困村脫貧100%達標。
創新機制高位推動脫貧攻堅
「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經驗」,坪山區在對口幫扶田東縣過程中,兩地高度重視對口扶貧協作工作,不斷創新協作機制,兩地成立了以黨政主要領導牽頭的對口協作聯合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專門推進工作機構,共同將扶貧協作工作推入深入。
過去5年,坪山在田東縣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上,能夠了解扶貧協作情況,又能對有關重大問題及時作出應對。建立雙方領導互訪會商制度,及時協調解決扶貧協作中的重要問題,實現了雙方高層推動工作開展。田東縣還實行「縣委副書記+縣委常委」共同分管扶貧協作的雙重領導,建立上下銜接、協調聯動、高效運轉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增強工作合力。
自開展扶貧協作工作以來,兩地領導互訪13次200人次,領導幹部互訪25次352多人次,共同召開聯席會議9次,會商粵桂扶貧協作重大事宜。雙方印發實施《深圳市坪山區對口百色市田東縣扶貧協作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和年度工作計劃,明確年度幫扶工作重點。
今年以來,兩地積極對接,領導幹部互訪7次共108人次。其中,深圳市委副書記鄭軻,深圳市坪山區區委書記陶永欣,坪山區委副書記、區長李勇,坪山區副區長陳華平、沈凌雲先後到田東調研考察;百色市委常委、田東縣委書記劉明國兩次率隊到深圳調研和開展招商活動。兩地共同召開協作工作聯席會議2次,會商粵桂扶貧協作重大事宜,部署對口幫扶工作;田東召開常委會、常務會、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等各級專題研究部署扶貧協作工作會議共5次。
打出「產業+消費+就業」扶貧組合拳
在田東縣祥周鎮新洲村,足足19個方陣的光伏「漂」在水面上,令人眼前一亮。這裡是由坪山參與援建的廣西右江魚梁庫區裡拉溝水面光伏項目,除了能提供可觀的清潔電力,當地精準實施「光伏扶貧」政策,1200戶貧困戶還參與了利潤分紅,截至2020年底,該項目累計分紅超過300萬元。
過去五年來,坪山田東兩地著力在產業協作上下功夫,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資,成功引進25家東部企業到田東投資興業,總投資約18億元,帶動3000餘名貧困人口。值得一提的是,在坪山對口田東扶貧協作過程中,經過多年探索,不僅有類似裡拉溝水面光伏電站這樣的兜底式扶貧項目,促進就業的扶貧車間項目,更有不少從長遠著想,結合當地優勢,構建起當地產業體系的項目。
扶貧產業鏈,既是產業扶貧得以長遠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產業扶貧贏得群眾認可的關鍵所在。坪山對口扶貧田東著力在扶貧產業鏈上下功夫,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資。打造了田東縣農產品加工與物流產業園、東海脫貧奔康產業園、農民工創業園等多個促農增收、保障就業的產業園,為田東縣脫貧奔康打下堅實產業基礎。同時利用東協博覽會、廣州博覽會、芒果文化活動月等展會推介田東。
針對疫情期間田東縣農產品滯銷情況,坪山出臺系列暖人心、促消費的政策,瞄準各階層消費群體的特點,成立坪山區消費扶貧中心打造「1+N」消費扶貧網點;持續開展「消費扶貧,我在行動——黨政企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系列活動,不斷深化消費扶貧協作,幫助幫扶縣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在坪山區的幫助下,田東縣銷往廣東的農產品價值超過1.54億元。
坪山建立「田東—坪山」就業直通車平臺,動員比亞迪、昂納、連展科技、豪恩聲學等重點企業發布11000多個招聘崗位。推行網絡招聘,提供線上就業服務,幫助勞務工返崗復工2157人,其中貧困人口勞動力572人,並開發170多個就業扶貧公益崗位。
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精準扶貧
在對口幫扶田東縣過程中,坪山區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融入到脫貧攻堅工作當中,始終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社會發展,通過立足田東生態資源優勢,將理念幫扶和行動幫扶有機結合,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脫貧攻堅工作。
坪山區累計投入3000多萬元幫扶資金,通過思想理念幫扶、技術轉移、產業帶動、項目示範等方式,引導協助田東縣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著力解決大氣、水、土壤汙染等突出問題,加快推進汙水處理項目及配套管網建設,完成3個汙水處理項目、5公裡配套管網建設及垃圾收運設施,加快推動田東縣龍鬚河流域縣城飲用水源地保護工程等項目建設。項目正式投入運行後,周圍農村汙水收集處理率將達90%,顯著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直接受益貧困人口約2400人,同時保障龍鬚河上遊的田東縣城、平馬鎮、祥周鎮、林逢鎮周邊重點村屯15萬人及3個移民安置點2873戶11000多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
審讀:孫世建 蔣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