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連陰後,中證轉債指數今日終於迎來反彈,Wind行情數據顯示,中證轉債指數漲0.45%,11連陰終止,但反彈力度相對有限。
受多重因素影響,中證轉債指數近期持續下挫,日K線甚至出現11連陰現象,期間累計跌幅達4.79%,跌幅超過同期大盤表現,相關可轉債估值也出現大面積壓縮,部分個券遭遇平價估值雙殺,市場對此較為關注。
那麼,如何看待近期轉債市場走弱的成因呢?
國信證券分析指出,導致轉債估值調整的背後主要有幾點原因:
1、純債大幅調整,帶來部分流動性衝擊
近期,純債市場出現大幅調整,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從4月底至5月高點上行幅度接近19BP,這可能導致部分純債產品面臨投資者贖回的流動性壓力,被動拋售轉債。從近期市場來看,部分底倉品種(例如浦發、中信、招路)突破前期低點進一步下探,背後或有此主因。
2、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再次加劇
在全球疫情局勢尚未明朗之時,近期外圍幹擾因素又有加碼跡象。5月中下旬,美國方面對華為等科技企業再次加大了限制,上周美國商務部宣布將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美國國會通過涉及中概股的信息披露及審計底稿方面的立法,這些舉措進一步加劇了當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市場情緒受到抑制,正股預期糾結對轉債前期鑄就的高估值支撐力邊際減弱。
3、資金熱炒現象降溫,深交所設熔斷機制
自3月以來的資金熱炒可轉債現象近期逐漸降溫,上周深交所交易新規落地,5月22日晚間,深交所發布《關於對可轉換公司債券實施盤中臨時停牌有關事項的通知》,為防範可轉換公司債券交易風險,深交所將對可轉債實施盤中臨時停牌,自2020年6月8日起施行。從交易所公告內容來看,深交所可轉債熔斷機制基本與上交所一致。
4、部分個券面臨強贖風險
除監管的介入,前期諸如泰晶事件也令炒作型資金重估雙高轉債背後的風險。
5月26日,泰晶科技發布實施贖回的最後一次提示性公告。根據贖回安排,截至2020年5月26日收市後尚未實施轉股的「泰晶轉債」將按照100.45元/張的價格提前贖回,因目前二級市場價格與贖回價格差異較大,投資者如未及時轉股或未賣出轉債,可能面臨損失。截至5月26日發稿,「泰晶轉債」價格為125.95元/張,距離2個月前盤中最高420元/張,已跌去70%。
實際上,除了泰晶轉債外,隨著正股市場的走高,多只可轉債標的已觸發贖回條款,包括精測轉債、千禾轉債、晶瑞轉債等。
低估值個券配置價值凸顯
伴隨估值的主動壓縮,轉債市場價、溢價率已回到合適區間,配置價值大幅提升。長江證券表示,伴隨經濟活動修復、政策託底,資產配置的天平或向權益類資產傾斜,可在基本面恢復確定性較強的板塊挖掘結構性機會。目前,疫情對經濟影響最顯著的階段已經過去。經濟行為加速修復、穩增長政策加碼,或帶動部分行業需求回暖。未來一段時間,可沿著幾條線索挖掘結構性機會:①經濟活動自發修復帶動部分消費需求改善,例如交通、旅遊、餐飲、商貿零售等。②政策託底下,汽車、家電等消費品及新老基建的需求修復值得關注。③下遊需求修復,或帶動相關中上遊行業回暖;例如包裝、倉儲、物流等細分行業。
興業證券表示,近期即使股市有所反覆轉債賺錢也不會容易,投資者需要保持定力。整體高定位時仍是以優質標的為主,不過需要注意臨近轉股期或在贖回窗口優質標的的贖迴風險,關注左側且考核期較長的投資者,可以開始考慮分批布局。興業證券建議關注:1)優質標的推薦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先導、璞泰;與科技、軍工相關的中天、紅相;內需方面投資端關注瀚藍、環境、福特、日月、博特、遠東,消費端關注樂普、金禾、新泉、華夏、太陽。2)關注金融轉債的配置價值,東財博弈反彈,華安、長證可以按底倉思路考慮,銀行轉債中仍是光大最佳。3)中低價格品種推薦明泰、金能、森特、長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