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特斯拉吹,我怎麼看「蔚來 ES8」?| 實車體驗報告

2021-01-06 車雲網

作者雖然(還)不是蔚來車主,但咱朋友圈有啊!感謝大佬(同時也是特斯拉車友的)「SYSMAX」,把這個拿到手還沒幾天的大玩具借給本人體驗。短短兩天時間,開著它跑了600多公裡,力求給大家呈現一份真實詳盡的體驗報告。

一點說明:評價「蔚來」等一眾造車新勢力,免不了要和「特斯拉」做比較。本文所有評價皆基於此,而不是和傳統汽油車的比較,畢竟它們差別大得不像一個時代的產物。

現在,我們開始吧!

顏值:回頭率收割機

蔚來ES 8的外形好看嗎?這事兒見仁見智。畢竟審美這東西太主觀了。

但光從這幾天收穫的回頭率來看,它的外形應該還算蠻特別的。(不排除有人是因為不認識車標而產生好奇。)

我甚至在路上遇到一個開普拉多的東北大哥,特意搖下窗戶問:「哥們,你這啥車啊?這麼好看!」

和特斯拉一樣,它也是玻璃天窗,大到幾乎佔據了整個車頂。不同的是,ES8採用了電動紗窗+透明玻璃,而不是特斯拉的鍍膜暗色玻璃。

所以,在打開紗窗時,車內顯得非常明亮,像一個玻璃陽光房。

超大號的後視鏡,行車視野很好,同時還有「盲區提醒」功能:當側邊有車時,後視鏡會亮燈提醒。



鑰匙設計得也別致,還支持無線充電。


「蔚來 ES8」的鑰匙 vs「特斯拉 Model X」的鑰匙


空間:「不止於大」

中國人對 SUV 有謎之偏愛,「大」是個很重要的原因。

「蔚來 ES8」長 5.02 米,寬 1.96 米,從數據上看,比特斯拉的「Model X」要稍微小那麼幾釐米。

但實際對比起來看,有稜有角的 ES 8 可能顯得還要大一些。


「蔚來 ES8」vs「特斯拉 Model X」


「大」意味著很能裝。

載客可以坐七個人(目前都是標配七座),不管前排還是後座,空間都挺大。

車內的收納能力也算出色:

中控屏幕下面全是空的,可以放手提包;前排座椅中間的扶手箱內,可以放下一雙鞋;後兩排座椅可以放倒,這樣就可以裝更多行李。



後行李箱下面還有一個淺淺的隔層,用來收納隨車充、打氣泵、三角架等隨車用品。

特斯拉的車頭是一個前備箱,可以放東西;而蔚來 ES8 的這個位置則塞滿了各種汽車部件(下圖),看起來是高壓電源的一部分和散熱裝置。



「未完成」的車內作業系統

特斯拉的車內作業系統,主要是那塊中控大屏幕+方向盤周圍的一些鍵;蔚來的車內作業系統,除了相同位置的中控屏幕之外,還保留了更多的實體按鍵,多了一個智能語音助手。



儀錶盤能顯示的信息有點簡陋,在我看來還處於「未完成」的狀態。



中控屏幕使用起來還算流暢, 但不知是因為屏幕不夠大,還是 UI 設計不夠合理,一個簡單的操作通常需要很長的路徑,要點許多下才可以。

而且,太多「下滑翻頁」這種操作了!開車時用起來很痛苦的!



但也有值得表揚的點:居然內置了QQ音樂、喜馬拉雅電臺、愛奇藝視頻等App,可以很輕鬆的去在線播放音樂。不過,看電影只能在駐車的時候!

在這些方面,國內廠商還是很懂消費者心理的。

「未來,車是我們的第二起居室。」似乎有那麼點兒意思了。



UI 不夠,語音來湊。蔚來有一個自帶的智能語音助手「Nomi」(上圖)。

這讓我想起前不久,我折騰半天在自己的特斯拉 Model X 上安裝的亞馬遜智能音箱「Alexa」(下圖)。



是不是很像?

雖然 Nomi 目前還只能完成一些簡單的操作:開關窗、控制空調、播放音樂、導航等等,但實際使用起來,有這樣一個小幫手還是挺方便的。

比較貼心的一點是,它可以通過判斷聲音來源的位置,完成更精細化的操作:比如後排的乘客對它說「嗨,Nomi,關掉空調」,它就會只關掉後排的空調。

至於「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智能汽車的標配,目前蔚來都還沒正式啟用,只支持「定速巡航」,剎車和方向盤都需要自己控制。

駕乘體驗:副駕駛位的老婆終於不嘮叨了

之前開特斯拉出門,坐在副駕駛的老婆一上車就會開啟吐槽模式:

「別開那麼快,頭暈了!」

「你這急剎車猛加速的,開賽車呢?」

「哎喲喂,午飯都要震出來了。」(過減速帶)

……

沒錯,特斯拉對乘客就是這麼不友好。(但對駕駛員友好啊!)所以,每次和家人一起出門,我都要假裝自己是一名「佛系車主」。但是坐上蔚來的副駕駛之後,老婆變安靜了——


蔚來的「空氣懸掛」調教得很軟,在過減速帶時沒有不適感;

哪怕是「暴力駕駛」狀態下,乘客都不會覺得很暈(還可以淡定地刷手機);

前排採用了雙層玻璃,隔音效果很好,就算在高速行駛中也聽不到什麼胎噪和風噪;(但因為很安靜,車內的電機聲也會明顯一點。)

把前排座椅放平,配上腳凳,坐起來很舒服,甚至還有按摩功能。


乘客都表示很滿意。

那駕駛員呢?駕駛體驗如何?

在開著它的時候,我總感覺自己像開轎車,而不是一臺寬 2 米、重 2.5 噸的七座 SUV。

因為它幾乎所有的操作都給我很輕的感覺。

方向盤非常輕(即便是在運動模式),我個人有點不適應,總感覺打方向的時候很難把握力度。(當然,這些開久了就會習慣。)

百公裡加速 4.4 秒,在提速方面不遜色於 Model X 75D。

但不知道為什麼,在踩下電門和真正提速之間,有約 0. 5 秒的延時,不像特斯拉,隨踩隨到的動力。



總體來說,特斯拉開起來還是更帶感些,哪怕是拿與蔚來同價位的 Model 3 來比較。

不過舒適和性能本來就難以兼得,蔚來已經做得不錯了。

大家最關心的充電、續航

真實續航水平

作者之前寫過,電動車的續航水平由很多因素決定,駕駛習慣、氣溫、輪胎、海拔等等;

當然,最關鍵的因素,還是看電池大不大!

ES8目前配置的是70Kwh的電池包,官方標準續航是355km。



那麼真實續航水平如何呢?

ES8無法像特斯拉那樣直接看到某段區間的能耗值,所以作者只好換一種方法,來測試它的真實續航。

我測試的是不同時速下,**實際行駛裡程/掉電裡程**的比值。

測試條件:室外溫度30度,空調開啟,定速巡航,搭載兩人,無重行李。

測試道路:廣深S3(較平坦,路寬車少,適合定速)

每段測試距離約為15-20公裡左右,其中110時速那段測試了50公裡。(具體測試數據/照片,可在後臺回復「ES8」獲取。)

可以看出,隨著速度的上升,能耗會大幅增加,續航也會變短。如果你想跑得更遠,必須佛系,速度控制在100km/h 以下。

而且,以上是夏天測得的數據,如果換成冬天,還要再打折扣(特斯拉是打8折)。

至於「雪崩式掉電」的情況(儀錶盤突然顯示掉了很多電),蔚來暫時沒有遇到。不過偶爾會有儀錶盤和中控屏顯示的電量略微不一致的情況,這應該是軟體的問題。

充電體驗

蔚來目前還沒有建成像特斯拉一樣專屬的充電網絡,但在官網上可以看到規劃有「專屬樁」這一項。除此之外,還有具有蔚來特色的「換電站」、「移動充電車」等方式。

目前能用的最主要的充電方式有,在家用「家用充電樁」,出門在外用「第三方充電樁」和蔚來的「一鍵加電」服務(代客加電)。

從蔚來 App 上面少量的用戶反饋來看,「一鍵加電」的滿意度還挺高的。不知道在大批量交付後,是否依然能保質保量。

來說說情況更複雜一點的「第三方充電樁」。

用第三方充電樁,數量不是問題:很多商場、寫字樓的停車場,以及高速路服務區都配置了充電樁。

問題是,第三方充電樁的運營商太多,標準不一,管理混亂。這樣的後果就是,充電體驗非常不穩定,槽點滿滿。

「第三方充電樁」槽點一:

功率不穩定,你沒法知道下次充電需要等多久。

測試那天,我們在花都使用「XX充電」,剛開始功率是 70 Kw,接著很快就降到了 30 Kw左右。(倒不是 ES8 才這樣,隨行的特斯拉用它充電也一樣。)


特斯拉充電截圖。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將電充夠回到市區


晚上12點,我們在廣深S3測速完之後,根據蔚來App的站點信息,來到深圳灣的「X來電」充電。

雖然寫著是30kw的直流樁,但實際功率在15kw左右,預計5小時才能充滿。。。


約5小時才能充滿電的充電樁


於是凌晨 1 點多,我們又換到深圳灣對面的南方電網充電站。這回速度還算穩定,50+kw,充了大半個小時,就開回廣州了。

「第三方充電樁」槽點二:

支付方式不統一,需要下載N個軟體、充值N次。

拿到車的當晚,我在自己公司樓下的第三方充電樁充了一晚上,使用和支付都很簡單,微信掃一掃就可以搞定。

但在市區的另一個充電樁,當我插上充電槍之後,才發現他們已經不支持掃碼支付了,只能充卡。

以及上面提到的每個充電樁運營商,都需要用戶下載它們自己的App,然後註冊、充值。

那兩天充的值,比我這一年開特斯拉花的電費還多。。。(特斯拉是終身免費超級充電,幾乎很少去第三方充電)



當然,這個第三方充電樁的鍋,不該「蔚來」來背。

綜合以上的續航和充電體驗,日常通勤開開問題應該不大(有「家充」等固定充電樁)。但跑長途就會很辛苦,可能會遇到「充電兩小時、行駛兩小時」的尷尬。

那麼,問題來了——

蔚來ES8值得買嗎?

我們來看看「蔚來」的關鍵硬體信息:



蔚來的用料確實很紮實,基本上都是好東西。就硬體上來說,它對得起30-40多萬的補貼後價格。

如果你之前是一位汽油車車主,具備全車OTA更新能力的蔚來ES8也能跟特斯拉一樣,給你帶來顛覆式的體驗。但是,在軟體、配套等方面,它跟初期的特斯拉一樣,還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完美。

有個特斯拉車主跟我說,2014年特斯拉剛進中國時他就定了車;一家老小專程飛到北京去提車,然後開著特斯拉自駕回廣州。

「那時候在地圖上一眼望去,看不到幾個充電站。」

他們花了一周時間,帶著充電樁,邊遊玩邊找地方接電,這樣把車開回了家。

經過這幾年的努力,特斯拉充電站遍地開花,開著特斯拉跑長途也沒什麼壓力了。

而蔚來所面對的,無論是用戶接受度,還是充電站設施,或者政策環境等等,都比2014年要好了很多。

更何況,國內廠商在「撓消費者癢處」這方面,大有全面超越國外前輩之勢。

比如,蔚來有幾個特斯拉沒有的貼心功能:


駕駛室中間的手機無線充電盒

智能語音助手 Nomi

帶按摩功能的駕駛位,以及「女王副駕」

中控屏幕可以在駐車狀態下播放視頻、電影


這幾乎都是作者之前費了老大勁,想在特斯拉上實現的(目前還只成功了前兩個),而蔚來直接幫用戶做好了。

從我體驗到的蔚來ES8來看,這場比賽的入場券,蔚來已經拿到了。

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作為一名特斯拉吹,我怎麼看「蔚來 ES8」?| 真車體驗報告
    小特叔叔雖然(還)不是蔚來車主,但咱朋友圈有啊!感謝大佬(同時也是特斯拉車友的)「SYSMAX」,把這個拿到手還沒幾天的大玩具借給小特叔叔體驗。短短兩天時間,小特叔叔開著它跑了 600 多公裡,力求給大家呈現一份真實詳盡的體驗報告。
  • 三訪三哥:再提新ES8,我認識的所有人已經不買特斯拉了
    查看此前報導——蔚來請不起我當託 在第三年,這位曾說「蔚來請不起我當託的」的蔚來核心車主是怎麼看待蔚來、看待它的 ADAS、懸掛、好與壞,又是怎麼看待特斯拉、理想、小鵬?
  • ES8前車主怒噴蔚來:水軍太多,不值這個價
    4.細節距離所謂「豪華」差距大五十多萬的車,第二排手動座椅,門板儲物格包覆是硬塑料,nappa真皮起皺太快(別跟我說nappa就是愛皺,同事的xc90的nappa就非常好)……包括很多在新es8上改良的點我就不說了。新es8改了很多老es8的缺點,讓我更徹底不想要這車了。
  • 原來蔚來ES8背後的安全技術也這麼有料
    作為一個全新的品牌,蔚來汽車不僅在產品上展現出了高水準,而且它背後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同樣非常有料。    蔚來es8背後的安全同樣非常有料  作為蔚來汽車的首款suv車型,推向市場後的蔚來es8在產品創新和用戶體驗上廣受好評,而另一個鮮為人知的優勢是這款車在安全性上也絲毫沒有妥協
  • 走進XPT工廠看蔚來「硬核」一面,秦力洪說蔚來可以超越特斯拉
    我們最近這一系列走進蔚來的活動,就是希望跟大家講,我們其實是用技術改變人的體驗,蔚來也有很硬核的一面。」 大概 8 個小時前,秦力洪在南京 XPT 工廠裡面說了這樣一番話。高端車做單電機是耍流氓? 秦力洪在 Workshop 上表示,蔚來對高端電動汽車有三個定義,分別是「雙電機」、「永磁+感應」、「兼容前沿科技的可能性」。 首先說的是雙電機。
  • 蔚來、特斯拉決戰北京五環,新勢力能否扛起自動駕駛本土化大旗
    另外,蔚來還提供了特斯拉 NOA 的試駕,作為體驗對比。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目前我們體驗的 NOP 仍為測試版本( Beta 版)。第一批向用戶推送的也是這一版本。回到 NOP 實車體驗。9 月,我在北京五環和京哈高速上對比體驗了蔚來的 NOP 和特斯拉的 NOA。
  • 蔚來EC6 的推出有必要嗎?
    車主採訪關於 EC6,我們還在 「42 號車庫」的社群裡聯繫到了幾位預訂了 EC6 的準車主,看看他們是怎麼看的。Nomi,EC6 預定車主Nomi 中意蔚來 EC6 的點很有意思:「我個人比較喜歡掀背車型,現在開的車也是掀背的。」確實,掀背的實用性用過的人都懂。
  • 蔚來ES8西安燃燒事件三次公告背後的殘酷真相
    特斯拉上海地圖燃爆視頻再早之前,馬斯克也回應了特斯拉上海地庫燃爆事件,表示特斯拉及大多數電動汽車的燃燒概率比燃油車低 500%,公然吐槽「媒體雙標」,硬得不能再硬。只是,無論是積極溝通,還是強硬表態。比較主要的意見是,相對於蔚來的連續公告,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感覺就像說按照我們的人口犯罪率已經很低了,可以不用治理。」,「特斯拉永遠在等時間撫平一切…」看到這樣的評論,我只有沉默。或許是因為接觸或者專門找了許多數據,我很容易理解get到馬一龍的解釋。
  • 搶灘動力電池回收藍海,特斯拉「狙擊」蔚來BaaS服務
    百億市場待「掘金」。儘管如此,已足以令以蔚來為首的造車新勢力們如臨大敵。不過,「狙擊」蔚來或許並非馬斯克的最終目的,真正吸引特斯拉殺入電池回收市場的,是該領域藍海初現、前景無限。百億市場待「掘金」此事其實早有端倪。
  • 探訪完肇慶工廠,小鵬和特斯拉/蔚來/理想的車主怎麼看P7?
    我們一行 12 個人參觀了除了塗裝車間以外的四個車間(塗裝車間需要無菌無塵,一般不允許進入),還體驗了不同版本的小鵬 P7。 為什麼去了足足 12 個人?因為我們從北上廣深招募了 8 位電動星球的讀者,同時也都是電動汽車的車主,橫跨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四大品牌。
  • 蔚來ES8對比特斯拉Model X,誰更好?
    蔚來ES8和特斯拉Model X都是各自品牌目前的旗艦車型,兩車都是定位中大型純電SUV,但是蔚來ES8是自主品牌的造車新勢力,特斯拉屬於海外品牌,而且Model X為進口車型,售價遠高於蔚來ES8,但是從兩車的定位來看,都屬於高端新能源車。
  • 獨家|全球首試蔚來NioPilot,不遜色於特斯拉AutoPilot?
    而在那個時間段,被全球媒體稱為「中國特斯拉」的「蔚來」,卻正陷入麻煩當中。北美 CEO 伍絲麗的離職、冬季續航引發的罵戰、UI/UX 的連續迭代連續爭議、以及不斷跳票的高級輔助駕駛系統 NIO Pilot ,都讓蔚來「焦頭爛額」。「硬體不像是網際網路公司做的,軟體也不像是網際網路公司做到」漸漸成為了蔚來的標籤。
  • 都是純電動中型SUV,蔚來EC6和特斯拉Model Y,怎麼選?
    說起新能源車,說起造車新勢力,特斯拉可謂是標杆,從市值來看,特斯拉已經超越了包括豐田、本田在內的9大車企,而蔚來也進入到了前五,可見新能源車市場吸引多少投資者。預算40萬,蔚來EC6和特斯拉Model Y關注度都非常高,Model Y還沒有上市,到底怎麼選,咱們且來說一說。
  • 對標Model Y 的蔚來 EC6,為什麼比 ES6 更「便宜」?
    提到加速,免不了的,蔚來還是把自己的對手 Model Y 拿出來「鞭」了一下:「你看,我 EC6 比 Model Y 加速快,而且性價比更高。」在這個對比中,當然還有傳統豪燃油車,BBA 無一倖免。對於蔚來來說,想要從燃油車市場奪取用戶的野心越來越明顯了。售價:居然比 ES6 便宜?
  • 豪有錢的蔚來「丐中丐」的 ES6,車機的體驗夠科技嗎?
    而且每次喚醒 NOMI 會伴隨著「霸屏」整個中控屏,這樣的現象不僅暫停了音樂播放,而且會直接影響行車場景中最重要的導航地圖使用效果,這樣的體驗並不夠好。 綜上所述,雖然 NOMI 確實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但喚醒 NOMI 語音會受到其他音源幹擾以及「霸屏」現象,是在使用蔚來整套車機中比較糟糕的體驗,具體的原因可以看下文。
  • 蔚來汽車「泡沫」史|蔚來|新能源汽車|蔚來es8
    這位車主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在點了確認之後,會被關在車裡整整一個小時,在長安街滾滾的車流裡弱小且無助,「連車窗都打不開」。這件事很快就在網絡上發酵,新能源車再次遭到了燃油車主們的群嘲。那個時候,新能源車有一個響亮的諢號「電動爹」,專門形容它們需要不間斷地伺候,並且經常出現各種難以捉摸的問題。
  • 看完蔚來的電機工廠,今天我們聊聊電機的事
    動力、加速方面蔚來車型從來不小氣,這也是雙電機的功勞之一。面對雙電機「性能過剩」的質疑,秦力洪說,作為高端電動車,動力不能僅僅做到夠用,用戶可以不用,但你得有。而蔚來發展和壯大的路上也從不缺乏各種質疑,從早期的純電高端品牌定位到江淮工廠到換電再到堅持雙電機,蔚來的「反常規」戰略無不是頂著質疑做自己,而結果目前來看都還不錯,我相信他們的考慮是基於自身綜合最好的考量,關於雙電機的爭議我們還是交給時間吧。
  • 曾一年虧掉百億,今成特斯拉最強挑戰者,蔚來李斌給創業者的啟示
    不但如此,一直看衰蔚來汽車的投行摩根大通,將蔚來的目標股價,上調到了其入門級的es6的售價高達35.8萬-52.6萬,其es8的售價更是高達44.80-62.40萬。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所有的國內新能源車廠裡,說目前的蔚來汽車是特斯拉的最強挑戰者並不算過分。
  • 卡門內參 | 蔚來汽車的三段「婚姻」;特斯拉挺進大眾「心臟」
    相比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自主一哥」吉利汽車的動作顯然更快,或搶先一步吃下科創板的紅利。而在角逐科創板IPO的背後,傳統車企與造車新勢力各有各的焦慮與野心。延伸閱讀:「新舊勢力」搶灘科創板,吉利或先於威馬拿下整車第一股?
  • 預算40萬,買蔚來EC6還是等一等特斯拉Model Y?
    說起新能源車,說起造車新勢力,特斯拉可謂是標杆,從市值來看,特斯拉已經超越了包括豐田、本田在內的9大車企,而蔚來也進入到了前五,可見新能源車市場吸引多少投資者。預算40萬,蔚來EC6和特斯拉Model Y關注度都非常高,Model Y還沒有上市,到底怎麼選,咱們且來說一說。