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可轉債將維持結構性行情 關注低轉股溢價率品種

2021-01-05 金融界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餘世鵬

上半年債市行情一波三折,但績優基金經理的業績不俗。截至6月30日,銀河證券數據顯示,鵬華可轉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下稱「鵬華可轉債」)以14.59%的年內回報奪得同類可轉債基金業績第一名。鵬華可轉債的基金經理王石千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專訪時指出,上半年可轉債市場歷經了一輪估值變動,該基金及時迴避估值虛高標的並及時調配了穩健轉債,由此取得了可觀回報。

王石千預計,下半年可轉債將維持結構性行情,應關注低轉股溢價率的股性較強品種,挑選業績趨勢較好、估值相對合理的正股對應品種。

迴避估值虛高標的

「可轉債市場在上半年經歷了估值提升和壓縮兩個階段。」王石千說,上半年在債券市場資金充裕背景下,可轉債市場隨股票上漲,估值大幅提升。但進入5月後,隨著短端資金面逐步趨緊,債券收益率開始上行,可轉債市場亦開始下跌,進入壓縮估值階段,一些溢價率較高、到期收益率偏低的可轉債遭受了持續拋售。

王石千認為,上半年在市場估值高企時迴避估值虛高的品種,更多配置正股表現穩健、轉股溢價率較低的品種,能收到較好的投資效果。「上半年醫藥、電子、食品飲料等板塊的可轉債和股票表現優異。鵬華可轉債基金在這些領域的可轉債和股票上有較多布局,因此獲得了較好的收益。其中,基金在三月可轉債估值較貴時,將估值較貴的可轉債換成估值較為便宜、正股比較優質的可轉債,這也對組合的收益有所貢獻。」

王石千指出,可轉債基金的波動和回撤要大於普通二級債基,為獲取長期高額回報,他會從自下而上角度進行投資決策。「我首先會關注可轉債正股的潛在回報,疊加對可轉債合理估值的預測,配置潛在收益空間較大的個券。在不考慮正股情況下,由於股性轉債的轉股溢價率較低,估值對於正股漲幅的拖累會更少,股性轉債潛在的收益空間會更大。鵬華可轉債相對更側重股性轉債的配置,隨著股性轉債比例的上升,基金長期收益會有一定提升。」

在這背後,是王石千對「長期投資」理念的長期堅持。「一方面,這意味著不會為短期收益去過度承擔風險,反而會從更長維度視角出發,不因短期價格趨勢較好而在價值明顯高估的資產上去下重注;另一方面,這會促使我對公司的長期經營情況賦以更高的權重,更多地配置長期表現優異的公司證券。」

關注低轉股溢價率品種

展望未來行情,王石千表示,在經歷此前調整後,可轉債市場的估值已有明顯下降,後續可轉債的整體表現主要是取決於正股的走勢。「目前來看,權益市場大概率會維持震蕩偏強的結構性格局,因此可轉債市場下半年的表現,也可能是結構性行情特點。」

「接下來,我會根據不同類型轉債的風險收益特徵,進行合適的轉債配置。」王石千指出,根據轉股溢價率和純債溢價率的高低,可轉債投資的類別大約有股性轉債、債性轉債和高性價比轉債。其中,股性轉債在正股上漲時具備較好的彈性,但正股下跌時也會有較大跌幅,與股票的波動較為接近,他會偏好公司盈利具備穩定成長特點、正股波動相對平穩、估值合理的個券;債性轉債在正股下跌時跌幅較小,但上漲缺乏彈性,因此正股具備較大波動性的個券,獲利的概率會更高;此外,高性價比轉債方面,因其在正股上漲時具備較好的彈性,在正股下跌時又可以得到支撐,這類型的轉債可適當放鬆對正股質地和波動性的要求。

基於上述分析,王石千表示,鵬華可轉債基金會繼續關注低轉股溢價率的股性轉債,挑選業績趨勢較好、估值相對合理的正股對應品種,尤其是醫藥、TMT、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的個券;同時還會關注絕對價格偏低、正股具備一定彈性的可轉債,在保證下跌空間有限的基礎上去埋伏正股上漲帶來的收益,如上遊周期行業的個券。

相關焦點

  • 結構性高估值的配置思路
    在後續權益市場弱勢震蕩的情況下,高估值或將維持,年內最後期間的擇券還是要遵循性價比優先的思路。   但這種估值的提升是結構性的,並非系統性的。低價轉債的轉股溢價率擴大明顯,對於這部分標的可以遵循低價優先的思路,估值要求可以適當放鬆,重點關注業績彈性和條款博弈。一方面低價的下跌空間有限,投資者可以守住年內收益;另一方面,高估值並不意味著完全不值得參與。
  • 注重結構 等待風起——2020年下半年可轉債策略
    轉債從估值上來看並不算太低,跟隨權益市場節奏精選板塊與個券或是相對更好的選擇。而短期看權益市場仍是底部區間震蕩蓄勢,更多還是結構性行情,聚焦政策利好以及有明顯業績催化邏輯的板塊,重點關注內需。此外關注成長,我國新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科技周期向上的趨勢不變。重點可關注新老基建、汽車家電等內需板塊,此外可關注券商,新能源等相關板塊。
  • 轉債周報:當轉股溢價率持續高位 不妨看看隱含波動率
    上周轉債指數維持較強勢頭,中證轉債指數全周上漲2.74%,我們計算的轉債平價指數上漲5.1%,平價[90,100)、[100,110)、[110,120)的轉債平均轉股溢價率分別變動+0.83%、-1.94%、+3.59%,目前處於歷史75%、76%、84%分位數。個券來看,上周聖達、利歐、晶瑞領漲。
  • 可轉債分析手冊
    來源:任博宏觀論道2021年第一篇文章,祝開年大吉【摘要】2020年12月31日,證監會發布《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辦法》(第178號令),這對於一直沒有專門規章文件予以規範的可轉債市場來說無疑是一件大事,特別是2019年以來作為「固收+」重要代表品種之一的可轉債市場因盤面小經常被炒作的現象引起了監管部門和市場的較高關注。
  • 可轉債被熱炒 轉債基金水漲船高
    近三日,藍盾轉債價格上漲136.58%,其轉股溢價率已經達到117%以上,風險積聚。在業內人士看來,由於實行T+0交易,且無漲跌幅限制,沒有交易門檻,其容易受到短線資金熱炒。從今年表現來看,截止10月20日收盤,可轉債基金年內算術平均收益率為12.6%,多隻轉債基金收益率超20%。
  • 轉債:高彈性也有保險係數?
    >「弱增量+漸修復」得到印證,資金確實開始關注估值與基本面更加匹配的品種。即雖然整體定位已經下滑不少轉債市場當前映射出的結構性行情賺錢效應仍然突出。當前高價券風格多樣,科技品種反而不如2月下旬那麼耀眼。
  • 可轉債「雙面伊人」可攻可守 個人如何參與投資
    可轉債:「雙面伊人」可攻可守文 本刊記者 陳婷「我也沒想到今年會在可轉債上賺一大筆。今年的股市看起來不妙,但其實是結構性調整,可能有些個股還是漲了蠻多的,可轉債利用這些大漲股的優勢也分享了一些盈利。」老王是去年買入美豐轉債的。
  • YTM品種的配置價值在提升
    真純債主要是以公募可交債與高等級的大盤品種組成,他們有統一的特點就是都具備高的債底與高的股息率,正股低估值且波動率小。偽純債品種主要是以低價且正股高波動的小品種轉債為主,這類轉債的核心在於預期差與條款博弈。股息率與預期差是偏債YTM品種的alpha。
  • 源達:市場回暖 結構性行情下關注這些板塊
    摘要 【源達:市場回暖 結構性行情下關注這些板塊】隔夜外盤的回升對早盤A股上行起到催化因素,但其本質還是A股自身存在回升的動能,盤面看依然是結構性行情為主,其中創業板指再創新高,相比下因金融、地產等權重股並未發力,主板指數依然處於橫盤震蕩趨勢中。
  • 可轉債的溢價率是什麼意思,我們該如何計算?
    昨天有位同學問我,可轉債的溢價率是什麼意思,是不是就是收益率?看來不少朋友對於可轉債溢價率這個概念還不是很清楚,那麼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準確來說,這裡的溢價率,指的可轉債的轉股溢價率。它是我們投資可轉債的時候,需要參考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們知道,可轉債到了轉股期,是可以轉換為上市公司股票的。
  • 可轉債再遭爆炒 多隻轉債單日漲幅超五成
    其中英科轉債則更是早已突破1000元/張,成為史上最貴的可轉債。橫河轉債兩個交易日大漲116%,走勢極其搶眼。7日,橫河轉債大漲62.74%,領漲整個市場,當天該轉債轉股溢價率從99%飆升至232%,10日橫河轉債繼續大漲33.06%。
  • 【光大固收│轉債】2020年可轉債投資策略:轉債的大時代,個券機會...
    考慮到當前可轉債價格、轉股溢價率、正股估值水平等因素,我們認為存量券中, Beta券方面,光大轉債(113011.SH)和招路轉債(127012.SZ)公司業績穩健,轉股溢價率較低,是最好的選擇。2019年上半年共有58隻可轉債上市,首日漲幅(相對於發行價,下同)平均值為9.21%。上市首日漲幅大於或者等於0的可轉債為48隻,佔總數的82.76%,上市首日漲幅小於0的情況主要發生在2019年1月和5月,主要原因是權益市場在2018年12月和2019年4月出現了顯著的向下調整。截至2019年12月6日,2019年下半年已有39隻可轉債上市,首日漲幅平均值為6.98%。
  • 可轉債遭遇急剎車,雙高轉債瑟瑟發抖,調整之後如何上車?
    對於投資者來說,無論是等待上市公司的贖回,還是將可轉債轉成股票,買了「泰晶轉債」的投資者都將面臨較大虧損。有機構人士表示,該轉債主要是遊資炒作的結果,並沒有機構,目前遊資已經撤離差不多了,留下的大概率只是韭菜。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應儘量避免參與這種轉債價格高+轉股溢價率高的雙高品種。也有私募表示,買價格在300多元的轉債,這種行為本身就行就是賭博。
  • 泰晶轉債即將謝幕!11連陰後轉債指數迎來反彈,低估值個券配置價值...
    11連陰後,中證轉債指數今日終於迎來反彈,Wind行情數據顯示,中證轉債指數漲0.45%,11連陰終止,但反彈力度相對有限。受多重因素影響,中證轉債指數近期持續下挫,日K線甚至出現11連陰現象,期間累計跌幅達4.79%,跌幅超過同期大盤表現,相關可轉債估值也出現大面積壓縮,部分個券遭遇平價估值雙殺,市場對此較為關注。
  • 又見新債熔斷轉債風險暗湧 可轉債市場開始分化
    來源:中國證券報12月22日,四隻轉債上市,其中三隻觸發「熔斷」。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轉債上市首日開盤價均值遠高於去年,中籤率均值不到「萬分之一」,而轉股溢價率和換手率顯著高於去年水平。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2月22日,可轉債網上中籤率均值為0.0079%,不足萬分之一,而去年為0.043%。正因轉債打新「一籤難求」,想拿籌碼的投資者不得不在二級市場上「搶籌」。除了供需方面的原因,新券「上市熔斷潮」還與炒作有關。相較去年,今年轉債炒作更加頻繁,尤以小盤債炒作為甚。
  • 可轉債如何優雅上車(小白上手篇)
    對我們普通投資者而言,可轉債上車簡單又最不容易虧錢的方法就是打新了即申購新發行的可轉債(以後簡稱打新債),會有這樣幾個受關注的問題一、打新債需要什麼成本呢 不需要成本2017年,證監會正式發布修訂後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對可轉債、可交換債發行方式進行了調整,將資金申購改為信用申購,現在的打新債規則就是先申購。不管帳戶上有沒有錢,只要有股票帳戶,就可以申購新發行的可轉債,中籤之後再繳款。
  • 7天5隻破發,失去「暴富天堂」光環的可轉債該如何投資?
    新入市可轉債接連破發,7日內共有5隻可轉債上市首日破發,中籤一手一度虧損超過80元,如此密集的破發引起了市場廣泛關注。與此同時,也有可轉債中籤一手淨賺超110元,形成鮮明的兩極分化。轉債市場怎麼了?投資者打新躺賺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嗎?
  • 結構性行情是近期市場的主要特徵
    來源:2015天天漲停昨天市場維持震蕩分化走勢,以銀行和周期股為首的權重品種表現較好,中小創品種繼續殺跌回落,尤其是醫藥股和消費股甚之。存量資金博弈下,市場只能維持結構性行情,所以結構性行情是近期市場的主要特徵,也是後面市場的主要特徵,操作上注意跟隨市場主力資金,踏準市場節奏。從資金流向來看,近期市場資金明顯更偏好以化工和資源股為首的周期股,相對於醫藥、消費和科技股的高位,周期股位置普遍偏低,而且還有漲價和經濟復甦雙疊加概念,所以短期明顯更受資金追捧。
  • ...的「兩斤肉」錢沒了……連續兩天可轉債現首日破發,釋放什麼信號?
    永安轉債首日開盤2分鐘就破發行情數據顯示,永安轉債今天開盤僅報101元,其後快速跳水,並在進入集合競價時段2分鐘就跌破100元的發行價(即其面值)。若按照今日收盤價96.95元計算,中一籤將虧損約30元。事實上,永安轉債的轉股溢價率並不算高,為13.51%,今天一上市就破發,令人猝不及防。
  • 可轉債遭 「爆炒」:誰在入場,價投、套利機會幾何
    雖然可轉債近期出現暴漲暴跌,但在一些關注可轉債市場的買方機構人士看來,可轉債市場的行情突然變化並不影響既定的價值投資或套利策略。遊資助推一些可轉債的換手率正在不斷刷新歷史記錄。業內人士認為,可轉債的行情呈現出了遊資炒作的特徵。「可轉債的劇烈波動呈現出了換手率高、成交額大的特點,這極有可能與一些遊資的參與炒作有關。」北京一家中型券商可轉債分析師表示,「因為本身可轉債市場的流通盤比較有限,邊際定價敏感度高,不用很多資金就能夠實現價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